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神與神的參差(求訂閱~收藏~月票)
作者:賴思      更新:2022-05-09 22:34      字數:2122
  “確如道友所說。”雖然心裏覺得神道修行成就大道的希望極其渺茫,但是,對於垚這樣行走在神道之上的人來說,他卻不好出口反駁。

  一方麵,大道三千,神道之路雖然渺茫,但卻並不一定就一定沒有希望,畢竟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萬事都有一線生機。

  另一方麵,垚以神道超脫凡俗,其根基已經立下,現在炎要是告訴他神道不太可能成就大道。

  垚要是不信的話,那心裏肯定會埋怨炎,畢竟這是否定了他的道途。要是信的話,這樣沒有任何希望的道途,對於行走其上的人來說,又實在太過殘忍了。

  “自古以來,神與道同,如今神道雖艱,但大道之下自有一線生機,想來道友這樣氣運深厚之人,必能早早超脫。”

  “哈哈!那就借道友的吉言了!”聽到炎的化後,垚一掃早前的陰鬱,朗聲大笑著說道。

  “不過話雖如此,但我也知道神道修行比之如今鴻鈞道祖所傳的仙道之法確實要更加艱難許多。”

  “不過,我輩所求,本為逆天以尋超脫,腳下步步荊棘,道途重重劫難,追求的就是四九之外的那遁去的一,隻要道途不絕,哪怕曆萬萬劫,也當踐道而行。”

  垚傳承上古神邸記憶,顯然也明白在經曆了上古神道的衰落之後,現今就算神道不絕,也必更加困難。

  但就像他說的,既行此道,則萬劫不悔。

  聽到垚如此說,炎的心中驟然起敬的同時,也不自覺的開始反思起自己。

  炎自開始修行以來,因為有前世的記憶,他在修行過程中不自覺的會避難就易,現在看來雖因此道途順暢,但也因此道心不堅,缺乏了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決心。

  這對於誌在長生的炎來說,雖然不算錯,但是想要更進一步,在重重劫難中走向超脫,結成大逍遙的道果,僅此顯然是不夠。

  就好像在炎前世記憶裏,佛教有一位特別的菩薩—地藏王菩薩,發下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

  以旁觀者來看,眾生六欲不絕,則地獄永不會空,因此,在此誓言之下,地藏王菩薩好似根本沒有了成佛的希望,是不智之舉。

  但是,在佛祖看來,此卻是大智慧大毅力的表現,因而覺得諾大佛教,最有希望成佛的卻恰恰是為自己誓言所困的地藏王菩薩。

  因此,想要超脫成道,大毅力、大恒心、大智慧、大氣運缺一不可。

  “道友有此大決心,必能成道矣。”炎壓下心底的心悸,滿臉欽佩的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垚聞言雖然高興,但卻並不當真,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說道:“說來我才佩服道友呢。”

  “道友能在惑道之劫中,舍捷徑而不就,道心之堅定,時所罕見。有此道心,將來成道希望卻比我大多了。”

  炎自己知道自己事,並不把垚的誇獎當真,適時轉移話題,問道:“依道友看如我當時順勢成神,與道友自身所修有何不同?”

  “嗯—”聽到炎的話,垚低頭沉吟片刻,才抬頭回答道:“依道友所說,我推測這種成神之法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成神者自身需要擁有大功德,有大氣運和天道青睞臨身,才能借此以功德氣運為牽,一步登臨神座。”

  “第二,需要成神者自身道行修為足夠,且能拋棄前塵,脫掉肉竅,以元神之力去契合規則,從而身合天地自然,進而掌控天地權柄,行使神權。”

  “此法相比於我所修的從上古流時期留傳下來的成神之法,在擁有足夠的功德和天眷時,顯然更加省力和快捷,算是一種成神捷徑。”

  “畢竟,它省去了過往成神過程中最重要的規則的權柄的掌控,這本是成神道路上最難也最耗費時間的一步,現在卻直接一步而成。”

  說到這裏,垚有些感概的搖了搖頭,接著臉色一肅,轉口道:“但是,捷徑終究是捷徑。此法雖可成神,但之後的道路卻會變得更加困難。”

  “因為所掌權柄和規則非是經過自己修煉所得,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想要進步,或回頭重鑄根基,或再修功德,難度往往會更大。”

  “而且,此法需褪去肉竅,以神魂元神之力合於大道。其後,一方麵本身精氣神有缺,自身不在圓滿,成道之機渺渺。”

  “另一方麵,個體渺小而天地浩大,在自身並不強大的時候,神合於道,成神之後,道耶?人耶?”

  “更何況,此法即成於天地大道,則必然受製於天地,從此不複自由逍遙之身,大道超脫亦是渺渺。”

  說著,垚看向炎,很是肯定的說道:“因此,此法雖可快速成神,但是此後,一不得逍遙,二則道途渺渺,可謂後患無窮。”

  炎聞言閉目想了想,然後睜眼繼續問道:“那道友覺得如此種種,是否與上古之時,眾神失德濫用神權有關?”

  垚一手撐著下巴,側首想了想,猜測道:“我覺得應該有關係。要知道天地意誌大道規則一直在不斷完善進化之中。”

  “當上古之時,眾神依靠天地賦予的權柄而霍亂天地之時,天地大道必會修正其中漏洞。”

  “而你所經曆的成神之法,很明顯極大的限製了神權神職,這其中對神邸的針對意味及其濃重。”

  說到這裏,垚的臉上非但沒有擔憂之色,反而滿臉笑容的再次說道:“也正是因此,我剛才才說天地離不開神邸,神道未決。”

  經過垚的這麽一說,炎忽然想起了後世的天庭和封神,那時的神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的,即失肉竅,三寶不全,又受桎梏,大道無期。

  很顯然,這應該就像垚所猜測的那樣,在經曆了上古時的眾神亂道,顯然天道在進行自我調節。

  雖然天地仍然需要眾神平衡,來執掌權柄,但是總體來說卻再無特殊青睞照顧,甚至有了提防限製。

  也正是因此,在炎前世的記憶裏,仙在神前,天庭眾神在各種天規地律之下,淪為了天地意誌之下的行道工具,不複上古之時的逍遙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