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5      字數:4081
  他們不像是從部落中離開的小城鎮民眾一樣,直接接受易魁洛的管轄,因此腦袋裏麵就會慢慢形成一個易魁洛的集體意識,這些部落民們生活在部落之中,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對象很多都是自己本部落的人,雖然隨著近些年不同部落之間的通婚,令這些部落民們也能夠見到一些不同的人,同時一些在城鎮裏麵賺到錢成功的年輕人回到部落裏,會在部落裏大肆宣揚,那些在城市裏麵脫胎換骨,成為上流人士的新聞以及八卦也會在部落之中流傳,因此對於外界他們已經不像以前一樣完全不了解,但他們卻始終脫離在易魁洛的管理體製之外,這就令他們對於這個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在意,而這一次收農業稅,便是讓他們感受到易魁洛這個國家的存在,讓他們慢慢接受自己不僅僅是自己部落的民眾,更是這個國家的一員。

  既然要征收農業稅,那麽議會自然是要派出收稅員來監督當地的收稅情況,這樣一來,其中就有很多關節,可以彰顯議會的重要性,將人族根植在每一個部落的心中,這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但是利用大同的心態,將議會率先根植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卻是做得到的,畢竟連他們自己部落的貴族,首領們都在議會之中,這樣抵觸的情緒也能夠小得多。

  通過這種方式,來完成對於中央的集權,不得不說人族也是費盡了心機,但得到的成果是巨大的,首先便是讓這些部族之中的普通人也漸漸了解到國家的政策是什麽,以及對於農稅製度的改革,加強了易魁洛中央對於地方上的控製,同時通過軍隊的限製,讓這些地方上的貴族權利得以削弱,他們雖然依舊十分富有,但失去了大量的軍隊,這對於議會來說,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而這樣的做法也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也包括精英資源,原本各個部落管自己部落的事情,部落的酋長若是英明智慧,那麽這個部落就能夠發展的好,但若是英明的酋長死去,換上一個愚笨的酋長,那麽這個部落就會消沉,這種世襲製度無疑是極為不明智的選擇。

  議會則給了人們另外一種選擇,所有大部落和中型部落的酋長們都能夠進入到議會中參政議政,這是他們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但人們總是會因為他的才能或者是魅力而成為眾人關注的中心,這樣一來,那些愚笨的蠢貨就不能夠進入議會的核心,而聰明的酋長們就能夠進入到議會的核心,如此一來,起碼在議會的層次上,不容易出現一些蠢笨的領導人,在一定程度上把選拔的製度納入進議會之中,這對加強國家中央的領導力有著很大的作用,而部落是很難做到的。

  這種初步的選拔製度對於易魁洛來說無疑是創新的製度,畢竟在此之前,所有的部落酋長都是世襲的,而議會的爵位雖然也是世襲的,但這麽多人中,自然會有英明的人成為眾人的核心,就像君克爾一樣,通過這樣一種變相的選拔製度,對於易魁洛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通過這幾項改革之後,易魁洛的經濟也開始好轉,國庫之中的金額開始增加,議會立刻開始執行原本已經定好的防禦體係戰略,同時為了提高國家在戰爭中的應對能力,開始繼續加大規模修建道路和城關,這些東西並不會因為戰爭而全部停下,相反,道路在戰爭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一方有寬闊的道路可以運送物資和士兵,而另一方則隻能夠踩著泥濘的土路,那麽雙方之間即便兵力相同,那也一定是有著寬闊道路的那一方會贏。

  因為寬闊的道路可以極大的減少運輸的成本,同時加快運輸的時間,尤其是在碰到惡劣天氣的時候,如果遇到下雪天或者是下雨天,在泥濘的道路上行進是非常慢的,一天或許不到十公裏左右的地,而若是在修建平坦的道路上,那麽日行上百裏是絕對可以做得到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道路自然非常重要。

  議會不僅僅要如今的工程隊們把道路維修好,保證道路的運行,還要在現有道路的規模之下進行擴建,原本可以允許四輛馬車通行的道路要變成允許六輛馬車通行的地方,從而加快對於道路的建設,除此之外,便是開始慢慢的將欠士兵們的錢給還上,此前打白條隻是權宜之計,如今能夠還上一部分自然是不錯的,另外便是征兵的情況,通過對貴族們征兵的限製,整個國家幾乎所有的男丁都落到了易魁洛的手中,畢竟在簽訂農稅法令之後,各個部落便把自己的版籍戶籍全部上繳到了易魁洛的手中,其中或許有隱瞞,但大體是不會錯的。

  畢竟如今在打仗,大家都是一體的,如果易魁洛戰敗,他們自己也得不到什麽好處,因此即便有所隱瞞,也不可能隱瞞的太多,通過這些資料,議會便可以十分清楚的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有多少的人,其中男人有多少,女人有多少,小孩兒有多少,老人有多少,說來慚愧,在此之前,議會雖然也組織過統計人口等相關的工作,但始終沒有辦法有一個比較確切的數字。

  這都是因為易魁洛的中央能力太弱,對於地方的掌控非常的薄弱,幾乎隻是名義上的效忠而已,在這種情況下,議會的調查隻能夠集中在城鎮和道路沿線的地方而已,對於那些偏僻第地方,和大部落們,則隻能夠通過預估的方式來計算,而如今,有了這些資料,他們就能夠很容易的知道全國的人口以及分布,還有年齡層和性別,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利用這些信息,易魁洛火速在全國共十個省開始招募軍隊,所有男性全部算入進征召兵的行列之中,而第一批自主加入軍隊的人則率先入伍,數量在一百萬左右。

  這是一個無比誇張的數字,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因為在開戰之前,易魁洛的全部正規軍也就不好五十萬而已,而如今,這一次征召便是一百萬,但其水準卻不能夠跟正規軍去比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品階的士兵,占據總數量的九成左右,隻有一成左右的士兵是有著品階的,可以說他們是真正的平民了。

  而易魁洛便要把他們組織起來,建立起新的軍隊,這在以前同樣是不敢想象的,在此之前,戰爭往往是貴族和武士們的士兵,沒有品階的平民大體要麽充當民夫負責運輸糧食,要麽便是主管後勤,燒菜做飯之類的,從來沒有上戰場的,其中願意自然很複雜,一方麵是出於貴族和武士們的驕傲,認為戰爭這種主宰他人生命的事情隻有他們才能夠做,低賤的平民是沒有資格的,另外一方麵則是農民和市民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讓他們上戰場,那麽農田就會荒蕪,市場就會冷淡,因此不願意讓他們上戰場,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品階的人與有品階實力的人之間作戰,實在是差的太遠。

  往往一個有一階實力的人可以同時對付二十個沒有品階的人,若是組成軍陣就更了不得,一個三百名有品階的武士組成的戰陣即便是五千名士兵去衝擊也是根本不可能被衝垮的,這就是雙方之間的差距,在力氣和體質上已然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讓沒有品階的人上戰場是根本沒有意義的事情,因此在此之前的,大多數戰爭都不會讓平民上戰場,但這種情況到現在則改變了,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火槍的出現和改良。

  這種新出現的武器,極大的提高了普通平民的作戰能力,即便是普通平民,隻要經過一番學習之後,就能夠熟練的掌握火槍的使用,當他們組成人牆對麵前的敵人進行射擊的時候,即便是一階的武士,也會受到十分嚴重的傷害,根據研究所的實驗,在三十米以內的情況之下,隻要訓練得當,集中敵人,三階一下都會受到十分嚴重的損傷,四階以上則不會有任何的事情。

  這樣一來,讓平民上戰場便變得大有可為了,畢竟任何一支軍隊四階以上的數量都是非常少的,像人族,六百萬的人口中,擁有品階實力的大約三十萬左右,但四階的數量不過才五萬人左右,這還是常年戰爭之後才擁有的這麽多精英,其他部隊的比例根本不會那麽高,如此一來,平民們的使用就變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們集合起來,形成單列的戰線,就可以對三階以下的敵人造成嚴重的傷害,這一事實,使得各個國家都開始讓大量的平民加入到戰場中來。

  雖然火槍的效率很不高,命中率也低的可憐,但你有五千名一階士兵,而我即便犧牲掉三萬名普通平民,對於我來說也是一件十分賺的事情,畢竟武士培養十分不易,除了先天的天賦之外,更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是非常困難的,往往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才可以達成,而培養一名火槍手最多隻需要三個月就可以了,這之間的時間比例,完全是值得去浪費的,尤其是在易魁洛還有大量的小型部落,他們擁有著大量的人口,足足有上億的規模。

  這麽多的人口,簡直就是消耗不盡的人力,別說是用一個換一個,便是用十個換一個,五十個換一個,那都是相當值得的事情,畢竟在此之前,便是一百個都換不了一個,而借著火槍的威力,卻可以做到彼此之間互換,這對於擁有大量小型部落的易魁洛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優勢,也正是因為如此,為了要裝備這些人成為火槍手和火炮手,就更加需要軍鎮來生產這些武器給士兵們配備,這也是易魁洛之所以會加緊完成國內整合的原因,不然就隻能夠全民皆兵了,這將是更壞的事情,起碼如今這樣,對於居住在城市中的民眾來說還沒有那麽大的影響。

  一百萬人的訓練和培養,以及武器裝備的配備,這些都還隻是最初步的,易魁洛計劃要在未來的一年時間內,將如今的軍隊再擴張超過三百萬以上的數量,既然在質上無法對矮人族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那麽就要人數上造成壓倒性的勝利,至於這些士兵的死亡,小型部落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沒辦法,在戰爭麵前,大部落也好,還是人族也好,必須要放棄掉他們的一部分權利,當然,易魁洛畢竟不是矮人族或者是血族,沒有那麽的蠻橫霸道。

  對於這些部落,議會也提出了兩條路,第一條便是不參加戰爭,如果選擇這一條路,那麽以後的征召都不會輪到他們的身上,但他們需要為國家去種田,種田的所得百分之七十要上繳給國家,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留下給自己,等於是剛剛夠一家人吃而已的糧食而已,除此之外也可以去軍鎮之中工作,軍陣管吃管住,但沒有工資,等戰爭結束後,再論功行賞,賜予土地,走這條路可以不上戰場,但要為易魁洛義務打工。

  另外一條路便是參加戰爭,響應易魁洛的征召,如果走這一條路,那麽這些部落的地位將得以提升一個檔次,次於中型部落,但高於小型部落,他們的首領爵位將提升一階,同時在商業,農業上都將得到巨大的好處,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刺激這些小型部落們願意去參加,可以說算得上是仁慈了,雖然不能夠兩個都不選,但起碼給了選擇的機會,讓這些部族們自己去想,到底是要去試一試,還是在後方種地,兩種選擇,選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