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掙錢的意義
作者:愚蠢的橘子      更新:2021-09-28 23:36      字數:4185
  談判陷入了僵持,陳一提出的價格,是張小燕沒有辦法做出決斷的。

  征得陳一的同意之後,張小燕又一次走進了客房,拿起電話,給遠在台北的劉先雲打了過去。

  台北的劉先雲,打著哈欠,讓屋內的傭人給自己拿一件外套,順便拿一些吃食,準備奮戰到天明。

  他沒有等到天明,隻等了一個小時,電話便再一次響起。

  “小燕嗎?”劉先雲飛快拿起話筒,詢問道。

  “對,是我!”

  “劉總,陳一已經開好了價碼,六千五百萬港幣,這是他的最終價格!”張小燕如實稟報道。

  劉先雲聽到張小燕匯報的價格,也感覺頭疼,這比自己的底價,高出太多。

  華視這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

  上有中視的打壓,下有地區電視台的追趕。

  前幾年為了趕超中視,劉先雲砸了重金,先後從中視挖走了張小燕等人,組建了華視的綜藝娛樂部門,開創了華視的娛樂時代。

  這樣的開創,代價也是巨大。

  娛樂部門中,都是台北娛樂圈的人才,他們每個月的工資,就需要上百萬。

  但華視的信號,並沒有遍布全島,隻有主要城市才能接收到,並不像中視,信號塔隨處可見。

  觀眾少,這就代表廣告投放少。

  廣告商也不是傻子,不會把自己重要的廣告,交給一個小電視台。

  但因為華視在幾大城市的影響力,還是往投放了一些廣告。

  讓華視有了收入,不在單純靠台北財政支持。

  “小燕,有沒有可能,把價格壓下來?”劉先雲摸了一把胡子,認真的問道。

  張小燕想了想,之後想起陳一之前的請求,猶豫再三,之後說道:“陳一跟我談判之前,提出了一個要求。”

  “是關於他的師父,李翰祥。”

  “您也知道,李翰祥導演,上了大公子的禁令,不允許任何人跟他合作。”

  “陳一想把李翰祥,從這份名單上撤下來。”

  “還有就是,陳一想要一部分華視的股份!”。

  劉先雲聽完這兩個要求,也是頭如鬥大,這根本就不是他這個小人物,可以左右的。

  “哈哈,真是給我出難題啊!”

  “我們華視哪有這個本事兒,幫他解決這兩個難題。”

  “小燕,你回絕的對,咱們辦不成的事兒,沒有必要調這別人。”

  “陳一不是一個簡單人物,剛開始可能反應不過來,但到後麵,一定會反應過來。”

  “到時候,一定會鬧得不愉快!”劉先雲肯定的說道。

  張小燕也知道陳一不是好惹的,所以沒有答應,但談判已經進行到這步,必須要進行下去。

  跟陳一的談判,這可能是張小燕經曆過,最簡單的談判。

  但同樣是最難的。

  因為對方開出的條件,就是最終價格,除非你會拿出可以等價交換的利益,否則他不會鬆口。

  “這個價格,還有有商量的餘地嗎?”劉先雲第三次問出這句話。

  張小燕聽到劉先雲三句不離錢,也明白自己頂頭上司的難處,可她不得不冷酷地,打翻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劉總,應該沒辦法壓價了。”

  “陳一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

  “說實話,陳一並不缺買主,隻要放出風來,中視會第一時間派人跟陳一接觸。”

  “所以,這可能是咱們最後的機會!”。

  劉先雲也沉默起來,思考自己應該如何決斷,等了三秒鍾,他開口說道:“告訴這個大才子,我們同意了這個價格。”

  “合同製定完之後,就會傳真發到馬賽,你拿到手之後,就跟陳一簽約,不用跟方逸華一起回來。”

  “馬賽風景不錯,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聽到劉先雲同意了陳一的報價,張小燕也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那老板,這次得算我出差,加班費可不能少啊!”。

  劉先雲心病以除,也是笑著回答道:“好!好!好!算你加班費!”

  “我也該回去睡覺了,年紀大了,熬不住了。”

  “你去處理吧!”。

  張小燕說了一聲“晚安”,之後就掛斷了電話,又一次出現在客廳當中。

  陳一坐在椅子上,搖晃著雙腿,看著遠方的風景。

  德彪見屋子氣溫冷了,就點燃了客廳當中的壁爐,將屋子氣溫提升起來。

  張小燕重新坐在椅子上,看著陳一,笑吟吟的說道:“陳先生,我們華視已經同意您的報價。”

  “合同會在這兩天傳真過來,我們可以立刻簽約!”。

  陳一對華視的答複,並不意外,《超級女生》是一個好生意,不能說一年掙上一個億,但盈利幾千萬,還是不成問題的。

  他沒有說話,隻是繼續看向窗外。

  陳一有點累了,不知道自己的掙怎麽多錢的意義,轉過頭,對張小燕說道:“小燕姐,你說掙錢的意義是什麽?”。

  張小燕被陳一突如其來的問題,問蒙了!

  掙錢的意義?

  掙錢不就為了花嗎?

  張小燕本想來句快言快語,但看到陳一滿眼的求知欲,好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答案。

  沉思片刻,張小燕認真的說道:“其實錢是沒有意義的,你說它是錢也對,你說它是紙也成。”

  “或者說,錢隻是個鑰匙!”。

  一把鑰匙?

  陳一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立馬感興趣的問道:“怎麽說?”。

  張小燕見到陳一的情緒被她的話調動起來,繼續說道:“錢就是符號,但卻是打開一切的鑰匙。”

  “打個比方,您喜歡一幅油畫,在合法途徑中,您就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等價交換品也好,或者是錢,都可以。”

  “但代價最小的,就是錢!”

  “一窮二白的人,總認為錢是最難掙的,但咱們這些人明白,隻要方法得當,錢會源源不斷的湧進來!”

  “所以,錢在咱們心中,是最低等級的!”

  “我認為,錢是鑰匙,是幫助咱們打開大門的鑰匙。”

  “小到買包,買車買房,大到開發項目,錢隻是一個等價物而已!”。

  陳一細細琢磨了一會兒,發現張小燕說的對。

  在思考當中,剛才的疲憊感也一掃而光,讓他重新振作起來。

  “張小姐說的對,是我著像了。”

  “華視既然同意了我的報價,那就這樣,合同到了,我就會簽字,到時候把錢打到我公司賬戶上就行!”

  “咱們也出去走走,去看看片場的情況,之後一起吃個飯!”陳一站起身,對張小燕說道。

  張小燕拿起手拎包,有一些遲疑看向窗外。

  陳一明白張小燕的疑惑,於是讓張小燕稍等,他回到自己的房間,拿了一件自己的夾克,重新回到大廳,遞給了張小燕,小聲的說道:“馬賽的氣溫比港島低太多了。”

  “因為是山區,氣溫可能會降到零度。”

  “這件夾克是新買的,清洗之後,我還沒有穿過。”

  “小燕姐要是不嫌棄,您就先對付對付,回酒店後,在換上自己的衣服!”。

  張小燕感激地說了聲謝謝,穿上陳一借給她的夾克,跟他一同走了出去。

  片場距離臨時住所,隻有五分鍾的路程。

  陳一沒有讓德彪把車開出來,隻是讓後勤人員開始準備晚飯,之後就帶著張小燕往片場走。

  《非常人販》的拍攝,早已經進入尾聲,剩下的就是一些片段,需要補錄。

  方逸華看著片場眾人的忙碌,眼中露出滿懷的神色。

  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在片場工作。

  那時候的邵氏,根本沒有無線,隻能靠著電影掙錢。

  鄒文懷也有逼宮的趨勢,帶著一票小兄弟,準備要跟邵逸夫討要工資。

  邵逸夫老謀深算,但不能親自下場,隻能在幕後指揮,讓她衝鋒陷陣。

  那時候真是開心,自己好像有無限的動力,整日監製電影,出品了一部又一部的電影,讓邵氏日漸興盛起來。

  王京不知道方逸華為什麽前來,但作為晚輩,隻能小心的侍奉著。

  “真是個好地方啊!”方逸華戀戀不舍地收回目光,小聲念叨了一句。

  王京沒聽清方逸華說什麽,剛想詢問,就聽到方逸華繼續說道:“場地不錯,設備也比港島強上不少。”

  “好萊塢這幾年,的確進步很大!”。

  聽到方逸華的話,王京有點小得意,於是介紹道:“這些設備,都是阿一購買的。”

  “這次拍完之後,就會拉回港島,作為以後的拍攝設備。”

  “但方小姐,咱們港島的拍攝設備,實在是太落後了,根本拍不出好影片。”

  “大家都在買房買地,根本不想往電影裏,追加投資,這可怎麽得了啊!”。

  王京的話,讓方逸華沉思,這些問題,她早就發現了。

  但電影行業已經被邵氏放棄了,沒有必要在邁進這攤渾水。

  王京見方逸華不想回答,也就消停地站在她的身後,陪著她站著。

  陳一帶著張小燕走進片場,邊走邊介紹片場的情況,見到方逸華和王京站在不遠處,就走了過去。

  “方小姐,我們這麵已經談完了。”

  “酒席已經準備好了,咱們過去吧!”陳一走了過去,對著方逸華說道。

  方逸華戀戀不舍地看了片場幾眼,沒有說話,點了點頭,算是同意陳一的安排。

  杜琪峰也從《電鋸驚魂》的片場過來,跟著陳一一行人前往臨時餐廳。

  劇組人員都是吃大鍋飯的,但陳一憑生沒有其他愛好,不愛煙,也不愛酒,就喜歡口舌之欲。

  所以,就在馬賽當地聘請了兩個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專門給劇組做飯。

  嘉禾和派拉蒙給的拍攝經費充足,陳一也沒有幫兩家公司省錢的心,每天采購食材的錢,都給的足足的。

  劇組成員對劇組的高福利待遇,自然是拍手歡迎,沒有半點反對。

  一行人來到早已經準備好的包間落座,陳一示意一旁的服務人員開始上菜。

  杜琪峰和王京傻傻坐在一旁,他們倆個根本不知道方逸華和台北來的張小燕,到底為什麽前來馬賽。

  “來,我們歡迎前來探班的方小姐和張小姐,大家幹杯!”陳一拿起一杯紅酒站起來,大聲的說道。

  其他四人,也一起站來來,喝幹淨杯中的酒,重新落座。

  方逸華的注意力,並沒有在飯菜上,而是看向片場方向。

  陳一坐在主位,自然關注到方逸華的舉動,也明白她的心思,於是說道:“方小姐,我一直認為邵氏放棄電影行業,實在是太突然了!”

  “現在電影的前景正好,邵氏是不是考慮回歸那?”。

  陳一的話,讓在座的所有人,都起了小心思。

  邵氏可是之前港島的電影霸主,它要是準備重新回到港島電影市場,一定是個驚天消息。

  “陳先生,要是邵氏回歸,第一個受衝擊的,就是你們寶禾。”

  “嘉禾已經成型,兩家公司相愛相殺多年,已經知根知底,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除非,你們寶禾不在留在港島!”方逸華微笑著說道。

  陳一聽到這裏,無所謂地搖搖頭,笑著回答道:“港島的市場少,但不代表容不下寶禾。”

  “我跟鄒先生之前就說過,一木獨春不是景,百花齊放才是春。”

  “好萊塢的工業體係,已經形成,但反觀港島電影業,還是起步階段。”

  “再有五六年,頹勢就會出現。”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方逸華知道陳一沒有說謊,陷入了沉思,之後認真的說道:“你知道,我雖然是無線的掌門人,但事關邵氏影業,還得六叔發話。”

  “不過,之前放棄的太果斷,股東們對於放棄這樣的聚寶盆,也是不太滿意,應該不難通過。”

  “但是,我們都知道,港島電影不會成氣候,內地一天不放鬆管製,我們就不會有票倉。”

  “到時候,還是鏡花水月,白高興一場!”。

  陳一點點頭,對著方逸華說道:“的確如此,內地的市場一定會打開,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是,我認為這不是最大的難題。”

  “如果不改變港片的粗製濫造的毛病,港島電影市場,不會有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