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給孩子一個家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18      字數:2115
  .,

  天公作美,領養會當天是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

  現場的人不少。幸好院子足夠大,擠一擠也坐得下。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那麽七、八個操瑞都口音的人在東張西望,他們也是來看孩子的。

  就在蕭靖的口信到達京城的第二天,鏡報在社會版的某個位置刊登了一則啟事:報紙將與定和縣的慈幼局共同策劃一次領養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當然,想要加入是有條件的:

  個人領養者必須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因為這樣才能給被領養的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和家人必須家世清白、有一定經濟能力、無犯罪記錄;最重要的,是膝下無子女!之所以設置這麽個門檻,主要是怕有人領了男孩回家就輕視自己的女兒,又或者領了女孩回家當童養媳來虐待。這年頭什麽人都有,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應該小心些。

  在申請者獲得資格前,鏡報的記者還會走訪他的家,親眼見證其家中的情況。同時,記者也會拜訪當地的鄉老,了解關於這家人的一切情況。隻有完全符合條件的人,才有資格參與領養會,報社會發給這類人一個憑證,當天要拿著憑證入場。沒有憑證又不是本地人……對不起,你就進不去了。

  除了個人領養,蕭靖還分出了一種叫做“特別領養”的情況,它主要適用於那些並不是把孩子當兒女養的富戶。

  在大瑞朝,有些富人會從慈幼局等地方選些聰明伶俐的孩子回家當奴仆養著,這也是成例。隻是,更多的有錢人並不會這麽做,他們會讓那些身為人力中介的牙人幫著找些有了工作經驗或一技之長又知根知底的半熟手,至於中介費用,誰還少那兩個小錢啊。

  所以,雖然富戶也會領養孩子,但能接收的人數並不多。

  況且,這些人不能給被遺棄的孩子們“家”的感覺。他們和小孩不過是一種各取所需的主仆關係,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

  但誰都無法否認,這也是一條合適的出路。之所以把這個群體也納入考查範圍,同樣是為孩子們考慮:在社會領養不能消化所有可憐孩子的前提下,讓其中的一些小孩提前步入社會學些一技之長,也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報社要做的,就是調查這些有意領養的富人的背景信息,比如平時對下人好不好,是否曾經為惡之類的。隻有合格的人,才能拿到入場的憑證。

  有資格領養的人趕到定和縣還要四天。一來二去,實際上留給董小雅等人的時間隻有一天多一點。於是,報社幾乎傾巢而出,能在短短的三十個小時裏經過嚴格篩查定下那七、八個各方麵都算合適的人選,已是極為不易了。

  看到人差不多來齊了,蕭靖跳上了用木箱碼成的小台子。

  這是領養會,不是廣告招商會,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要煽情,後者要忽悠。他臉上的笑容充滿溫情,在保證音量的同時盡可能柔和地道:“歡迎大家來到慈幼局參加本次活動。自我介紹一下:鄙人姓蕭,是鏡報的社長。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大家想必也知道咱們今天的主題……”

  說著,他一揮手,身後的兩個年輕人連忙把手裏的杆子戳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位置。杆子的中央扯著一條橫幅,上麵寫著六個大字:給孩子一個家!

  蕭靖若有所思地盯著橫幅看了一會,才把頭轉向了聽眾們。

  “蕭某是家裏的獨子。從小,就享受著千般嗬護、萬般寵愛。爹、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的人都把我當做掌心裏的寶,讓我度過了幸福快樂的童年,又順利健康地長大成人。

  有人說,這樣的孩子懦弱、嬌氣、自私。我不知道那時的自己是怎樣的,但我清楚,家人也有同樣的顧慮,所以他們在我剛剛成年的時候,就把我丟進了風雨裏,讓我靠自身的力量獨立生存在和他們天涯遠隔的地方。

  幸運的是,蕭某成功了。借由自己的努力,我變成了一個堅強勇敢又深愛著這個世界的男人。

  我成長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裏,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是如此。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可是,有些孩子卻沒這麽幸運。一生下來,他們就被人遺棄了,靠著好心人的幫助才僥幸活了下來。有一部分人則是稍大些才被家人丟掉的,他們過著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日子,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凍死、餓死。

  被人欺負、毆打,可能會死;生了病缺醫少藥沒人照顧,可能會死;饑不擇食地吃了不幹淨的東西,也可能會死。

  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所以蕭某無權評論那些遺棄他們的人,相信那些人也是有苦衷的。我想說的隻是:誰能給他們一個家?

  諸位都是有故事的人。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失去了心愛的孩子。他們曾經彷徨無助,曾經以淚洗麵,可這又有什麽用?家裏缺個小孩,不僅會讓生活失去很多樂趣、讓人老無所依,更會讓人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少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寄托與牽掛。或許,這樣的人生都是不完美的。

  自古至今,有無數的義子義女和養父母融洽地生活著,也譜寫了無數的佳話。隻要能善待對方,沒有血親的孩子未必就比親生的差。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相互取暖呢?

  我身後的孩子們沒了爹娘。他們需要的很簡單:哪怕隻有一間茅舍,哪怕隻有一頓粗糙的飯菜,哪怕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問候……隻要這麽一點點愛,就能讓他們心滿意足、感激涕零,再用一輩子來回報願意接受他們的人。

  來這裏的人,想必已經思量清楚了。那,就請諸位放開手腳,為了自己和家人,好好看看這些聰明可愛的孩子吧!

  我宣布:領養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