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5-25 22:27      字數:4195
  所以後勤的補給就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員來進行,他們大部落雖然實力龐大,但自行運轉一條鐵路,他們還沒有錢到這個地步,或許等到未來他們占據更多土地之後可以進行這一項工程,又或者是火車的技術得到跟新換代,價格開始越來越便宜之後,他們會進行火車鐵路的修建,但顯然不是現在。

  而小部落們便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一個問題,他們的作戰能力不行,但對於易魁洛的忠誠度還是可以的,再加上如今這些小部落都和大部落們生活在一起,平日裏也經常見麵,彼此之間更加親切,起碼比起這些南部的陌生人來說要親切的多,交給他們顯然要更加放心。

  即便彼此之間真的不熟,但畢竟是利益共同體,是可以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他們的,比如說後勤保障,城市的管理,以及基礎的行政管理,都可以交給他們,小部落們得到了發展的空間,而大部落們則可以省卻掉占據城市所花費的人力,積攢更多的力量到前線去,繼續戰爭的進行。

  這對於雙方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構,而戰爭便是接下來易魁洛一年的主旋律,南部聯盟們在戰爭中被不斷的摧殘,而易魁洛得到的土地也是越來越多,但再多的土地,都難以滿足貴族們越來越大的胃口。

  隨著人手緊缺,貴族和軍部都開始招募起當地的人來參軍,並且給予他們一定的待遇,同時現實也逼迫著議會,提高南部被占領地區的利益,畢竟他們在南部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如果全然憑借易魁洛本土的人去統治,那麽即便是把小部落們的精英也派出去,也根本無法進行完全有效的治理,必須對當地人提高他們的待遇,並且扶持起一批親善易魁洛的人。

  這一點其實軍部早就想這麽做,畢竟對於人族來說,扶持起這些異族,不僅僅可以減緩後方鎮壓的壓力,對於人族來說是有著很大好處的,這些大邦的統治者們,往往本身的實力可以和一個大部落相提並論,如果讓他們加入其中,便可以有效的遏製一部分大部落們的想法。

  大部落的數量越多,對於人族來說便是越好的一件事情,畢竟大部落不可能一直團結,人族都是一個種族的,還能夠有這麽多的派係,更何況這些異族們,彼此之間不屬於同一個種族,彼此之間之所以能夠合作,完全是因為有共同利益而已,除此之外,一群完全不同文化,不同身體構造的人,你指望他們能夠像兄弟一樣彼此互相對待。

  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隻要加入的部落越多,他們想要討論出一個共同結果相對來說越發困難,時間也就會越來越長,而在這段時間裏,人族的協調總要容易許多,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種族,生活習慣,社會習俗等等都一樣,在思考問題上,所占的角度或許會有偏差,但不會到天差地遠的地步。

  尤其是精英階層討論出的答案,不會有太多的天馬行空,比較容易統一,所以在這一方麵,站在人族利益上的軍部自然希望給予南部一些真心想要投靠的部落更多的權利,讓他們願意跟易魁洛站在一起,減少麻煩的同時也給國內的部落們一些壓力。

  而原本異族們自然是不願意的,就像人族所想的那樣,如果這些人獲得了權利,那麽對於他們的特權來說就是一種打擊,如今可以給一項特權,那麽未來呢?隨著戰爭結束,時間的拉長,必然會讓這些人重新積蓄起力量,到時候他們會不會就這麽甘心繼續被他們所統治?

  那肯定是不願意的,畢竟大部落與他們的實力相差並不大,為什麽要臣服於易魁洛的大部落們呢,而隻要這個口子一開,那麽未來他們必然會聲縮更多的權利的,而大部落們想要的是這些南部的土地和人民永遠的臣服於自己,那麽就必須要限製這些大邦種族們對於政治權利的要求。

  但如今,政治的現實讓他們不得不答應一部分大邦的要求,畢竟如今雖然征服了,對方的反叛也尚且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但隨著占據的領土越來越多,他們的兵力也相對越來越分散,這些大邦的領主們,雖然可以選擇不反抗,但如果反抗,那勢必會對易魁洛造成很大的傷害。

  且即便不反抗,隻要他們不配合,易魁洛想要統治這些地區也會變得非常困難,畢竟不同種族之間想要統治,是要經曆一個十分漫長的時間的,從中國漢代開始,中國便對西南的少數民族進行統治,但直到清朝,這些少數民族才正式融入到中國這個大家庭來。

  一路上從建立一些小國家為自己的藩屬國,到後來采用羈縻製度來控製,再然後是土司製度,采用世襲的本地官員來統治這些當地人,再到清朝時期的改土歸流,徹底用其他地方的官員去統治這些地方,最後才納入到中國的行政體係之中,前後總共經曆大約兩千年的時間,才讓雙方真正融入到一起。

  而這些異族也同樣是如此,像易魁洛剛剛建立的時候,彼此都是自治的,後來麵對外部的威脅,彼此才團結在一起,建立軍隊和議會,再到後來隨著各方勢力越來越大,原本數萬個部落彼此各自為政,到如今已經縮小到隻有一百個不到的部落依舊擁有政治上的影響力,這種融合,足足花費了易魁洛兩百多年的時間。

  這還是在外有大敵環伺的前提之下才做到的,如今征服這些南部的眾多國土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如何讓他們能夠心悅誠服的接受易魁洛的統治,更何況易魁洛采取了一個極端錯誤的做法,那就是讓小邦的官員和士兵去統治大邦的土地和人民,這種做法,放在近現代的殖民國家並沒有什麽問題。

  英國當年就是那麽幹的,後來德國和法國也都相繼跟上,用另外一片土地的人民去統治其他地方的人民,從而保證這一批被送來的少數派,他們隻能夠團結在大英帝國的旗幟之下,才能夠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這在近現代的殖民帝國之中並不少見,直到現代很多的國際問題和種族問題其實都是殖民時代的遺留。

  但是放到易魁洛,卻出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大英帝國在殖民時並沒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個人種之間是相互熟悉並且了解的,比如印度與中國,或許在史書中有所記載,但真正切實的了解,其實是沒有的。

  而在易魁洛所占據的南部,這些邦國之間彼此已經相處了很多年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裏,彼此都已經熟悉,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易魁洛讓小邦去統治大邦,管理其中的事物,想法是沒有錯,可以利用他們人數占劣勢這一點,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著易魁洛。

  但對於大邦來說,他們的想法,易魁洛卻沒怎麽考慮,這些大邦的人能夠忍受被這麽曾經的手下敗將統治麽?這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情,就像當年秦一統六國之後,派出秦朝的官吏去統治其他地方的人民,而這些秦朝的官吏是不受歡迎的,他們認為秦國是野蠻的國度,不像他們山東六國一樣是禮儀之邦。

  因此對於秦國派來的官員並不待見,而易魁洛麵對的情況也是如此,這些小邦本身就是這些大邦的手下敗將,在大邦民眾的心中,對於這些小邦其實是看不起的,隻不過礙於易魁洛的強大武力,這才勉強屈服而已。

  但短時間內屈服是可以的,但若是長時間都屈服與這些小邦的士兵,這卻是大邦們受不了的,尤其是這些投降的小邦也是越來越過分,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太敢做一些壞事,因為害怕易魁洛處罰他們,二來也是怕這些大邦的子民們鬧事,到時候得不償失,畢竟這些小邦曾經都被大邦們揍過,曾經的陰影至今都在腦海裏揮之不去,所以最開始的時候還算是比較守規矩的,最多也就是言語上的辱罵,且更多的還是軍人對軍人的辱罵以及貴族對貴族的辱罵,平民之間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辱罵。

  但等到後來,這些小邦被易魁洛派往大邦的官員和士兵們看到無論他們怎麽辱罵,這些人都不敢對他們動手之後,膽子也就越來越大,做出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喪心病狂,曾經被大國欺負的那種憤慨,加上如今高高在上,可以肆意淩辱的痛快感,讓他們忘乎所以,做出的事情也是越來越讓人無法容忍。

  比如說在易魁洛的規定之後,額外製定新的稅收項目,從而盤剝大邦的財產,還肆意將大邦的平民劫掠,然後把他們帶到自己的領地上去變成奴隸,奴役他們,甚至隨便在街上殺死普通的大邦民眾,這種事情也是越來越過分,甚至這種現象開始擴散到整個邦國之間的問題上。

  就像早期暗夜人帝國和矮人帝國以及地精帝國擴張時的場景一樣,這些地區開始失去秩序,而那些小邦的貴族們自然也越來越過分,見易魁洛不管,大邦又不敢反抗,便做出更多令人不敢置信的事情。

  比如說為了讓自己開心,便在自己的屋外放置一個大鍋,裏麵燒上滾燙的熱水,然後把一個活人直接扔入鍋中,活活煮死,聽著他們的慘叫聲在一旁吃飯,又或者是兩個士兵比賽,看誰殺人的速度快等等,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彼此之間仇恨在增加的同時,叛亂自然也慢慢展開。

  這些大邦本身就有自己的自尊心,被易魁洛擊敗,因此被易魁洛統治,他們認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本身就是世界的常理,當初他們在掀起戰爭的時候也已經想到了這一種可能性,所以對於易魁洛的統治並沒有什麽置喙的想法,但讓一群原本比自己還要弱的手下敗將來統治自己,並且是如此殘酷的方式,他們完全無法接受,士可殺不可辱,讓這些小邦的貴族和官員,士兵在自己的頭上作威作福,這是他們不能夠接受的。

  而其具體表現便是起義,這讓大部落們的後方變得極為不穩固,包括軍部也同樣是如此,因此在這種前提下,他們就必須要思考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怎麽對待這些已經被征服地區的大邦領土上的民眾,這是他們必須要思考的,而得到的答案也很現實,那就是如今的製度並不適用於當今的南部地區,必須要改變策略,讓當地人最大可能的統治當地人,給予他們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讓他們擁有一定限度的自治權利,而易魁洛則隻派出一定的官員,進行統籌性的工作,並安排駐軍。

  這是最合理的方式,也是軍部和議會商討之後最後做出的決定,這一次維克多利並沒有插手和說話,雙方難得意見一致,而這一個行政命令傳達到南部地區的時候,許多大邦的叛亂瞬間便煙消雲散,畢竟這些人其實很多都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才造反的,他們知道易魁洛的軍隊隻要一到,無論他們聚集多少的人手和占領多大的地盤,都不可能有贏的希望,隻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有尊嚴,這才選擇反抗而已。

  如今易魁洛答應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自然也就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不過除此之外,還是有一部分反叛軍自不量力,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被招安,而是可以占據有利的地形和龐大的軍隊從而跟易魁洛進行談判,這幫人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如今南部被占領地區烽煙四起,易魁洛的軍隊有限,什麽時候平叛,那都是沒準的事情了,誰能夠消滅自己呢,如今自己占據有利地形,身邊又聚攏起一幫人,有何必向易魁洛俯首稱臣,這些人,一般都是以農民起義為主,並不了解如今真正的情況,除此之外,便還有一些陰謀家,希望能夠通過這一個事件,為自己再撈到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