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聲名遠播
作者:斯皮爾比格      更新:2022-02-12 22:38      字數:4179
  轉天,陳譽仁聯係了一下李東,得知他還在酒店沒走,便趕了過來。

  正好王中信、鄧川、董一飛,還有另外兩位大咖也都在酒店。

  幾人便又一塊坐下喝了個茶。

  現在這幾個人對李東是心服口服了。

  不光股票厲害,喝酒更厲害。

  陳譽仁給數著呢,昨天那頓酒,李東至少得喝了三斤。

  這還是李東頭天晚上喝了不少。

  真實酒量,肯定不止三斤。

  堪稱酒神啊。

  欽佩之餘,幾人順便又調侃了一下李東昨天跟那位美女記者共度良宵的事。

  昨天胡玥來捉奸的事,並沒有聲張出去,所以大家隻當李東是跟沈怡在酒店裏過了一夜。

  李東也沒有多解釋。

  任由幾人調侃一番。

  調侃了幾句之後,眾人才轉而聊起了股票。

  在昨天的報告會上,鄧川、董一飛,還有一位大咖,都做過報告,並對明年的經濟形勢及大盤走勢,做出了預測。

  全都是看跌的。

  他們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內部的研發報告,也都認為明年是下行的幾率較大。

  而李東卻重倉買入了國榮證券。

  這讓大家有些不解。

  王中信先開口,問李東道:“你對於明年的大盤走勢,是怎麽看的?”

  其他人都靜靜的看著李東。

  李東喝了口茶。

  還別說,陳譽仁帶來的這茶,真挺不錯的。

  他也說不上如何好,反正就是喝著挺香的。

  喝完了一杯,王中信那邊又主動給他倒上。

  李東則略一沉吟,說道:“明年的走勢,大概率還是往下的吧,你們建信的報告不也是這個觀點嗎?”

  建信的報告都會發給李東一份,李東也看過了。

  分析的還是挺靠譜的。

  “那你還重倉買入了國榮證券?”鄧川忍不住問道。

  李東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看的鄧川莫名其妙。

  還是王中信了解李東的心思,解釋一句:“你現在可是如日中天的股神啊,圈裏好多人,可都在盯著你的一舉一動,即便我們的保密措施做的再好,人家也有別的渠道能查到你的倉位,無非就是延遲個一兩天而已。”

  鄧川恍然大悟,說道:“靠,原來你是在糾結這個問題,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好吧?想要查到倉位,還是像你這樣的重倉,那太容易了,隻要知道你是在哪個證券公司開戶的,一查就查到了。”

  兩位大咖也笑了,說道:“這個確實不是什麽秘密。”

  “怎麽查?”李東問了句。

  他還真不太清楚。

  若是能知道怎麽查,那確實是方便許多。

  “這個待會兒我再給你說,你先說說,你為何要重倉國榮?是有什麽消息?還是別的原因?”鄧川說道。

  李東沉吟了一下。

  前世,券商股集體上漲,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一二年中的時候,上邊一連出了好幾個政策文件,鼓勵券商開展創新業務。

  又是私募債,又是券商直投,又是新三板擴容,等等一係列的政策。

  而在這些政策推出來之前,市場就已經收到了風聲,開始炒作券商股了。

  不過,這會兒這些風聲還沒出來,券商股都還沒什麽動靜。

  所以鄧川他們才會對李東重倉進場國榮感到詫異。

  沒記錯的話,好像這些風聲就是在年初的時候放出來的,券商股也是在年初的時候開始啟動的。

  算算時間,應該也快了。

  李東沉吟一陣,便有了計較,故意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我之所以重倉進國榮,肯定是有原因的。”

  鄧川舔著臉說道:“啥原因?方便給我們透露一下嗎?”

  李東又故作沉吟一番:“嗯,倒也不是不能透露,隻是……”

  說到這,李東又故意嘿嘿一笑。

  鄧川忙道:“就當我們幾個欠你一個人情,下次有用得著哥幾個的時候,盡管開口。”

  另兩位大咖也忙道:“對對對,隻要有用得著咱們的時候,老弟盡管開口,別的忙幫不大上,但是幫忙護個盤、拉個高什麽的,還是沒問題的。”

  這兩位大咖一位是基金公司的,一位是信托公司的,手底下都掌管著幾十億的基金,自然是有底氣說這個話。

  而且在這個圈子裏,幾個相熟的彼此之間,護盤拉升,抱團取暖,再正常不過了,就連老鼠倉這種違規操作,都屢禁不止。

  李東要的就是這個。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資本市場上,單打獨鬥太難了。

  哪怕有著重生的優勢,也不行。

  李東嗬嗬一笑,說道:“老哥兒幾個客氣了,其實也沒什麽,我就是得到點消息,上邊有意要動一動整個券商行業。”

  一聽這話,眾人都吃了一驚。

  尤其是陳譽仁和王中信這兩位券商高管。

  陳譽仁忙問道:“上邊要動券商?怎麽動?”

  鄧川也問了句:“大動作還是小動作?”

  李東回道:“我得到的消息呢,上邊是想鼓勵券商開展創新型業務,不再隻是拘泥於傳統的經紀業務。至於說具體如何創新,這個我就不清楚了,給我消息的那人也說,現在上邊也隻是剛剛有了這個想法,後邊肯定還得各種研討論證。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上邊的這個決心,還是很大的。”

  反正李東現在能夠確定的是,鼓勵券商開展創新型業務的相關政策,肯定會推出的。

  剩下的就是胡謅唄,讓鄧川他們自己腦補去吧。

  果然,鄧川他們聽到這話,都開始自己腦補了。

  王中信先說了句:“你別說,我這兩天也隱隱聽到點動靜,說是有人跟上邊提建議,目前咱們國內的這些券商公司,業務模式還是太過傳統、保守了,下一步,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咱們國內的金融市場,也必然會逐步對外開放,國外的投行會進來,我們的券商也要走出去,這就要求我們的券商,必須提升業務能力與自身實力,向國外的大投行看齊,隻有這樣,在未來,我們才不會被那些大投行們給淘汰掉。那現在鼓勵券商開展創新型業務,也就很有必要了。”

  董一飛略一沉吟,說道:“要這麽說的話,那對券商板塊,的確是重大利好。”

  “這消息可靠嗎?”一位大咖問了句。

  鄧川鄙夷道:“你這話問的可真沒水平,要是絕對可靠的話,那風聲早就傳出來了,還能等到現在?”

  “這倒也是。”那位大咖點頭道。

  “就是不知道會開展哪些創新型業務。”陳譽仁說了句。

  他更加關心這個問題。

  要是能提前知道的話,他這邊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這樣一來,等政策下來,他也能先別人一步推進落實。

  而鄧川他們顯然還是更關心這事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鄧川說道:“甭管是哪些業務,總之肯定能夠大大提升券商的業績。回去之後,我就打報告,準備重倉布局券商。對了,李老弟,你為啥隻進國榮這一隻?是有別的消息嗎?上邊要拿國榮做試點?”

  李東兩手一攤,說道:“沒有,我隻是覺得,國榮比起國信、建信、華榮、華商這些來,盤子要小一點,也就更容易拉升一些。而且,國榮去年的業績表現,相對來說挺亮眼的。”

  李東胡亂找了兩個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前世國榮的漲幅是所有券商股中最大的。

  至於為什麽國榮最大,李東也不知道。

  可能是基本麵的原因,也可能是技術麵的原因。

  基本麵的原因,前世跟今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技術麵的原因,那無非就是有莊家在裏邊推高。

  前世是誰推高的,李東不知道,這一世,哪怕前世那位莊家不再推了,大不了他聯合鄧川他們,自己推。

  李東找的這兩個理由,還是有點道理的。

  國榮去年的業績的確挺亮眼,在其他券商受市場低迷影響,業績紛紛下滑的前提下,國榮的業績卻是穩中有升。

  所以在鄧川他們看來,李東重倉國榮,也就說得過去。

  幾人紛紛表示,回去之後,就準備進場國榮,爭取趕在風聲放出來之前,建倉完畢。

  當然,以國榮的盤子,也撐不起幾家大基金共同進場。

  別的不說,就鄧川他們幾個要都是重倉進國榮,那國榮的股價還不知道被推到什麽地方去呢。

  更不用說,他們紮堆進場,肯定會引起市場的注意。

  所以,他們不會跟李東一樣,隻進國榮這一隻,而是會多進幾隻券商股。

  …………

  沈怡的那篇關於李東的報導發出來了。

  李東特意去買了一份雲城商報。

  把自己的那篇采訪,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沈怡的文筆還是相當不錯的,將李東描述成了一個出身貧寒、奮發圖強、天資絕世的年輕股神形象。

  更是不吝讚美之詞,將李東與美利國的那位股神相提並論。

  看的李東都有點不太好意思了。

  特意給沈怡打了個電話,故作謙虛的說,寫的有點過了。

  心裏則是開心至極。

  沈怡也很開心。

  其他幾家報社,都隻是簡單報導了一下投資報告會,報導的重點是放在了幾位專家對明年經濟走勢的研判上,對於李東這位股神,也隻是簡單提了幾句。

  沒辦法,不是他們不想多寫,隻是因為沒有機會采訪李東,沒啥可寫的。

  沈怡是唯一一位采訪到李東的記者。

  讓報社領導對她刮目相看。

  沈怡趁機提出,要請李東吃個飯,感謝一下。

  李東有些糾結,想去又不敢去,隻得跟沈怡說,他要向胡玥申請一下。

  沈怡立馬又不開心了,說他是個妻管嚴,明明都是身家億萬的股神了,還這麽怕老婆幹什麽。

  李東糾正一句,說他不是怕老婆,是愛老婆。

  沈怡更不開心了。

  胡玥也看過這篇報導了。

  還算比較滿意。

  跟李東恨不得向所有人宣布他上報紙了不同,胡玥還是很含蓄的,僅僅隻是將那份報紙裝作不經意的放在了會議室的桌子上。

  然後就被公司的員工看到了。

  員工們立馬激動起來,頗有些與有榮焉的自豪。

  雖然大家都知道李東炒股很厲害,也很有錢,但是上了報紙,還是整版宣傳,這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不少員工都故意跑到胡玥跟前吹捧了李東幾句。

  胡玥表麵裝作不以為然,內心還是很開心的,一高興,請公司全體員工吃了頓大餐。

  李東自然也去了。

  不止李東,二舅、張晨陽、楊昌傑這一大幫子人,都去了。

  上報紙了,成大明星了,當然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

  張晨陽更是特意買了一百份雲城商報,專程送回了老家。

  讓老家的這幫親戚都看看。

  之所以要在雲城買了再特意送回老家,是因為雲城商報是個小眾報紙,發行量不大,老家那邊都沒有賣的。

  但李東老媽他們才不管這報紙是大眾還是小眾呢,反正李東上報紙了。

  老媽、大舅他們在家裏,就差拿著報紙挨家挨戶的分發了。

  隻要來個串門的,老媽他們二話不說,先塞給人家一份報紙看。

  一時間,李東股神之名,在老家那邊是傳遍了。

  不光是老家那裏,雲城大學這邊,尤其是經院這邊,也傳遍了。

  沈怡在學校的時候就是學生會的骨幹,跟學校的幾位老師關係都很好,畢業後也經常聯係。

  報導還沒發出去呢,沈怡就已經跟學校的幾位老師說了。

  把李東好一通誇。

  還特意讓老師們留意一下最新的雲城商報。

  這些老師也很開心。

  自己學院的學生,一下子成了身家億萬的股神,還上了報紙,能不開心嘛。

  一位老師直接就讓宣傳部的部長,將這張報紙張貼在了學院的宣傳欄裏。

  還是在最顯眼的位置。

  一時間,學校師生幾乎都知道了李東的大名。

  雲大雖然是一所建校百餘年的重點大學,但是從雲大出來的名人,尤其是億萬富豪,屈指可數。

  李東更是近二十年來的第一位億萬富豪。

  於是,身為院長的厲荷嫀教授,就給胡玥打了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