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5      字數:4154
  不準攜帶軍隊,孤身前往,這一道命令,兩位皇子自然不可能遵從,但同時不遵從命令由會被認為對於前任國王,自己的父親是不孝的,因此他們隻能夠說這一道聖旨是偽造的,他們必須要攜帶軍隊才願意來到帝都,這一下,整個矮人帝國的形勢都變得緊張起來。

  一位皇帝的離世所帶來的繼承人之爭,眼看著就要席卷全國,這個時候,周圍的國家顯然也不可能再繼續觀察,各個國家都開始撤出自己在矮人帝國境內的商人,至於物品,能夠帶走的就帶走,不能夠帶走的則存放在可以信任的貴族手中,眾人都預感到一場大戰,即將在矮人帝國境內爆發。

  但對於雙方的態度,卻是不同的,在易魁洛內部,對於這一場大戰,也產生了巨大的風暴,因為就在雙方在爭奪的時候,矮人派駐在易魁洛的大使便已經找上門來,要求易魁洛派出專員前往帝都,參加新任皇帝的登基儀式,而對於這一點,國內顯然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認為應該同意派遣人員去參加,畢竟這位瓦倫特皇子是老皇帝選擇的繼承人,無論繼位的遺詔是不是真的,他們也不能夠憑借一些貴族的懷疑,而質疑這一份遺詔,畢竟他們也不是矮人帝國的本地人,隻能夠遵循帝國自己的意思,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應該等一等,如今矮人帝國的形勢不明,中央貴族支持瓦倫特皇子,而地方貴族明顯站在兩位長皇子身邊,這樣一來,矮人帝國未來的皇帝位置,到底屬於誰,這個時候還不好說。

  若是他們冒然承認,恐怕會引起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不滿,若是未來在爭奪之中,瓦倫特皇子輸了,那他們會不會在未來的相處中,出現問題呢?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們認為,這一次繼承儀式不應該派專員參加,而是讓易魁洛駐帝都的大使去參加就可以了,等到矮人帝國真正平定之後,再派遣專員前去道賀,這樣一來,雖然不會得到太大的感謝,但非常的保險,無論誰上台,他們易魁洛的做法都無可指摘。

  而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要看周圍國家的表態情況,如果他們不派遣,那最好易魁洛也不派遣,不要專門卷入到矮人帝國內部的事物中去,如果其他國家選擇戰隊,那易魁洛也最好趕緊戰隊,不然到時候當牆頭草,那最後的結果隻能夠是兩邊不討好。

  對於這一點,這些政治家們顯然非常的清楚,在雙方的鬥爭之中,站在中間的顯然最危險,無論是誰贏,那麽他們都不會放過這些中間派,因此周圍國家的表態就非常的重要,而君克爾等人最近一段時間,也在不停的監控著周圍國家的輿情。

  而對於這一場奪權之亂,周圍的國家心理顯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希望利用這一次機會,能夠從矮人帝國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易魁洛也不外如是,但究竟該怎麽選擇,王國境內也非常難以協調,各個都有各個的道理,最後君克爾等人隻能夠把這件事告訴給維克多利陛下,讓他來召開禦前會議,在這一次會議上解決問題。

  參加會議的幾乎都是易魁洛位高權重的各位大公爵,人族八位,異族八位,總計十六位,在維克多利的麵前召開這一次會議,最終在激烈的討論之後,維克多利決定,就由當地的大使前去祝賀瓦倫特皇子殿下繼位這件事情,同時密切關注帝都周圍的情勢變化,至於專員,暫且不派遣,但會命令一支部隊護送一批珍貴的禮物送到帝都去,代表易魁洛的意思。

  這也算是間接的表態,比較中立的一個態度,這樣一來,即便未來地方派係占據上風,也不會對易魁洛有太多的負麵評價,畢竟易魁洛沒有幹涉他們的內政,也沒有在這段時間占他們的便宜,隻是一個國家更換領袖之後,按照以往的慣例進行處置而已,無論誰上台,易魁洛都會按照原有的方法來進行處理,這顯然是最為穩妥的方式,不會從矮人帝國多得到一些,但也不會減少什麽。

  另外一方麵則是對矮人帝國進行軍火的販賣,顯然未來一段時間,矮人帝國的境內會不怎麽安分,這正是易魁洛大肆販賣軍火和糧食的好契機,這筆錢,易魁洛自然是要賺的,他們也不在乎這會不會影響到兩國的關係,這隻是生意而已,完全符合矮人帝國的規定,因此這一份決議最終雖然還是有人不滿意,認為這本是一場可以撈取好處的機會,卻因為保守而錯失良機。

  但維克多利並不這麽看,易魁洛每年從矮人帝國所賺取的財富並不少,對於維克多利來說,他認為這樣穩妥的進行貿易顯然更加符合易魁洛的國家利益,這個時候去特別支持哪一位來擔任矮人帝國的皇帝,一方麵給人一種很難看的感覺,另外一方麵趁著這個時候,抬高自己的身價,趁機敲竹杠,這顯然不是他會去做的事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阿爾瓦教給他的道理,因此他認為,這件事還是交給矮人帝國自己去解決,隻要不威脅到易魁洛的生存根本,就不會去管他。

  同時這一段時間,加緊對於邊境的管理,不要讓亂軍和野民隨意進入易魁洛的領地內,在邊境上設置關卡,同時準備從這些難民之中挑選出合格的人才,進入到本土,讓他們在易魁洛可以快速適應,然後展開新的生活,這些都是利益,也更被易魁洛看重。

  說到底,易魁洛如今對於擴張的興趣並不大,尤其是人族這邊的高層,他們一方麵年紀都開始慢慢變大,性格開始變得保守,另外一方麵則是如今易魁洛一經濟發展為主,領土的大小並沒有特別的意義,除非能夠一下子鯨吞一個國家,不然打蛇不死隨棍上,未來幾十年的時間,恐怕就要耗在矮人帝國的境內,這可不是易魁洛希望的,他們要打的是殲滅戰,是快速戰,如果一場戰爭又得持續好幾十年,那易魁洛如今的經濟必然會衰敗。

  戰爭進化科技,同時衰敗經濟,這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各位大公對此也有很清晰的認識,他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如今這種經濟生活所帶來的好處,自然不願意再打仗,去過刀口舔血的生活,而這樣的決定自然引起易魁洛勇武派的不滿,這些青壯年和年輕軍官們,對於戰功和榮耀的渴望,讓他們極為渴望爆發一場戰爭,讓他們可以在戰場上去建功立業,對於議會和王室的決定自然不滿。

  而其體現便是軍部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相對比較曖昧,軍部是全國軍隊的總部,在各方麵他們自然是主戰的,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奪權之亂,從而擴大易魁洛的影響力,用武力獲得更多的疆土,但幸好,他們聽命於維克多利,而維克多利顯然並不準備在這個時候打仗,但下麵的軍官們顯然不以為意,尤其是一些異族軍官,他們對於國王並不像是人族那麽尊敬,因此私下對於議會和王室的非議可謂非常的多。

  雖然不見諸於報端,但卻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蔓延,這些年輕人從來沒有經曆過戰爭,在他們的眼中,戰爭就像是騎士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是充滿榮耀的,是讓自己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是讓自己可以光輝家族門庭的地方,但他們卻不知道真正的戰場是血腥的,暴力的,在那裏,生命將變成最沒有意義的東西。

  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在戰場上也不過是一具炮灰而已,這也是年輕一代和老一輩之間的差別,老一輩經曆過殘酷的戰爭,因此對於戰爭持相對平衡的態度,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聖人不可不察,而年輕人則認為戰爭是一切的榮耀,這兩種思想互相影響,也使得易魁洛的年輕人們對於議會表現出很強烈的不滿。

  而這一切也在為易魁洛的未來埋下隱患,但此時,顯然沒有人在乎這些年輕人在想什麽,既定方針已定,歸議會所統籌的各部門立刻開始行動,外交部開始處理外交關係,情報部門則開始刺探周圍各國的情報,同時商貿部開始向矮人帝國境內的商人們發出消息,讓他們按照路線開始準備撤退,同時軍部也在調派軍隊,增加兵力到各個要塞,以保證國家邊境的穩固。

  周圍的國家也幾乎都是如此,隻不過與易魁洛不同,他們的表態相對就要更加積極一些,地精王國直接拒絕派遣特使,同時連自己的大使也一並撤出,並發表支持矮人帝國成立專案組,調查前帝國皇帝的遺詔是否為真,這顯然是地精一族該有的態度,他們的保護神被矮人帝國所傷害,如今才堪堪恢複一丁點的實力,重新將地精們納入庇護之中,對此,這是地精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恥辱。

  如今有機會可以讓瓦倫特這位繼任皇子難堪,他們當然會去做,而他們的決定也成功招來矮人帝國的辱罵,認為他們不遵守各國之間的規則,也一並撤銷了地精王國境內的大使,斷絕彼此之間的外交關係。

  至於精靈王國和暗夜人王國是根本就沒有表態,既不派特使,也不命令自己的大使去恭賀瓦倫特的登基,隻是在一旁看著,其中精靈王國顯然是沒這個心思,認為這一切都不關自己的事,而暗夜人王國則不同了,畢竟要是說他們跟精靈王國一樣,對矮人帝國權利轉移這件事漠不關心,那便連易魁洛都不相信。

  血族對於領土的渴望,對於擊敗矮人帝國的決心,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情,怎麽可能這麽無欲無求,這根本不是血族會做的事情,如今他們之所以不表態,隻是因為他們想要待價而沽,看看自己的這一份支持給誰,則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已,就這麽簡單。

  但這麽做會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誰也不知道,畢竟矮人帝國跟血族之間的關係可並不好,雖然和平了七十五年的時間,但背地裏的陰謀可一直沒有減少,如今暗夜人王國如此明目張膽的索要好處,也不知道具體情況會不會如他們所願,但易魁洛反正就是照章辦事,既然你要登基,那我們就讓大使去,至於專員,則看情況,等事態穩定下來之後再去。

  另外一方麵也是讓在矮人帝國的外交官們密切注意帝都周圍的情勢動向,了解清楚各方的打算,以好做出更加恰當的準備,減少國家的損失,而在這一段時間,矮人帝國的各方麵貴族,無疑都開始增加對於軍火的買賣,大量的采購單子開始進入各個國家的兵工廠,這著實讓這些年都快要餓死的軍火商們又重新生龍活虎起來。

  對於這些軍火商來說,戰爭對於其他人來說是罪孽,是需要逃避的事情,但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巴不得這個世界一天二十四小時,戰爭一刻不停才是最好的,畢竟隻有如此,他們的裝備才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從而賣給這些需要軍火的人,然後賺取大量的利益,若是不打仗,像易魁洛的軍火商們還好,可以通過政府的采購維持自己的運轉。

  而像其他國家,因為經濟上的原因,隻能夠減少軍隊的配置,從而保證維持龐大的軍隊,而在軍事物資的采購上,自然隻能夠減少,這就讓許多國家的軍火商大量破產,矮人帝國同樣也是如此,雖然他們以武器的精巧和火器的強大而聞名,但長久不打仗,一時間想要湊夠這麽多的武器,也確實非常困難。

  尤其是在熱兵器時代,武器的消耗速度遠遠超過冷兵器時代,即便是十年的儲備,如果真的打起來,不到兩個月就會全部消耗殆盡,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隻能夠從國外買進軍火,才能夠保持軍隊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