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6-05 22:10      字數:4141
  而這樣一份報告,很快便得到軍部高層們的重視,尤其是阿爾文對於阿姆斯特朗這份計劃,更是出奇的認同,自從運動戰勝利之後,阿爾文便一直在守衛易魁洛的北部防線,對於戰爭,他一向是非常渴望的,這裏麵既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也有當年魔神附體之後所帶來的影響。

  更關鍵的是他覺得這個計劃很好,冒險之中又帶著很強烈的機會,這是一份有可能取得勝利的報告,阿爾文自然認同,甚至還私下給阿姆斯特朗寫信,希望他能夠跟自己講講這件事情的可行性,甚至表示自己會在會議上支持阿姆斯特朗的計劃,並且願意讓阿姆斯特朗擔任北部的統帥指揮這一場戰鬥,而他則願意擔任副手,聽從阿姆斯特朗的指揮。

  這對於阿爾文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民間,阿爾文的名頭一直都高居在阿姆斯特朗之上,而阿爾文本人也非常傲氣,作為軍部唯二的兩名九階,阿爾文一項對於軍隊中的其他人都是不怎麽看得上的,他憑借強悍的實力,也足以稱得上軍神兩個字,至於阿姆斯特朗他就更加看不上。

  總覺得阿姆斯特朗有些過於謹慎,阿爾文喜歡的戰術,就是那種刺激的,可以一戰定乾坤的,喜歡在運動中擊倒敵人,而阿姆斯特朗則完全相反,他喜歡打陣地戰,喜歡有心算無心,不喜歡突發情況,他喜歡一切按部就班,因此打仗起來,總是會有許多的算計,很多的謹慎,阿爾文並不喜歡這樣的戰爭,他認為阿姆斯特朗的戰爭是枯燥的,無趣就像戰爭隻是一門職業,一門課程一樣。

  阿爾文認為戰爭是沒有課程和公式的,戰爭就像是藝術,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畫筆可以在一張白紙上劃出怎麽樣的色彩,而這正是戰爭美妙的地方,每一場戰爭,都會因為某一個不可控的因素最終導致戰爭的勝利或者失敗,而這正是戰爭令人著迷的原因。

  在地球的曆史上,多少戰爭,必勝的一方在不可控的影響之下,最終走向敗局,如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大軍橫渡長江,鐵鎖鏈恒,這極大的克服了北方人不習慣水戰的習性,從而讓戰船如同平地一般,但最終一番火攻,最終讓曹操統一南方的夢想破碎。

  同時三百斯巴達勇士靠著溫泉關的地理優勢,成功阻擋波斯薛西斯二世,這樣的能力,有的時候,戰爭就是如此,八十萬人的大軍,有可能就會有兩萬人麵前失敗,因為戰爭並不僅僅隻是算計,戰爭還需要考慮到每一個士兵的信念,每一個計劃的布置以及任何一點點小小的失誤。

  就如同世界上沒有一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一樣,戰爭也是如此,在不同時期,不同時刻爆發的一場戰爭,就會因為統帥的不同,士兵的不同最終產生不同的結果,阿爾文對此是十分支持的,他認為戰爭是藝術,是每一個指揮官的指揮藝術的展現,而不是照本宣科。

  每一個傑出的指揮官都不是從課本中的學習而來,而是在生死的搏殺中而來,所以對於阿姆斯特朗那種教科書式的作戰方式,阿爾文一向是不同意的,同時不同意的還有阿姆斯特朗對待士兵,過於保護的態度。

  在阿爾文看來,士兵必須要經過殘酷的現實才可以成為真正強悍的士兵,方有麵臨過真正的鮮血,才配稱得上勇士,因此在阿爾文所統帥的軍隊裏,對於士兵都是十分嚴格的,所有的新兵,都需要殺人,無論是境內的匪徒,還是境外的吸血鬼和矮人們。

  同時在戰爭爆發以後,新兵們會被派往前線,而不是躲在老兵們的身後,對於士兵,他從來不會吝嗇責罵,阿爾文一向認為,作為統帥,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帶領軍隊走向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而不是如何對士兵們有多好,有多照顧他們,所以阿爾文從來不跟士兵們一起吃飯,也不跟士兵們一起睡覺,遇到士兵做錯事的地方,即便沒有觸犯軍規,阿爾文都會大聲責罵。

  很多時候,這些話都會非常的難聽,足以讓人感到羞愧,而阿姆斯特朗則完全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阿姆斯特朗是一個十分隨和的人,隻要不觸犯軍規,那麽其他稍有過失的事情,阿姆斯特朗大抵都會選擇原諒,而同時對於新兵們,他也往往會比較照顧,給他們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慢慢適應軍旅的生涯,並且在進行第一次戰爭之後他往往還會派人去陪著這些新兵,讓他們可以度過這一段難熬的。

  打個比方,如果眼前出現一支敵方部隊,那麽阿姆斯特朗無疑會用最安全的方法,來盡量保全自己這邊的士兵,然後取得勝利,而阿爾文則會用最快的方式來解決麵前的敵人,至於自己會犧牲多少士兵的生命,阿爾文並不在乎。

  可以說這兩個人無論是在對待戰爭的想法上,還是在對待士兵們的看法上,兩個人都完全不同,但這一次阿姆斯特朗的想法,卻讓阿爾文十分讚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那便是曾經白蘭的屬下,如今則是南部總統帥的斯萊特林。

  這位以陰險出名的將軍這一次也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阿姆斯特朗的身邊,並為其搖旗呐喊,他跟阿爾文一樣,認為這一個戰略有很大可行性,不過他同時也認為阿姆斯特朗未免有些保守,他覺得這個計劃應該更加激進一點,比如說他們應該盡量鼓動南部地區的人踴躍參軍,然後利用自身的工廠力量快速武裝他們,速度完全可以比阿姆斯特朗所說的速度更快,不需要兩個月,三個月的時間,隻要訓練十五天,讓他們學會開槍,學會開炮就立刻送到前線。

  到時候每一千人組成一麵人牆,三麵牆組成一支火槍隊,便可以對一個戰場麵進行完全射擊,隻要子彈不停,就可以連著發動進攻,這些士兵死亡之後,完全可以再填,隻要工廠不停止,火炮也將永無停止,這顯然可以更快的消耗掉暗夜人帝國手中的中層以及下層士兵。

  至於準頭,根本就不用在乎,一千人組成的城牆,隻要發動一次射擊,即便這子彈再不準,也可以命中了,唯一需要顧慮的隻有這些人的生命是否安全而已,但斯萊特林在乎嗎?他當然不在乎。

  顯然,比起阿姆斯特朗,斯萊特林的想法要更加血腥一點,在阿姆斯特朗的眼裏,這些南部人起碼還算是個人,最起碼也算是個工具人,雖然具有某種財產意味,但也還是值點錢的,而斯萊特林則完全是把他們當做消耗工具了,如果真的按照斯萊特林的想法,把這些人訓練上一個月就送到前線,那麽他們活著回來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甚至可能不到百分之十。

  也就是會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就這麽死在戰場上,永遠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家鄉,但斯萊特林並不在乎,甚至對此,還頗有那麽點樂見其成的樣子,在斯萊特林看來,整個南部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如果通過這一場戰爭可以介紹十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那麽易魁洛的統治相對來說會更加容易。

  而且把他們送到戰場上去可比留在南部地區要好得多,畢竟如果在戰場上死去,那麽他們的死就是暗夜人帝國害的,與易魁洛可沒有什麽關係,這對於接下來南部地區的統治,相對就會容易許多,至於這樣大規模的征召士兵會不會引起動蕩,這一點斯萊特林並不擔心,兩年之前的那一場鎮壓,已經將南部大部分的部落都給打服了,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造反。

  更何況易魁洛也提出了一定的好政策,隻要參軍不僅僅給工資,如果戰死也會給優厚的待遇,子女或者是家屬可以優先安排工作人,讓他們在南部地區的工廠裏上班,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照顧遺屬,如果活著回來,則可以獲得更高的公民身份,同時照顧自己的家裏人,這對於許多人來說,絕對是值得的。

  至於土地從哪裏來,這實在太容易,鎮壓叛亂的時間裏,大量的部落和村莊被易魁洛摧毀,這些土地如今都在易魁洛的政府手中,完全夠給這些參軍的人分了,所以斯萊特林認為,應該加大組建的力度才行,斯萊特林和阿爾文的支持讓阿姆斯特朗的計劃和報告無疑獲得了極高的重視。

  並且隨著暗夜人帝國越來越肆意的舉動,這種呼聲在軍隊內部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最近這幾年,或許暗夜人帝國內部的部落和貴族們也都聽聞了暗夜人帝國要和矮人帝國相互合作,攻打易魁洛的消息,不少當地的部落都開始對易魁洛的商人進行騷擾,甚至還有極端分子燒毀易魁洛在當地的商業駐點,甚至是碼頭儲藏庫,這無疑激起了易魁洛商人和其背後貴族們的憤怒。

  但是軍部依舊不敢完全下達命令,在最近一次軍部與議會高層之間的秘密會議之中,議會的成員們最終還是不敢下決心開戰,理由也很簡單,易魁洛的經濟怎麽辦?如果真的要與暗夜人帝國開戰,那麽單單是靠現役部隊是肯定不可能的,到時候就必須要進行全國征召,首先便是預備役,整個易魁洛本土大約有六百萬左右,這些人並不算在現役部隊之中,他們或者曾經是退役士兵,或者是民兵組織,接受過日常的訓練,相比起普通人來說,他們無疑有著更高的軍事素養,隻要在軍營中接受半個月的完整,就完全可以當做軍隊來使用,但這批人就夠了嗎?“

  肯定不夠,整個暗夜人帝國橫跨數十萬,土地麵積達到五億平方公裏堪稱前世六個地球陸地麵積的大小,六百萬人,放進其中等同於是一滴水丟入大海,最終必將被淹沒,這一場戰爭,絕對不是預備役那麽簡單,到時候,預備役打光了就要進行全民征召,整個易魁洛所有十六歲以上,四十八歲以下男子都將在征召範圍之內,這些人的數量大約在四千六百萬左右,占據全國數量的四分之一,同時他們占據如今易魁洛工作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

  如果這批人全部進入戰鬥崗位,無數的工廠將沒有工人為其生產,無數的門店都將關閉,這樣的損失他們如何受得了,貴族們雖然已經看到這一場戰爭的勢在必行,但真正要開始損失的時候,他們還是不願意的,阿姆斯特朗說和平已經沒有希望,但人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會去想,會不會就有那麽一絲絲的可能,讓和平繼續延續下去呢。

  畢竟暗夜人帝國,矮人帝國和地精帝國以及易魁洛,彼此之間早就說要征服對方,這件事情已經說了好多年,但最終大家不是還在這片土地上一起生存麽,甚至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大家也都彼此合作,一直走到如今,幾乎將全世界所有可以構成威脅的國度全部消滅,領土擴大百餘倍,為什麽彼此之間還要戰爭呢?

  他們想要躲避開戰爭這件事情,所以一直不願意宣布全國進入戰備狀態,而軍隊這一方則是越來越暴躁,而戰爭的威脅也越來越迫近,但沒有議會的命令,單單憑借軍部的權威和權利,是根本不可能調動全國的力量去進行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的。

  所以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易魁洛的軍部不停的與議會的議員們展開秘密談判,這些知情的人數量不會超過十五人,都是易魁洛真正最為頂尖的人才,也是真正掌握易魁洛權利的人,至於剩下的人,則尚且還不知道這件事情,他們還以為和平會一直就這麽繼續下去,幾國之間雖然偶有摩擦,但也僅僅隻是摩擦而已,邊境上的百姓或許會慘一點,但他們住在帝國的腹心,哪裏會有什麽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