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拆遷工程
作者:斯皮爾比格      更新:2021-08-31 18:58      字數:4194
  作為一名頂尖的園林設計師,而且還管理著好幾家5A級景區的薑蘭,什麽奇峻秀美的風景沒見過。

  這麽一個小土包,在她眼裏實在是稀鬆平常的很。

  以至於,她都有些懷疑胡玥的眼光了。

  在她想來,或許胡玥純粹就是因為李東的緣故,對這裏多了一些主觀傾向。

  就連胡琛也覺得妹妹有點誇大其詞了。

  這小土包種點果樹,搞個采摘園啥的,倒也還行,可完全沒必要把薑蘭這個大設計師給請來,專門設計一下。

  這麽一個小土包,有啥好設計的?

  但是,當兩人登上山頂,一望無際的大海豁然呈現在眼前時,兩人就不這麽想了。

  山頭雖矮小,可相對於周圍更加低矮的平原來說,竟然有了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曠然之感。

  這種感覺,竟然絲毫不差於那些名山大嶽。

  尤其是,北麵的天海一色,東麵、南麵的開闊平野,一個個鄉村如野花般點綴其中,西北是一條一眼看不到頭的攔海大壩,以及東北方向那綿延數十裏的海岸沙灘,還有那鬱鬱蔥蔥的海岸防風林。

  整個景色,既有安靜、祥和的鄉村平野,也有曠然、秀美的天海奇景。

  兩者結合在一起,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美感。

  薑蘭此時腦海裏不由自主的就回蕩起那首經典的《故鄉的原風景》,一時間,沉醉其中,甚至生出要長居於此的念頭。

  “我真沒想到,這裏的景色,竟然如此優美,我都想在這裏蓋一座小房子,長居於此了。每天喝喝茶,畫個畫,聽聽這風的輕吟,海的淺笑,小鳥的鳴叫,好一副故鄉的原風景啊。”薑蘭閉上眼睛,仔細感受著清風拂麵,喃喃說道。

  胡玥站在她旁邊,輕聲說道:“從外麵看,這裏隻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海邊小漁村,可當你走進其中,尤其是站到這裏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竟也有如此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

  薑蘭輕輕點點頭:“世上不缺少美,隻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胡玥說道:“景色如此,人也是如此。那些看似普通的人,若是深入了解的話,你會發現,他身上有著旁人無法比擬的優點。”

  薑蘭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她當然明白胡玥是在說李東。

  沒有就此發表什麽意見,而是指指西麵的蝦池,問道:“那裏是養殖區嗎?”

  胡玥點點頭:“是,李東的大舅就在那養蝦,諾,那些正在蓋大棚的就是李東大舅的池子。”

  薑蘭略一沉吟,說道:“我覺得,養殖區那裏,也可以劃出一片來,建一個遊客體驗區,跟采摘園連在一起,讓遊客在采摘之餘,也可以去體驗一下,比如投喂、垂釣、捕撈等等這些,我覺得應該會有人感興趣。當然,我對於養殖了解的也不太多,這也僅僅隻是我突發奇想罷了。”

  胡琛說道:“還別說,小姨的這個想法真挺不錯的。李東不是還想搞個度假村嗎?正好,讓遊客可以到養殖區裏,自己去捕撈一些海鮮上來,然後咱們給他加工一下,保證有人喜歡。對了,這裏都養的啥?還有你們之前說的趕海,能抓到什麽海鮮?要是趕海抓到的跟養殖場捕撈到的是一樣的,隻怕遊客對養殖場的興趣會大減,還是趕海更能吸引人一些。”

  李東說道:“養殖區主要以蝦和螃蟹為主,也有少數幾家養海參鮑魚的,以後可以專門拿出幾個池子來養魚,供遊客垂釣。至於趕海,主要是挖點蛤蜊、海螺,跟養殖的不衝突。另外,小姨倒是提醒了我,到時候我們可以弄幾條船,帶著遊客出海釣魚,你們看到北麵那個小島了嗎?那個島附近有好多魚,去那一天釣個百八十斤的大魚很輕鬆。”

  前世的時候,下去幾年,隨著老家這裏的遊客增多,好多漁民都不打魚了,專門開著船,帶遊客出海釣魚,一個遊客也不貴,五十塊錢一天,一船拉一二十個遊客,漁民一天輕輕鬆鬆掙個五六百。比打魚好多了。

  不過,那些漁民的船都破破爛爛的,好多遊客嫌髒不願坐。

  李東到時候完全可以弄幾條專門垂釣的遊艇,生意肯定也差不了。

  當然,李東自己是看不上這點錢的,但是可以讓他叔叔來幹。

  也不用他叔叔開船,專門雇幾個船長就行,老家這邊會開船的有的是。

  另外,大舅的養殖場那裏,真的可以拿出幾個池子來搞個遊客體驗區。

  投喂什麽的就算了,那活也就圖個新鮮,幹過第一次之後,保準不想再幹第二次。

  但是垂釣、下籠子釣蝦、釣螃蟹,絕對有人喜歡。

  因為李東自己就很喜歡幹這些事,深知這其中的樂趣。

  而且,大舅這邊已經建了不少大棚,有了大棚之後,那一年四季都可以養殖了,可以一直接待遊客。

  不過這事倒也不急,起碼得等他把采摘園建起來,遊客多了之後,再改造幾個體驗區也不遲。

  胡琛原本隻是跟著過來看熱鬧的,但現在對這裏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他本身就是搞酒店餐飲的,采摘園他不太了解,但是度假村這邊,他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議。

  甚至看他那意思,他都想投點資了。

  胡琛還說,他最近正打算往影視行業發展,若是有機會的話,他可以介紹幾個劇組到這邊來取景拍攝,這樣可以宣傳一下這裏,帶來些人氣。

  李東對此自然是感激不盡。

  薑蘭也說,她會好好設計一下的,這山頭大部分肯定是要種果樹的,不可能完全建造成一個山頭公園,但在整體的布局、線路設計、遊客體驗、山頂觀景平台等等這些方麵,還是很值得好好設計一下的。

  薑蘭拿著紙筆,還有一些簡單的測量儀器,繞著山頭走了一圈,大概測量了一下整個山頭的各項數據,然後又畫了個簡略的平麵圖。

  具體的設計方案,得等回去之後才能做出來。

  到時候她會把設計圖發給胡玥,讓這邊的工人照著設計圖建行了,她自己若是有時間的話,也會親自再過來一趟,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和完善的地方。

  在山頭上看了一上午,中午去大舅那吃了個飯。

  大舅二舅都在,楊文鬆也來了。

  楊文文沒來,大姨夫也沒來。

  大舅是怕大姨夫那個人喝了點酒愛說胡話,惹得胡玥、胡琛人家不快,進而影響到對楊文鬆的態度,所以就沒讓他來,隻讓大姨來了。

  胡琛這次來就是為了看看楊文鬆的。

  看到楊文鬆的第一眼,胡琛就挺滿意的。

  別的不說,楊文鬆外形就很威猛,更是練過散打。

  胡琛就喜歡這樣的,帶出去絕對有麵子,威風。

  至於開車水平啥的,反正隻要別往牆上撞就行。

  而且楊文鬆常年在礦上開車,水平並不差。

  吃飯的時候,胡琛也跟楊文鬆聊了一些。

  見楊文鬆挺機靈的,說話也很穩重,不是那種二愣子,就更滿意了。

  更不用說,中間還有胡玥跟李東這層關係。

  胡琛當即就拍板,讓楊文鬆以後跟著他行了,絕對不會虧待楊文鬆的。

  楊文鬆很激動。

  終於可以出去闖蕩一番了。

  見見世麵,總比窩在礦上挖石頭好。

  而且,胡琛給他的工資一點都不比礦上低。

  其實二舅這邊本來想讓楊文鬆留下來的。

  二舅現在準備進軍房地產了,剛開始正是用人的時候,楊文鬆雖然在交際應酬方麵比張晨陽差了點,不像張晨陽那麽交遊廣闊、朋友遍天下,但是楊文鬆辦事穩重,不像張晨陽那麽毛毛躁躁的,哥倆兒跟著二舅,正好左膀右臂。

  而且,跟著二舅幹,總比跟人當司機要體麵些,在二舅身邊起碼也是個小領導,給人當司機,那就是個伺候人的活。

  就算前期掙的可能不多,但是等著二舅的生意做起來了,收入絕對差不了。

  一年百八十萬不敢說,起碼幾十萬還是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留在家裏,家裏人也放心。

  楊文鬆一個人跑去京城,就算有李東這層關係,人家會照顧他,可終究是背井離鄉。

  不光是二舅,大姨也不太願意讓楊文鬆出去。

  但楊文鬆現在是鐵了心要出去。

  在礦上是靠大姐的關係,跟著二舅幹,那何嚐不是靠著二舅的關係?

  楊文鬆現在就想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飯,哪怕掙得少點也無所謂。

  而且,去京城,也能開闊一下眼界。

  家人見他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勉強他。

  不過二舅還是說了,要是在京城那邊混得不如意,就趕緊回家。

  楊文鬆答應了。

  吃飯的時候,李東也趁機跟大舅說了下改造蝦池做體驗區的事。

  大舅現在對李東是言聽計從,幾乎就沒多想,直接就說,隻要李東覺得好,那他就幹。

  要怎麽改造,李東直說行了。

  看那樣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倒是省了李東不少口舌,跟大舅說改造一事先不急,等他的采摘園這邊經營起來再說。

  現在就改造,又沒個人過來,白白的耽擱養蝦。

  大舅自無不可。

  又問了問二舅那邊的進展。

  二舅說他看上了一塊地,是個城中村,官府那邊準備改造,二舅還是托了好幾層關係,才攬到這個活的。

  前期的手續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現在正在進行拆遷動員工作,他的人都在那邊配合官府推進呢,很快就能搞定。

  二舅興致勃勃的說,他估算過了,這個工程幹下來的話,起碼能掙一個億。

  前期的啟動資金也不需要太多,有個兩三千萬就差不多了,其他從銀行貸款。

  大舅也很欣慰的說,老二終於幹點正事了。

  李東卻是眉頭微皺。

  拆遷工作,可向來是個頭疼的活兒。

  萬一遇到那種釘子戶,真挺麻煩的。

  尤其是二舅這個性子,還有他手下那幫人。

  到時候真鬧出點啥事來,就不好辦了。

  李東隻得語重心長的囑咐了二舅幾句,讓他千萬要注意,別做什麽出格的事。

  這個工程寧可不接,也不能惹事。

  二舅笑笑說,他知道李東說的是什麽事。

  不就是怕遇到釘子戶嘛,放心,他有的是辦法對付那些釘子戶。

  李東說你能有啥辦法?無非就是威脅人家。

  釘子戶可是全國性的難題,李東不覺得二舅會有什麽好辦法。

  二舅說他是正經人,才不幹那種恐嚇人的事呢,他就是跟人好好談談而已。

  李東還是不太放心,說談不攏怎麽辦。

  二舅微微一笑,說了句,他敢。

  然後又說,他張芳財縱橫江湖幾十年,什麽刺頭、無賴沒見過?

  要論刺頭、無賴,這世上還有比魚碼頭上的漁民更刺頭、無賴的?

  早個十來年,他們這邊的漁政執法人員,都不敢開船去海上查那些非法捕撈的漁民,隻敢在碼頭上查。

  為什麽?

  因為到了茫茫大海上,那些漁民,比海盜還凶殘。

  漁政船敢靠近那些漁船,那些漁民都敢開著船直接撞。

  他張芳財連那些漁民都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還收拾不了幾個釘子戶?

  他有一百種辦法收拾那些刺頭,而且還讓他們有苦說不出的那種。

  李東還想說什麽,二舅直接擺擺手說,掙錢,他不如李東,但是對付無賴,李東就不如他了。

  他知道這裏邊的輕重,也會掌握好分寸的,保證既辦妥了事,又惹不出事來。

  見李東還是不放心,二舅就開玩笑的說,實在不行,他就派老將出馬。

  讓李東姥姥去那些釘子戶門口,罵他個三天三夜。

  他就不信,這世上還有人能頂住坐地炮三天三夜轟炸的。

  一家人都被二舅給逗樂了,隻有姥姥氣的拿著筷子狠敲二舅腦袋。

  薑蘭、胡琛看著這一家人,竟有些羨慕。

  母慈子孝,不過如此。

  …………

  吃過飯,一家人開著車去了趟海邊。

  雖然天氣有點冷了,但還是擋不住胡琛跟薑蘭、胡玥的熱情。

  三人穿上雨靴,興衝衝的下海了。

  李東和老媽手把手的教了他們釣蟶子,親身體驗了一把趕海的樂趣,玩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