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盲報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19      字數:2164
  .,

  身後的喧鬧漸漸遠去。反正也結束了,蕭靖提前些走倒沒什麽,有什麽事還有潘飛宇支應呢。

  蕭靖不知道的是,剛才還扮出笑臉的邵寧在散場後齜牙咧嘴地望向了朝他扔雞蛋的觀眾的背影,臉上閃過了怒意。

  掙紮了好久,他才克製住了跑到台下去找人算賬的衝動。默默地歎了口氣後,他緩步走向後台,邊走邊重複著一句不知何時從蕭靖那裏聽來的話:“蕭靖,兄弟我隻能幫你到這裏了!”

  繼舞蹈表演後再一次受到萬眾矚目、幾乎讓台下所有觀眾都落下同情之淚的何宛兒也在舞台上駐足了許久。直到蕭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野中,她才咬著唇離開了。

  她真的很想知道,剛才的自己到底像不像雪兒姐姐?

  蕭靖要去的所在距離演出的地點並不遠。走了約莫一頓飯的時間,他來到了一座十分不起眼的作坊前。輕輕扣了扣門,馬上就有一個憨厚的中年男子打開院門又咧嘴露出一口黃牙道:“東家!”

  蕭靖“嗯”了一聲。見他進了院子,裏麵正在忙活的工匠全都站了起來,而他隻是道:“你們先忙,不必管我,我就是來看看。”

  於是,眾人又開始忙活了。滿院子都是雕刻和打磨木頭的“嚓嚓”和“嗒嗒”聲,木屑也到處都是,弄得人想找地方下腳都很難。

  被喚作“東家”的蕭靖卻渾不在意。他不斷在四處遊走,一旦看到哪個工匠雕出來的東西不符合要求,他就會親自過去交涉一番,絕沒有例外。

  “東家何必這般急切。”管事的中年男子賠笑道:“鎮裏熟手的匠人都在此處了,可東家說的東西我等以前也沒見過,偶爾有個失手也是難免的……”

  話還沒說完,蕭靖便打斷了他:“於師傅,我知道突然給你找了這麽個工作有點強人所難,可我也是不得已。這樣吧,隻要這些人能按要求保質保量地做好我要的東西,那麽事成之後我便再追加兩成的賞錢。如何?”

  麵露難色的於師傅沉吟許久,終於點了點頭。

  日升月沉,時間很快便來到了第三天。

  今天是鏡報發售的日子。早已習慣了從各處代購點購買報紙的人們驚訝地發現:報社的賣報人竟然又一次上街了!

  不僅如此,作為重要零售渠道的報童也增加了不少。不過,他們並不像以往那樣隻顧著賣報,而是見到熟人就上前套近乎,又神秘兮兮地宣傳著一個叫做“盲報”的東西。

  那是什麽玩意啊?

  許多老讀者馬上就生出了好奇心。不過,那一點點好奇很快就被打消了:當看到報社雇傭的人趕著牲口拉來了一車車有各種凸點的木板時,他們都上前圍觀了一番,之後便失去了對盲報的興趣。

  能讀懂報紙的人都是識字的,怎肯多費力氣在一塊木板上摸來摸去?再說,盲報雖然是新鮮玩意,可那重量和體積實在讓人望而生畏,普通百姓拉回家裏都要考慮如何存放的問題,它作為媒介的價值興許還沒有作為柴火的價值高。既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

  況且,賣報的人說一份盲報賣五百文。絕大多數有意嚐鮮的人都被這價格嚇到了:鏡報才幾文錢,誰會多花那麽多去看文章都差不多的盲報啊?

  所以,除了幾個實在錢多得沒處花的公子哥和個別藏家掏了錢,剩下的人都選擇了敬而遠之。

  銷路打不開,鏡報的人卻不急不惱。在城裏製造了話題後,一行人又不辭辛勞地趕著車跑到城外轉了一圈,才按照一份神秘的名單開始了真正的行程。

  宋國公府外。

  “這群人可真是不怕給老子找麻煩。”一臉不耐煩的門房怒道:“居然丟下東西就走了,當這國公府是什麽地方?”

  剛才,有個賣報紙的人留下一句話便笑著告辭了。門房出來一看,果然在他說的那個角落裏停著一輛板車。

  那人說了,如果國公府上的人願意收下這份禮物,就直接將它拉走;如果不想要,隻需丟在那裏即可,傍晚時自然會有人回收車子。

  門房不情不願地走過去看了看。常年迎來送往的他也也是個識字的機靈人,才拿起油布下的信讀了兩句,他便眼珠一轉、喜上眉梢,急匆匆地跑進府裏喊人去了。

  工部王侍郎府上也是一樣。

  他早就是鏡報的鐵粉了。辦完公務回家後,他聽說有人送來了禮物,便舉步跟著下人來到了一處隱秘的所在。拿起車上的東西端詳良久,他不禁喟然歎道:“這份禮品雖不值多少錢,卻是厚重得很呐!”

  不光富貴之家,京城的一些貧苦人家也收到了同樣的禮物,隻不過他們算是借閱,畢竟家裏地方小、難以堆放如此之多的雜物,有人回收倒免去了後顧之憂。

  坐鎮浦化鎮的蕭靖聽著各路人馬的回報,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

  盲報的推廣十分順利。絕大多數目標都收下了報社送去的木板,即便是一些不喜歡鏡報的老頑固也沒有拒絕。

  這要歸功於蕭靖的安排。

  在這個缺乏相關科學知識的年代,各種殘障一般都會被聯係到諸如因果報應之類的因素上。所以,家裏有盲人對於那些高門大戶來說是件很私密且羞於啟齒的事,想讓人接受盲報又談何容易?

  有鑒於此,蕭靖讓送報的人在城外將盲報換到了尋常的板車上。上麵蓋著布,誰也看不出來裏麵是什麽東西;連負責運送的人也換了一茬,再加上車子又停在不起眼的地方,誰都不會把盲報和這些人家聯係到一起。

  所謂盲報,實際上就是蕭靖將後世的盲文和拚音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加工,繼而引進到了大瑞朝。這年頭沒有像樣的材料和工藝,他也隻能用最費時費力卻唯一可行的方法:用木板一點點雕出來!

  大費周章地趕工了半個月,才搞出了這三十份。算上隨盲報附贈的拚音說明,報社這次可是結結實實地砸了一筆錢。

  想奪走雪兒的人,來分個勝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