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4      字數:4234
  在露骨的利益麵前,血族們作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這些小城市的部族在血族這裏隻能得到敷衍的回答,而麵對大城市,他們根本無力還手,他們也想過聯合起來試試看能不能反抗這些大城市。

  但這哪裏是這麽簡單的事情,三個大人團結起來容易還是三十個小孩兒團結起來容易?大城市想要破解這些小城市之間的聯盟實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手上的籌碼很多,隻要給其中幾個小城市許下一些好處,立刻就會讓整個陣營分崩離析,而大城市們便可以逐個擊破,最後將利益收攏在自己的手中,不斷的壯大自己。

  而小城市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互信,他們隻能依靠出賣其他的小城市從而讓自己稍微活的久一些,大城市之間則可以守望相助,因為彼此的利益相同,也沒有人會出賣另外一方,在力量本就強大的時候,再加上內部相對的團結,小城市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不是被大城市並吞,就是交出大量的錢財,或者是完全被邊緣化。

  他們再也無法從血族那裏拿到任何一分錢,最終隻能逼迫他們將更多的小部族釋放出來以減少糧食的支出,而這些小部族被大城市瓜分,甚至到後來,便是一些城市的主要部族都開始慢慢無法養活整個城市的人口,許多部族都麵臨分裂問題,不少城市就開始吞並周圍的城市,以擴大自己的影響。

  霍克這邊自然也是如此,在雪沙城周圍,風暴城和雷霆城都出現了糧食危機,麵對饑餓的災民,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找到霍克,希望通過加入人族軍團的方式,來獲得糧食援助。

  這兩座城市前者擁有八萬人口,後者擁有七萬人口,人雖然不算多,但卻在地理位置上對雪沙城十分重要,三者在地形上形成了一個犄角,彼此之間可以相互依靠,擁有這兩座城市,等同於是多了一層防護網,再加上這十五萬的人口,霍克最終決定救助這些人,從而將這兩座城市也納入了自己的指揮。

  像這樣子無聲的吞並在整個卡拉爾山口正在悄然進行,血族對此有所了解,但卻沒有阻止,而是默認了這一種行為,唯一的底線就是不能爆發戰爭,和平的吞並可以進行,隻要遵從這一條,血族就當做什麽嗎都沒有看見。

  有血族的默認作為依歸,各個大城市的吞並立刻開始瘋狂進行,雖然不能武裝吞並,但糧食問題是每個城市最重要的關鍵,若是沒有了糧食一座城市根本無法自治多長的時間,所以大城市們便開始封鎖商道,讓運糧隊無法在規定時間將糧食運輸到指定地點,或者是在商道上設置關卡,刻意拖慢運輸速度。

  對於大城市的這種做法,小城市自然是十分憤怒,他們也派出過士兵與之分庭抗禮,但無奈他們的實力著實不是這些大城市的對手,依靠城牆或許還能有一戰之力,若是在野外進行戰鬥,則勝算太小,更何況血族已經規定,不能在卡拉爾山口進行大規模的械鬥,所以彼此之間隻能進行小規模的火並。

  而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大量精銳部隊的大城市們無疑更加占有優勢,他們可以優中選優,而小城市則隻能派出一些零星精銳來參與戰鬥,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許多城市在大城市的壓迫下選擇了屈服,霍克這邊依靠三座城市作為依托,也向著四周開始進行擴張。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周圍五座城市紛紛向霍克投誠,三十萬左右的人口納入揮下,此時的霍克才意識到,人族的數量實在是太少,自己帶來的八萬軍隊要管理如今雪沙城附近的這八座城市,多達六十萬的人口,著實是有些困難,其中管理人才的缺失更是讓霍克頭疼。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霍克隻能啟用這些城市原本就有的人才,人族對於城市的專權逐漸被打破,尤其是在民事上,霍克將大量的權利下放給專才,讓他們去恢複城市的繁榮,這一點也引起了人族內部的極大反對。

  他們認為霍克的做法是在引火自焚,是十分危險的舉動,但麵對人才缺失的問題,多多和巴頓等人著實找不到合理的辦法,他們打仗或許稱得上合格,但麵對城市治理問題,他們確實一無所知。

  而這些部族之中有大量的精英,他們可以幫助霍克恢複這八座城市的秩序和生產,如此一來,霍克手中的力量將繼續增強,他就可以用這份力量去征服更多的城市和土地,帶來更多的人口,最終在這次人口大戰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奪得最豐厚的利益。

  但這樣的想法卻被多多等人質疑,他們認為將城市治理的權利交給這些異族,而且是剛剛投降的異族,具有十分巨大的危險,他們無法相信這些剛剛投誠的異族真的會效忠與人族,幫助他們好好治理這些城市,而不是暗地裏積蓄力量,等到關鍵時刻將人類拖入深淵。

  對此,多多等人提議,必須要對這些負責民事的官員進行監督,並且製定出一套合理的法度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保證他們的行為不會傷害到宋朝的利益,霍克對此也很認同,從目前的角度來看,自己手中的城市隻會越來越多,那麽未來需要用到這些專才的時候也就會越多。

  若是不能製定出一個有效的管理體係,那麽確實會導致這些部族背叛人族的統治,但如何製定出一個能夠讓這些異族的官員聽命於人族,效命於自己的製度,霍克顯然沒有這個頭腦,沒辦法,霍克隻能寫信叫自己的問題交給了多勒。

  多勒在收到信後立刻給霍克寫了一封信,信的開頭就讚許了霍克的做法,他認為霍克收編這些異族的可用之才,讓他們治理自己的部族,是很好的一種方式,既可以穩定這些異族的心,又可以取得他們的信任,同時給予他們安全感,讓他們不會立刻擔心自己的境遇。

  同時人族這邊也可以獲得充足的勞動力和征兵人口,但想要長時間保持這份優勢,就必須要進行一定的製度設計,比如城市官員之間的升遷製度以及封賞製度,人族需要製定一套可以暫時約束這些官員,並且讓這些官員願意去這麽做的製度,而賞罰分明顯然是最重要的的一點。

  根據多勒給出的建議,霍克和達達爾克,巴頓,多多等人一起商討了一套政策在雪沙城附近使用,以雪沙城作為主城,其餘城市作為支撐鋪開,給所有城市民事官員設立了七個等級,從下到上依次是保民官,處民官,事民官,安民官,副城主,城主,雪沙城主這七個等級,其中雪沙城主由人族擔任,其餘城主則由各個部族依照能力和功勞來進行分配。

  主要任務便是穩定城市,保持城市始終處於運作狀態,類似於軍管,偏重於軍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今戰爭就在眼前,提倡什麽自由都是瞎扯,隻有軍管,才能最大效力的發揮人民的力量。

  通過這一套規則,這一批剛剛加入雪沙城的官員們紛紛被激活了自己身上的動力,他們的身份得到了人族的正式認可,這等於是把他們這幾天以來的擔憂都給化解了,沒有了枷鎖,在這些官員們的調動下,各個城市都爆發出遠超之前的生產力。

  而為了調動這些人的生產欲望,霍克還規定,每生產一支箭便給工人累計一個公分,隻要公分到一個數值,就可以兌換貨幣在城市之間使用,城市之中所有的酒水,食物,甚至是女人,舒服的床位,都可以用這些貨幣來進行兌換,隻要努力工作,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通過這一套激勵政策,雪沙城所掌控的這八座城市立刻為霍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而依靠這些財富,霍克在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裏,連續奪取了超過十座城市作為自己的地盤,而此時,圈地運動終於告一段落,所有的小勢力幾乎被消滅殆盡,隻剩下十幾家大勢力盤踞在卡拉爾山口的背後,為血族提供著戰爭所需要的一切工具。

  而在這十幾家勢力之中,雪沙城所得到的人口和地盤無疑是排在前麵的,在別人還在為了如何鎮壓城市內的反動派而苦惱時,霍克這邊已經通過這一套政策從而讓這些降服者跟著自己一起向前奔跑,沒有內部的力量牽扯自己對外發動力量,霍克自然能夠把力量用在更該用的地方。

  如今這十座城市再加上原本就掌握在手裏的八座城市,總計十八座城市,將近八千平方公裏的土地,超過一百三十萬左右的人口,無疑讓人族一躍成為卡拉爾山口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而憑借這股力量,在戰場上的多勒也獲得了有力的支持,霍克用販賣兵器賺來的錢,從南部聯省的後方不停的買來更加先進的武器供應多勒的部隊,讓他們始終不用因為武器的殘缺而苦惱,同時充足的人口也提供了優質的兵源,以保證多勒的軍隊不會因為沒有士兵而陷入苦戰之中。

  在這接近兩個月的時間裏,矮人族手中的俘虜們早就使用殆盡,從西部聯省拉出來的正規軍也在兩個月的高烈度戰爭中損失慘重,如今的戰爭已經到了矮人族親自參與戰爭的場景,幾乎每天卡拉爾山脈都會遭遇矮人族炮火的洗禮。

  許多堡壘在長時間的轟炸下已經報廢,血族隻能在靠著內側的半山腰搭建新的堡壘作為炮火的據點,但這樣一來雖然防衛性得到了提高,但準度卻下降了好幾倍,後來血族又想出了新的辦法,那就是把山脈內部掏空,在裏麵安裝火炮,然後對外部進行射擊,這樣一來,安置的火炮數量就能夠增加,同時隱蔽性也要好許多。

  但這樣一來工程量實在是太過於巨大,整個卡拉爾山脈都是由岩石所組成,也正是因為如此,矮人族的炮火才始終沒有讓這座山脈有傾塌的危險,如今要在山脈之中挖出大片的空地安置火炮,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如今的卡拉爾山脈上,大部分的炮火還是安置在半山腰的位置上,隻有少量炮火被放在了山的空洞裏,矮人族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大炮,他們立刻意識到如果再繼續下去,矮人族想要攻克卡拉爾山口的可能性就隻會越來越低,所以在之後的半個月裏,矮人族的進攻更加猛烈。

  幾乎所有的大炮都被矮人族們拿了出來,對著卡拉爾山口的城門便是不停的轟炸,一批火炮壞了就換一批新的,卡拉爾山口三道大門,前兩道最終都在這連番的轟炸下倒塌,如今則隻剩下的最後一道城牆依舊在苦苦堅守。

  血族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在卡拉爾山口進行了重點布防,而此地也真正成為了人間煉獄,卡拉爾山口的最後一道城防是在矮人族發起進攻之後的第八十二天被打破的,那一天,整個山口附近的山脈都因為城牆的倒塌而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許多碎石從山頂掉落下來,砸下了人們的頭上。

  但此時眾人根本沒有功夫去理會這些碎石所造成的傷害,卡拉爾山口三道城門都被攻破,接下來戰鬥將是最為徹底的白刃戰,沒有任何的回避,而矮人們也立刻發動了最為密集的一場戰鬥,從地八十二天一直打到底八十五天,足足三天的時間,卡拉爾山口附近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歇。

  周圍的屍體都已經累積的山仗高,所有的士兵也殺紅了眼,這裏成了名副其實的絞肉機,短短三天的時間,二十萬人在卡拉爾山口附近戰死,其餘地方的死傷也十分慘重,而幸運的是,血族最終守住了卡拉爾山口,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後續援軍無法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矮人族隻能緩緩退出了卡拉爾山口附近,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才終於得以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