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國師哪裏去了
作者:肖遙      更新:2022-04-10 07:58      字數:2133
  又經過幾天的安排,宇文默終於安排好了所有的後續問題,欽差隊伍也就終於離開了駐紮了好幾個月的廣南縣城。

  當欽差隊伍離開廣南縣城的時候,曾經受災嚴重的廣南縣城已經重新煥發了濃濃的生機。眼看著欽差隊伍離開,所有的災民們的眼裏全都流露出濃濃的不舍。

  這段時間,不管是宇文默還是聶斐又或者是國師和蕭薔,都是一心一意的為了災民們在奔波勞累。

  尤其是因為國師和蕭薔,更是為他們災區祈來雨水,讓發到所有人手裏的種子都順利的播種了下去。

  如果不出意外,等到秋天,今年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年。

  災民們的日子有了盼頭,心裏對朝廷對這次的賑災官員就更加的感恩和滿意。

  帶著有著所有災民們心甘情願簽名並按下自己手印的萬民傘,欽差隊伍終於離開了廣南縣城。

  “那個,小丫頭,你看你們現在就要回京了。為師我就不和你們一起走了。相信你也知道,以為師現在的狀況,閉不閉關都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為師準備四處遊曆,尋找自己的機緣,就不和你們一起走了。”

  馬車才剛一離開廣南縣城,國師就準備和他們整個欽差隊伍分開。

  對於國師來說,現在的京城也沒有什麽值得他怪掛念的地方,還不如他一個人四處遊曆,或許還能尋找另外的機緣突破現在的境界。

  他能感覺到如果他能突破現在的這種境界,說不定還能再活過幾十年。如果不能,他的大限將至。

  既然這樣,他更要為自己尋一塊風水寶地,也就不回京浪費時間了。

  “師父,弟子能感覺到咱們師徒緣分未盡。所以,咱們京城再見!”

  蕭薔對國師的身體狀況和現在的境界也有所了解,她當然知道國師現在準備去尋找自己的機緣。

  或許是這次賑災,他們師徒兩個救了不少人又避免了一場疫情的原因,在剛剛他們離開廣南縣城的時候,蕭薔明顯的感覺到有不少金色的光芒從四麵八方鑽進她和國師的身上。

  自然,宇文默和聶斐也有。整個欽差隊伍都被一層金色的光芒籠罩,隻不過她和國師身上鑽進的金色光芒最多,更濃。

  她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們欽差隊伍做了好事救了人,因此上天便賜予了他們一場功德雨,讓他們所有人都沐浴在功德雨的光芒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這場功德雨可以讓他們所有人身體更好運氣更好。尤其是,她剛剛隱隱便有一種直覺,覺得國師的機緣就要到了。

  隻要國師成功把握住這次的機緣,他們師徒兩人自然有再見之日。

  “靈慧,你開了慧眼對不對?”

  國師剛剛隻是突然感覺到身體有一瞬間變得十分舒適,心裏更覺得好像有什麽東西在召喚他一樣。但是,聽蕭薔這麽一說,他卻好像想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頓時一臉震驚的望著蕭薔問道。

  “弟子剛剛看到有好多金色的光芒鑽入了咱們所有人的體內。不過,隻有咱們兩個身上最多。”

  蕭薔也隱約覺得自己似乎是真的開了慧眼,但是卻不能肯定,隻得將自己剛剛看到的情況說給國師聽。

  “果然是開了慧眼。慧靈,你很好。你放心,等為師下次回京,說不定就能幫你徹底解決掉紅線的問題。為師這就走了,咱們京城再見。”

  知道蕭薔開了慧眼,國師對自己這次的機緣更有信心了。等到蕭薔反應過來,身邊早已沒有了國師的蹤影。

  “端敏,國師呢?哪裏去了?”

  “對了,郡主,國師剛剛跟你說過話之後就突然不見了。。。”

  安撫好所有送行災民正準備吩咐賑災隊伍啟程的宇文默和聶斐兩個之前就看到蕭薔和國師兩個在說話。隻是當他們再次看到蕭薔的時候,卻發現國師不知什麽時候不見了,甚至連國師一向乘坐的那輛普普通通的青帷馬車也不見了,這才好奇的問了起來。

  “師父想要一個人四處走走,就不和咱們一起回京了。是不是可以啟程了,那咱們趕緊走吧。”

  國師的離開確實讓蕭薔十分不舍。

  但是她卻知道,有散才有聚,因此倒也不十分的傷感。

  離開京城好幾個月了,甚至重生後的第一頓年夜飯都不是在家裏吃的,蕭薔此時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京城,飛進定北侯府。

  算算時間,嫂子何欣妍也差不多到了生產的時間。她更希望在何欣妍生產的時候,她能夠回到定北侯府。

  雖然上次呂娘子的來信說,何欣妍的身體養的不錯,運動得也不錯,生產的時候應該不會出任何的差錯才是。

  不過她還是希望何欣妍在生她的第一個小侄兒的時候,她能夠呆在府裏。

  雖然距離何欣妍上輩子流產的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但她還是有些不安心。對於這個前世都沒能到這個世界上看一眼的小侄兒,蕭薔總覺得如果自己不能親眼看著他出生她怎麽都不能安心似得。

  不得不說,回去的時候因為所有馬車都差不多是空的,所以趕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而且這次因為沒有糧食和藥材的拖累,也不需要提心吊膽的擔心糧食和藥材被偷被搶,因此走得都是官道。

  官道上驛站總是比自己搭建的帳篷要住的更加舒適,所以這一路走來,他們住的都是驛站。

  這次的賑災結果被災民們爭先口耳相傳,所有人都知道這次的賑災隊伍做的非常出色。因此這一路他們都受到了當地官府和老百姓的熱情服務和歡迎。

  每每在他們即將到達驛站的時候,都有不少的老百姓們幫著驛站準備好熱水熱飯,幹淨的房間供他們使用。

  而這段時間,宇文默表現出來的大方溫和沉穩又有擔當的態度贏得了沿途官員的一致好評和愛戴。

  宇文默在民間的聲望一時無兩,甚至有許多中立的官員們也開始紛紛上折子請求宇澤帝眾望所歸立宇文默為太子。

  比起宇文默的一時風頭無兩,宇文景卻每天活在氣急敗壞和焦頭爛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