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4      字數:4290
  新來的指揮官相比起前任來說,無疑要更加穩重,他立刻改變了前任所遺留下來的無腦衝鋒政策,改而使用更加嚴謹的政策,既用炮彈轟炸為主,衝鋒為輔的做法來對血族陣地進行打擊,憑借矮人族炮火比血族先進這一點,他們完全可以在血族占有地勢優勢的前提之下,進行等距離的轟炸。

  這樣做雖然速度會慢很多,但起碼傷亡率不會那麽高,當然,這樣做,對於後勤便有著極大的挑戰,這對於如今的矮人族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因為叛亂,他們已經無法招募足夠多的奴隸或者是工人來對炮彈進行製造和搬運,但為了讓這位將軍不去想強攻這件事情,易魁洛自然承擔下炮彈的製造和運輸,至於價錢也基本是按照成本價來賣給矮人族,隻賺取一些些的運輸費而已。

  畢竟與其不停的死人,還是用炮彈來進行轟炸更好,多勒在與這位矮人族指揮官達成共識之後,總算是得以放鬆一小會兒,若是再這麽猛攻下去,易魁洛這支新建的軍隊恐怕來不及看到第二年的建國大典,就會死在進攻的路途中。

  這之後雙方就開始進入纏鬥的境地,持續時間大約在兩個月左右,雙方都十分克製,血族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夜襲,但都沒有取得特別好的效果,矮人族的指揮官並不是傻子,不會放任血族進行偷襲,雙方有來有回,死傷也在所難免,但相比起前幾個月來說,絕對是要好得多。

  人族也終於可以空出手來整頓內政,首先就是將全國各地的大城市用道路連接起來,並且進行夯實,使這些道路可以長久使用,而不是單純的隻是一條寬闊的土路而已,這需要大量的人力,自從戰爭開始以後,這一項工程便已經停止,因為大量的人力都被送到了戰場上,後方的男性也都在軍營之中參加訓練,以隨時奔赴戰場,準備頂替空缺。

  而如今,戰爭形勢得以放緩,前線對於後備兵源的需求不再那麽迫切,這使得君克爾可以將大量形成編製的軍隊直接投入到全國各個交通網的修建,他們經過簡單的軍事訓練,擁有十分森嚴的紀律,比起一般的勞工或者是奴隸來說,他們對於工程的標準更加能夠貫徹,同時這樣做也可以讓他們更加團結,無疑是一箭雙雕的事情。

  因此在與多勒進行多番確認以保證前線對於軍隊的需求之後,君克爾在保留一定的後備軍之後,便將大量的後備軍援投入到對於道路的修建之中,這讓整個易魁洛都活躍起來,一項大工程的開展,必然會帶來無數的商機,這些工人,軍人,奴隸,勞工,設計師們,足足有上百萬的人口,奔赴在全國各地進行道路的修建,單單是他們的夥食,這就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同時還有工程所需要的原料,對於這些各省都會的道路連接,君克爾要求的是必須要保證可以同時行進八匹馬車,因此,在道路修建上,自然需要一些鋼筋,作為依托,不然馬車輪子滾過,便很容易積累下數不清的車轍,這些都是商機。

  因此原本還因為戰爭還顯得頗為寂寥的易魁洛,霎時間爆發出巨大的生機,許多老百姓在其中看到了商機,他們從自己家中拿出多餘的糧食,送到建設隊伍之中,以賺取收入,還有的則幹脆跟著這些施工隊,負責做飯以及舉辦一些娛樂的活動,同時因為道路的修建,許多原本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開始慢慢匯聚起人潮。

  這些地方因為道路的修建,而形成了新的城鎮和集市,而這一過程在各省的道路修建中更加明顯,血族在位的時候,各省之間的道路還是暢通的,隻不過略微有些草率而已,但起碼還是有道路的,因此該有的交通要道,其實早已經有城鎮出現,隻不過規模擴大一些罷了,而各個行省之間大城市的通路,則是非常的稀少,因此當道路開始修建的時候,立刻出現了一大批的交通節點,這些節點往往在幾個大城市之間,他們周圍的道路也被修的四通八達。

  聰明的商人們立刻在其中發現了商機,對於商人來說,運輸的費用往往跟生產的成本一樣重要,如何壓低生產成本和交通費用,就可以降低產品的價格,從而讓自己的產品相比起別人更加有競爭力,這道理,任何一個商人都會懂,而這些商業節點便是節省費用的利器,通過這些交通節點,他們的商品可以更快的前往銷售地點,同時這些節點也因為人潮的湧動,所以各種各樣的消息紛至遝來,將自己的商會駐紮在這些節點上,自然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消息,從而讓自己的商業部署變得更加成熟。

  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好處,當道路開始修建的時候,無數的商人紛紛來走關係,希望能夠搶先一步從工程隊的手中得知道路通向哪裏,又要如何規劃,想要搶占有利位置,讓自己可以掙到更多的錢,畢竟單單是提前買地皮,都會讓他們賺個盆滿缽滿,隻不過這樣賺錢的生意,人類自然不會便宜別人,早已經將大部分的交通節點都給買了下來。

  當然,還是需要剩下一些,以給周圍的部族點湯喝,不然這些部落必然會心懷不滿,但人族已然可以拿到最大的利益,不得不說這就是權力的力量,即便隻是一個交通規劃的設計,就能夠衍生出無數的財富,據喬治的統計,單單是在多明尼加行省內部,修建道路所能夠創造的交通節點就在十七個左右,這十七個交通節點未來將在三年內形成規模超過兩萬人的城鎮,可別小看這些人口不多的城鎮,這些可都是商業城鎮,其中的居民大多數將會是手工業者,服務業者以及大量的商人,商會和工會,而不會有大量的農民,這跟其他大城市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

  在農業時代,一個五萬人口的城市,往往代表著周圍要有三十萬或者是四十萬左右的農民,才可以養得起這脫產的五萬人,若是像中國古代那樣一百萬人口的城市,那往往需要七八百萬人才可能養得起,這也是為什麽在古代中國會修建南北運河的緣故,不然單單依靠京畿地區的糧食供給,是根本養不活這麽大一座城市的。

  至於像君士坦丁堡這樣的城市,則是依靠貿易才能夠保證城市的運轉,在古代,要運行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城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現在的易魁洛,如今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也就末卡維這一座而已,為此整個多明尼加的糧食都要圍繞末卡維運轉,簡直是一頭吞噬糧食的猛獸,這一點作為多明尼加總督的喬治公爵無疑感受最深。

  若不是多明尼加是整個易魁洛最為肥沃的行省,擁有最多的人口,這麽一個末卡維就能夠將其他的城鎮全部擠跨,導致一城獨大的局麵,但即便以多明尼加的肥沃和富有,除了末卡維之外,其他的城市人口也基本不會超過五十萬,且還要算是半農半工的人。

  在古代,城市裏可也是有農民的,在現代人眼中,城市就應該都是建築物,但這其實是不對的,即便在古代的長安城,國際化的大都會,其實也就隻有中心的官邸和皇宮以及沿著大街的建築會是城市化的建築而已,而城市之中大多的裏坊,除了居民之後,還有大量的農田,這才是常態,這一點包括江戶城,平安京,洛陽城,基本都是如此,在古代,一座完全是現代化建築的城市是不可能存在的。

  若是不如此,以古代的交通條件以及農業生產水平,是根本不可能養得活這麽多的脫產人口的,這些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往往是一邊種地,一邊在城市裏找活,隻有如此才能活著,真正的脫產者,數量其實並不多,許多都是拿周圍的農民湊數用的。

  包括末卡維其實也是如此,說起來上百萬的人口,仿佛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會,但除了核心區以及周圍的商業區以及居民區之外,在第二成牆到第三城牆中間的廣闊區域,其實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和貧民窟。

  他們占據這末卡維的一大部分,人口大約在四十萬左右,大部分時間以農民為主,隻有在業餘的時間才會為那些商人,作坊主或者是貴族們打工,以賺取一些額外的金錢,貼補家用,女人則負責繅絲,織布,以賺取零錢,這就是古代社會的常態,可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就全部都是市民,其實大部分都不能算是市民。

  當然,相比起城外的農民來說,他們的地位還是要高許多的,起碼他們擁有一個合法的身份,畢竟你不能說通州的老百姓不是北京人不是,雖然確實離得挺遠,但身份證上可是名正言順的首都人民,末卡維人也是如此,隻要他們是市民,就可以享受市民的權利,比如說他們不需要繳納額外的費用進城,以及他們可以加入城市中的各種工會,從而保障自己的權利。

  若是城外的人想要來打工,就需要交納更多的錢才能夠得到工作,城市裏的人則隻需要繳納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因此想要獲得末卡維的城市戶口的人並不在少數,但總而言之,這個時代的市民,水分極大,他們並不脫離農業生產,且以農業生產為主,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單純的,完全脫離農業生產的兩萬人小鎮,是多麽的了不起,你就可以想象的到了。

  這等於是創造了十七個小都會啊,這不僅僅將極大的提高城市之間物品交流,商業合作的速度和效率,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財富,誰都知道,歐洲的文藝複興開始於意大利,而不是在其他任何地方,為什麽是意大利呢?

  就是因為意大利商業發達,同時海洋貿易十分繁榮,也因此產生了一大批的商業城市,城市之中匯聚著大量脫產的民眾,他們以給資本家做工為生活,或者是開設一些小作坊來養活自己,大量的人群聚集,自然會產生思想的碰撞,這就是文藝複興的開端在意大利的緣故。

  而這些小鎮之中又會誕生什麽呢?但這些脫產者開始思考有關於這個世界的問題時,他們的大腦又會創造出怎樣的財富,這著實是讓李爾都感到好奇的事情,更何況是喬治了,當然,對於文藝複興他是一點也不了解,但有一點他很清楚,那就是隨著這些城鎮的出現,易魁洛的財政收入將大大好轉。

  如今的易魁洛王國財政狀況其實並不好,除了各個部落定期上繳的供金以及城市上繳的稅收之外,主要的財政收入還是從堪培拉帶來的拿一些,也就是葡萄酒,香料而已,除此之外便是農作物,但如今饑荒已經過去,這些農作物的價值也遠遠沒有冬天的時候高,這直接導致人族的財政收入開始縮水,許多工程都無法開工,隻能展現在設計圖上。

  而這些城鎮的出現,單單是收納地租便可以提供大量的財富,更何況道路修建成功之後,人族的商隊將在這些新建的道路上奔跑,為人族帶來大量的財富,這無疑可以解決人族的財政問題,喬治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至於站在人類的角度上,這些城鎮的出現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促進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對於這一點,君克爾無疑要更加的看重,如今的易魁洛,各部落之間的戰爭雖然在人族的幹涉下,幾乎都已經停止,但各部落之間的交往還是非常稀少的,往往隻有商隊在進行交流,但這隻是簡單的商業交流而已,民眾與民眾之間,雙方都是陌生的。

  隻有幾個省城在負責交流而已,但省城能夠容納的人口有限,更何況能夠來到省城的,大部分出身不凡,很少會有一些部落的子民來到這裏,因此各部落之間基本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雖然都是同一國的,但彼此之間要說認同感,是真的沒有,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統合來說,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於人類來說,就更不是一件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