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9-02 20:28      字數:4264
  網 ,最快更新蘇醒的神明</a>最新章節!

  隨著教育學費的增長,易魁洛的教育補貼也越來越多,尤其是最近這幾年,隨著人族領導層再一次提倡要增加底層民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同時要保持大學的擴招,同時從各個其他世界招募更多優秀的學生,與之而來的自然就是一係列的問題。

  比如說這些外來老師的待遇和補貼自然是要給的,這些老師大多數都是各自國家最為頂尖的元老,泰鬥,雖然他們之中一些人或許會因為仰慕易魁洛的文化和科學水平,從而願意來,但易魁洛這裏總不能夠就這麽讓他們白白來,應該有的待遇自然是不能夠少的,同時大學的擴招,自然使得大學的規模要進一步的擴大,原本一些大學的規模便是萬人級別的,如今要擴招,規模擴大到兩萬人左右,那麽就需呀新建大量的新建築,首當其衝的就是宿舍。

  而這又引來之前幾年所埋下的隱患,那就是當初修建學校的時候,政府並沒有特別在意,因為易魁洛修建學校的曆史非常的久遠,早在建國初期,便開始建造一係列的現代學校,以現代地球的模板來建造成規模的大學,但當時的易魁洛並沒有重視這一點,因此這些學校往往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其都在十分偏僻的地方,因為這種地方往往土地比較便宜,也方便政府來新建設施,不像武士學校和魔法師學徒學院那樣,大多修建在城市的中心,因為這些學校中的學子往往是易魁洛的未來,自然是灑再多的錢,易魁洛都是願意的。

  因此這些世俗學校往往都建立在遠離易魁洛城市的小鄉鎮,這樣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土地的廉價,使得學校可以購買大批的土地從而新建建築,這也是為什麽易魁洛的大學規模都非常龐大的原因,但經過這三百年的發展,如今各個學校已經發展到了瓶頸,急需向外擴張,但此時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隨著一個鄉鎮擁有一所直接聞名的大學之後,周圍的小鎮也逐漸從一個小鎮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城市了。

  雖然學生數量並不算多,尤其越是知名的高校,往往招收的學生數量就越少,但可千萬不能夠小瞧這些學校,首先這些學校會雇傭大量的護衛,環衛以及為了照顧學生們而產生的各種職位,足足有超過上千人,同時這些學校還有大量的老師,以及圍繞這些老師建立的研究機構,這裏麵又是足足一千人,然後才是學生。

  這些學生,除了極少數是平民之外,大部分是中產階級,富裕階層和貴族階級,也就是統治階級,除此之外便是留學生,也是不差錢的主,這些學生來大學讀書,往往不僅僅是他們一個人,而是會帶著好幾個人,甚至是幾十個人,他們會在城鎮周圍直接買下一塊土地,然後興建一座別墅來供自己休息,這種在常人眼中難以理解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舉手為之而已。

  正是因為如此,在易魁洛的大學周圍,有一大批服務於學校的機構在運轉,同時這些大學裏的學生,往往都非常的有錢,因此城鎮的產業也可以得到升級,因為這些高端消費者的存在,他們往往一個人就可以養活周圍十幾個人的生計,甚至更厲害的一個人便可以養活伊爾城鎮超過上千人。

  比如說易魁洛排名第一的學校,皮埃蒙特綜合大學,聳立於皮埃蒙特的郊區,位於衛星城之中,原本當初選擇這一處地方,便是因為這裏是一處農村,土地相對比較便宜,同時距離主城超過一百三十公裏左右的距離,不需要擔心城市的發展影響到大學,但隨著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這裏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整個皮埃蒙特綜合大學的周圍,各種各樣的建築就新建起來了,在這裏就讀的,很多都是各種國家的王子,公主,以及易魁洛的王公貴族們,至於平民,無一例外都是這個世界上智商最為頂尖的。

  自從兩百年前,李爾模仿諾貝爾獎,在易魁洛成立了阿爾瓦獎之後,皮埃蒙特綜合大學總共奪得超過一百七十餘此記錄,包攬獎項超過五分之一的名額,無愧是易魁洛排名第一的大學,也正是因為如此,整個大學的學生規模有超過兩萬兩千人,老師超過三千人,其中學生裏一半以上都是碩士和博士,旗下擁有自己的公司超過兩百家,同時擁有的研究所超過四百家以上,整個鄉鎮在這所學校的影響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皮埃蒙特首都圈中數一數二的富人區,僅次於市中心的金融區和一些特殊區域,是皮埃蒙特許多上流社會的人士,夢想中想要居住的街道。

  可見這就是一所大學的能力,讓一個人口不到兩千人的象征,在兩百年間的發展,最終成為一座擁有超過一百四十萬人口的城市,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依靠這座大學而存活的,可想而知這些學校有多麽巨大的影響力。

  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負麵影響,那就是這些世界知名大學的周圍土地價格,上漲了不知幾倍,如今上麵又要讓他們擴招,增加學校的麵積,這都是要錢的,本來教育部的經費一年就比一年要的多,已經引起了議會的反感,更何況如今人族們又提出各種各樣的惠民政策,因此教育部也是十分的頭疼,最終隻能夠讓這些大學們自行解決。

  私立學校倒是不用易魁洛政府來解決問題,畢竟易魁洛政府也管不到他們,他們的盈利和發展都是自負盈虧的,易魁洛不管,易魁洛主要管的便是由政府建立的三百所世俗大學,這些是易魁洛管得到的,其中尤其是那些知名大學,如今教育部沒有辦法,自然是由當地的學校自己想辦法。

  對此,易魁洛的公立高校們也是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從而讓自己可以籌集到經費,完成上麵交下來的任務,其中主要是三種方法,第一種便是建立分校,如今本部的土地過於昂貴,要花錢買,他們是不願意的,雖然他們每年從教育部和外國留學生那裏,以及商人們那裏得到的捐款和自己旗下公司的經營中得到了大量的錢財,但同時他們也要進行科研,而有些科研根本就是無底洞。

  在這個教育行列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每一所大學為了讓自己多出一個阿爾瓦獎學者,都是不停的砸經費,從而加深自己領域的優勢,如果你減少在科研方麵的投入,相關方麵的教授和學者立刻便會離你而去,而隨著這些頂端人才的離開,這所學校該係的學生自然而然也會離開,學校的聲譽也會下降,因此學校在科研投資上可謂是壓力不小,同時另外一方麵便是教授們的工資。

  為了保證這些教授們可以專心於科研,同時不被其他私立學校的人挖走,公立學校的教授,他們的工資可並不算低,甚至超過大多數社會的中產階級,達到了富裕階層的門檻,這種水平,其工資可想而知,甚至有些人一個月的工資便可以達到二十所羅門金幣,一年便是兩百三十所羅門金幣,而此時一個工人的一年的工資是十八個金幣,相當於一個所羅門金幣,雙方之間的比對可想而知。

  而為了保證教授們的高收入,自然需要從各個方麵斂財,怎麽可能有錢去買周圍這麽貴的土地,因此隻能夠建立分校,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希望學校去帶動當地的經濟,學校也可以借此分擔一部分學生的壓力,這無疑是一種好辦法。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賣自己名校的名頭,有很多高中,為了提高自己的招生比率,以及優質學生的吸引力,都會希望能夠得到這些知名大學的加持,而在此之前,公立大學一向是非常吝嗇的,有許多大學甚至一個附屬高中都沒有,不像那些私立大學們,已經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體製,知名大學下麵掛著一連串的私立附屬高中,這些高中掛著大學的名頭,每年給大學繳納一大筆的錢,而大學則付出一部分的錄取名額給他們,以此來保證這些學校的名校錄取率。

  這種事兒,私立學校做的非常多,而公立大學則一般並不願意這麽做,覺得這種事兒,有些違背教育的初衷,但如今,為了錢的問題,這些學校也隻能夠彎腰去做這件事情了,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在易魁洛,私立學校雖然如今很多,且有許多也在國際上大名鼎鼎,但要算起來最頂尖的大學,依舊是公立為王,這些公立大學的背後不僅僅有政府的巨額補貼,還有人族的傾力相助,幾乎每一所大學背後都能夠看到人族公爵,侯爵們的影子,他們的財力支撐著這些公立大學,以保證他們的教育質量和科技研發能力都是最強的。

  到這一年為止,排名前十的大學裏,其中九個都是公立大學,可見在易魁洛,雖然如今私立大學有後來居上的勢頭,其背後自然是異族們的支持,在最近這幾十年異族勢力的擴大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也正是因為如此,異族所支持的私立高校才會崛起速度如此之快,但如今的勢頭,人族所支持的公立高校依舊占據著科研的最高端,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名頭還是非常值錢的,有的是那些私立的強悍中學願意花費幾萬塊錢一年的所羅門金幣去買這一個附屬高中的名號,甚至有一些高中連錄取名額都不需要,隻要掛一個這牌子就行,這種隻要一個牌子就能夠拿到大量錢財的事情,自然是解決金錢最好的辦法。

  而還有一些學校則是選擇與當地政府進行合作,由當地來保證財政上的運轉,土地,建設等等全部交給當地來進行,通過這種方式來得到土地和新的校區,甚至這種模式之下,還誕生了當地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每年給予所在地大學幾百萬所羅門金幣,然後這些大學每年在招收學生的時候,多提供一些名額給本地的學生這樣的事情發生,這種教育界的地方保護主義,自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蔓延。

  但這也是易魁洛管不住的,中央不願意出這個錢,自然隻能夠讓地方出,在易魁洛,中央沒有錢不代表地方沒有錢,雙方之間的財政是獨立的,也是互不統屬的,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複雜的曆史原因,當時易魁洛建國的時候,國內有超過上千個種族,大大小小,實力不一,而人族在其中的實力是最強的那一個,但還沒有到一言九鼎的地步,因此便采取了各地自治的管理方式,中央城市和樞紐管道由中央進行管理,而其他地區則由地方自行進行管理。

  之後又經過一輪種族分配,將不同的種族遷移到一起,共同居住,從而讓大部落們嚐盡了甜頭,從而實力大漲,因此地方自治開始變成大部落們控製地方上的權利,自然也就控製了地方上的政府,他們管不到自己土地上的大城市和交通樞紐,但大量的中小城市,鄉鎮和農村卻是屬於他們的,通過這些土地和自己的貿易所產生的稅收,他們的收入也是非常高的,隻不過沒有直接控製城市的易魁洛中央政府來得高而已。

  原本這些人自然是摻和不了易魁洛高等院校的事情上來,但如今易魁洛的學校有求於他們,自然是讓他們逮到了這個機會,他們的資金進入到公立大學之中,並且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這些學校自然也願意給出一部分名額,招收當地的學生進入到學校之中,兩邊是互利互惠的,而對此,易魁洛的中央教育部對此並不關心,隻要能夠完成上麵交代的命令,那就行了,而這也確實做到了,但這也為之後的教育不平等,地區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埋下了伏筆,但此時,顯然並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他們看到的便是隨著大量高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範圍的擴招,在短短五年時間內,青年人大學學士比率從五年前的百分三上漲到百分之十二,這個成績,無疑說明了人族領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