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糧倉
作者:藍莓味棒棒糖      更新:2021-08-01 16:54      字數:2634
  第105章天下糧倉

  ??將房門關嚴實之後,陳慶明的妻子埋怨道“你是國公爺,三妻四妾不為過,你在外麵帶回來的那個姑娘,嫂嫂看的出來那是真的喜歡你,雖說年歲有些大了,但那姑娘模樣俊俏,給你當個妾已經綽綽有餘了,年後那姑娘就十九了,完全可以給顏家開枝散葉了。”

  ??“雖說是風塵之地出來的姑娘,但人家潔身自好守身如玉,到現在還是個黃花閨女,給你當妾你不吃虧,你怕雲溪年紀小不好生,這些嫂嫂可以理解,但她已經長成,明年完全可以給你生個大胖小子。”

  ??“而且那姑娘聰明,是個做生意的行家裏手,而且懂武藝,打跑了好幾個去店鋪鬧事的惡棍呢,嫂嫂是陳家的人,不可能給你操持一輩子生意上的事吧,聽嫂嫂的,等在教她一個月,就讓她搬到侯府來住,明年開春就納妾,年底就能給你生個胖小子,你不想帶孩子,嫂嫂幫你帶。”

  ??這是個話癆,陳冰有些沒轍,歪著頭問道“我說嫂嫂啊,那女子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

  ??陳慶明的妻子不悅道“什麽迷魂湯,嫂嫂這是在給你考慮,該怎麽做決定,你自己看著辦吧,嫂嫂這就回去問問那姑娘的意思。”

  ??說著,陳慶明的妻子離開了國公府,去找柳青蓮了,拉著柳青蓮走進了後麵的宅子,如今這個宅子隻有柳青蓮和一個貼身丫鬟住,顯得格外冷清。

  ??柳青蓮問道“嫂夫人,你找青蓮有事麽”

  ??陳慶明的妻子嗬嗬笑道“青蓮呀,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十八歲還未出閣,這有違常倫,嬸嬸給你物色了個好人家,來問問你的想法。”

  ??柳青蓮神色一變,搖頭道“顏嬸嬸,青蓮此生的支柱隻是為了報恩,別無他想。這輩子是不會嫁人的,嬸嬸還是不要說了¨。”

  ??“傻丫頭,你知道嬸嬸給你說的婆家是誰麽他是嬸嬸的外甥,長得可是英俊瀟灑了,而且現在在朝中為官,還是個高官呢。”

  ??柳青蓮咬了咬嘴唇,搖頭道“嬸嬸不必再說了,青蓮此生都不會出嫁的,若能嫁人,唯有琅琊縣侯一人而已,青蓮要出去忙了,嬸嬸也請吧。”

  ??陳慶明的妻子咯咯笑道“傻丫頭,嬸嬸給你說的婆家就是他。”

  ??“啊?”

  ??柳青蓮頓時麵紅耳赤,雙手局促的不知道該放哪裏,有些語無倫次“這那個嬸嬸,青蓮出自春意樓,蔡國公貴為公爵,怕是看不上我的身份,被人知曉蔡國公娶了春意樓女子,會被世人詬病的,此事還是作罷吧。”

  ??陳慶明的妻子蹙眉道“你就告訴嬸嬸,你想不想嫁給他”

  ??柳青蓮神色複雜,最終點頭道“想,可是。”

  ??“沒有什麽好可是的,你放心吧,這事交給嬸嬸了,就算他不同意,嬸嬸也會想辦法讓你們生米煮成熟飯。”

  ??“這這個不太好吧。”柳青蓮緊張的不行,麵前的陳慶明的妻子就像是一個女流氓一樣,小聲嘀咕道“不行嬸嬸就去拜訪一下孫神仙,讓他給開個虎狼之藥,保證水到渠成。”

  ??兩人已經達成了某項不可告人的交易。

  ??一日早朝。

  ??陳冰將自己的折子上呈給了李豫,李豫看後雙眼放光,對滿朝文武說道“蔡國公建議科舉製度改革,將門檻放寬,不和以往一樣的科舉隻招納士子,他提議增加工匠考核、農田考核、水利考核、醫學考核、經商考核、管理考核等分類,將這些人分類後物盡其用,可以促進國家很大的發展,諸君以為這個提議如何”

  ??文官中有的點頭有的搖頭,元載是諫臣,李豫給了他這個位置就是讓他挑毛病的,所以率先說話的就是元載,元載皺眉道:“陛下,臣覺得不妥,這種改革為時尚早,須知朝中並無多少人精通製造、農田劃分、水利開發、醫學健康,至於經商考核更是無稽之談。”

  ??“陛下,自古商賈剝削百姓猶如跗骨之蛆,臣巴不得那些黑了心的商賈越少越好,若有了經商考核之舉,也就意味著商賈的地位顯著提升了,從商的人多了,百姓還有好日子過麽百姓辛苦勞作賺的銀錢,統統到了商賈的口袋,民不富何以國強臣以為,科舉製度可以改革,但主要改革有三項,士子為第一,農田其次,治理為其三。”

  ??元載是一個名臣不假,但他根本就不懂錢財方麵的問題,人都不是全能的。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李豫早就見識到了陳冰的經商之道,滿含笑意的看著陳冰如何應對。

  ??陳冰皺眉問道“元大人所理解的士人是哪一類人為何士子要排名第一難道後麵那幾項不重要”

  ??元載說道“士子乃科舉首選,自古便如是,士子並非是哪一類人,士子是學問的象征,能通過科舉的士子,自然都是世間人才,士子排第一毋庸置疑。”

  ??“元大人想的太簡單了吧,自古爭天下者乃士人也,威天下者乃士人也,服天下者乃士人也,卻唯獨治天下者非也,治天下者猶如發梢,牽一發而動全身,士人的本性也有好壞之分,士人多了奇怪想法也就多了,的好的站在高處的士人隻要一個好的主宰者即可,正因為自古以來滿朝文官都是士人,才有了更迭不休的朝代。”

  ??“周朝士人何其多為何還是國破了山河易主了七國士人何其多可還是被秦國滅了。秦國士人何其多可還是亡了。士人多了並非好事,自古以來這麽多的士人,為何天下還是饑荒遍野有了士人為何仍要朝代更迭經曆戰亂正因為朝堂看重的隻有士人,而沒有懂得改造現狀的人,天下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嗯,有道理。”

  ??“嗯有道理。”

  ??武官們頻頻點頭,其實他們根本沒聽懂。

  ??陳冰繼續道“沒有饑荒,就不會有民怨四起,就不會有揭竿起義,國庫收益不行,就養不了過多的軍隊,沒有軍隊的守衛,外敵常年來犯入我邊境,屠我同胞如豬狗馬羊,這在秦皇漢武時期屢見不鮮,陛下求賢若渴,大唐需要的是可以改變現狀的士子,而不是滿腔無病呻吟,隻知道紙上談兵的酸儒。”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