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咬住不放
作者:雲四娘      更新:2021-10-29 16:31      字數:2184
  隨著天子李政行來,趙王李珂翎麵上的血色一點點褪盡。

  好似李政走出的每一步,都死死踩在他的心上,並且烙下深深的烙印,痛得他血肉模糊。

  李珂翎心一顫,雙腿發軟,有些站不住。

  他強迫自己靜下心神。

  心中暗暗存了僥幸,昔日二皇兄謀反,父皇都沒有起殺心。

  而他,隻不過私下斂財,匈奴那件事兒,薑淮已死,他們也沒有確鑿證據,不至於讓父皇對他下死手。

  大不了潛伏些日子,再重新來過!

  成大事兒者,自然要能屈能伸!

  如此一想,李珂翎緊走了幾步,跪迎天子蒞臨。

  李政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徑直略過他,攀上禦階,穩坐在龍椅上。

  不等天子出聲,大總管李為心領神會,早已撿了一遝宣紙,小跑著呈給了天子。

  李政細細看了一遍,看向殿下的李珂翎,冷冷出聲:

  “趙王,私下斂財,暗中收攏朝臣,勾結匈奴,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一樁樁,一件件,都足以讓朕殺了你。

  如今,當著朝臣的麵,你還有什麽話說?”

  李珂翎膝行了幾步,滿眼委屈。

  “父皇,您要為兒臣做主啊,兒臣喜好遊山玩水,交結友人,也是一次意外,認識了喬裝出行的匈奴二皇子拓跋睿。

  我們就喝了一次酒而已,兒臣當時真的不知道他的身份。如果兒臣知道,就是拚著一條命,也要殺了他,為我大安萬千戰死的男兒報仇!”

  趙虹英聽見李珂翎滿口胡謅,頓時氣極。

  “趙王,整個大安,隻有你見過匈奴二皇子,而那‘花開’一毒,正是匈奴宮廷裏的秘藥,如果沒有中那毒,重傷的父親怎麽會突然病情惡化,不治而亡?”

  李珂翎瞬間拔高了聲音,“雲英郡主,父皇在此,你可不能惡意攀咬,照你這麽說,六皇弟,以及已經故去的姨母,都是本王害死的?

  簡直笑話,本王和表妹從小青梅竹馬,敬重姨母都來不及,怎麽可能陷害她!”

  大殿上的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低語起來。

  神武侯趙衛國拄著拐杖,站在百官首位,麵色鐵青,一語不發。

  趙虹英揩了一把眼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朝龍椅上的天子磕了個頭,這才直起腰身,從懷裏掏出一封信。

  “陛下明鑒,這份賬目是前些日子臣女得來的,是英武將軍薑淮羅列的賬目,裏麵一筆筆記錄了何年何月,趙王通過他向匈奴傳遞了什麽消息,最可怕的一次,趙王更是將榆州的布防圖送給了匈奴。

  而趙王所要的,便是,匈奴日後助他登基……正是因為布防圖泄露,家父深受重傷,還被種下了劇毒,最後不治身亡。”

  陛下,趙王賣國求榮,意欲謀反,其心可誅!您一定要懲治大安的罪人,為家父,為逝去的萬千將士報仇!”

  控訴完,趙虹英已是雙眼赤紅,淚流滿麵,深深一揖,伏在大理石地麵上,痛哭出聲。

  哭聲悲切,無助,殿中眾人聽了,無不動容,心酸。

  李為腦中轟然炸響,心跳加快,急忙將趙虹英手裏的證據呈給了天子。

  李政看完,死死攥緊了手裏的紙張。

  信上的字跡的確是薑淮所寫,與他每次呈送的奏報一模一樣。

  李政死死盯著殿下的李珂翎,一字一句道:

  “朕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坦誠所有的事兒,否則別怪朕心狠!”

  如今的皇子裏,五皇子李瑀熙性子太散,成不了大事兒。

  秦王李琮燁,雙腿患病,更重要的一點,剛直不阿,他無法掌控!

  如今就隻剩下趙王一個,他不想江山後繼無人!

  李珂翎並沒有明白天子的深意,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父皇,您要相信兒臣啊,兒臣一直恪守您的教誨,忠君愛國,兄弟和睦,絕對不會做出這樣天理難容之事兒!

  父皇,一定有人要害兒臣,您可要救兒臣啊……”

  李政心裏最後一絲理智徹底被怒火吞沒,他手一揮,禦案前的玉盞徑直飛了出去,砸在了李珂翎額上。

  滾燙的茶水燙得李珂翎一個激靈,碎瓷片割傷了他的額角,一股殷紅的鮮血順著額頭淌了下來,觸目驚心。

  朝臣呼啦啦跪了一地,高呼天子息怒。

  李政不為所動,盯著殿下的李珂翎,咬牙切齒道:

  “四皇子李珂翎,品性惡劣,勾結匈奴,殘害忠良,德不配位,即日起,革去趙王爵位、皇子身份,淪為庶人,押入宗人府。

  宗人府、大理寺、刑部!”

  隨著天子話音落下,殿中走出了三個官員,跪地聽命。

  “李珂翎一案,六皇子案,荊州冤案,三司會審,一個月為期,否則,提頭來見!”

  三司官員惴惴應下,滿心悲涼,皆從對方的眼裏看到了絕望!

  兩日後,一份小報傳遍了大安。

  三司朝官看完小報,直接癱在了太師椅裏,半天回不了神。

  小報從一些小事兒入手,再現了當年荊州決堤案,趙雲鵬中毒案,六皇子中毒案的所有細枝末節。

  眾人讀完,都驚出一身冷汗,這個四皇子,不動聲色,籌備近十年,謀劃了一篇大局。

  手段殘忍,心狠手辣,絲毫沒有一個未來天子應具備的仁者、愛民風範。

  大安一旦落在他手裏,危矣!

  那些還在觀望的百姓和朝臣,悉數倒向另一方,皆聲稱要三司查清真相,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天子李政待在乾清宮,不做任何回應。

  整個局麵處於膠著之勢,實在熬人。

  蘇淺璃站在天機閣二樓窗口,看著對麵酒樓緊閉的兩扇窗戶,屹然不動。

  她好想他!

  侍書走了過來,看了眼窗外的春雨和冷風,忍不住勸道:

  “小姐,關上吧,別凍著了!”

  蘇淺璃不置可否,淡淡問道:

  “六皇子法事何日舉行?”

  “兩日後,在華嚴寺,如今形勢不穩,德妃不打算出城!”

  蘇淺璃怔怔瞅著手背上的一抹紅痕,很淡很淡,若不仔細看,一時都發現不了。

  那是元宵節當日,趙虹英招呼的,蘇淺璃可不會忘記。

  “告訴趙虹英,想要給她父親報仇,救出秦王殿下,就照著我的話做,否則,有什麽後果,她自己承擔!”

  “是,奴婢這就去!”侍畫躬身一揖,急急退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