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互捧i.
作者:苡瀾      更新:2021-08-18 06:37      字數:2190
  這事傳到華安長公主耳中,已經是兩天後了。

  吳大公子差點被盛怒之下的吳大人活生生打死,最後還是吳映月哭著求情,吳大人看在女兒的份上,才饒過吳大公子。

  這可真是的笑話。

  尤其是落在一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禦史中丞吳大人頭上,還是嫡長女正是被陛下賜婚的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

  吳家的臉,丟大發了。

  吳大公子被他爹教訓了一頓,傷都沒好就跑去找杏月姑娘,按照吩咐給了她兩個選擇,一個是被帶到莊子上養胎,孩子可以有,但母子倆不能進府;一個是打了孩子,吳大公子給杏月姑娘一些補償,他們從此一刀兩斷,杏月姑娘遠離盛京,日後也別再提起這樁事。

  什麽?

  杏月姑娘一聽,哪裏肯罷休。

  若說以前,她或許會識時務知難而退,畢竟吳大公子也不是什麽多靠譜的人……

  但現在,吳家都是要和華安長公主結親的人家了,眼見越爬越高,她就是做吳大公子的妾室,也比在花樓有前途啊。

  杏月姑娘便帶著孩子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事情愈演愈烈,朝堂上每日都有彈劾吳大人的奏折。

  禦史中丞府中,吳夫人每日以淚洗麵,幾個得寵的妾室急的上火,連帶著安分守己沒幾日的庶妹們也跟著擠兌吳映月。

  你兄長闖的禍,憑什麽要我們一家子承擔?你自己是得了好姻緣,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啦,可她們呢?因為吳大公子這一檔子事,她們這些雲英未嫁的姑娘的名聲也受損了!

  吳映月又要找人去和杏月姑娘“講道理”,又要幫母親穩住一大家子,忙的焦頭爛額,別說去煩秦清了,她都不敢出現在秦清麵前。

  親兄長做出這種事情,哪怕吳映月已經被賜婚,也還是不可避免收到了波及。

  她哪裏還有臉去見秦清?

  更不要說求到長公主府頭上。

  吳映月相信,若是華安長公主出手,怕是不用半天,就能解決了那杏月姑娘,順帶解決了這些日子的流言蜚語,也能教人看出長公主府對吳映月這個長媳的看重,但……

  這還沒成親呢,吳家就這麽多麻煩事,真要是成了親,秦衡豈不是要天天給大舅子擦屁股?

  吳映月哪敢去跟長公主府提?

  她咬咬牙,也想憑借自己擺平此事,最好叫華安長公主他們看見她的本事,方才不會被輕視。

  吳家的事越鬧越大,顯然超出了秦清的預料。

  她把這事和秦衡一說,秦衡沉吟道:“這事兒,怕是有人在後頭推波助瀾。”

  “是。”秦清也是這樣猜測的,否則憑杏月姑娘這樣的身份,哪裏敢和吳家作對?

  秦衡的傷已經養的差不多了,隻是不想出門。世家子不必走科舉之路,也能得陛下重用安排官職,在此之前,秦衡兄弟倆已經幫明章帝辦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事,如今又賜了婚,想必傷好之後,少不了明章帝的器重。

  正因如此,在不少大臣眼中,明章帝與華安長公主感情親厚,毫無嫌隙。

  “阿寧,你問問長玠,是不是他做的。”思來想去,秦衡也隻能猜到謝策。

  “我問過了。”秦清遲疑了一下,“可是他說,不是他。”

  秦衡合上書本,眼底泄露一絲笑意,回頭看她:“你信嗎?”

  秦清誠實道:“不信。”

  很好。

  秦衡道:“既如此,便隨他去。隻是別牽連了其他人。”

  吳映月和吳家其他的庶子庶女都還算是正經人,行為作風也不似吳大公子那樣胡來,沒理由要他們去承擔吳大公子犯下的錯誤。

  秦清也是這個的意思,她隻想找點事情絆住吳大姑娘,可沒想害他們全家雞犬不寧、身敗名裂。

  凡事都有底線,做人做事,理當如此。

  秦衡翻了一遍往日好友送來的書信,無一不是關懷慰問,除個別幾個促狹的會提到他多了個未婚妻外,其他倒是避免了這個話題。書信之中還有太子的一份,秦衡捏著薄薄的那張紙,神情捉摸不定。

  “阿兄?”

  “沒事。”秦衡回過神來,安撫一笑,“我這裏沒什麽事,阿寧,你回屋去吧。”

  秦清看了秦衡一會兒,忽然問:“與我有關?”

  秦衡想也不想道:“不是。”

  秦清福至心靈,“那就是謝策。”

  “……”

  秦衡啞然失笑,見她猜中,也不瞞著她了:“是他的事。不過不大要緊,回頭阿兄問問他,你不必放在心上。”

  如果“不大要緊”,秦衡方才就不會露出那種古怪深思的表情。

  秦清心想,他又做什麽了?

  *

  更闌人靜,萬籟俱寂。

  二月裏的夜晚不似夏日多蟬鳴,擾得人睡不安穩。子時一刻,正是好眠的時候。

  長公主府的某處院落,走出一個修長人影,與守夜的守衛換了個眼神,便悄無聲息離開,墨色長袍與夜色相融,叫人不易察覺。

  這個時辰,謝策的書房還亮著燈。

  說是書房,實際上沒幾本書。倒是隔著麵刺繡屏風,牆上掛著不少彎刀、利劍、長弓、短匕、刺鞭……看著就格外嚇人。

  敲門聲起,打斷了談話聲。

  謝策挑了挑眉,這麽大晚上不用通傳直接進來的,除了他大舅子以外,就隻有太子殿下了。

  不過太子殿下一般都很嫌棄謝策的院子,也不會冒著被人發現的風險跑出來找他。

  那就隻能是秦衡。

  “進——”

  話音剛落,來人直接推門而入,可見那幾聲叩門隻是以表禮貌,並不是征求主人家同意。

  謝策心想,換做是他小舅子,別說敲門了,直接就踹門了。

  可見還是秦衡比較儒雅,講道理,有君子風範。

  被謝策蓋章的“君子”走進來,慢條斯理一笑,眉眼間的冷肅消減不少,目光直接略過謝策,落在一旁身穿青衫、頭戴白紗帽的中年男子身上。

  “這不是,赫赫有名的楊先生嗎?”秦衡道。

  弘農楊氏,楊臣,字伏知。

  乃是陳郡謝氏家主身邊的智囊心腹,其心計學識,堪稱“文人中的狐狸、政客中的儒生”。

  楊臣朝秦衡作了一輯,秦衡回禮,不敢全受。

  楊臣撫須一笑,道:“謬讚。此等眼力,不愧是‘如竹如玉、驚才風逸’的大公子。”

  一旁的謝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