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4      字數:4718
  十四萬所羅門,血族無疑是下血本了,拿著這筆錢,多勒也總算是能安撫一下損失過於嚴重的部族,前線部隊九萬人,最後回來的隻剩下三萬兩千人,其中還有四千人傷殘,有將近六萬人戰死沙場,或者因為傷勢過於嚴重,而隻能留在戰場,等待他們的想必也不是什麽好事情。

  就算不被矮人族殲滅,恐怕也會被終生禁止自由,為矮人族做苦力直到死亡來臨的那一天,至於由由白蘭率領的第二縱隊,總計七萬人的隊伍則相對好一些,前方部隊掃滅了大多數的堡壘,等到他們進攻的時候,其火力覆蓋麵積不到第一波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過白蘭手中的軍隊都是最近三個月內所結成的兵團,戰鬥力十分有限,其中新兵比例甚至超過七成,而前線部隊老兵比例則達到五成左右,可以說是配置已經達到頂級,每一名新兵,他的前後左右都是老兵,盡管再恐慌,在老兵的指導下,就不會做出一些致命的錯誤。

  而第二縱隊則完全不同,老兵數量的稀少,導致這些新兵一聽到炮聲隆隆,便嚇得六神無主,而老兵們則在忙著躲避炮彈,即便一個老兵能管一個新兵,但也有將近四成的新兵隻能自己去尋找躲避的方法,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裏,戰鬥力自然十分有限,因此戰損率也達到四成左右,有將近兩萬人被殲滅,同時還有兩萬四千人左右負傷,需要休養和調整。

  可以說此戰人族的損失還是相當大的,總計十六萬的主戰部隊,最後完好無損回歸的不過六萬左右,三萬受傷,有七萬人留在了戰場上,陣亡率接近五成,也就是一半,其中人族陣亡也超過三千人,許多中高級軍官相繼陣亡,即便是現代戰爭,恐怕也沒有那麽高的死亡率,這一戰,可謂是真的出了力氣。

  當然,這也跟矮人族針對人族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矮人族的指揮官們顯然早就接到來自上麵的命令,要給人族一個教訓,因此在這次衝鋒中,隻要發現人族的蹤影,火炮的密集程度就完全提升一個等級,要不是人族在開戰之前經過十分高強度的訓練,恐怕回來的軍隊會更加的少,甚至全滅也說不定。

  這一戰同時也讓多勒更加堅定了走高強度訓練職業士兵的道路,在此之前,人族一直有著討論,認為職業士兵花費高,同時數量少,作戰能力相比起農耕部隊來說,雖然強悍,但也沒有到一騎絕塵的地步,所以在卡拉爾山口內,有關於農兵和職業兵之間該如何選擇,眾人無疑有著各自的看法。

  大多數的勢力都往往會選擇一部分精銳脫產,成為職業軍隊,而大多數的軍隊則是農兵,也就是平日裏種地,戰爭時負責打仗,以保證軍隊的數量足以控製局麵,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保證財政支出減少的情況下,尚且能夠維持軍隊的戰鬥力。

  但多勒一直認為,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是十分堪憂的,尤其是跟矮人族的百戰精銳相比,若是始終重用農兵,與矮人族的職業士兵相比,雙方之間的戰鬥力,在幾場戰鬥中已經看得明明白白,基本處於吊打的狀態,尤其是在大規模兵團作戰的時候,矮人族士兵與士兵之間的配合,遠遠不是血族這邊的軍隊可以比擬的。

  因為這些士兵平日裏都需要種地,或者是挖礦,從事其他的工作來養活自己,根本不可能全心全意去訓練,而在如今這個時代,雖然科技水平尚且處於農業時代,但戰爭水平幾乎已經接近文藝複興之後的軍事改革強化的歐洲。

  打仗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衝鋒,或者是將領的幾個計謀就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時代了,在這個年代的戰爭,講究的是多兵種的配合,講究的是戰法的運用,講究的是戰況的信息傳遞以及後勤的保障,在這種狀態下,就要求士兵必須全職才能在短時間內去學習這些知識,而不是隨便拉一個農民就可以成為一名士兵的時代了。

  但抱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多,因此多勒最後也隻能選擇妥協,除了自己身邊的三個近衛團全部由職業士兵組成之外,其餘的十四支兵團則都為農民兵團,以降低軍隊的花銷,維持更加龐大的軍隊數量,可此戰過後,人族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想法,那就是若要維持軍隊上的強橫,建立專業的職業兵團,是必不可少的。

  這一次的衝鋒過程中,多勒的第一近衛團也參與其中,也就是阿爾文所指揮的兵團,起生存率相比起周圍的其他三個軍團來說,要高出三成左右,其所摧毀的堡壘也比其他軍團多兩個左右,同樣的軍事裝備,同樣的人員配額,但戰鬥力卻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一結果無疑震撼到了整個人族高層,也讓他們終於下定決心,要建立真正的由職業士兵所組建的兵團,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盲目的擴充軍隊,隻顧數量不顧質量,為此,多勒將軍隊重新進行精簡,由原本的十七個兵團減少到八個兵團,這八個兵團全部是職業兵團,其中三個由人族掌控,其中五個則由附庸種族進行掌控。

  這樣一來,雖然人族直接掌控的軍團數量減少了,但整個人族軍團的戰鬥力卻提升了,同時通過與五大部族結親的方式,眾人之間的信賴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此次戰鬥,雙方在戰場上休戚與共,彼此互相扶持,使得五部族與人族之間的契合度也越來越高,不再像剛開始一樣,還有那麽一些些的忌憚和分歧。

  因此將五支軍團交給他們,多勒心中也是比較放心的,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此戰因為矮人族的針對,有超過三千名人族陣亡,還有四千多人受傷,短期內無法恢複,整個人族不過才四萬多人,一下子損失七千多人,將近六分之一的人數,要是人族再維持這麽龐大的軍團數量,其掌控力也會下降很多。

  所以還不如少掌控幾個兵團,但讓這剩下的三個兵團完全控製在人族的手裏要好得多,至於裁軍下去的軍人,則下放到地方,交給霍克來進行管理,以如今雪沙城的需求,這些人自然不可能成為平民,畢竟他們都是有一定戰鬥經驗的,有一些還擁有一階鬥氣士的能力,直接放到民間自然也是不適合的。

  所以對於這些人,多勒也做了比較詳盡的安排,首先是殘疾人士,若是實力比較低微的,則送回原本屬地休養,實力相對較高的則留在雪沙城領地,負責教導憲兵和新兵團,而剩下的人則留下來,負責組建農墾兵團,他們與屯墾部隊有著很大的不同。

  農兵的主要作用是打仗,副業是耕地,而農墾兵團,主業是種地,副業才是打仗,所以這些兵團主要的作用是為雪沙城提供糧食,訓練時間相比起屯墾部隊要少得多,戰鬥力自然也要弱得多,多勒對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能夠結陣就可以了,他們的主要作用是維護日常的治安以及在敵人進攻領地的時候負責防守。

  這些軍隊是不衝鋒的,相比起野戰部隊來說,戰鬥力的要求也沒有那麽高,畢竟雪沙領地如今足足有四十多座城市,單單依靠憲兵,維持治安尚且還行,但若是其他部族進攻,恐怕就很難支撐,還是需要一些軍隊的。

  同時職業軍團若是麵臨人員減損等問題,需要補充士兵數量,自然也需要農墾兵團的人來補充,這些人相比起普通人來說,起碼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在戰鬥力上,隻要經過一定的訓練,就能很快跟上,因此還是有保留的必要,多勒將這些下放的士兵劃分為十個兵團,每個兵團總計兩萬三千人,空缺人口由部族新兵來進行補充。

  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建立起野戰部隊,守城部隊,憲兵部隊以及部落新兵這一層層體製,以保障軍隊的戰鬥力和領地的完整,而如今血族所給予的將近十四萬所羅門的財富,自然成為了軍隊的血液,相比起一些部族將錢花在享受上,多勒顯然更喜歡把錢花在如何提升軍隊戰鬥力上。

  在這過程中,更加凝聚人族的力量在三個團中,同時將其餘五個兵團的力量分散交叉給五個部族管理,讓彼此之間形成掣肘,以使人族對他們可以達到最大的掌控力度,這一番軍隊改革下來,人族手中兵團的戰鬥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麵,這一次戰爭也讓人族得以整合其餘的小部落,這些小部落原來根本就沒有經曆過如此殘酷的戰爭,所以對於人族的指揮官們往往是不看在眼裏,認為依靠自己明明可以得到更大的功勳,又為什麽要跟著人類呢,隻不過是形勢所逼罷了。

  因此他們對於人族的指揮,往往也是不怎麽聽從的,這讓人族在指揮軍隊的時候,就會有十分痛苦的感覺,士兵不聽從指揮官的命令,在進軍時胡亂移動,有的時候打嗨了,甚至連陣型都來不及顧,最後一頭紮進敵人的包圍圈裏,這種事情在戰場上屢屢發生,且不僅僅是人族的部隊如此,其餘大部族的部隊也往往都是如此。

  在上百萬人的軍隊中,總是會有那麽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認為這吃人的戰場對於他們來說是功勳場,是飛黃騰達的開始,仿佛他們身上有避開子彈的神奇魔力,在戰場上隻會迎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而不會失敗,不得不承認,這種人在小部族中十分的多,也不知道是小說看多了,還是異想天開,因此對於指揮官的命令,往往會不服從。

  在戰場上,指揮官約束士兵的方式極為有限,尤其是在激烈的戰鬥過程中就更是如此,因此麵對這些急躁、幼稚的新兵,指揮官隻能盡量利用老兵來填補空缺,以保證軍陣不會出現大範圍的塌方。

  而通過這一次戰爭,便讓許多自命不凡的人開始認清戰爭的殘酷,戰爭不是小孩子的遊戲,也不是小部落之間彼此衝突所引發的鬥毆,這是每一秒鍾都在吞噬上千條人命的地獄,在這裏,如果不依靠團隊的力量,即便是六階,七階的強者,也會迅速被成千上萬人的包圍而活活累死。

  因此想要奪得戰爭的勝利,隻能依靠集體的力量,許多幸存下來的新兵開始懂得這個道理,他們看到自己的鄉親在戰場上死去,他們的兄弟被人輕而易舉的爆頭,這都讓他們知道,他們在戰場上不是特殊的一個。

  對於人類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在接下來的軍隊改革中,他們都非常的聽話,人類叫他們做什麽就做什麽,還有一些人則要求主動到後方部隊去,從而在行動力上開始聽從人類的指揮,這是戰爭帶給人族的一大好處。

  同時新一批的老兵加入野戰兵團之中,也使得這些兵團有了足夠強大的力量,緊接著一個月以後,血族傳來消息,之後明確進攻的計劃全部取消,將以防守作為戰爭的主要姿態,顯然,通過這一戰依舊沒有攻破矮人族的防禦網,已然讓血族的高層們心灰意冷,沒有再繼續進取的想法,轉而開始以防禦作為主要作戰。

  這讓幾大部族都有些歡呼雀躍,畢竟戰爭對他們的傷害都不小,單單是人族就損失超過七萬人,其他部族自然也不會太少,大家都需要一個時間休養生息,同時從後方運送新的後備軍來補充自己的力量,所以在得到命令之後,許多部族將軍隊開始向著自己的領地撤退,多勒自然也一樣。

  防線之上八個軍團全部駐紮無疑會使得防線過於臃腫,在裏麵進行防備工作是十分擁擠的,基本每一個山洞都要住上三四十個人,導致其中臭氣熏天,通風極差,同時也容易滋生疫病,因此多勒也順勢下達命令,將其中四個兵團放到地方上去,分別駐紮在如今雪沙城領地最重要的四座城市,以保衛領地的安全。

  剩下的四支兵團則駐守在卡拉爾山口附近以兩班倒的方式輪流守護防線的安全,在一個月後再兩邊兵團互換,以保證可以讓一部分軍團始終處於休息的狀態,不至於被矮人族的騷擾戰術所拖垮。

  可以說,此次血族計劃已久的突破戰失敗之後,西部戰場將會進入一段和平時期,矮人族的進攻十分微弱,血族也沒有了進攻的意圖,難得的和平曙光開始照耀在卡拉爾山口,兩個月之後,血族再次下達命令,讓接到征兵命令的部族開始停止對卡拉爾山口運送軍隊的行為。

  因為戰爭的停止,如今卡拉爾山口已經不再需要增加軍隊的數量,畢竟這麽多的軍隊,就需要大量的軍糧來養活他們,這對於血族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負擔,對於這些部落也同樣是巨大的負擔。

  同時卡拉爾山口附近的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平原,早已經被眾人瓜分殆盡,幾乎每一寸土地都已經有村莊在耕作,若是再派人來,那麽糧食問題就會成為血族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在來年秋天到來之前,所有部族不允許再派送軍隊前往,現如今在卡拉爾山口附近的領主,則專心從事開墾工作,為來年的作戰準備糧草。

  到此時,卡拉爾山口突破作戰正式結束,短暫的和平終於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