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5-25 22:27      字數:4114
  阿爾文打仗向來不喜歡循規蹈矩,總是喜歡根據自己的心意,以少打多,以奇勝正,因此在他的身上,往往有許多的傳奇,這或許不會讓士兵們喜歡,因為士兵們就想老老實實的打仗,然後贏得功勳和財富,然後回到自己的家鄉,但對於那些媒體來說,阿爾文的故事顯然更有趣味性,因此在民間,阿爾文的聲望始終超過其他的統帥,正是因為他的戰術手法,總是能夠出人意料。

  無論是運動戰還是後勤戰,又或者是其他的作戰手法,都能夠別出心裁,就像斯萊特林也是如此,戰爭的時候總是能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贏得戰爭,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方式,正是讓所有人感到醉心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名聲在民間相當旺盛,尤其是阿爾文,至於斯萊特林,則是因為作戰時,總是會做出一些很殘暴的事情。

  因此不適合作為正麵典型宣傳,畢竟媒體宣傳麽,還是要講究一個正能量的,像斯萊特林這種動不動就屠城的人,著實不是什麽媒體都會喜歡的,百姓也不喜歡,因此斯萊特林往往都是以那種反麵人物作為描寫的對象,可即便如此,也止不住一群愛慕者對斯萊特林有好感。

  而像阿姆斯特朗這樣的人,自然就不太會吸引到媒體的目光,不過對此阿姆斯特朗也不在意,他喜歡打仗,但對於出名,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更何況他雖然敬佩阿爾文在修煉上的成就,但對於阿爾文那種喜歡以少打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戰方式,卻並不是特別感冒。

  他始終認為,戰爭就是以最少的犧牲從而換取最大的勝利,而阿爾文的作戰方式,卻是不計犧牲隻看勝利的結果,這與阿姆斯特朗帶兵打仗的理念相衝突,自然兩個人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真讓阿姆斯特朗去學習阿爾文的作戰方式,阿姆斯特朗還是敬謝不敏的。

  隨著白蘭的到來,整個南部的戰爭也相對進入一個平穩的狀態,在最開始的適應期之後,白蘭和阿姆斯特朗便開始各自攻城略地,而貴族們的私兵則是在兩位統帥的帶領下,專挑軟柿子捏,也是吃的盆滿缽滿,可以說,整個南部對於易魁洛的人來說,便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裏麵充斥著財富,這也讓許多易魁洛的普通人也紛紛開始南下,到南部來尋求發展,或者是經常,或者是做冒險者,又或者僅僅隻是投機。

  可以說南部的易魁洛普通人正在逐漸增加,他們大多在重要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對於周邊的地區則基本不涉足,這也是易魁洛想要的,這些關鍵的交通節點,地理要道,如果全部都是南部人在其中居住,易魁洛自己本身也十分不放心,如果能夠有那麽一丁點易魁洛人在其中,那麽易魁洛的政府也可以更加放心的向前進發。

  同時易魁洛也鼓勵一部分在易魁洛本土不如意的人前往新的土地去尋找機會,一方麵是緩解易魁洛本土的壓力,另外一方麵則是加強對南部地區的控製,而此時,隨著戰爭的順利,越來越多的邦國開始選擇投降,畢竟阿姆斯特朗率領的軍隊太強了。

  之前之所以反抗,一來是看南部被征服地區對於易魁洛的統治並不滿意,因此總是叛亂,這讓尚且還在掙紮的邦國們,認為阿姆斯特朗即便再厲害,也得先將已征服地區擺平才行,如此易魁洛的大部隊們便會被牽製在已征服地區,他們隻需要麵對貴族的私兵就可以了,如此便可以支撐一些時日。

  但哪裏能夠想到,易魁洛竟然這麽快解決了已征服地區所爆發的矛盾,這讓阿姆斯特朗有更多的軍隊可以用來對付他們,那些心存僥幸的人,自然就不得不要開始選擇接下來該怎麽走,第二點便是易魁洛增加了投降者的權利,讓他們可以在易魁洛境內,依舊保持屬於自己的生活,並且減少貢稅,同時還將修建鐵路,通行貿易等等,這樣的舉措,與戰敗然後被清算相比,無疑要好得多,而麵對阿姆斯特朗的大軍,這些小邦國們根本沒有任何的想法,最後便都投降了。

  而剩下的那些大邦國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的實力跟貴族的私兵打打還行,但若是碰到易魁洛的正規軍,著實是不夠看,因此在看到小邦國們都準備投降之後,也意識到大勢已去,一些大邦國們並不甘心,選擇聯合在一起,繼續負隅頑抗,但有更多的大邦國們也宣布投降,站在了易魁洛這一邊。

  三年之後,阿姆斯特朗和白蘭正式像國王陛下上表,南部總計一百七十四國全部平定,億兆生民,億萬土地全部都劃入易魁洛所有,短短三年的時間,龐大的土地和人口終於在阿姆斯特朗和白蘭統帥的帶領之下,成為了易魁洛的掌中之物,這一個消息讓整個易魁洛為之歡騰。

  維克多利在得知消息之後,立刻下令,嘉獎全軍,同時全民狂歡一個禮拜的時間,並將這一天稱為是榮耀日,後來議會提議,如今的易魁洛已經不適合國王的頭銜,勸維克多利廢除國王頭銜,改為帝國頭銜,並且將榮耀日改成帝國日,彰顯易魁洛的榮耀。

  維克多利並不接受,並稱自己才德淺薄,上帝號未免有失人主之風,如是三次,這才在議會成員和貴族們的擁戴下,來到伊思普爾大教堂,在教宗的帶領下,正式稱帝,改易魁洛為帝國,而維克多利則為易魁洛第一任皇帝陛下,在山呼萬歲之中,易魁洛開始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

  而阿姆斯特朗和白蘭則是繼續留在南部,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部署,是因為如今南部雖然已經平定,但各方勢力還是在蠢蠢欲動,有宣布投降之後後悔的,有始終對易魁洛不服的,希望恢複自身邦國的,這些人都需要防範。

  不過這些卻不是重點,如今的南部,這些反叛組織雖然麻煩,但都各自分散,南部地區的多樣地形雖然給易魁洛帶來了許多的麻煩,讓易魁洛的軍隊很難進行全麵的征服,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各個邦國之間的文化語言並不相同,所以雙方之間想要聯合,無疑就變得非常困難。

  易魁洛的軍隊無法迅速集合,這些邦國的實力也無法互相集合,而易魁洛則可以通過鐵路,將軍隊更快速的集合起來,從而在某一點形成優勢,這樣一來,這些小邦國的反叛勢力,也根本就是無可奈何。

  在這一點上,阿姆斯特朗並不害怕,這些小邦國除非全部聯合在一起,那麽對於易魁洛來說才會有難度,如果隻是分散開來,隻需要拉攏分化,這些小部落自然而然也就被解決掉了,根本不會對阿姆斯特朗有什麽影響,他們之所以會被留下來,還是因為軍部希望他們能夠在南部盯緊那些易魁洛自己的貴族們。

  這些貴族們如今吞並了南部地區大量的土地,實力大增,表麵上依舊順服,但誰知道他們背後在做什麽,因此自然需要監視,同時軍部的人留在這裏,也是皇帝陛下希望能夠讓貴族和軍部之間彼此牽製,而阿姆斯特朗的威望足夠的高,有他在這裏,那些貴族們便不敢放肆,而這麽多的貴族密布在整個南部,對於阿姆斯特朗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

  如此一來,在雙方互相監督之下,誰都奈何不了誰,便可以形成一個平衡,不然若是換一個人來,恐怕沒有阿姆斯特朗的威望,到時候這些貴族們會在這片土地上做出什麽,可誰都不能夠保證。

  畢竟他們在新殖民地的所作所為,都讓人曆曆在目,雖然如今易魁洛已經簽訂法律,給予南部地區的民眾一定的權利,可畢竟這裏距離易魁洛本土實在太遠了,萬裏之遙,真是土皇帝們腥風血雨的場所,在這種地方,如果易魁洛不派遣一位大將駐守,恐怕不需要太久的時間,這些貴族們便可以攪的整個南部一團渾水。

  畢竟你指望他們能夠照顧當地的民眾,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之所以要征服這片土地,為的就是從這片土地上掠奪足夠多的財富,包括軍部自身也是如此,都是希望能夠將這片土地變成屬於易魁洛的後花園,但雙方雖然都如此想,但手段不同。

  易魁洛的征服更加希望用一種正道的方式來進行更加合理的剝削,也就是市場經濟那一套,將南部變成易魁洛的原料輸出國以及產品傾銷地,將易魁洛本身打造成為所有產品的終端,以及所有商品的製造地,這是易魁洛的政府所希望達成的目的。

  因此對於當地的普通民眾就不能夠過度的壓迫,他們更加希望這裏的民眾可以生活安定,隻要如此,易魁洛生產出的產品,才可以被更好的消化,易魁洛的收入才能夠穩步提升,而那些貴族們則不同,尤其是那些小貴族們。

  大貴族們背靠大部落,本身在易魁洛就擁有一大批的工廠,公司,商會,因此他們對於政府的想法是支持的,畢竟政府希望將易魁洛本土打造成為真正的商品終端,那麽對於他們這些手中掌握大量資本的部落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他們可以在其中擴大投資,從而撈到更多的財富,這可比直接明搶要賺得多,且可以持之以恒,幾百年的時間都可以就這麽撈下去,更重要的是當地人對於大部落的反感程度也會下降,如此一來,他們就不需要派出大多的士兵來保護自己在南部的利益,所以大部落們其實是支持政府想法的。

  但小貴族們也不是如此想的了,他們大多都是被工業化所拋棄的那一撥人,主要隻能夠依靠家族傳下來的那點土地來保持貴族的雍容華貴,但即便如此,他們也必須要依靠借貸才能夠支付的起,越來越講排場的易魁洛貴族宴會。

  畢竟隨著易魁洛逐漸富裕起來,平民們的生活都日益開始變得豐富,以前看歌劇,戲劇,聽音樂劇那都是貴族的特權,可如今,即便是普通人,也都會一年聽上一次音樂劇,來給自己陶冶情操,雖然他們聽的品級與貴族們不一樣,但這顯然證明易魁洛的娛樂生活文化正在大踏步的邁進。

  也正是因為如此,貴族們的生活也自然愈發奢侈,可以說是窮奢極欲來形容,而那些小貴族們自然是要附庸風雅,那手中有沒有錢,自然隻能夠借,至於樸素度日,那對於貴族們來說是不可能的,隻要一天,大手大腳的花錢,並不僅僅是自己**的問題,更是家族麵子的問題,他們這些貴族本身就沒有什麽天賦,成為武士,隻是一群普通人而已,若是再財力上也顯示出低人一等的狀態,那麽就沒有人再會拿他們當一回事了,所以即便是打腫臉充胖子,他們也必須得這麽做。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小貴族們往往都在銀行那裏欠了大量的債,雖然政府規定貴族們的領地不能夠拿來抵押欠債,但卻可以把上麵的經營權拿走,也就是所有權依舊歸於貴族領主,但使用權卻都在了那些銀行家們的手中,但即便如此,還有很多人依舊是負債累累,甚至連自己的城堡都賣了,隻能夠在小城裏買一套公寓居住。

  這些人,才是令阿姆斯特朗等人頭疼的人,因為他們沒錢,同時工業化也沒給他們帶來什麽好處,所以他們並沒有政府的覺悟,覺得細水長流是一件好事,且也跟他們沒關係,如果不撈錢,他們根本無法開辦工廠,更沒有辦法還債,因此為了還債,為了重新恢複貴族的名譽,他們的貪婪程度那絕對是超出人們想象的,對於民眾的奴役程度,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