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亂生洛陽 星墜遼襄
作者:隱鱗侯      更新:2021-08-08 14:50      字數:4652
  夏侯玄與曹羲雖然不願讓司馬懿繼續樹立威信,但遼東乃是國家重地,倘若任由公孫淵割據一方,受苦的還是邊境百姓,孰輕孰重,他們心中自然十分明白,因此大戰之中,他們不敢不盡心竭力。

  ??話說眾將大破燕軍之後,卑衍與楊祚二將再也不敢輕出浪戰,魏軍一時倒也強攻不下易守難攻的遼隧城池。

  ??遼隧本就是一山間險要關隘,卑衍也不愧是燕軍大將軍,他在固守城池的同時在與山相連的城池兩側修好了圍塹,隻要燕軍扼守住此處要塞與兩側圍塹,那魏軍便無路可走,倒也無法繼續進逼公孫淵駐守的襄平城。

  ??司馬懿與夏侯玄、胡遵、牛金、曹羲等將商議過後,定下了一條計策。

  ??司馬懿先是命兩個兒子率領數千兵士,輪流換班,一連三日在深夜於遼隧城外鳴鑼敲鼓,佯裝進攻之態,實際上卻並不攻城。

  ??如此騷擾燕軍數日之後,趁著夜色,夏侯玄、曹羲二人一同率領一萬精銳精銳騎兵突然向遼隧外圍的圍塹,燕軍一連數夜沒有得到休息,此刻魏軍突然來攻,守軍自然慌亂無比。

  ??就這樣,夏侯玄與曹羲率領的一萬大軍順利的攻破了遼隧城南的圍塹,按照先前定下的計策,夏侯玄與曹羲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率領大軍朝著東北方向進發,做出了想要直趨遼東首縣襄平老巢的姿態。

  ??卑衍明白自家大王早就抽調了襄平大軍,分兵以抵抗毌丘儉、高句驪、莫護跋的三路大軍去了,此刻襄平空虛,自己的遼隧南側圍塹已破,如若讓夏侯玄直驅襄平,屆時後果不堪設想。

  ??卑衍與楊祚商議之後,決定由卑衍親自率領五千擅長野戰,不善守城的精銳鐵騎,連夜趕往東北方向追趕剿滅夏侯玄。

  ??司馬懿見卑衍、楊祚果然中計,於是立即率領大軍直奔遼隧城下,挖好壕溝,準備大舉圍城,以期一鼓作氣拿下遼隧。

  ??但就在此時,天公不作美,好巧不巧的下起了連日大雨,大雨一起,魏軍自然難以攻城。

  ??守城的楊祚見狀大喜,他心想,隻要這大雨不停,自己依靠城中的萬數弓弩手與步卒,定然可守的遼隧固若金湯。屆時大將軍卑衍聯合襄平主力剿滅了夏侯玄,再回師遼隧,司馬懿父子自然難逃兵敗之厄。

  ??就這樣,這大雨一連下了三十餘日,魏軍主力一時無法攻城,也無法與遼東燕軍決戰。

  ??而夏侯玄、曹羲二人越過遼隧之後,自然知曉卑衍會率軍前來追趕,因此他們將那一萬精銳騎軍屯紮在了一座有樹有水的小山之上,又派遣了玄甲衛、羽林郎、武衛軍分別守住了前往襄平的大小道路,以圖切斷卑衍軍與襄平公孫淵之間的聯係。

  ??就這樣,卑衍果然畏懼夏侯玄與曹羲占據的有利地形,不敢貿然進攻,他派遣前去襄平城求援的信使也都一個個宛若泥牛入海一般,沒了音訊。

  ??而公孫修率領的大軍也暫時守住了燕遼東的各個險要關口,大雨之下,莫護跋、高位宮等人也無法成功進軍。西北方向的毌丘儉,同樣也難以繼續進軍。

  ??整個遼東的局勢,就因為這一場大雨,暫時陷入了膠著態勢。

  ??很快,都城方麵便聽到了燕軍成功抵禦月餘的傳言,洛陽城中,很快便有大臣勸皇帝曹叡說:

  ??“淵未可卒破,宜詔太尉還。”

  ??曹叡自然並沒有聽信這些話,他對那些沒了信心的大臣們說了一句話:

  ??“司馬懿臨危製變,擒淵可計日待也。”

  ??曹叡雖然不完全信任司馬懿的忠誠,可是他卻完全信任司馬懿的能力。此番遼東之戰,倘若能夠徹底滅了公孫氏的割據,那自己的功績豈非是可以超過父皇?

  ??一想到這裏,病重之中的皇帝心中便升起了一股綿綿不絕的動力與欣喜。

  ??————

  ??不久之後,遼東大雨終於停了下來。

  ??司馬懿見天公開顏,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立即命胡遵、牛金、司馬師、司馬昭、胡奮等將率軍在遼隧城周圍堆起土丘,建造望樓,還準備了大量的石頭以及弩弓,開始向城中投石。

  ??不僅如此,司馬懿還親自率領了精銳魏軍開始圍城,很快便將遼隧圍的水泄不通。

  ??城中楊祚的部隊終於開始慌了。

  ??此次守城,由於後方道路通暢,且他們認為魏軍遠來,補給不便,他和大將軍卑衍並沒有準備過多的糧草,可如今襄平通往遼隧的糧道都被夏侯玄截斷了,城中很快便開始缺糧。

  ??夏侯玄由於占據了有利地形,攻掠了周圍的小縣,因此暫時不缺糧草,但燕軍大將軍卑衍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自己倘若回收遼隧,非但會給夏侯玄乘勝追擊的機會,而且還會加劇遼隧城中的缺糧困境,因此此刻他隻能死守,別無退路。

  ??沒幾日,遼隧城中的糧食終於還是吃完了,由於饑餓,燕軍中很快便發生了人吃人的慘狀,死者不計其數。燕軍終於軍心渙散。

  ??楊祚以及麾下大小將校覺得自己大勢已去,絕望之下,率部出城投降了司馬懿。遼隧城池終於破了。

  ??夏侯玄見遼隧已下,立即便和曹羲率領一萬魏軍精銳鐵騎果斷朝著襄平城而去了。

  ??卑衍不敢停留,隻得棄了遼隧,朝著夏侯玄進軍的方向猛撲而去,企圖和襄平兩麵夾擊鎖死夏侯玄和曹羲。

  ??此刻的他,已然顧不上身後還有司馬懿的數萬大軍了。但司馬懿卻並沒有忘記卑衍這個略微有些難纏的對手,他立即便命長子司馬師率領了五千精銳騎軍朝著襄平撲去。

  ??就這樣,司馬師與回師掉頭的夏侯玄、曹羲兩麵夾擊,徹底擊潰了卑衍。而後,兩軍合兵一處,開始與已然大勝,且已進逼襄平城下的幽州刺史毌丘儉一同猛攻起了襄平。

  ??八月的一天晚上,一顆長約十丈的大流星,從首山的東北麵墜入襄平城的東南麵。

  ??遼東的軍民本就人心惶惶,此刻見天有異象,舉縣投降的地方數不勝數,燕軍終於開始崩潰了起來。

  ??壬午日那一天,襄平城在夏侯玄、毌丘儉、曹羲、司馬師的圍攻之下,崩潰了,公孫淵全軍潰敗,他與兒子公孫修帶著數百騎兵向東南突圍而逃,企圖先保性命。但毌丘儉與夏侯玄的大軍在後麵窮追不舍,終於還是在流星墜地的地方,殺死了公孫淵父子。

  ??遼隧城被攻破之後,一向不顯山露水的司馬懿入城後,居然開始大肆屠起了城!

  ??他誅殺了“燕國”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餘人,但凡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無一幸免,不僅如此,司馬懿還用遼東軍民百姓的血肉,築起了一座高大可怖的“京觀”!

  ??所謂“京觀”,便是將屠城後殺死的軍民屍體堆積成一座小山,以震懾人心。另外,司馬懿讓那些早年遷居遼東的中原人悉數南遷,以充實中原人口。

  ??終於,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之地盡皆平定了下來,但原本人口富饒、算是一片亂世樂土的遼東,經司馬懿屠殺遷徙之後,幾乎變成了千裏無人煙的白地。

  ??自漢時起,從公孫度到公孫淵,這三代人勵精圖治,一度使得遼東成為了一個漢文化精英們向往的地方,很多人躲避戰亂往遼東去,包括管寧、王烈、邴原這些名士,都曾到遼東去避居,他們還曾在遼東教化地方,因此遼東之民多已與中原人飲食文化無異。

  ??而現在,這片曾經遠離戰亂的樂土,由於公孫淵的野心與司馬懿的殘忍而變成了無間地獄。

  ??自此之後,漢人對於遼東的控製權和影響力開始削弱,於是乎才有了後來鮮卑人的崛起和入主中原。

  ??夏侯玄與曹羲、毌丘儉在襄平城內聽聞了此事之後,心中悲痛無比,夏侯玄身乘白雀,單騎入遼隧,麵見了司馬懿,一番爭吵之後,司馬懿終於露出了他的狠戾嘴臉。

  ??他先是將夏侯玄打了七十背花軍杖,又抹去了夏侯玄此番征戰的所有功勞。將軍胡遵起初也想要勸諫一下司馬懿,但見了夏侯玄的悲慘遭遇,想起了本朝已故名將張郃之死後,頓時在司馬懿與其嫡係猛將牛金的淫威之下屈服了。

  ??大戰,終於結束了。

  ??轉眼間,已經到了冬天。

  ??遼東的天寒地凍,使得好多自帝都而來、沒有禦寒衣物的將士們難以忍受。

  ??已然因七十軍杖身受重傷的夏侯玄,不忍見剛剛打完仗的將士們受苦,因此在夏侯玄的攙扶之下來到了太尉司馬懿的帥帳。

  ??夏侯玄此刻望著身穿狐皮裘,一副安然模樣的司馬懿,心中的惱火再一次竄了上來,但念及家中的妻兒老母,夏侯玄還是將這份怒火強忍了下來。

  ??“太尉,聽說公孫淵的遼東府庫中,藏有許多過冬的短襖,可否先行將這些短襖發放下去,好讓將士們禦寒?”

  ??司馬懿手中抱著暖爐,緊了緊身上的狐皮裘,眼皮也不抬的慢悠悠的說道:“此府庫中物,此刻乃是國家公物,老夫怎能擅作主張?傳令三軍,立刻南下,班師回朝!”

  ??夏侯玄聞言之後,心中悲傷不已,他明白和司馬懿此刻已然沒有什麽好說的了,旋即他便和曹羲二人十分失望的走出了帳門。

  ??不少原本正要凱旋而歸的將士,就這樣裹著身上冰涼的甲胄,凍死在了這北方苦寒之地。

  ??那寒冷如刀的北風,一直在嗚咽著,似是在哭訴著什麽。

  ??――

  ??轉眼,已到了十二月的乙醜日。

  ??皇帝曹叡的病情,在聽聞了司馬懿擅自屠城的消息之後,在肆虐的寒風中又加重了不少。明白自己大限將至的他急忙立了郭氏郭貴嬪為皇後,命她為諸皇子之嫡母,並托付她好好照看扶養齊王曹芳和秦王曹詢兩個皇子。

  ??帝都洛陽的市井阡陌之間,依舊是那樣的嘈雜、熱鬧、而繁華。

  ??二十四坊、三大鬧市內外,此刻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城內,金碧輝煌的宮中,嘉福殿內,孤寂的帝王躺在病榻之上安睡。

  ??他蒼白的臉色之中,此刻竟然透著一絲安詳。

  ??“陛下。”侍者進殿道:“燕王殿下、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已至殿外。”

  ??曹叡緩慢的睜開了疲憊通紅的眼睛,他此刻因氣力不佳,並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侍者會意,高聲喊道:“傳燕王等進殿覲見!”

  ??“臣等叩見陛下!”燕王曹宇等五人進入嘉福殿之後,納頭倒地便跪拜了下來。

  ??“彭祖『燕王曹宇之字』……”曹叡見眾人終於進殿,吃力的開口說道:“你們......終於來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