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5      字數:4163
  魔法師之間的競爭,在短期內並不會有特別的影響,一些非常優秀的人,還是願意選擇去楓葉城上學,畢竟這所學校已經成立七十年的時間,蜚聲域外,屬於名校,而居魯士雖然名聲大噪,同時他們祭祀一族的傳奇經曆也讓所有部族感到好奇,但畢竟還沒有真正的試驗過,屬於有名聲,但還沒有讓人們信任的程度,因此在這一批的招收中,楓葉城還是招收到了最多的好人才。

  但居魯士也不差,依靠著自己的戰鬥理念和成為魔法師的吸引力,不少人才也紛紛湧入他的門下,成為淺草城的子弟,雙方之間算是比較平和的度過了這一次的招生考試,而在這之後,雙方之間的發展也開始出現不同的軌跡,楓葉城依舊以理論為基礎和主導,而居魯士則是以戰鬥為主導。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傷亡,在居魯士看來,要成為一名戰鬥法師,待在教室裏麵讀書是不行的,必須要經過施展才能夠發展出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理論,這也是他選擇淺草城的原因,在淺草城的附近有一大片的原始森林,其中包括著許多非常凶猛的野獸,正好可以拿來給這些學徒們練手,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不少學生受傷,甚至是喪命。

  在居魯士看來,這並不算什麽,就算是他們自己部落內的人員,訓練過程中死亡也是非常常見的,不經曆這些困難和艱險,又怎麽可能成為魔法師呢?但居魯士的這種做法卻讓學生的家長完全不能夠理解。

  在他們看來,教育是培養學生的,把學生都培養死了,這算是什麽學校,簡直是謀財害命,尤其是對於一些有權有勢的家長來說,他們把孩子送過來是學習魔法的,可沒說要讓自己的孩子死在這所學校裏,這讓居魯士承受了不少的壓力。

  而在這段時間裏,楓葉城的魔法師們自然也在一旁說著不滿的話,對於他們來說,居魯士的做法無疑是野蠻的,就像易魁洛也有戰士學校,專門培養騎士和武士,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沒見有什麽學生在學校裏麵死亡啊。

  雖然這些人終究是要上戰場的,死亡是必須要親眼見證的,但學校畢竟不是戰場,在這裏可以流血,可以流淚,但是不能夠丟掉性命,這是原則和底線,而居魯士培養的方法,未免太過於殘酷,而他的功效卻還沒有展現出來,這些楓葉城派係的魔法師們,自然反對這種不道德的訓練方式,甚至呼籲王室取締這一魔法學校,將其中的學生安排到楓葉城來讀書。

  這段時間,讓居魯士和他的祭祀一族非常被動,每天都有學生退學,社會上對他們的排斥也顯而易見,畢竟他們的名聲本就不好,當初作為血族的走狗,可是給各個民族帶去了深重的災難,如今雙方見麵不打架,完全是看在人族的麵子上,這才算是勉強接納了他們的存在,如今既然發生這樣的事情,自然是拿來大做文章。

  在那段時間裏,各個大報紙,幾乎連篇累牘的報導著有關於淺草城魔法學院學生死亡的時間,這讓居魯士和他的夥伴們承受了極大的輿論壓力,這是居魯士沒有想到的,直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易魁洛和暗夜人王國並不是同一個國家,他們在根本上,就是不對的。

  當初他們在自己部族內進行訓練的時候,死亡數量比這還要多得多,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兩到三個人因為意外而死去,或者是在叢林之中碰到無法對付的凶獸而死亡,根本不會有人在乎他們的生命,當居魯士來到易魁洛的時候,他本也是這麽想的。

  雖然易魁洛是一個新的王國,但對於人命的尊重,恐怕是低於對強者的尊重的,而在這方麵,居魯士顯然看錯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生命也顯然變得更加重視,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如此的漠視,同時學校這一機構與暗夜人王國也不同,他主要培養的生力軍,而不是訓練營,要的不是士兵,而是能夠思考的聰明人,因此居魯士的這種訓練方式必然就會被所有人排斥。

  這也讓居魯士開始反思這種訓練方式,但祭祀一族對於這一點顯然非常堅持,在他們看來,作為魔法師,他們是要上戰場的,是要去戰鬥的,麵對死亡怎麽可以膽怯,那些人看到自己的孩子死去,這又有什麽問題,哪個訓練是不死人的呢?

  要想獲得力量,自然需要付出代價,在他們看來,這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事情,因此堅決不願意改變,居魯士自己也是這樣的態度,但看著不斷減少的學生,他還是不能夠無動於衷,畢竟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少,那麽未來培養出魔法師的數量就必然會減少,這對於如今草創的淺草城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在大的原則也必須讓步給現實。

  因此在經過兩個多月的發酵之後,居魯士代表祭祀一族對那一位學生表達了歉意,同時答應將會對這位學生的家庭進行賠償,並且保證,從此之後的訓練,將不再會涉及到生命,如果有就交給法院直接進行辦理,這才讓社會的輿論稍微平和一點。

  但這樣的做法也引起了祭祀一族內部的不滿,其中好幾位在看到這一結果之後,紛紛表示失望,在他們眼中,祭祀一族作為曾經暗夜人王國的巔峰戰力,如果連訓練學生都要畏首畏尾,這著實不是正常的道路,這些人最終選擇離開了淺草城,帶著願意跟隨自己的弟子,直接前往另外一座城市,創辦屬於自己的魔法學徒學校,其地點位於如今的基輔行省小城,塔爾米亞,一座人口不過五千人的城市,位於東部邊陲。

  其主要發展的便是戰鬥法師,但相比起淺草城的訓練要更加的嚴格,死亡率也更加的高,而招收的對象則是平民,這也是可以想見的,如此高的死亡率和大量的訓練,貴族們顯然不會把自己的孩子送過去受苦受累,唯有平民家的孩子們,為了獲得階級的躍升,其中不少人會願意冒這個險試一試,同時塔爾米亞魔法學徒學校還答應,所有學費全部免費,由學校來承擔。

  他們的學費是從哪裏來的?在這一點上,貴族和商人們顯然幫了很大的忙,對於他們來說,訓練死不死人跟自己沒關係,他們之所以反對居魯士的訓練方式,是因為他們的孩子在裏麵,他們擔心的是自己孩子的死活,而在塔爾米亞,裏麵訓練的都是平民家的孩子,他們自然不擔心他們的死活,而這些培養出來的魔法師和魔法學徒們,等到畢業之後,就會進入到他們的工廠之中,成為工人,能夠成為魔法師的則會被貴族們雇傭,成為自己的宮廷管家,或者是護衛。

  這對於貴族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畢竟魔法師,在眾人眼中是非常神秘的,別說是魔法師,在如今的易魁洛,一個子爵若是在自己的宮廷裏有一位高階的魔法師學徒,那都是一件非常有麵子的事情,而他們當然渴望魔法師來增添自己的宮廷輝煌,但如今魔法師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可能讓這些貴族們見到,便是聽到他們的消息都非常的困難。

  因此他們願意讚助塔爾米亞魔法學徒學校,是因為這幾位魔法師公開承諾,自己必定會在十年之內,培養出三十位魔法師,如果做不到,那麽塔爾米亞魔法學校,就會賠錢給這些讚助的貴族們,這樣的協議經過法律的認可之後,便正式生效,因此這些貴族們也不擔心自己會虧本。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他們這些率先投資的人,無疑就會得到大量的報酬,這可是魔法師,而他們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到時候販賣這些魔法師的工作契約,他們就可以大發橫財,這顯然是一條非常好的商路。

  不過他們的學生資質顯然不能夠跟另外兩所學校相提並論,因為過高的死亡率,因此大多數貴族子弟是絕對不會來的,甚至連城市中的市民也不會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隻有那些農民和底層會把孩子送過來,更多的還是一種對孩子的放棄,或者是太想依靠自己的孩子,脫離現在的階層才會這麽幹,因此這些孩子的智力和眼界,往往很有限,學生數量自然也就不多,不過才三百人而已。

  但另外一方麵,這些學生往往也沒有什麽背景,作為老師,教導他們的時候不用太擔心什麽,即便訓練過程中出現意外,這些人死在了學校之中,也隻需要賠一筆錢就可以把這件事解決掉,因此對於這幾位祭祀一族的老師們來說,無疑算是一件比較合算的買賣。

  至於易魁洛官方的態度,對於塔爾米亞魔法學校的成立,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作為上層來說,學生會不會出現意外,他們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這所學校是不是真的能夠為國家帶來源源不斷的強大魔法師,這才是他們關心的,如今的國際局勢越來越混亂,強大戰鬥力引入軍隊是議會和軍部最為迫切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軍部而言。

  他們對於塔爾米亞的訓練方式非常感興趣,並且認為這才是最為正統的訓練方式,如今楓葉城的魔法師和淺草城的魔法師,過於文質彬彬,不像是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而是要在軍隊中坐而論道的模樣,這是他們所不喜歡的,因此軍部每年也撥款幾十萬所羅門,用於支持塔爾米亞的建設。

  而議會的態度則相對曖昧一些,他們一方麵承認塔爾米亞的合法性,確定他是國家所承認的魔法學校,另外一方麵也站在道德高地上對塔爾米亞進行批判,認為他們這種教育模式是有待商榷的,可以說是為自己的話留了一條後路。

  不過這也讓易魁洛的學校數量增加到三所,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在這其中楓葉城無疑是其中翹楚,而在矮人帝國的混亂之後,三國之間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摩擦,當然,主要便是矮人帝國和暗夜人王國之間,地精王國和易魁洛王國則在一旁看戲,當然,趁著這個時候,兩國也是發戰爭財,同時大量的間諜和情報組織,開始湧入這兩個國家,收集情報。

  另外一方麵,易魁洛也在了解兩國之間的態度,畢竟這一場戰爭就發生在易魁洛的家門口,兩邊打仗,讓商路變得不再那麽暢通,許多遠方的商人,要抵達易魁洛,必須要經過這兩個國家的任何一個,這就讓易魁洛的商業環境惡化許多,因此易魁洛很希望這一場戰鬥可以盡快結束,故而需要了解他們之間的態度。

  一個好消息就是雙方都沒有持續作戰的打算,畢竟這段時間的戰爭,讓雙方都意識到,隨著戰爭的到來,經濟的損失到底有多麽的大,商業不像是農業,農業是固定的,而商業是流通的,打仗隻會讓前線的農民無法種地,但後方卻是沒有什麽影響,而商業卻不同,隻要戰爭一打響,商人們就會受到阻礙,國家的經濟就會受到重創。

  這是以前兩國所沒有想到的,在實力均等的情況下,打仗隻會削弱自己的國家,如今的兩國,都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農業國,國家很大一部分的財政收入已經快開始依靠商業稅和關稅這兩種稅,大量的貴族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商隊,在這種情況下,戰爭還不能夠帶來任何的利潤的時候,自然打仗的意願就沒有了。

  再加上周圍的國家都沒有參戰,若是再這麽繼續打下去,不僅不能夠獲得任何的好處,還容易被周圍的國家盯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樣淺顯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懂,因此在開始的一個月之後,各方都開始慢慢尋找下台階,準備從這一場戰鬥中撤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