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重新來過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19      字數:2155
  .,

  蕭靖滿意地望著下麵亂哄哄的人群,這反應正是他想要的:

  “在下是開酒樓的。公子若能更改劇情,我願做東請報社的人吃飯。”

  “就是!隻要結局能變變,我寧可花錢看戲。都說便宜沒好貨,要是掏點錢就能讓薛小雪和郗慶在一起,我沒意見。”

  “我也是!蕭社長,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給個準話吧!”

  聽人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許久,蕭靖才往下壓了壓手道:“各位,且聽我一言。大家如此期盼,蕭某就是絞盡腦汁也一定要弄出個新的、讓大家滿意的結局來。隻是重新設計這劇情要花些時日,排練也要重來,興許要過段時間才能演出……”

  他的話還沒說完,下麵便有人道:“好說好說。莫說是等一段時間了,哪怕等上半年一年,隻要能看到不一樣的結局,也是值得的。”

  蕭靖嘴角抽動了兩下。半年一年?到時候雪兒沒準都懷上徐繼仁的娃了!

  不過,話劇能夠如此受歡迎,說明這一番心血沒有白白投入,他的心裏還是很欣慰的。

  裝模作樣地沉吟了片刻,他又道:“既然這樣,那就定在六月初二吧?”

  眾人紛紛叫好。六月初二距離現在也不過是十來天,等待的時間比他們預期的要少了好多嘛。

  誰知蕭靖話鋒一轉,憂心忡忡地道:“不過,蕭某有言在先:報社為了排演話劇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如各位所見的,近期的報紙隻能算是差強人意。這不僅影響了報紙的口碑,和我們鏡報服務大眾的宗旨也是背道而馳,所以報社將來不會繼續在話劇上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了。在新版《明珠淚》開演前,眼下這個舊版的隻會再演兩場;新版會連演三天,之後我們的演出也就告一段落了,還請大家體諒。

  觀眾們又是一片嘩然。我們才看出點戲癮來,你怎麽說不演就不演了啊?

  喧嘩聲慢慢變大的時候,蕭靖忽然扯著嗓子道:“蕭某知道大家很想看話劇,可報紙才是我們的主業。在場的眾位有不少是鏡報的讀者,請問你們就不覺得這些天的報紙看起來有點無聊麽?難道你們願意看到報紙像現在這樣得過且過麽?”

  人群立刻安靜了不少。其實誰都知道,鏡報才是蕭靖吃飯的家夥,你再愛看話劇也不能讓人家舍本逐末地來伺候你。

  稍微頓了頓,蕭靖又道:“那就這麽定了,請諸位回去吧!若是有心支持蕭某,還請過些天再來看我們的新話劇,謝謝大家!”

  說罷,他向台下拱了拱手。無奈的觀眾們見目的基本上達到了,也隻能行禮離去。

  直到人走得差不多了,蕭靖才從台上下來。邵寧迎到跟前擠著眼睛道:“要改劇本,也少了不本公子的戲份吧?嘿,我跟你說啊,我一直覺得許堅強欺負薛小雪的戲份太單薄了。要不這樣吧,你給我加一出洞房花燭的戲,讓我穿著新郎官的衣服跟宛兒拜個堂什麽的,我一定能把許堅強演得更可恨……”

  蕭靖翻了翻白眼。他沒有理會差點就把口水流出來的邵寧,轉頭對董小雅道:“小雅,記得在後天的報紙上刊一則告示,就說鏡報為話劇《明珠淚》征集觀眾的劇評。不管是誰,隻要能做出精彩的點評,都有機會把自己的文字刊載在報紙上。”

  董小雅點頭道:“是,公子。”

  蕭靖又瞥了邵寧一眼。什麽叫好下屬?小雅這樣的才是嘛!有些事可以大家商量著來,另一些事卻隻能領導布置,先執行再討論。你倒好,整個報社就屬你廢話最多!

  如此這般想著,他的臉上浮現出了古怪的笑容:“你要演什麽我都沒意見,隻要宛兒妹妹答應就好。”

  大喜過望的邵寧急切地望向了何宛兒。結果,他臉上的笑容馬上就消失了,整個人十分尷尬地抓耳撓腮,平時能舌燦蓮花的嘴也不知道該說啥了。

  隻見何宛兒正站在離他五步開外的地方。原本兩人的距離沒這麽遠,是她在聽到邵寧的話以後跳開了一些。

  她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又委屈又警惕地看著邵寧,神情中全然沒了平日的那種親近。

  邵寧打了個哈哈,正色道:“我也是說笑的。台上的主角是宛兒,我不過是襯托紅花的綠葉,又怎好擅自加戲呢?一切當然是蕭靖說了算!”

  不知為啥,何宛兒現在見到小潘都躲著走。邵大公子要是不趕緊洗白,隻怕以後也要享受到這待遇了。

  蕭靖強忍著才沒笑出來:“這便好,那新劇本還是按照原計劃來吧。”

  何宛兒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待小雅和邵寧走掉,她嬉笑著走近幾步,小心翼翼地問道:“靖哥哥,你覺得……人家演得怎麽樣呀?”

  蕭靖讚道:“實在是太完美了,天底下簡直沒人比你更適合演這出《珍珠淚》了!”

  何宛兒雖然麵露喜色,卻還是小嘴一扁:“靖哥哥也不說說到底好在哪裏,還不是在敷衍人家?”

  蕭靖笑著搖了搖頭,溫言道:“以前我一直覺得宛兒隻會跳舞,沒想到演起戲來也是這麽出眾。說真的,我看著都要分不清薛小雪和真正的雪兒了。等報社忙過這陣吧,我一定好好捧一捧咱們的大明星,讓宛兒早日成為家喻戶曉的全民女神,怎麽樣?”

  “可我不想當大明星呀……”

  腳下緩了緩、稍稍落到蕭靖身後的何宛兒輕聲嘀咕了一句。

  《明珠淚》引起的轟動一直在蔓延。就在這時,鏡報登出了征集劇評的告示;於是,人們寫就的評論如雪片般飛向了浦化鎮。

  送書信來的不光有鏡報的老讀者。有些匿名或化名的評論極富文采,想必是出自平日裏看不起鏡報的儒生之手,沒想到這會兒他們也主動把稿件投過來,想來是到現場看過話劇了。

  這也沒啥,朝堂上的大人們都喜歡看戲、品戲,不少人家裏還有戲園子,下麵的人看個話劇有所感觸也很稀鬆平常。

  誰讓話劇排得那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