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掌櫃的
作者:漢胄      更新:2021-07-25 16:49      字數:2417
  “貴州最缺什麽?”馬鳴風仔細搜索兒時的回憶,想要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這個問題他卻回答不了,因為馬鑾從小就跟著馬士英四處奔波,很少有在原籍的時候。

  ??然而跟隨他的小廝春旺卻是深有感觸,張了張嘴想說,可是限於禮法,主子沒有問,卻又不敢直接說。

  ??“春旺,你有什麽要說的?”馬鳴風看到這一幕,連忙問道。

  ??春旺連忙說道:“大爺,小的知道老家最缺什麽。”

  ??“哦?快說。”馬鳴風根據馬鑾的記憶,知道這春旺原來就是貴州籍的,他的父親是馬家的奴才,可以說春旺是馬家的家生奴才,作為底層出身的他肯定對當地人缺什麽肯定比較清楚。

  ??春旺隨即說道:“我的大爺,咱們貴州降雨豐沛,糧食也不貧乏,可是最缺的就是鹽,整個貴州很少有大型的鹽礦,不要說是老百姓,就連達官貴人吃鹽都是很奢侈的事情,這些貴人家庭在菜中隻放很少的鹽,簡直都不能感受到鹹味,普通人隻能用蕨根灰來代替鹽,或者用酸的辣的味道來代替鹽味,在咱們貴州,即便是最好的地方,也就是我們貴陽府,鹽價也都極為高昂,一斤鹽都能夠換取一鬥米。”

  ??“原來是這樣,那我們就賣鹽,把鹽運到貴州去賣,不僅我們掙了錢,也能夠造福百姓,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馬鳴風的心中十分高興,他看向吳先生,想要讓吳先生幫忙做出決定。

  ??卻見吳先生搖頭說道:“雖然貴州缺鹽,可是想要運進去卻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晚生雖然沒有去過南方,卻聽說過,貴州多山,道路艱險,公子雖有雄心,想要把鹽運過去,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馬鳴風聽了這話深思片刻,隨後說道:“盡管如此,我們這生意也要照常做,這世間有多少難事,都是做生意的人做成的?當年絲綢之路何其艱險?不是照樣有人開拓成功了嗎?當年鄭和七下西洋,不也成功開辟出了一條商道嗎?在商業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上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吳先生一聽這話頓時眼前一亮,對著馬鳴風一臉恭敬的說道:“大少爺這句話倒是說到了關鍵點上,我們經商之人從來不知道什麽叫做艱苦,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出現商機,晚生剛才的話不過是看大少爺有多大的決心,既然大少爺你下這樣的決心,晚生甚是欣慰,這一次出行,如果大少爺不嫌棄的話,晚生願意追隨大少爺。”

  ??馬鳴風聽了這話頓時大喜,拱手說道:“如果有了吳先生指點,我這一次必定會無比順利,如果吳先生不棄,以後就是我這商隊的大掌櫃的,在經營商業這一方麵,無論先生做出什麽樣的決策,我都會全力支持!”

  ??“多謝大少爺,不,應該說多謝東家,東家對晚生如此信任,晚生必定竭盡全力,幫助東家謀劃。其實如果東家真的想要運鹽的話,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拿到鹽引,這是販鹽的官方憑證,如果沒有它,我們就是販私鹽,朝廷對這一點可是製定了非常嚴苛的刑法,當然,實際上這條法律的執行已經沒有那麽嚴格,但東家畢竟是要走科甲正途的人,可不能因為這一點被有心之人利用攻訐。”

  ??“這個我倒是知道,可是我哪裏認識開具鹽引的官員呢?”馬鳴風頓時就感到有些頭大,看起來在古代經商也沒有那麽容易,即便是拿到營業執照也都需要走關係。

  ??卻見吳先生哈哈笑著說道:“這一點東家倒是不用擔心,老爺跟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劉孔照的關係挺不錯的,而劉孔照又跟兩淮巡鹽禦史關係不錯,所以這件事隻需要打個招呼便能輕鬆運作。”

  ??“劉孔照?”馬鳴風聽說這個名字之後感覺還是有點印象的,他是和馬士英一起擁立福王的重要成員,後來在南京被攻破後他率軍逃走,弘光帝跑到他那裏避難,他卻閉門不納,最後導致弘光帝被俘。

  ??吳先生卻不知道馬鳴風在想後世史書的記載,還以為馬鳴風對劉孔照這個人物不熟悉,於是介紹道:“此人是誠意伯劉基的後人,現在襲封誠意伯的爵位,不過他的人品比起第一代誠意伯可是差得遠了,為了這操江提督的位子,他拚命地巴結內閣首輔溫體仁,先是參劾戶部尚書侯恂,致使侯尚書下獄,到現在還沒有平反,他還攻擊國子監祭酒倪元璐,致使倪元璐去職賦閑,有句話晚生實在不該說,老爺為官清正,雖然為人誣陷,然而清者自清,卻為何與阮大铖、劉孔照這等小人結交?實在令晚生不解。”

  ??馬鳴風一聽這話頓時就有些明白了,這個吳先生為什麽放著安穩的賬房先生不做,偏偏願意跟著自己千裏奔波經商,原來也是看不慣便宜老爹結交奸邪的行徑,偏偏便宜老爹對這吳先生有大恩,他又不能不報,所以也不能一走了之,而跟著自己既能夠圖個眼前清淨,又能夠報答便宜老爹的恩情,正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馬鳴風可不管這些事情,隻要吳先生能夠幫助他做事就好,至於便宜老爹結交奸邪的事情他也不管,因為他知道這些人將來都是便宜老爹掌握大權的助推者,就算是要收拾他們也要等便宜老爹真正掌握了大權以後再說。

  ??所以馬鳴風開口說道:“朝堂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且不必管它,相信家父做事定有分寸,既然先生提出了操江提督劉孔照的事情,我這就去找家父,相信家父也願意看到我們為改善家鄉人民的生活而做出貢獻,眼看著歸鄉之期將近,一切都要加緊辦理了,先生也要早做準備,至於先生隨我回鄉的事情,我會向家父說的,相信有一個旅途經驗豐富的老人作伴,家父一定不會拒絕,對了,先生的大名是哪一個,辦理鹽引的時候需要用到先生的身份。”

  ??“晚生吳敬,字子修。”吳敬吳子修對著馬鳴風拱了拱手,緩緩說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