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審了!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20      字數:2221
  .,

  通常,隻有兩種人會在京城的街道上縱馬馳騁。

  一是不知死活的世家子弟。這些嬌生慣養的家夥飛揚跋扈起來十分囂張,他們隻管狂笑著策馬奔騰,根本就不顧旁人的死活。

  因此,瑞都街上奔馬傷人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官府有時的確會懾於世家的能量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判個賠錢了事,但也有不少紈絝子弟被依律處理,不僅挨了棍子,還被流放到瘴癘之地去了。

  久而久之,除了少數酒後腦子不清楚的,大多數人都不敢再肆意妄為了。

  另一種則是信使。

  緊急的軍情、地方上緊急的公務都要靠信使一路飛馬送抵京城。就軍報來說,如果是打勝仗的,信使一般會沿路大聲喊出來,以誇功的方式來鼓舞民心士氣,與百姓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

  隨著馬蹄聲漸漸接近,馬上騎士有些沙啞的喊聲也逐漸清晰可聞:“大捷!敵酋陸衝飛仙穀中伏授首,胡人已陸續退兵!”

  什麽?

  雖然前兩天人們也道聽途說了一些類似的話,但聽到信使如此喊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

  氣焰衝天的胡人這就完了?連大汗都被咱幹掉了?不可能吧!

  不過很快,眾人便意識到這不是做夢:若非事實確鑿,誰會有膽子謊報如此緊要的軍情?

  一陣陣歡呼聲在城中不同的地方爆發出來並很快連成了一片,將整個京城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當然,邵寧等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原本精神不振的邵寧忽然仰天長笑,無論身邊的差人如何喝止都不曾停下;董小雅則喜極而泣,那梨花帶雨的模樣極是惹人心疼,連負責看管她的官差都不忍去阻止她。

  看到幾個人犯的樣子,領頭的官差歎了口氣,陰惻惻地道:“高興個什麽?北方大捷、胡人退兵了……這和你們的案子有什麽關係嗎?通敵就是通敵,就算咱大瑞贏了、不用急著拿你們開刀以平民憤了,這一刀也是躲不過去的,別得意洋洋的好像逃出生天了似的。”

  邵寧瞥了他一眼,笑道:“官爺這話說得就不對了。本公子也是大瑞的子民,聽聞官軍大捷、胡人退走這等好消息,不笑難道還哭麽?北胡一退,北邊的大好河山就能免遭蹂躪,億萬生靈便解了累卵之危、倒懸之急,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話音剛落,之前打他的差人就在他背上敲了一記,冷聲道:“這等花言巧語還是留到上堂的時候說吧。任你巧舌如簧,大人們自有決斷,自作聰明的人總少不了先挨頓板子。嘿,看你到時候還能不能這樣硬氣……”

  邵寧無奈地搖了搖頭。在這些被授意要置鏡報的人於死地的官差麵前說家國情懷或悲天憫人都是白搭,與其多費唇舌還不如閉口不言。

  隨後,一行人又向前走了一段距離。

  每次有重大消息現世後,更多的小道消息就會不脛而走。心情激動的人們在談論一些傳言的時候也沒有了平日的小心翼翼和諸般避諱,是以在路上就能聽到一些有趣的說法。

  比如,斬獲北胡大汗首級的是一位姓曹的年輕百戶,而他之所以能立下蓋世奇功,是因為鏡報的蕭大社長在興陽縣城以一群老弱殘兵將北胡汗帳拖住了十幾天!

  雖然這些消息尚未經過證實,但邵寧聽了仍舊非常高興,董小雅的一張俏臉上更是浮上了濃得化不開的笑意。

  與兩人相比,領頭的官差雖然仍是波瀾不驚的模樣,但他心中卻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漸漸亂了方寸。

  事實上,他早就聽到了關於這件事的傳言,囚車上的人隻是因為身在牢中消息閉塞所以未能第一時間得知而已。

  送往京城的正式軍報需要一定級別的將領用了印信再派人送出,一個小小的百戶肯定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在雙方軍隊犬牙交錯、形勢錯綜複雜的北方,混亂的指揮係統很難及時收到消息,獲知此事後也一定需要些時間來探查情況,確認無誤後才能做出反應。

  由此,軍報會比小道消息慢上一些。

  三天前聽到此事的時候,這位差人是不屑一顧的。他知道鏡報的案子牽涉了很多勢力,肯定會有人在後麵意圖攪渾水,所以根本就沒把聽到的話放在心上。

  可是,今天的版本明顯比之前多了許多細節。蕭靖是如何組織兵力守城的、雙方鏖戰的狀況、陸衝為何離開汗帳以至中伏……這些部分都得到了詳盡的解說,其可信度貌似還不錯。

  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那就糟糕了!

  就在這時,有幾個路人認出了邵寧。雖然有官差在的時候沒人敢上前打招呼,但他們還是指著囚車竊竊私語起來:

  “那不是邵公子嗎,他今天又要過堂了?還是因為通敵的事?”

  “可不是嗎。哎,你看看,好好的人都憔悴成什麽樣子了?造孽啊!我早就說過了,報社上上下下都是好人,怎麽可能和胡人勾結?就算蕭社長和那個陸珊珊有些不清不楚,那也是人家兩情相悅,這些睜著眼說瞎話的人也不撒泡尿照照,他們自己難道就沒有詩酒風流、紅袖添香的時候了?”

  “兄長慎言!哎,這等事就不是你我能管得了的……隻是難為了蕭社長,他在前方浴血奮戰,結果卻被人說成了這個樣子,連手下的人都快保不住了……走吧走吧,既然已經有消息了,官府應該不會冤枉了邵公子他們。那幾個官差看著不是好相與的,咱就別跟這兒站著了,免得惹禍上身。”

  領頭的官差已當差多年,最是耳聰目明。盡管這些人說話的聲音很小,他還是聽去了十之七八。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事到如今又能如何?

  硬著頭皮上吧!

  念及於此,他默默加快了腳步。

  一炷香後,邵寧等人再次站在了公堂之上。

  堂上的溫度與前幾次截然不同。如果說之前這裏是凶神惡煞的閻羅殿,那麽現在,它和一家打著“賓至如歸”招牌的客店差不多。

  主審官的臉上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他張口的第一句話就是:“讓諸位受苦了,這案子不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