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作者:細品      更新:2021-07-24 00:52      字數:7624
  六年後。

  ??洛城, 虎嶺機場。

  ??這是當地一個很小的軍用機場, 停機坪上兩架小巧的司汀遜飛機隨時準備起飛。

  ??然而飛機下麵站著的人卻遲遲不肯登機。

  ??葛班長勸道, “督軍,走吧, 不能再等了,咱們要先飛成都鳳凰山機場,在那邊換乘吳專員的專機去台島,再不走怕要趕不上了。”

  ??王督軍不答, 隻叫過身後的一個衛士,“再去看看,李小姐到了沒有?”

  ??那衛士應聲飛奔而去。

  ??葛班長歎口氣,想了想又說道,“如果李小姐實在沒趕上, 我們可以留兩個可靠的人在這裏等她, 讓他們護送李小姐慢慢過去。”

  ??現在四處都是共軍,很多地方的陸路都已經被截斷,王督軍身份特殊,一定要搭上吳專員的專機,否則可能就走不了了。

  ??王督軍看看手表, 沉聲道, “再等十五分鍾。”

  ??五分鍾後,那個去看人到了沒有的衛士跑了回來, 身後跟著一個中等身材, 相貌敦厚的中年漢子。

  ??葛班長遙遙看見心裏就是一沉, 心想李小姐到底還是沒來。

  ??王督軍身後的小武輕聲道,“督軍,是李小姐身邊的管事兒,叫熊青岩的那人!”

  ??熊青岩跟著那個衛士小跑到近前,對著王督軍一哈腰,客客氣氣地說道,“督軍,李小姐讓我替她給您帶個話兒,說多謝您派人去接她,隻是很遺憾,她要回牛背嶺去,不能跟您一起去台島了,還請您自己多保重。”

  ??王督軍目光深沉,看著他問道,“回牛背嶺?為什麽,李小姐又不是你們熊家村的人?”說著微微眯起眼睛,“還是你們不讓她走?”

  ??當初離開牛背嶺之後,這夥姓熊的就影子一樣跟上了李芸舒,據說是想讓她回去替他們主持一次什麽祭祀,她一直沒有答應。

  ??熊青岩這幾年一直跟著石韻,幫她打理藥材生意,久經曆練,待人接物本已十分鎮定從容,但被王督軍用這樣的目光看著,卻也忍不住渾身一緊。

  ??苦笑道,“督軍,您誤會了,我們跟著李小姐,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想讓她回牛背嶺替我們完成先祖遺願,再舉行一次大祭,但後來知道這是強人所難,就沒有再提過,李小姐現在要回牛背嶺,完全是她自己的意思。”

  ??葛班長心中焦急,在一旁插嘴質問,“不是你們硬攔著,李小姐為什麽不走?”

  ??熊青岩臉色肅穆,“李小姐說她決定再舉行一次大祭,但能舉行大祭的日期特殊,不是隨便哪一天都行的,她算著還要再等好些年,所以得回去守著山中的祭壇。”

  ??葛班長怒道,“還說不是因為你們!”

  ??熊青岩搖頭否認,“軍爺,真不是我們,李小姐什麽本事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們怎麽可能硬逼她去做她不願做的事情。”

  ??葛班長,“誰知道是不是你們裝可憐,一裝就裝好幾年,李小姐那人心軟——”

  ??這話實在是顛倒是非,李小姐明明是為了救他們在緬甸的殘軍,才不得不遠隔幾千裏啟動了大祭,和熊家村的人裝可憐可沒有半文錢關係。

  ??熊青岩雖然長相敦厚,但人一點都不迂腐,肯定不能背這個黑鍋,於是隱晦提醒,“軍爺是否還記得李小姐在緬甸曾經為你們舉行過一次祭祀?”

  ??葛班長一愣,不知他要說什麽,轉眼去看王督軍。

  ??王督軍看著熊青岩,示意他繼續說。

  ??熊青岩,“那你們有沒有奇怪為什麽她明明有這個本事卻非得拖到你們進胡康河穀山的前一刻才用?”

  ??知道王督軍的飛機馬上就要起飛,這會兒不適合慢條斯理的你問我答,所以也不等兩人回答,就自顧繼續說了下去。

  ??“因為那裏離牛背嶺的主祭壇太遠,且時間不對,不是適合舉行大祭的日子,李小姐當時那麽做相當於啟動了大祭,借助了大祭的運勢,但卻沒有最後完成,欠下了一份因果,這種大因果如果不了結就是對天地神明的不敬,後果難以想象,所以她必須回去牛背嶺,等到下一個適合舉行大祭的日子,再正式舉行一次祭祀才可以。”

  ??“這——”

  ??葛班長聽得瞠目結舌,沒想到竟然是因為他們!

  ??李小姐當初在緬甸幫了他們之後就接連病了一個多月,走路都走不動,撤退的時候連王督軍都背過她,葛班長自己更是背了好多次,原以為這就是她做法之後的後遺症了,沒想到還有更麻煩的,那就怪不得她要拖到實在不行的時候才肯出手救人呢。

  ??這時候飛機上又跑下來個人,臉色很是焦急,催促王督軍,“督軍,真的該出發了!”

  ??熊青岩立刻也一起勸道,“督軍,李小姐讓我一定轉告您,您這個身份留下來會有危險。而且今天是個出門同人,元吉在上的好日子,利出行!您一定要今天出發才能順利到台島。她說她反正在牛背嶺不會走,您隻管保重好自己,等有機會就能回來看她。”

  ??王督軍垂在身側的手握緊,盯著熊青岩問道,“按照你們的講究,下一個適合舉行大祭的日子是什麽時候?”

  ??熊青岩垂眼道,“這個我也不很清楚,適合大祭的日子,約莫每六十年才會有一次,下一次的大祭之日大概還要再等三四十年才能到,所以李小姐才說她以後都會在牛背嶺。”

  ??王督軍一僵,有些不可置信,“還要再等三四十年?!”

  ??熊青岩點頭,“是。”

  ??這個說法李小姐說過一次,他們祖上也有類似的傳言流傳下來,所以他十分篤定。

  ??從飛機上下來那人焦急道,“督軍,真該出發了!”

  ??葛班長一咬牙,朝身邊一個手下使個眼色,兩人大起膽子,一左一右去扶王督軍的胳膊,想把他硬拉上飛機,“督軍,李小姐也說必須今天走,您可千萬要聽她的!”

  ??王督軍深吸口氣,輕輕推開兩人,對熊青岩道,“你告訴李小姐,也請她多保重,我一定回來看她。”聲音很輕,但口吻十分鄭重。

  ??熊青岩忙答應道,“好,您盡管放心,這話我一定帶到。”

  ??王督軍利落轉身,大步朝飛機走去。

  ??葛班長鬆口氣,朝熊青岩一點頭,帶著人小跑跟上。

  ??那兩架飛機都是早就做好準備的,王督軍一行人登機後便立即起飛。

  ??起飛後,王督軍就閉眼靠在座位上,不是暈機,而是心情悵然晦澀,需要閉眼調整一下。

  ??這幾年先是抗戰,後是內戰,他是真的打累了,曆史的滾滾洪流裹挾著共軍席卷了神州大地,勢不可擋,也不能擋,這段時間他能想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急流勇退。

  ??身邊坐著的一人忽然說道,“不用擔心,李小姐不是普通人,她不跟著咱們走也能自己過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

  ??正是孫參謀,他去年在戰場上受了傷,身體一直不好,剛才就沒在下麵等,而是提前坐上了飛機。

  ??王督軍和孫參謀合作了這麽多年,已經不隻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而更像是多年的老友,相處時十分放鬆隨意。

  ??王督軍也不睜眼,輕歎一聲,“這我自然知道,隻是有些遺憾。”

  ??具體遺憾些什麽他沒說,但孫參謀也心知肚明,跟著歎口氣,又提起另外一件事,“今早得到的消息,小韓半個月前在山東帶著他手下的隊伍投共了。”

  ??這要算件大事,然而王督軍連眉毛都沒動一下,過了一會兒竟說道,“也好。”

  ??孫參謀和他心意相通,“是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壓低聲音道,“回頭我還要找人給他傳句話,讓他既然決定了就跟著共軍好好幹,自己多保重。”

  ??大家自己的小命也都寶貝著呢,和日本鬼子打的時候可以拚命,打內戰的時候打死了可不劃算得很。

  ??韓團長是個聰明人,懂得變通,聽說在山東被共軍一困住就立刻投誠,也算是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王督軍終於睜開了眼,轉頭看向窗外,淡然說道,“你倒想得開。”

  ??其實他也想給韓團長傳這樣一句話,可惜處在他這個位置,這種話是無論如何不能說的。

  ??他戎馬半生,早就悟出了一個道理——該打的仗拚命也要打,不該打的仗,那就不打也罷。

  ??孫參謀要笑不笑地長歎一聲,說道,“大勢所趨啊!想不開又能有什麽辦法?日軍投降的時候,我們的局勢一片大好,兵力數倍於共軍,裝備更是不知比他們好了多少,結果怎麽樣?短短幾年時間就一敗塗地,實在是自己從根子裏爛了,人家是眾誌成城,我們是一盤散沙,有多少軍隊槍炮也是外強中幹,不禁打。一個個都是有好處在前,做事在後,我隱約聽上麵自己都說過——”說著隱晦地向上指了指,“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奈之若何啊!都這樣了,還指望著能贏過誰!督軍,你說——”

  ??說了幾句不聽王督軍那邊有回應,便轉頭去看,卻見王督軍一直在盯著窗外,好似沒聽見他說話一樣,便也湊過去看一眼。

  ??此時飛機正在努力向空中攀升,透過橢圓的小窗戶還能看到地麵的景物。

  ??隻見地麵上有兩個人展開了一卷幅寬很寬的白布,上麵兩個奇大的大字:保重!

  ??旁邊還站了個身材苗條的女人,正朝他們的飛機揮手告別。

  ??孫參謀輕輕“啊”了一聲,“是李小姐!”有些欣慰,“她來送您!好家夥,這兩個字真大,她有心了!”

  ??王督軍唇角微微抿起,眼中有一抹柔軟又晦暗不明的情緒滑過,臉上看著倒比剛才淡漠的樣子生動了許多。

  ??直到下麵的三個人和兩個大字都越來越遠,徹底看不見了才轉回頭來,輕聲道,“是要保重,她因為我們才滯留牛背嶺,我總要堅持到再回來看看她才能安心。”

  ??地麵上。

  ??石韻直到那兩架飛機遠去不見才讓人把大幅送別標語收起來。

  ??係統輕聲埋怨,“這個標語有點傻。”

  ??石韻持不同意見,“王督軍他們這會兒肯定心情頹靡,就要用這麽又大又醒目的東西給他們提提神才好。”

  ??又說道,“兩歲,你要是心裏也有些不舍就直說,不要總這麽別扭。你提前說了,我還能幫你也做一副送別標語。”

  ??係統別扭道,“他們又不知道我是誰,做了也沒用,”又不樂意道,“你才別扭呢。”

  ??石韻卻忽然想到一件事,“說起來咱們來了這個地方這麽久,你早就不是兩歲了,應該十幾歲了才對。怪不得,十幾歲的人都有叛逆期,你這是到叛逆期了。”

  ??係統,“你才叛逆期呢。”

  ??石韻被一個係統常年在耳邊嘮叨,早就練出對不想聽見的話充耳不聞的本事。

  ??隻當沒聽見,自己活動活動肩背,放鬆一下因為剛才長時間仰頭揮手而有些酸痛的脖子和胳膊,然後深吸一口氣,“咱們也該走了,我要去牛背嶺種樹種菜,飼養各種家禽家畜,收購各種山珍野味,事情多著呢。”

  ??係統奇怪,“那大山裏麵全都是樹,你還要種什麽樹?”

  ??石韻答道,“果樹。”

  ??係統,“幹什麽?”

  ??石韻,“我要吃。”

  ??係統問,“那種菜呢?”不等她回答就自己答了上來,“肯定也是你要吃。這個簡單,我看熊家村的人一直都有自己種菜,咱們再去幫他們豐富一下品種就可以了。”

  ??以此類推,後麵飼養各種家禽家畜,回收各種山珍野味什麽的,肯定也是石韻要吃的。

  ??係統感歎,“你可真能吃!”

  ??石韻煞有其事地解釋道,“山裏的生活條件艱苦,我還要再堅持三十七年零六個月,一定要營養好才能活那麽久!”

  ??係統,——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

  ??牛背嶺位於秦嶺南麓,由大大小小幾十座山峰組成,最低的山峰海拔一千五百米,最高的能達到兩千八百米。

  ??山上遍布茂密的原始森林,自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瀑布飛濺,深潭溪流遍布其間,景色也優美宜人。

  ??當地自古就有傳說:牛背嶺由二十六座山峰組成,其中最高一座山峰古時候叫做神仙峰,夏朝帝王子啟曾經登上神仙峰,在那裏獲得了溝通天地的能力。

  ??這個傳說代代相傳,到清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進山遊玩,不知怎麽在一座山峰上迷失了方向,怎麽也走不出來,轉了好些天,最後累得昏倒在地,醒來時卻莫名其妙地又回到了山下。

  ??這個讀書人就認為自己是誤打誤撞進了神仙峰。

  ??這件事甚至被記載在了啟水縣的縣誌裏:本縣毗鄰牛背嶺禦二十六峰,其一古名神仙,自古帝王通天地玄黃之所,乙亥年四月初八,閔氏子入山,誤闖而不得出,後昏睡不知,醒來已至山外,大駭,始信確有其峰。

  ??這一段提起來其實也很像是個神話故事,做多是一個書生進山迷了路,出來後自己把這段經曆進行了藝術加工,和古代傳說掛上鉤,又寫進了縣誌裏。

  ??反正可信度不高,現在之所以又把這段記載從資料室一堆泛黃發黴的故紙堆裏找出來,是因為有台島來的商人有意在啟水縣投資建廠。

  ??組織了一個考察隊來這邊實地考察,縣領導十分重視,熱情接待的時候對本縣進行了全麵深入地美化介紹,這段能證明本縣曆史悠久,是一塊風水寶地的傳說自然也要穿插其中。

  ??考察隊當即產生了興趣,要求去神仙峰看一看。

  ??縣領導有些為難,這隻是個傳說,具體哪座山峰是神仙峰誰也不知道。

  ??而且山路崎嶇,考察隊為首一位王先生雖然看著精神氣派,很有風度,但年紀已經不小了,也不知禁不禁得起進山的辛苦折騰。

  ??不過上麵的轄區領導早就發了話,說他們這裏地處中西部,難得有外商對這裏產生了投資意向,讓他們盡可能抓住機會,拿到投資。

  ??於是拿了地圖去找王先生商量,想勸說他去離得最近的一座山峰遊玩一下就算了。

  ??誰知人家隨手一指,就指了最中間的一座山峰,指定要去那裏考察。

  ??接待專員努力在腦海中翻找了半天,才找出關於那裏的一點點印象,頓時就有些愁眉苦臉,“王先生,那裏車開不進去,要走至少兩天才能到,而且那座山峰上的景色和其它幾座差別也不大,隻有一個像牌坊一樣的大山門,年久失修,也很破舊了,真沒什麽好看。”

  ??王先生的助理用客氣卻十分堅定的態度表示他們就是想去看看那個山門。

  ??縣裏領導們為此連夜開了個會,本著要讓來考察的台島友人吃好玩好考察好心情好的原則,最後決定舍命陪君子,既然王先生一定要去那裏,那就由縣長領隊,帶上縣裏一批年輕幹部陪他一起去!

  ??好在那邊的山裏還有個人口凋敝的自然村,不算是真正的荒山野嶺,實在累狠了還有個地方能歇歇腳。

  ??…………

  ??天蒙蒙亮。

  ??石韻已經帶著熊家村的村民來到了縣裏接待人員口中那個年久失修,十分破舊的山門前。

  ??這裏其實是一個寓意山門為柱,石階通天的巨大祭壇。

  ??石韻帶著眾人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祭品擺放在石階下方。

  ??那些都是她在戰場上收集到東西:各種樣子的子彈,碎彈片,刺/刀,肩章,軍帽……,每一件上麵都有烏黑的陳年血跡。

  ??石韻有些擔心,在心裏悄悄問係統,“兩歲,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這些東西還有效嗎?”

  ??係統很肯定,“大祭需要斬千人,而那場戰爭死了無數人,當然有效。”

  ??石韻籲口氣,緩緩直起已經不再挺拔的腰背,神思有些恍然。

  ??這些東西被她藏了幾十年,今天再看到,她的眼前仿佛又出現了一片屍山血海,戰骨崢嶸。

  ??遠處天際忽然有金光閃動,是一輪紅日躍出山間雲海,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瞬間灑遍山間。

  ??係統的聲音裏有壓抑不住的興奮,“時間到了!我們終於等到了!開始大祭!”

  ??石韻舉起右手,輕輕一搖。

  ??“叮鈴——”

  ??一聲清越的鈴聲就回蕩在了山穀之間。

  ??“叮鈴——”

  ??“叮鈴——”

  ??一聲一聲,悠遠綿長,古老神秘的韻律再一次響徹在天地之間。

  ??“吉日兮良辰,

  ??穆將瑜兮上皇,

  ??……

  ??廣開兮天門

  ??……

  ??”

  ??從下麵上來的一行人遠遠地停住,看著山門前正在搖鈴起舞的眾人有些失神。

  ??古樸的舞蹈和悠遠的鈴聲似乎有著神秘的力量,攝人心魄,仿佛是一首亙古不變的音律回蕩在天地之間,上達天聽,下佑眾生,祈天地祥和,求國泰安寧。

  ??——卷一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