第24章 馬鳴風的建議
作者:漢胄      更新:2021-07-25 16:49      字數:2428
  隨著馬文龍和張盡忠的死去,這一場嘩變自然也就被平息了,將士們紛紛放下武器認罪,徐良憲也本著寬大的原則,隻是殺了幾個首領,對於絕大多數的將士們卻並沒有怎麽過問,這樣一來為了避免傷亡無辜,同時也是為了能夠迅速穩定人心。

  ??這樣一來,衛所內的叛亂很快就被平息了,徐良憲也一改之前的懶政之風,大刀闊斧的對衛所的將士進行了調整,並且以此為契機,嚴明軍紀,頓頓作風,要求大家加強訓練,遵規守紀,修繕城池和攻守之具。

  ??而對於門外聚集的安慶府的那些大小官吏和捕快衙役們,徐良憲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隻能找李千戶、馬鳴風二人前來商議,當然,於正虎在其中因為表現驚豔,也在被邀請之列。

  ??徐良憲首先對馬鳴風和於正虎的幫忙表示感謝:“馬老弟,於壯士,今天這一次災禍,多虧了二位隨機應變,以無畏的勇氣和超人的智慧揪出了背後的那些陰謀家,迅速平定了這場兵變,讓多少無辜的人避免了傷亡,就連徐某等人,也都依賴而未得以保存性命,二位對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不敢忘記,今後但有什麽驅使,隻要我等能夠做到的,一定不敢有絲毫的推托,若違此誓,讓我等死於萬刃之下,死後打入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得超生。”

  ??馬鳴風連忙拱手說道:“徐將軍實在太可氣了,這也不單單是我們的功勞,敵人那麽多,如果不是懾於雙方實力差距不大,也不會這麽輕易就會放棄的,而另外一點,這一次之所以能夠這麽順利,全仗於壯士處變不驚,不僅揪出了躲在嘩變將士中間的組織者,還用假身份成功震懾住了他們,除此之外,於壯士兩次出手救我性命,所以非但是將軍你,即便是晚生,也要深深感激於壯士的仗義相救。”

  ??馬鳴風說完製後,對著於正虎也是深深一揖,表達自己誠摯的謝意。

  ??卻見於正虎說道:“公子實在太可氣了,如果不是公子仗義給予小人賞錢,又怎麽會與馬賽超產生衝突?又怎麽會惹上殺身之禍和這一次兵變?小人所做的,不過是盡力補報恩公當初的仗義之舉,而且公子當時勸說小人莫要自暴自棄,那一番金玉良言小人直到現在都牢記在心。而從另一方麵來說,這一次也多虧了公子你,如若不是你在關鍵時刻鎮定自若侃侃而談,憑著氣勢鎮住了那些將士,說句實話,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公子的身份,而且公子的身份本身就是小人編造,小人也都相信公子就是朝廷派來的禦史老爺,也正是因為工資的鎮定從容才平定了叛亂,從而也讓小人保住一條性命,所以說過來說過去,還是公子救了小人一命.....”

  ??馬鳴風見狀連忙客氣了幾句,同時他也感到深深的後怕。在當時的形勢下,如果自己出現一點點問題,等待自己的必將是死路一條,好在自己性命攸關之際超常發揮,成功的忽悠住了那些將士,總算是撿回來一條性命。

  ??而事實上就連馬鳴風自己都不知道,這一次的經曆對馬鳴風產生了多麽大的影響,獲得安慶衛全體上下和於正虎的好感和感激那就不用說了,最主要的是鍛煉了自己堅毅、鎮定和無畏的精神品質,讓他從此走向了成熟。

  ??這時候徐良憲忽然說道:“兩位都不要過謙,在我說來,這一次兩位一文一武,密切配合,這才平定了這一場兵變,可以說兩位居功至偉,無論是哪一位,我都感激不盡。對了,我見於壯士身手敏捷,智勇雙全,同時對軍隊和內政都十分熟悉,以你這樣的見識和能力,定然不會是一個普通的流浪者,不知道於壯士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才能夠鍛煉出這樣優秀的人才?”

  ??其實就連馬鳴風也對於正虎的真正身份感興趣,所以在徐良憲問起來的時候,他也凝神傾聽,看看於正虎究竟是什麽樣的人。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於正虎卻並沒有接著說下去,隻是淡淡說道:“其實小人的出身都很平常的,今天的所作所為也是在生死攸關之際的超常發揮而已,這些先不說,指揮使大人急於召集我們過來,恐怕不僅僅是為了感謝吧?是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給我們商量?”

  ??“哈哈,於壯士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之所以找二位來,除了表示感謝外其實還有一件事情需要麻煩二位,今天發生的事情我該如何向上司匯報?馬文龍已經死了,聚集在衙門外的那些應該怎麽應對?還有,這件事應該如何向百姓們解釋?所有這些都是我的困惑,萬不得已所以前來請教二位,無論如何也要給我指一條明路。”

  ??聽到這話,於正虎首先開口說道:“請恕我對處理政務不感興趣,這些事情無法為你分憂,不過馬公子飽讀詩書,既有應變之才,又有滿腹良策,這件事你還需要他給拿個主意。”

  ??馬鳴風一聽這話頓時就叫苦不迭,他方才也不過是豁出了性命拚死一試,結果僥幸成功了,現在危機過去了,自己本來就沒有處理政事的經驗,這件事可實在太難辦了。

  ??可是於正虎已經明確說了自己管不了,徐良憲也在一旁苦苦哀求,自己就算是再怎麽不濟,也要想出一個辦法來。

  ??片刻之後馬鳴風忽然拍手說道:“我這裏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成不成?大家集思廣益,好好商議商議吧。我覺得這件事最好不要上報,首先來說,這件事雖然馬文龍占有主要責任,可是徐將軍也會落一個馭下不嚴的評判,這絕對是不利於徐將軍的事情,說不定皇上一怒之下,就連徐將軍也都要受到處分,甚至撤換;再一個,如果徐將軍上報之後,上麵必定還會派遣一個知府過來,誰知道這個新知府是什麽樣的人?會不會支持將軍的備戰事宜?所以我的意思是,安慶城繼續維持現狀,將軍你可以從馬文龍的衙門內挑選一個成熟穩重的先頂著知府的名頭,將軍你乘機將馬文龍搜刮的民脂民膏用來備戰,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就說安慶城遭到賊寇襲擊,馬文龍措手不及被殺了,到時候即便是再換一個知府,我們的備戰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