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稻田和魚
作者:柒耶      更新:2021-07-24 19:13      字數:3439
  過幾天就是乞巧節(七夕節)。

  ??村裏很多人都把種好的菜割下來去縣城買。

  ??木子他們也想,可是種的那點菜還不夠自己吃的,根本沒辦法。

  ??日複一日

  ??終是挨到夏伏過,秋風起,如今已是十月下旬。

  ??他們中間除了修繕了兩座木屋的屋頂,還在家不遠處耕出了七塊菜地。

  ??插了細竹竿的是那塊地是種了豆角,另外的三塊地種了青菜,還有兩塊剛種上蘿卜,還有一塊種青蔥。

  ??他們還準備再開三塊地,再多種一些,除開自己吃的,還想再把,多餘的拿去縣城賣。

  ??村裏的磨坊棚在九月的時候被大風刮倒了,石磨沒有損壞,但是大家得重新把棚子修理好。

  ??雖然他們都是孩子,但現在也都是村裏的一員了,磨坊棚屬於公共資產,每家都得出一份勞動力,所以木子就組織大家把鍋搬到棚子不遠處,架鍋煮菏葉水給大家喝。

  ??太重的力氣活他們雖然不能幫忙,但是搬稻草,搬青竹蔑他們是可以幫分擔的,他們一次拿的比大人少,那他們就多跑幾趟。

  ??幾天下來,大家看在眼裏,雖然嘴上沒說什麽,大家也都默認了木子他們這幫人的存在。

  ??裏正的大兒子,也就是柱子的爹,王大郎也是修建的一員,也很滿意的看著這一幕。

  ??他還主動問了,為什麽要放菏葉,是有什麽作用嗎?

  ??其他大家夥也很好奇,便豎著耳朵聽。

  ??小六子嘴甜,解釋菏葉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大家恍然,紛紛誇幾個孩子。心裏想著決定回家就跟家裏的說,以後菏葉要保存下來。

  ??藥鋪裏的解暑茶也要兩文錢一碗呢,知道了這個方法,他們也可以省下幾文錢了。

  ??他們聽說,李家村有幾個在地裏幹活,回家就一睡不醒了。

  ??可不是熱死的嗎?

  ??有了這,他們也能多放心些。

  ??這麽一來二去的交談,村裏大家夥對這幫孩子就升起了好感。

  ??有幾個還動了心思讓他們做女婿。

  ??對麵的孩子都沒爹娘,這成了婚不得全心全意的幫襯嶽家?

  ??越想越覺得可行。

  ??看著對麵的孩子臉上更是和藹,時不時的動手拍一拍背,胸,心底暗暗點頭,身子骨也硬抗。

  ??被拍的栓子,大牛,來福幾個,一頭的霧水,怎麽這麽拍是王家村的習俗?

  ??還有,怎麽他們打個水的功夫,叔伯的態度就大轉變了?

  ??陣陣涼意從尾椎骨升到脊背。

  ??因為這次,對麵河的大人們也不拘著孩子們過這邊來了,蘇嫻也認識了很多村裏的孩子。

  ??大部分是柱子介紹的,柱子現在雖然很少跟他們玩兒了,但是對應的誰是誰,是誰家的,排行第幾,他都能說的很清楚。

  ??這小腦袋瓜還是很聰明的,所以,他小叔就拘了他,每日上午在家描字念書,下午才準出去玩兒,家裏的監督員委任給了張氏和裏正,兩人早上輪流盯著柱子。

  ??要說柱子他最怕家裏的誰,當屬他小叔,其次是張氏和裏正。

  ??蘇嫻好奇就問了原因,她可聽說柱子小叔是溫柔再不過的人了。

  ??柱子流淚(┯_┯),形容道,他小叔就是個芝麻湯圓,皮是白的,芯裏是黑的。

  ??蘇嫻恍然,難怪每次他小叔放假一回家,他就在家裏不出來,乖的跟隻鵪鶉似的。

  ??金桂飄香,秋風送爽

  ??清晨,伴著雞鳴,家裏開始發出窸窸窣窣的起床聲。

  ??除了蘇嫻和三小隻,其他人都拿著鐮刀,布袋出發。

  ??打穀子的大桶他們已經留在田裏了,太重,他們不可能天天扛回來扛回去的。

  ??積蓄一晚上的力氣,一半都費在扛穀桶上了,那打穀子肯定沒剩多少力氣了。

  ??稻田裏,半邊隻剩秸稈,另一邊漾起了金色浪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層層疊疊,伴著細碎的沙沙聲,是秋風送來美妙的歌調。

  ??栓子,大牛互相配合你一把我一把,極有規律地把稻穀打下。

  ??因為鐵蛋是他們中最小的,力氣相對來也是最小的,為了照顧他,就讓他把大家割好的稻穗拿到大牛栓子那邊,這樣就節省很多時間了。

  ??大牛栓子打完稻穗趁著空檔休息會兒,大牛抓了把稻穀,剝開穀殼,裏麵白胖胖的稻米。

  ??還真是啊。

  ??插完秧田後,蘇嫻就攛掇大牛去捕魚。

  ??水稻想要產量多,它的水漿要求是一深一淺。就是在移栽到拔節的時候淺灌,水深是三到五厘米;長穗子的時候深灌,水深六到十厘米;成熟的時候淺灌,水深恢複到三到五厘米,同時要施肥充足透光、透氣良好。

  ??這就是稻子的生存條件,隻有達到這樣的條件了,稻子才可以長得好,從而豐收。

  ??魚類要求是水清澈,裏麵氧氣含量充足、餌料生物豐富的養殖條件,而稻田因為水淺,經常排灌,施肥又少,所以消耗的氧氣比較少,溶解的氧氣比較高。

  ??稻田中的雜草和水麵上的蟲子還有底下長的蟲子等等,又是魚兒很好的食物。

  ??所以水稻和魚兒的生態條件很匹配,它們之間有著共同的生活物質基礎,尤其是草魚和鯉魚,稻田的生態條件特別適合於它們的生活和生長。

  ??稻子在這個係統裏麵占據老大的位置,稻子一直不斷地吸收光、水還有二氧化碳和無機鹽等物質,稻子的光合作用可以製造肥料,然後通過自己的轉換形成稻穀。

  ??同樣的時間裏麵的小草、蟲子、還有細菌也一樣的在轉換能量和貯存能量,但是他們不能提供有效可以讓稻子吸收的能量,還要與稻子爭奪營養,占據地麵的土地和陽光。

  ??所以就必須把雜草拔掉,但是清除的雜草會讓土壤的營養下降,因為雜草也會吸收太陽光。

  ??除此之外,大量的蟲子和細菌還有其他的生物隨著稻田的水排出去之後,還有一些蟲子結繭長出翅膀之後,也直接或者間接的造成土壤肥力和太陽光的損失。

  ??但是在養了魚兒之後就可以把這些損失的東西充分利用起來,可以起到保留和轉化這些物質營養的效果。

  ??同時魚兒的活動和進食,可以疏通土壤,讓土壤不再結塊,打破了土壤表麵膠泥層的物質,有益於水稻根部的呼吸和生長,從而促進水稻的產量。

  ??還有魚兒的糞便可以當作是水稻的肥料,這樣水稻就可以有著源源不斷的營養了。

  ??魚兒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稻子光合作用的源泉這樣就發揮了魚兒促進各種物質的循環,往稻子和魚兒兩者都有利的方向發展,可以大大增加稻子的生產量。

  ??蘇嫻是不能把這些說出去,所以見大牛不大相信,就瞎扯了個理由,說是她以前從一個糧商那裏聽到的。

  ??大牛半信半疑,最後,蘇嫻讓他隻投放在一塊田,先試試一個月,看看會不會影響稻田。

  ??這事木子也在家庭會議中提了出來,大家覺得可行。

  ??主要是之前的荷葉水也是蘇嫻提議的,雖然她小,但是不能忽略她小腦瓜的實力。

  ??一個月的實驗期,其實試行半個月的時間大家就清楚魚不會影響稻禾,就算不增產,也可以試一試。

  ??後麵幾天大牛就紮身在水塘,得了不少魚苗,每塊田都放了幾條。

  ??後來陸陸續續的捕撈到的小魚也都放了進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