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家人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1-03-21 21:02      字數:2152
  網 ,最快更新報行天下</a>最新章節!

  蕭靖的肩頭慢慢被淚水浸濕了。

  他知道小雅的想法:小遠隨船遠航已經是十分危險的事了,如果再搭上自己,她就要擔雙份的心,獨自留下的時候也會在更加孤立無援中度過一個又一個夙夜憂歎的夜晚。

  人非草木,他明白小雅的情意,隻是一直以來都無從報償——他已經有了幸福的家,身邊又總是發生各種讓人無暇他顧的大事,所以他一直以來隻是將小雅當做同事和密友,並未考慮過其它。

  可是,已經在報社開闊了眼界的小雅又怎能看得上外麵那些隻能靠附庸風雅來迎合世人、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公子哥?

  這些年來提親的人雖然少了,但其中也不乏有了功名的青年才俊,可小雅一樣婉言謝絕了。她相信,即便對方真的很出色,也不可能和自己有什麽共同語言,更不可能支持自己的事業,隻會讓自己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二十五歲放到後世還是花樣的年紀,但在這裏不是。除非願意屈就,否則小雅已經很難嫁出去了。

  直到抽泣聲漸漸停歇,蕭靖才輕輕轉過身來。兩人就這樣在很近的距離裏四目相對,用眼神交換著彼此的心事。

  放下了公事和偽裝的小雅又變成了那個清麗嬌弱、楚楚可憐的女孩,一如十年前初見的那一刻。

  蕭靖不好意思地移開了目光,輕咳一聲道:“讓小遠出海是為了給他曆練,這不是別人想象的那種普通的曆練。

  董小雅抬起頭輕輕“嗯了一聲,她知道蕭靖的話還沒說完。

  “小遠這孩子是塊好料子,讓他當個編輯或者記者有點屈才呢。蕭靖笑道:“他從小在報社長大,對報紙的事已經滾瓜爛熟了,隻要把心性再磨一磨、人再成熟一些,將來沒準能接過報社這塊的工作呢。

  吃驚的董小雅還沒來得及說話,蕭靖又道:“現在新政需要我,邵寧也需要得力的臂助,所以我不能遷居他處。但老實說,我在京城住膩了,對官場也厭煩了。

  一旦邵寧有了更有力的班底,朝中的情況也更加穩定,我可能會請旨離朝帶著全家去京外找個湖光山色的地方閑居,順便指導一下地方報社的工作,但那時京中總要有人把總編輯的工作擔起來……我覺得小遠就挺合適的。

  董小雅的眼中有些光芒,但她的神情裏仍然帶著些許的疑惑,直到蕭靖說出了最後一句話:

  “到時,小雅也一起來吧!

  她的淚水再一次滾落,隻是這次她的臉上綻放著笑容。

  曾經相依為命、又曾在共同的事業上一起走過漫長而艱難的道路……兩個人這樣的互相陪伴,要如何用言語去形容?

  在蕭靖看來,這樣陪伴著他的人雖然不是家人,卻已勝似家人,也已經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那便讓她真的成為家人吧。

  毋庸諱言,這樣美好的女子為蕭靖“人生贏家的旅程又添上了一些色彩,但小雅也終於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既然是自家人,那我陪他走一趟也是應該的。這下小雅你總不會反對了吧?放心,這世上不想讓我死的人有很多,船隊的人也都會保護我的,因為我要是有意外,邵寧能把他們丟進海裏喂魚……

  屋裏交談的聲音漸漸變小了。當抽泣聲又一次消失時,蕭靖率先走回了辦公室,而收拾好情緒的小雅也隨後走出,一切又恢複了平常的樣子。

  隻是,報社的未來已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確定了下來。

  第二天,蕭靖撰寫了一篇社論,這篇社論於第三日見諸報端。

  “走向海洋,是大瑞繼續前進的必由之路。

  雖然很多並不了解海洋的人對它充滿了恐懼,但事實上,我們的祖先從未忽視過這片蔚藍的天地,沿海的人們更是無時無刻地享受著它的種種饋贈。

  人們敬畏大海,因為它喜怒無常,因為它有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人們也依賴大海,因為它不僅帶來了豐富的食物,也能讓勇於冒險的人找到生計和活路。

  一直以來,人們對海洋的偏見大都來自兩個方麵:

  一些人牢牢把持著海洋的利益,並用各種謠言讓人們對大海望而卻步;

  另一些人則鋌而走險盤踞海島成為了海盜,其中一些敗類還勾結外族在大瑞的土地上燒殺搶掠,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雖然周邊的海洋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大瑞止步不前的理由。

  立國兩百年來,雖然北胡時而犯邊、國內有時遭受天災,但在朝廷的治理下,天下總體穩定,人們也能夠安居樂業。

  然而,不能因此就忽視了眼前的問題:

  北方因為北胡威脅導致大片土地被拋荒,同時南方又聚集了大量人口,人均耕地麵積不及五十年前的一半,許多佃農辛勤勞作一年才能勉強獲得溫飽,甚至隻能饑一頓飽一頓的勉力維持生活;

  雖然糧食產量較高,但每年的糧食消耗量也極大,再加上戰爭的損耗,各地的糧庫並沒有太多的存糧。同時,糧食主產區相對集中在幾個區域,一旦這些地方遭受自然災害,就會威脅到大瑞的安全,要清醒地認識到饑荒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近些年,國內湧現了不少工坊。它們解決了很多人的生計問題,也生產了不少物美價廉的產品。可是,這些東西在大瑞的城市、鄉鎮很難賣出去,長此以往工坊將很難維係,這樣一來又有很多家庭將失去賴以為生的收入。

  也是在這幾年,市麵上還在流通的銀錢不斷減少,銅幣也隨著朝貢貿易和一些人私鑄銅器的行為變得愈發稀缺,一些地方甚至因此又開始了以物易物的交易,這對大瑞的未來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對於這些問題,朝廷不會置之不理,但也需要一種萬全的方法來妥善處理,正所謂久病施之以溫方。

  對此,海貿正是最好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