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重置琳琅 新磨刀槍
作者:隱鱗侯      更新:2021-08-08 14:50      字數:4614
  崇文觀中,年幼的皇帝正在夏侯玄、郭芝、鍾毓、荀顗、司馬駿等一眾散騎常侍、侍郎的陪同下,誦讀詩書。

  ??夏侯玄重新得到重用之後,以司馬懿為首的一眾士族自然不甘落後,他們為原本擔任黃門侍郎的定陵侯鍾毓安排了一個散騎常侍,而太尉司馬懿還親自將荀顗舉薦給了曹芳,荀顗不僅官拜騎都尉,獲封關內侯爵位,而且也謀得了一個專門為天子講授經典的侍郎。

  ??這還不夠,他們又以天子年幼,缺少伴讀公子為由,讓司馬懿第七子、伏夫人之子,八歲的司馬駿也充任了散騎常侍一職。

  ??要知道,文皇帝朝的伴讀曹子丹、曹文烈、夏侯尚、夏侯懋等人,無一不是後來鎮守一方的國家重臣,明皇帝朝的伴讀公子,如毌丘儉、曹肇曹纂兄弟、何曾等人,也都曾顯耀一時,甚至至今榮寵不衰。

  ??如若能夠讓司馬氏幼子司馬駿與皇帝結成莫逆之交,那他們這些士族的地位,將來隻會更加穩固。而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士族們都要緊緊圍繞在司馬懿的周圍才行。

  ??而郭太後眼見朝中一個大將軍,一個太尉如此緊巴巴的在皇帝麵前安排了各自的人手,本非皇帝親生母親的她心中自然也有了一絲慌亂,她也順勢安排了自己的族兄長水校尉郭芝也充任了散騎常侍。

  ??就這樣,曹芳這個孩童天子的周圍,一下子就聚集了不少的後起新秀。隻不過這些人當中,究竟有幾個人真心想要好好輔佐皇帝,卻未可知。

  ??往日裏手不釋卷的小皇帝,今天顯得有些格外的煩躁。

  ??他嘩啦一聲便拋下了手中的竹簡,正好他的啟蒙師父夏侯玄就在身邊,於是曹芳不禁問了夏侯玄一句話:

  ??“泰初,這些書上所講的大道理,是不是都是假的呀?父皇曾經告訴我說,文皇帝的《典論》,乃是萬世不朽之格言,可是昨天在朝上,明明……唉......”

  ??曹芳說著,心中再次鬱悶,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

  ??“陛下。”

  ??夏侯玄望著眉頭緊鎖、滿眼疑惑的小皇帝,心中不禁閃過了一絲憐愛之意,他認真的對皇帝說道:

  ??“您要記住,即便《詩》、《書》這些前代聖賢所編寫的經書典籍,都不一定萬世無誤。然讀書可明人之智,陛下尚且年幼,不讀書自然萬萬不可,但陛下也要明白,書中所講道理,即便再有義理,也不過隻是一家之言、一時之言而已,您是天下至尊,不光要明白如何自己親自去辨別書中的真偽,更要用這些學自書中、實則化為己用的智慧,去明辨朝堂之上的忠奸、天下海內的善惡!”

  ??夏侯玄的聲音,就好似玉杵敲打在玉鍾上那般,清亮悅耳而又使人靈台清明。

  ??原本一臉迷茫的曹芳,聽了夏侯玄的這番話,眼神再次明亮了起來。

  ??——————

  ??大將軍幕府之中。

  ??曹爽正與他的親信以及兄弟們謀劃著朝堂之事。

  ??曹爽正當青年,此時,端坐主位、身著一身遠遊冠服、腰懸寶劍的他,顯得甚是威風。

  ??座下,眾多幕僚則散座四方,粗略看去,這些幕僚當中,既有兩鬢斑白的中年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少年人,濟濟一堂,倒是熱鬧。

  ??這其中除了丁謐、畢軌等舊友外,還有曹爽新近征辟的諸如荀勖、裴秀,以及王弼等一眾少年才子。

  ??曹爽見群僚皆至,清了清嗓子,開口言道:

  ??“諸位,孤蒙先帝看重,如今雖忝居首輔之位,奈何資曆尚淺,不足以服眾,雖大權在握,卻事事需向司馬太尉請示。無法展開手腳,事事有所牽絆,不知在座諸位,有什麽良策,可以改變此現狀麽?”

  ??注一:三國時期,侯爵以及三公之位,皆可自稱孤。

  ??“啟稟大將軍,在下倒是有一計。”

  ??這時,席間一名留著一撮山羊胡的中年儒士朝著曹爽一揖而拜。

  ??曹爽認識那名儒士,並且還與他關係不錯。

  ??他叫丁謐,字彥靖,乃是沛國譙縣人氏,武皇帝麾下猛將前典軍校尉丁斐之子。

  ??明皇帝曾經聽說丁謐有其父丁斐的風範,於是便在自己的建議下,任命他為度支郎中。

  ??時任武衛將軍的自己,因為與丁謐交好,自己還曾多次在明帝麵前稱讚丁謐,建議明帝重用此人。但奈何當時朝中正大力抑退浮華之風,丁謐,以及自己好友李勝等人盡皆收到了牽連,故而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

  ??前不久,丁謐才在自己的提拔下,被升任為了散騎侍郎。

  ??“哦?彥靖有何良策,不妨直說。”

  ??“大將軍,太尉如今位高望重,而又深得百官擁戴,想要直接從太尉手中奪權,無異於引火燒身。因此在下以為,大將軍可以用明升暗降的手段。”

  ??“明升暗降?”

  ??曹爽聽了這四個字,精神一振。

  ??“不錯。”丁謐捋著他的山羊胡子,侃侃說道:“如欲取之,必先與之。大將軍可以上表陛下,請升太尉為太傅,這樣便可削去本屬於太尉錄尚書事的權力。如此一來,日後無論大小事項,大將軍就都不用詢問司馬仲達了。”

  ??“妙啊,彥靖此計甚妙”曹爽聽了這條計策,不禁拊掌大笑:“三弟,你快幫我寫一篇奏表,請陛下升任太尉為太傅。”

  ??“是,大將軍。”曹羲在眾多兄弟之中,才思最為敏捷,因此府上眾兄弟如若有上奏的表文,一般都會由曹羲來捉刀代筆。曹羲聽了大哥的話,立即便出席去書房擬寫表文去了。

  ??見丁謐獻策成功,畢軌自然也不願落後。

  ??畢軌本是明皇帝在東宮時的舊友,本在青龍年時就已掌握了並州刺史的要職,但因他浪戰敗北在先、牽涉浮華在後,因此這些年倒閑了下來。

  ??如今老朋友曹爽成為了輔政大臣,畢軌這才再度複起,雖然此時他尚且還沒有什麽顯要官職,但飛黃騰達自然是指日可待了。

  ??“大將軍,軌尚有一計。”

  ??曹爽見畢軌又要獻策,笑的合不攏嘴:

  ??“哦?昭先有何良策,快快講來!”

  ??畢軌起身笑道:

  ??“大將軍,如今朝中,與司馬家交好的重臣,數不勝數,以在下之見,光是升太尉為太傅,隻怕還有些不足。”

  ??曹爽聽了這話,心中深以為然,他又問道:

  ??“孤何嚐不知此事,但苦無對策,不知昭先,有何妙計?”

  ??畢軌繼續進言道:

  ??“如今台閣之內,以尚書令裴潛裴文行為首,裴文行與我等交好,自然無甚不妥。但五兵尚書孫禮、度支尚書司馬孚、吏曹尚書盧毓盧子家、客曹尚書王觀王偉台、左民尚書趙儼趙伯然這五人,要麽是和我們不對付,要麽就都是司馬氏的黨羽,故大將軍不可不多多在台閣上下一番功夫。此外,尚書右仆射衛臻衛公振愛女,乃是大將軍之弟媳,此人也許可以拉攏一番。而尚書左仆射徐宣徐寶堅去世之後,此台閣副長之要職,一直有所空缺,我看,大將軍可以先將這個空缺搶過來,至於別處,當徐徐圖之。”

  ??曹爽聞言,大是讚同,他又問道:

  ??“昭先此言,深得我心。隻是,這個可以勝任尚書左仆射、從而牽製那五曹尚書的人選,倒是讓孤有些為難了。”

  ??這時,新被曹爽征辟的幕僚掾屬,尚書令裴潛之子裴秀,起身言道:

  ??“李豐李安國,一向才名遠播,隻不過這些年來一直都未得重用,如今隻不過擔任永寧太仆之閑職,以我之見,尚書左仆射一職,非李安國莫屬。”

  ??曹爽聽了這話,心中頓時豁然開朗,點了點頭,他心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於是又問道:

  ??“中書省也是鈞衡重地,不知是否需要整頓一番?”

  ??裴秀繼續言道:

  ??“中書令孫資、中書監劉放二人雖然心思叵測,但暫時還不宜大動。除此之外,掌管眾多常侍的侍中寺原任長官,侍中陳矯逝世之後,其職務也暫時有所空缺,我看,可讓何曾何穎考,與孫邕一同掌管侍中寺。廷尉高柔,人品雖剛正不阿,但奈何與司馬家交情深厚,且兼司馬懿眼明手快,安排了他自家侄兒司馬岐任了廷尉正。廷尉府上上下下此時都是司馬家的人,咱們一時之間倒是插不上手了。”

  ??“昭先所言,甚是有理。孤會立即著人去辦。”

  ??曹爽見尚書台、中書省、侍中寺三大台閣暫時理清楚了,於是開始開始思考別的地方還有什麽欠缺。思忖了半晌之後,他又言道:

  ??“如今孤雖然是個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大將軍,但地方的將軍、刺史,也都還是盡量安排我們的人比較穩妥。荊州方麵,有夏侯俊林夏侯儒執掌,幽州則有毌丘仲恭,都不必多慮,雍州方麵,盡皆是司馬懿的黨羽,不可急於一時,並州方麵,我會著人拉攏鎮北將軍呂昭呂子展,至於揚州嘛,我看,將司馬仲達升為太傅之後,太尉的空缺,可讓老將軍昌邑侯滿伯寧頂替,至於揚州的防務,可暫時委任王淩王彥雲為征東大將軍,至於揚州刺史嘛......”

  ??本來,王淩雖然對大魏忠心耿耿,自己雖然忝居大將軍之位,但充其量隻不過是個後起之輩,王淩是否會真正歸心,還未可知,如今自己缺少人手,叫王淩鎮守揚州,倒也是不得已之舉。至於揚州刺史一職,曹爽明白,無論如何都得要一個可靠且有才之人前去鎮守,這才可以。但眼下,他卻想不起來究竟何人才可以勝任這個要職,因此陷入了沉默。

  ??就在這時,一個麵貌醜陋的士子起身站在了堂下,眾人去看時,才發現此人正是這幾年來聲名鵲起,有著“明察聰慧”之評語,愛好老子,通辯能言的小名士王弼。

  ??此刻王弼正色對曹爽進言道:

  ??“揚州刺史,我看,可委任諸葛公休!”

  ??曹爽聽了王弼的話,又尋思了半晌,終於還是點了點頭:

  ??“好,那就依了輔嗣之言,可讓諸葛公休任昭武將軍、揚州刺史之職!”

  ??“大將軍明斷!”

  ??——————

  ??數日之後,諸葛誕帶著愛妻仲長琴,與三個月大的愛子諸葛靚,在昭武將軍棨戟儀仗護衛隊的擁簇之下,意氣風發的朝著東南而去了。

  ??年近而立的諸葛誕,掀起車窗邊的錦緞,回頭朝著漸漸變得模糊的洛陽城輪廓,眼中似有幾分不舍。但當他朝著前方廣闊的東南天地一眼望去時,他的心中頓時又燃起了一堆熊熊火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