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9-19 22:43      字數:4284
  因此通過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以及各種新聞節目,紀錄片等等,這對於底層民眾接受教育和思想的傳遞無疑有著極大的好處,同時對於社會複雜矛盾的緩解也有著極大的幫助,在這方麵,易魁洛的政府之中,積極的提出要把電視推廣到各個階層的老百姓手中去,要讓最底層的民眾也能夠看到電視。

  之所以要這樣,便是想要緩解嚴峻的社會矛盾,原本那些工人們在辛苦工作之後,回到自己的家中,沒有電視,便隻能夠喝酒生悶氣,因為工資的低,外加上工作的勞苦沒有地方發泄,他們或許會在喝醉之後打老婆,又或者是在城市之中,趁著休息的時間去組建工會,對工廠的生產造成影響。

  而電視的出現讓這些工人們的空閑時間被大量的節目所占據,這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那些過於現實的問題,精神上的享受,也讓他們對於物質上的享受可以降低一些,這當然是有好處的,因此在這一政策之下,窮人家中都很快擁有了電視,至於這其中的錢款,自然是由政府進行補助,隻要賣給一個窮人,國家就可以進行免稅,通過這種方式,讓全國起碼本土範圍內,電視機可以得到普及,至於南部的廣袤地區,則是要慢慢來。

  畢竟買一台電視機是不夠的,魔法的聲波沒有辦法傳的那麽遠,必須要依靠一座座的信號塔將電視台的電波傳遞到千家萬戶去,而修建這些信號塔的價格並不便宜,本土麵積狹小,且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農村人口已經不到易魁洛本土的百分之十,這十分有利於信號塔的覆蓋,因此在本土相對要容易許多。

  而在南部地區,雖然如今也出現了一大批的人口城市,但依舊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在農村的,這些人新羅密布在大量的村莊之中,這一個村莊的人數不過一兩百人,為他們修建一個信號塔顯然是不合算的,而城市之中,因為承接的是易魁洛的低級工業,因此大部分的工人收入並不高,真正能夠買得起電視的人也就那一些而已,且集中生活在那幾個區域而已,因此在這方麵,易魁洛是完全不管的,隻在大城市裏設置一些信號塔,也隻有這些地方,可以盈利而已。

  所以在南部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殖民地上,看電視還是富人們的享受,並不像本土一樣,大部分人家裏都會有電視,而除了電視這一個家電之外,像洗衣機,冰箱,微波爐,空調等等設備,也在魔法師們的努力之下逐漸研究出來,這些成果的集中出現,與楓葉城自由開放的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當然也跟最近這幾年魔法協會的撥款越來越多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為戰爭的結束,大量的經費便可以不再投入到對於武器生產和製造上去,而是利用這些資金發展民生科技,讓魔法可以更多的使用在平民百姓之間,這其中的源流便在於魔法台燈,這一種方便小瞧的台燈,相比起普通的蠟燭來說要方便很多,同時不會產生汙染,價格也並不貴,但利潤卻高的驚人,這是魔法運用於民間社會的第一個案子,之後的幾年裏,越來越多的魔法師開始投入其中,希望製造出各種能夠讓民眾生活方便的東西。

  但一直都沒有什麽成果,往往是一些小玩意,比如打火機之類的產品,但隨著這幾年戰爭的結束,而易魁洛的霸主地位確立,使得大量的財富都在往易魁洛聚集,許多的商業公司,都會在易魁洛設立總部,如此一來,魔法師們也得到了大量的讚助,且這幾十年的時間裏,魔法師們與普通世俗大學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在此之前,魔法師們往往是十分高貴的代表,因為人數真的非常少,而如今三百多年的發展,魔法師的數量增加了許多,使得魔法師也不能夠一覺醒便成為貴族,而是像武士一樣,需要到達一定的級別之後,才能夠成為貴族。

  社會地位的下降,人數的增加自然讓他們的待遇也跟著下降,以前一位魔法師的誕生會帶來大量的財富,但如今想要財富,自然隻能夠寫申請報告,如果想要做科研的題材不夠好,甚至會被斃掉,在這種情況下,與世俗大學進行合作,從而得到充裕的資金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而世俗大學也希望與魔法師們合作,從而獲得更高的名望,就這樣,在世俗大學的機械,物理,化學等等的輔助之下,再加上魔法師們的刻印以及對於魔法石的理解,最終創造出了這一係列的家電,這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當然,這些東西的價格也十分的昂貴,因為驅動這些東西的都是魔法石。

  雖然魔法石相比起電來說,要更加的安全和節能,幾乎不會產生任何的廢氣排放,但魔法石的價格也是很貴的,就像是現代的核能發電一樣,雖然足夠環保,但價格也足以比起煤炭發電是四五倍以上的價格,因此這些魔法石家電,也就隻有中產階級以上的階層能夠用得起,不過因為享樂主義的盛行,許多底層平民家庭也會選擇用貸款來購買這些家電,畢竟這些家電的出現確實十分的方便,冰箱可以讓食物儲存更長的時間,洗衣機可以讓人們不用再親自洗衣服,空調可以讓各個種族都能夠享受到自己想要的溫度。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冰箱的發明,這一項技術的發明,立刻被一些商人們看重,並申請了專利的使用權,他們將冰箱中的製冷刻印直接使用在了大節的卡車車廂之內,以保證車廂之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零下十度左右,從而讓食物可以長久保鮮,這樣一來,一些地方的特產,便不再是隻有一個地方的人可以吃,而是所有地方的人都可以吃,冷鏈的誕生,對於食物的變化是有著絕對性影響的。

  人們漸漸發現菜市場中的種類越來越多了,不僅僅有自己城市周圍生產的菜和牲畜,還有從遙遠地方送來的雞鴨魚肉,他們的味道各不相同,這極大的刺激了易魁洛的飲食文化,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食材,如今都匯聚在同一家菜市場中,廚師們可以挑選的空間瞬間變得很大,這讓易魁洛的菜肴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化,尤其是對於各種香料,食物的製作,堪稱是絕對,這也讓易魁洛的飲食文化一時間名聲大噪,幾乎所有來易魁洛旅遊的人,都被易魁洛的美食所征服。

  而冷鏈的出現也讓農業產生了新的發展,原本農業的發展是扁平化的,即便你家的產品再好,想要賣的遠,蔬菜隻能夠製作成鹹菜,而肉類也隻能夠製作成鹹肉,隻有這樣才能夠送到遠方去賣,而這些產品,往往是賣不了多少的,畢竟醃製的產品首先就不如新鮮的東西來的那麽讓人喜愛,二來醃製的過程中,一些原本不好的豬肉說不定到時能夠醃製出很好的味道,反倒是那些更加好吃的豬肉,沒有了發展的空間。

  就像葡萄酒一樣,那些能夠釀造出美味葡萄酒的葡萄,並不一定吃起來就好吃,豬肉也是一樣,而如今隨著冷鏈的出現,隻要你家的產品質量過硬,就能夠行銷到各大城市,而不是僅僅隻能夠販賣給周邊的幾座城市而已,這樣一來,價格根本就叫不上去,因為能夠買的就隻有這幾家而已。

  而如今,隨著冷鏈的出現,隻要你的產品有質量上的保證,那麽買的人就不會少,而你的生產量就能夠擴大,產品的價格就可以提升,這樣一來,即便是留在農村的農民們,收入也會提高,而那些原本隻是普通養殖的人,也會因為生意下降而開始提高自己的品質,從而保證自己生產的肉,不會被別人擊敗,就像現代的日本一樣,為了保證的肉類品質,嚴格要求所有的養殖戶,這才有了日本的產品,如此高的質量和標準。

  這對於農民提高收入無疑是有著極大幫助的,在競爭中獲得提升,從而讓農民們的收入提升,至於肉價提升從而導致平民吃不起肉,這種事情,易魁洛自然早就有所考慮,冷鏈的產生不僅僅讓易魁洛的本土可以提升農業的生產品質,也可以讓易魁洛可以從殖民地進口大量的食物,易魁洛的底層民眾非但不會因為肉類漲價而吃不到肉,反倒會因為肉類的大肆湧入,從而每一天都可以吃到肉。

  這對於易魁洛的底層來說,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以前,一年吃一頓肉都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即便後來工業化之後,工人們的待遇有所改善,但吃肉這種奢侈的事情,往往也就一個月一次而已,往往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大魚大肉,而如今,易魁洛的目標是讓每一名工人,每天都可以吃肉,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以保證滿足他們的需求。

  想要做到這一點自然不容易,為此易魁洛在南部殖民地和西北部殖民地靠近鐵路的低端建立起了上百個大型養殖場,這在以前自然是做不到的,畢竟養活這麽多的牲畜,是需要大量糧食的,而如今,因為肥料的使用,糧食大規模的增產,尤其是在南部地區,沃野千裏,廣泛使用肥料,使得土地增收,足以讓民眾吃飽飯的同時釀酒以及給畜生當飼料,這些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而如今卻可以做到,一來肥料提高每一畝土地的產量,二來則是如今南部地區歸於易魁洛之下,雖然已經百餘年的時間,但尚且還沒有回複當初的盛景,畢竟那一次的進攻,使得南部地區數百國轉眼之間便被消滅,之後又是一場場的大叛亂,幾乎將整個南部上億平方公裏的土地攪了一個天翻地覆,人口不到原本的三分之一,如今百年過去,人口雖然有所增加,但依舊還沒有回複到鼎盛時期,因此所種的糧食遠遠超出了他們所需要的數量,自然就可以拿來繁衍牲畜。

  同時這些大型的養殖場,也可以為當地的民眾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這些養殖場,平均每一個人,都可以養殖很多的牲畜,比如養豬場,一個的標準規模是二十萬頭豬,每年要有十五萬頭豬出籠。

  如果是養雞場和養鴨場,則需要每年出籠超過四百萬隻,正是靠著這些沿著鐵路線建造的養殖場,才讓易魁洛的民眾,即便是工人階級,也可以保證一日三餐,都可以有肉吃,同時大量的雞蛋,牛奶這些牲畜的副產品,也讓易魁洛的民眾們身體素質越來越好。

  而依靠這易魁洛在南部建立起來的龐大鐵路網,這些牲畜都可以很快的被運送到易魁洛來,而如今有了冷鏈之後,生鮮也都可以直接運輸,這對於易魁洛的百姓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說如今的易魁洛百姓,完全是踏上了小康的道路,因此社會的矛盾也得到了極大的下降。

  當然,這些也都隻是暫時而已,如今易魁洛本土的百姓之所以可以過的那麽舒坦,那是建立在殖民地承受了一切的基礎上的,如今易魁洛的糧食,無論是粗糧,還是肉類,幾乎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從殖民地上來的,易魁洛不願意幹的工作也都是他們在做,易魁洛的中產階級能夠在家裏過的那麽舒服,同時也是因為雇傭了殖民地的人當做自己的保姆,這才可以肩不用扛。

  易魁洛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殖民地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在易魁洛本土的繁榮之下,隱藏著的,是每年易魁洛南部,因為工傷意外死亡的工人超過兩萬,因為在挖礦地區發生意外而死亡的人數更是突破十五萬以上,每年在易魁洛本土失蹤的殖民地人,數量也在四萬左右,他們到底去哪了,沒有人知道。

  而在殖民地上因為各種意外而死去的工人,往往都是因為工廠沒有提供足夠符合規定的設備,才導致他們的死亡,在南部,因為監管係統的落後,同時當地的易魁洛官員們也不願意怎麽去管,導致當地的工人死亡率,遠遠超過其他地方,更別說工傷的幾率了,斷手斷腳,甚至是半身不遂的人,每年發生的概率是易魁洛本土的二十七倍以上,可見其血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