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開始
作者:小生書魚      更新:2021-07-25 11:51      字數:4847
  陳氏四代弟子之間的比試並沒有讓講武台上的眾人太過關注,除非是自家晚輩上台比試外,大家都在議論著即將開始的嫡傳弟子間的角逐,畢竟這嫡傳弟子的名額除了幾年前增加了陳若海之外卻再未曾變動,尤其是這些年許多當年爭奪嫡傳弟子失敗而外出的那些三代弟子也都陸續學成歸來,所以嫡傳弟子之間的角逐便更令人期待,這將會是檢驗家族培養成功與否的關鍵。

  ??當,隨著一麵鑼鼓被敲響,宣告著本次家族四代弟子比試的落幕。“本次家族四代弟子大比共決出十名優秀弟子,第一組陳浚,陳淇;第二組陳洐,陳泠;第三組陳海,陳汶,第四組陳潤、陳沁……,他們十人將代表陳家參加本次烈英城大比。請大家先休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將舉行三代弟子大比。”隨著主事長老的宣讀,陳家的護衛們也開始通知那些之前離場的三代弟子們返回練武場。

  ??此時那些四代弟子們已經密密麻麻的站在講武台下等待著三代弟子間的比試,這時講武台上又多出來了十張椅子,雖然這十張椅子的位置要比嫡傳弟子的要低很多,但是還是讓台下的那些四代弟子們無比的羨慕,剛才族長吩咐贏得比賽的十名四代弟子在講武台就坐,一同觀看三代弟子比試,這樣極大的激勵了那些贏取比試弟子的榮譽感。

  ??隨著陳若海等人的陸續就坐,那些三代弟子們也開始陸續返回,一下子讓整個練武場又熱鬧了起來,連一些長老們也陸續到達練武場觀看陳家三代弟子大比。

  ??“下麵將要開始的是家族三代弟子大比,請七位嫡傳弟子起立,所有陳家三代弟子都可以向他們發起挑戰,贏的人就會是新的嫡傳弟子。首先想要挑戰嫡傳弟子之位的人請先出列,並將要挑戰的人名字送至講武台上主持大比的長老手中,由長老依次宣布比試順序。每名三代弟子隻有挑戰一次嫡傳弟子的機會,同一名嫡傳弟子可以連續被挑戰,直至再無三代弟子挑戰者獲得嫡傳弟子之位。此次挑戰禁止使用符咒等一次性武器,在對方認輸後亦不能繼續傷人,你等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名主事長老宣讀完後。在三代弟子中有五人出列申請挑戰嫡傳弟子之位,四代弟子們爭相議論著嫡傳弟子之位是否會更名易主,現在的嫡傳弟子除陳若海外都已占據此位二十年有餘。依照陳家規定同代弟子每三年就可以挑戰一次嫡傳弟子之位,但是這些三代弟子們卻從未贏過,往往都被嫡傳弟子輕而易舉的擊敗。導致有的嫡傳弟子凶名在外已多年無人敢來挑戰,而這次大比居然同時有五名三代弟子要挑戰嫡傳弟子之位不由的讓人意外。

  ??“我們七人一直享受著家族最好的資源待遇,若是你們當中有一人輸給他們,比試完成之後就自行去修煉室禁足一個月,然後滾回郡府學堂聽到了嗎?”陳若聖嚴肅的說道。他是陳家三代弟子的大師兄,也是七名嫡傳弟子的監督人,這次大比居然有這麽多人同時挑戰嫡傳弟子。若是有一名嫡傳弟子落敗,豈不是說這些嫡傳弟子已被同代弟子拉近距離,若是這樣家族設立嫡傳弟子之位的意義何在,又有多少長老會生出懷疑家族傳承的心思。

  ??見若聖開口,六人齊聲稱是,定不會辱沒家族嫡傳弟子的身份,七人也頗為好奇,不知道誰會被同代弟子認為是最弱的人呢,最弱的那名嫡傳弟子一定會被多人挑戰,若是輸了一定很有趣。

  ??“經過家族主事長老核實,本次嫡傳弟子挑戰者共計五人,其中陳若貞、陳若利、陳若安三人選擇挑戰陳若海,陳若吉選擇挑戰陳若麟,陳若元選擇挑戰陳若夔,先請陳若貞、陳若海、陳若吉、陳若麟、陳若夔、陳若元你們六人進入比武台準備,陳若利、陳若安二人先在習武台回廊處等待。”家族大比的主事長老宣讀道。

  ??“哈哈,我還以為都是挑戰我陳若麟的,沒想到若海哥反而是被挑戰最多的那個,還捎上了若夔哥,看來今天我們哥三是要拿出些真本事了,否則就要讓別人看扁了。”陳若麟一臉得意的說道,以往他總是那個嫡傳弟子中被挑戰最多的人,因此也成了被若聖訓斥最多的人,如今自己總算不是墊底的存在,心中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若是被五個人使用車輪戰術,恐怕這結果還真難料,更何況還有陳若元這個當年也是能碾壓同屆弟子的家夥。

  ??此時若麟卻未發現若海的臉色已是紅白交替,若海已經當了六年的嫡傳弟子,這期間從未有人前來挑戰,若海還經常沾沾自喜炫耀自己是實至名歸的嫡傳弟子,卻不想今天當著這麽多長老晚輩的麵,居然被認為是最弱的嫡傳弟子,豈有此理,當年若不是宗門的修煉之地離家太遠,自己未曾出師又不能下山反家,否則這嫡傳弟子之位早就是自己的了,又怎會讓陳若夔、陳若麟一直霸占嫡傳弟子之位。

  ??“五哥你要當心些,若元當年可是連二哥都曾忌憚的人,若不是當年二哥失手將他重創,而他又不願居於二哥之下,否則恐怕他早就是嫡傳弟子了。聽說這次他在一家宗門裏競爭內門弟子失敗,擔心被人報複而不得已返回家族的,這次他選擇挑戰你恐怕是想通過輕而易舉的擊敗你來折辱二哥,然後再挑戰大哥成為陳家嫡傳弟子的大師哥。”若鳳小聲的向若夔說道。這些年五哥總是過著閑雲野鶴一般的生活,聽說在學院裏也常常深入簡出,經常錯過一些學院裏的曆練,家族也曾多次督促若夔用心修煉,但若夔卻從未記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若鳳生怕若夔因為大意而敗給若元此人。

  ??“放心六妹,他想通過我來折辱二哥,恐怕是白日做夢,估計還有我當年曾多次嘲笑與他,現在打算要新仇舊恨一起尋仇出氣了!”若夔笑著說道,當年自己因為有二哥照看可是得罪過不少同代弟子,後來自己多次被家規處罰才改了些性子,但是若有人想拿自己當弱柿子捏,那他也得做好被崩掉牙的打算。

  ??隨著他們六人登上習武台,所有的四代弟子一窩峰的跑到習武台下,整個廊道都擠滿了陳家弟子,因為這樣精彩的比試本就罕見,嫡傳弟子級別的高手比試更是罕見,隻見若夔這邊的習武台被弟子們圍得水泄不通,顯然大家都認為這裏的比試將會是其中最精彩的。而若海那裏隻有一些疏疏落落的親族晚輩在那裏觀看,這樣的場景不由的又讓陳若海大為惱火,沒想到自己今日竟然被數次羞辱,若海暗中發誓今天一定拿出些真本事讓他們好好瞧瞧。

  ??“若夔這孩子,真是可惜他的天賦,若是他刻苦修煉將來未必不能成為家族中的棟梁,隻是可惜他性子太過散漫了些,聽說郡學那裏也數次督促過他。”一位家族主事長老說道。

  ??“哦,陳鑫長老何以如此認為?我倒是認為若夔雖然性子散漫,但是將來必成我陳家的棟梁之才。”陳善勇回應道。陳鑫長老是一名家族長者,也是主掌家族習文閣的實權長老,此人同時也是陳若海的爺爺。

  ??說起陳鑫長老就不得不說說陳家弟子姓名體係的由來,原本陳家建立之初,雖有部分血緣弟子,但是更多是收養一些有天資的孤兒納入陳家。那時陳家後輩的姓名多是父母或者長輩賜予,陳氏家族修為的最高者也不過是上元境的族長。在這千年的沉浮裏,陳家多次險些滅門,雖然陳家最後都化險為夷,但卻一直未有根基之地,那時陳家通過化整為零在全國遍布族人的方式,來延續家族血脈,那時各國上層也都不承認陳家的存在。

  ??直到陳家出現兩名叫陳進德和陳修業的弟子,這二人年幼時便頗有天賦,家族族祭時被當時的族長發現,便留在身邊細心調教,那時陳家勢力散亂各自為政,無法集中給予弟子更好的修行資源。二人為了家族和自身都能夠搏出更好的前程,於是兄弟二人長跪於族長門前懇求入軍曆練,那時二人不過是凝脈境的小修士,族長又怎麽舍得讓他們白白送死,但是實在拗不過二人的固執,隻能寫信給當時的林家族長請他在軍中代為照顧。二人進入軍中從輔軍做起,不知畏懼、不怕艱苦、敢打敢拚,於是被當時已是皇境修為的林氏家主看中,將林氏兩位嫡傳之女嫁與二人。從此二人可畏是直衝雲霄,隨著軍功的積累,二人的修為也日益高深,最後更是被朝廷賞賜黃階中品引經《虎嘯山經》,他們也憑借天賦和功法先後進入王境,成為當時秦國邊塞的一段佳話。

  ??機緣巧合之下,他們二人正趕上秦楚之間發生大戰,那時秦國新君初立,秦國邊界動蕩不安,秦楚之戰又是戰屢敗接連失地。秦國無奈發告於全國,可領家兵勝楚國者封爵侯位賜封地立家族,這是秦國最高的侯境賞賜。秦國封侯有五級九等之分,其中士侯無封賞無俸祿也無封地,一般是秦國賜予侯境之人的身份象征;烈侯有封賞卻沒有封地,此侯位一般賜予有大功卻已戰死沙場的將士;勇侯有俸祿無封賞無封地,一般賜予邊界中有功勳的大將或手握實權的州郡城主;卿侯有俸祿有封賞可世襲三代,一般賜予秦君親族或當朝重臣;爵侯有俸祿有賞賜有封地可世襲,除秦皇恩賜告布天下外,無人可得此位,至於侯位的每一級又有上中下三等,一般由朝廷依據功勳而定。

  ??在陳氏眾人請願之下,陳進德與陳修業二人向林氏族長請辭,要為陳家爭奪一片立足之地,林氏族長聞此大為稱讚並全力支持二人的行動。於是陳氏兩兄弟便召集各國全體陳氏弟子聯合其他六個懷有同樣目的的家族組成伐楚大軍,由各家族共七位王境修士共同統領。由於陳修業軍旅經驗豐富且軍中威信最盛便拜為大帥統管全軍,七家弟子為獲家族封地齊心協力不懼死傷,不僅收回秦國全部封地,更是直接攻至秦楚最主要的隘口城池之一雄天關,七族子弟在這裏死傷慘重十去四五,眼看秦國這支臨時組建的新軍就要奔潰,陳修業不顧他人反對單人白衣入雄天關,遊說鎮守在雄關的楚國趙氏家族開城投降,這才成功拿下這座雄天關迫使楚國派使團求和,也結束了維持近十載的秦楚之戰。

  ??陳家弟子經此一戰也天下聞名,不過陳氏弟子死傷慘重,宗族弟子僅剩十之二三,秦國感新軍勇烈便將雄天關更名烈英城,並封陳修業為勇烈侯,封陳進德英烈侯,封地便在這烈英城,自此陳家在這亂世之中才有了立足之地。而其他六族外加趙族便一同被冊封在了烈英城周邊的區域,共同威懾楚國,因為一天之內秦國共分封九位侯爺八處封地,因此這八家勢力也被稱為秦邊新八貴。

  ??在秦國也傳有一首歌謠來歌頌這次戰役:“楚國惡,秦國弱,堂上大人怯怯懦,幸得邊陲出二子,敢率七族保家國。父葬子,子葬父,白發爺翁埋黃土,白衣入,雄關失,求和楚使車急急。功封烈英多顯赫,自此八貴鎮秦邊。”

  ??但是陳家建立之後一直被不斷的騷擾,尤其是烈英城趙家,他們本以為趙家能夠獨霸烈英城,卻不想卻是和陳家分治烈英城,趙家認為是陳修業誆騙了他們,並沒有給他們應得的功勞,便處處為難陳家。雖然以陳家為首的新八貴都有家族封地,但卻隻有趙家有皇境修為的高手坐鎮京都,而趙家又處處與陳家為難,致使陳家在秦國朝堂之上舉步維艱,雖然有林家提攜幫襯,但是新八貴這個新勢力還是被分而化之,他們為了家族的欣旺繁榮最終都倒向了陳家的對立麵,百餘年的時間裏陳家就這般風雲動蕩。陳家直到一位自稱風水大師的白發老者的到來才徹底出現轉機,他先是宣稱陳家隻有重新選擇家族駐地才能轉危為安,其後此人與陳進德、陳修業二人互相講道,並說服家族聽信於他,將家族繁衍之地改建在了烈英城的後山之上,最後此人留下“尚善若水”四個大字便在陳家消失。

  ??這次講道之後,陳進德和陳修業兩兄弟都察覺到自身修為上將有重大突破,於是紛紛閉死關,十年之後,陳進德和陳修業二人雙雙邁入皇境修為,這才讓陳家真正意義上成為了秦國的新貴勢力。隨後他們共同決議從此陳家新出生的後輩弟子一律依照“尚善若水,進德修業”八個大字取名,並且由善字為始以此類推,同時更改了許多家族弟子培育和發展的道路,這才讓已經封侯百餘年的陳家終於踏上了欣旺之路。而陳鑫長老就是在陳家改革之前出生的那批修士,而陳善勇他們則是第一批以“善”字輩取名的弟子,也是第一批家族真正意義上自己培育出的弟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