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時候未到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3-01 19:18      字數:2264
  .,

  李狗兒的目光又向下移了一些。

  在這張報紙上,評論也占了半個版麵。他剛才讀的不過是一個開頭,下麵還有一大段話:

  “北胡就像是個惡鄰。雖然雙方也有和睦相處的時候,但他們總是時不時的就跑到你的家裏來放把火,殺個人。如果真的是鄰居,那麽大不了搬走,惹不起躲得起;可是,國土不能搬來搬去,我們必須直麵北胡,別無選擇。

  臨州的慘案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鍾。一直以來,受到北胡人襲擾的隻有北方的邊民。他們世居在邊境線上,一旦胡人南下,他們就要過上水深火熱的日子,甚至有可能搭上性命。

  臨州也隻是在幾十年前遭受過北胡人的襲擾。經曆了長時間的歌舞升平,誰都想不到有朝一日狼真的會來。

  這次遭難的是臨州,那麽下次呢?

  慘案發生後,舉國震驚。有些人把氣撒到了大瑞境內的北胡人的身上,短短的幾天,各地就傳出了數起毆打北胡商人的事。

  且不拿圖熱哈舉例,光是眼下的臨州,就有許多北胡商人的身影。他們出資、出人參與了臨州的重建,有的人還收養了失去父母的孤兒。

  並不是每個北胡人都是壞人。隻要他們不違背大瑞朝的律法,不給北胡當細作,就應當平等友善地對待他們。

  仇,是一定要報的,遇難的臨州軍民都在天上看著我們;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打仗需要錢糧和人力。朝廷體恤百姓,不願妄動兵戈。

  去年遭逢河東大旱,北胡人正是瞅準了機會才襲擾邊境,其乘人之危的用心不可謂不險惡,不能再給他們趁虛而入的機會,讓更多的黎民百姓遭難。

  當今陛下乃是英明雄主,朝堂上又是眾正盈朝;各處軍中良將如雲,士卒用命。他日,隻要一聲令下,便要向北胡人討還臨州這筆血債。

  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大瑞朝多出一份力。大瑞本就富有四海,如得天下百姓戮力齊心,必然能變得更加富強。也隻有這樣,才能讓臨州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如果你真的為遇難同胞感到惋惜,那麽請你尊重每一位盡忠職守的士兵。為了家國的安寧,很多人駐守在苦寒之地,漫長的邊境線上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到了最後,卻被人們蔑稱為‘丘八’……”

  評論又寫了一段就結束了。整張報紙的右下角還有一個小的區塊,上麵寫道:“……協助北胡人攻破臨州城的奸細已被抓到,並押解至京城。無論是誰,隻要曾經為虎作倀地幫助異族戕害同胞,就一定要做好被碎屍萬段的覺悟。據最新消息,這兩個敗類將被淩遲處死,時間就在三日後……”

  李狗兒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叫了一聲“好”。桌子劇烈地晃了幾下,杯子裏的茶水濺到了外麵。

  可能是給人讀報紙讀出習慣了,別人都會被圖片吸引,他卻讀完了全部內容才把目光投向圖片。

  第一張圖片上,有一位母親無力地倒在冰冷的雪地,用乞求的目光望著北胡士兵。而士兵一臉獰笑,那高舉的雙手裏還托著一個繈褓,看樣子他隨時準備把繈褓中的孩子摔在地上。

  第二張圖上,一個北胡裝束的男人張開了雙臂,像老鷹捉小雞裏的母雞一樣護住了幾個手足無措的婦女。金剛怒目的他毫無畏懼地與北胡士兵對視著,向前挺立的身軀甚至還壓向了士兵的方向,看上去極具壓迫感。

  第三張圖上,幾個衣衫破爛、滿身是傷的年輕人正和北胡士兵搏鬥。看得出來,他們都是平民。有人拿著棍子迎向了北胡人的彎刀,有人用血肉之軀為同伴擋下了弓箭,還有人把敵人撲倒在地上,張開嘴咬住了他的喉嚨。

  圖中的人物極具動感,栩栩如生。李狗兒看過圖片,真的產生了身曆其境的感覺。

  他周圍蹭著讀報紙的人也紛紛議論起來:

  “這些圖是誰畫的?就跟這人當時就在臨州一樣。”

  “圖很精美……作圖的一定是位手藝高超的老師傅。”

  “新聞配上圖,看著比以前舒服多了!想當初滿篇都是字,密密麻麻的,就跟一大群螞蟻似的……”

  李狗兒顧不上別人說什麽了。他在桌上丟下幾文錢便帶著報紙快步走掉,如果可能,他真想早點把報紙上的故事分享給街坊鄰裏。

  坐鎮浦化鎮的蕭靖也在接收著來自不同渠道的消息。

  讀者的反應與他所料想的相去不遠。慘案過去了幾個月,人們本已有些淡忘,可鏡報的出現讓大家的關注點重新回到了臨州。畢竟,普通人頂多從風言風語中聽說一些事件的細節,而報紙詳盡的報道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現在,街頭巷尾的人們熱議的都是報紙上刊登的內容。令蕭靖鬆了口氣的是,他擔心的事並沒有出現。

  這幾篇報道與評論都曾數易其稿,他還為了修改問題在回來的路上和秦子芊吵了兩次。

  最後,刊出來的稿件堪稱字斟句酌。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評論,都保全了朝廷的臉麵。不僅如此,評論還對朝廷的政策大加頌揚,又通過細致的解釋說明幫助官方安撫了部分躁動的民眾。簡單地說,報紙的態度和朝廷是一樣的:仇一定要報,但要先積蓄實力,攢出足夠動兵的錢糧!

  這樣的說辭足夠完美,即便是有心人,也很難以“妄議朝政”的名義來攻訐鏡報。

  質疑的聲音不是沒有,但很快就消失了。準確地說,說話的人被別人的吐沫星子淹沒了。

  有些人一如既往的嘴欠。明知道鏡報的報道都是真實的,還非要說上幾句諸如“居心叵測”、“惑亂人心”之類的話。

  結果,周圍的人們不幹了:這報道哪兒錯了?

  我大瑞朝人傑地靈,難道不應該有這樣的仁人義士麽?

  怎麽,你是覺得皇上不聖明,還是朝堂上的諸公昏聵無能?

  說鏡報描寫的屠殺言過其實,那你把你家裏人送去給北胡兵士娛樂娛樂?

  鏡報從不想搞一言堂,但對於毫無理性隻知道無理取鬧並且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倒也有一種名為“政治正確”的武器可以拿來用用,讓他們自食其果。

  這不,效果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