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請聖旨,平矛盾
作者:北郭茶博士      更新:2020-03-29 17:27      字數:3072
  高泰跟孫祿堂連夜坐火車回了北京。

  出了車站正好天亮,兩人快步走回徐府,洗漱吃飯後就求見徐世昌。

  此時徐世昌剛下朝回家,在揉著眼睛休息,眼下朝廷掌控地方漸漸乏力,南有革名黨起義不斷,北有日俄步步侵蝕,中原諸省的流寇馬賊也日益猖獗,他每天麵對的都是一個千瘡百孔的老大帝國,這讓他心中的無力感日益增長。

  聽到仆人匯報孫祿堂兩人回來了,徐世昌急忙吩咐請他們進來。

  不一會,高泰和孫祿堂走進堂屋,徐世昌起身迎接道:“王先生跟孫師傅回來了?怎麽回事?那個俄國大力士被人殺了?”

  孫祿堂行禮後把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徐世昌歎息道:“哎!隻可惜我國多年來逢戰必敗,場中袞袞諸公也都聞洋必懼,這事情天津處理的倒也不太失國體。”

  孫祿堂接著把洋人登報讚揚京城武林而貶低津門武林,致使兩地爭鬥的事情說了,徐世昌冷哼道:“洋人這次的手段倒是不差,孫師傅待要如何應對?”

  “我能有什麽辦法?”孫祿堂搖搖頭,一指高泰,道,“王師弟他有妙計……”

  等到孫祿堂把高泰的打算說了,徐世昌臉色不變,點頭道:“王先生這麽做確會收到奇效,盟主不過是個名義,武林大會還要朝廷控製住才行,老夫若支持,王先生不做盟主做個成員,也是盟主,老夫若是不支持,不管誰做了盟主,都是個泥雕塑像,聽話留著,不聽話隨時拿掉!”

  孫祿堂聞言一怔,到這時他才真正明白了掌權之人的厲害之處,那就是地位不夠者千般努力也不如人家一句話。

  高泰早就知道武林大會能否辦成,成了後的諸多事情能否實施,不在自己,也不在武林同道,重點還是徐世昌以及他所能推動的清廷,隻要他們願意利用武林大會去做事情,自己的目的才能達成。

  “多謝徐大人!”高泰躬身施禮,問道,“不知大人何時能請下旨意?”

  四月底的北京天氣也開始熱了,徐世昌拿出手巾擦擦鋥亮腦門上的汗水,脫下外衣,隻穿裏衣,道:“攝政王已然同意了,明日我再和肅親王說說,過兩天應該就能下旨了!本來我還在給你辦個五品二等侍衛的出身,好能名正言順做武林大會的盟主,沒成想你要武林自行推舉,這倒是省事了。”

  說完了武林大會的事情,徐世昌又跟高泰談了談朝廷興學辦學的事情,高泰提出不止要辦大學,還要辦免費小學,要普及文化文字,推廣西學基礎的物理化學和幾何,減少中國文盲,隻有文化興旺,人才自然輩出,國家才有發展潛力。

  徐世昌聽後拍手稱讚,道:“此法很好,五年前慰亭就責令各地承辦小學,可惜還是教導四書為主,效果不好,你說推廣基礎文字、事理和西洋科學的教育,讓各地興辦免費小學,好啊!可惜又要花錢,隻怕是除了京津直隸,也就是上海、蘇杭跟湖廣還能辦一辦,其他地方隻怕力有不逮啊!”

  ……

  等到高泰與徐世昌說完出來,他就拉著孫祿堂鑽研拳法槍法,他總得為了未來的武林大會做些準備。

  外家拳和西洋武術類似,是鍛煉強化身體的功夫,武師若是隻練外家功夫,壯年時倒還無妨,四五十歲以後十有八九都要顯現出年輕時練功時筋骨的暗傷,輕則功力減退,重則殘疾。

  內家功夫卻是源於宋朝以後道家修煉的內丹功夫,與拳掌武功結合,配合站樁震蕩氣血調理身體,可以益壽延年。

  若是修煉內家拳到了高深的境界,“周身氣血貫通一處,隨心所欲”,出手時便能將周身力量爆發於拳腳之中,身體力量雖不甚強,但卻能爆發出數倍的力量。

  這就是為什麽暗勁高手通常出手就能傷人性命的道理。

  不過暗勁雖厲害,卻也極耗費體力,若是拖的時間一長,氣血沸騰便會順著毛孔化為汗水以流出,所以隻要暗勁高手流汗,那就是到了消耗體能,有些吃力的時候。

  尚雲祥和霍殿閣論身高體重和力量都與俄國大力士普利尼差距很大,但是他們卻能與普利尼打平甚至取勝,靠的就是能大爆發的暗勁,如若中國武術沒有超越體能的爆發手段,怎麽可能戰勝強敵?都和後世分重量級一樣按照體重劃分高手層次豈不是更好?

  高泰現在暗勁功夫著實不差,槍法、拳法也都臻至爐火純青,身體又處在最好的三十來歲,按照孫祿堂的話說,兩人實力已經相差不大,真動手,所差的就是經驗和臨時反應了。

  高泰在和孫祿堂切磋的時候能感覺出他把形意拳和八卦掌都融匯一爐,練到了極高深的境界,自己要不是靠五虎斷魂槍的打法“脫槍為拳”提升了拳法,加上也吸收了形意拳和八卦掌、查拳等拳法的特點,隻怕不能幾十招還勝負難分,應該還會和兩人剛認識那時候一樣,沒幾招就得落敗。

  高泰有一位頂級高手做陪練,武功每日都有進步,這讓他的信心倍增。

  有一日高泰和孫祿堂閑談拳經時想起了內家拳的“明勁、暗勁、化勁”三大檔次,高泰與孫祿堂討論後才知道所謂“化勁”其實還是暗勁,隻是因為把暗勁練到了“欲出則出,欲鎖則鎖”,“周身無一處不能發力”和“發功時周身落葉不沾,落雪不粘”的無上境界,這時候才算是一代宗師。

  問了孫祿堂知道形意拳除了郭雲深大師,後輩弟子無一能練到化勁層次,高泰想起了孫祿堂未來是會再修煉太極拳,然後三大內家拳精義融於一身,最終獨創“孫氏太極”,想必那時候的他應該練到了“化勁”。

  “孫師兄,你現在練習查拳、紅拳都登堂入室了,本門的形意八卦也高深莫測,我覺得你距離化勁也隻有一層窗戶紙了!”高泰沉吟半晌,提議道,“你不如學學以柔克剛的太極拳,興許會是一條通途!”

  孫祿堂眼中精光一閃,道:“王師弟真提醒了我!去年我剛到北京時結識了一位至交兄弟,他叫楊澄甫,乃是露禪公的親孫子,他年紀比你還要小上三兩歲,但是楊氏太極著實不錯,我欲拜他父親為師,但他父親不收弟子,澄甫弟當時說他有位師伯姓郝,太極拳功力非同小可,隻可惜郝先生當時不在京城,就錯過了。

  你這一說提醒了我,我現在去找楊澄甫,看看還有無機會拜師學藝!”

  孫祿堂說完話興衝衝的出去了,高泰則在家中繼續練功。

  到了晚上孫祿堂才回來,神采飛揚道:“王師弟,郝師正在楊家做客,我今日拜師了,明日郝師讓我去,要傳我太極精要。”

  “恭喜孫師兄!”高泰拱手道賀。

  師兄弟二人正在說話,卻聽徐世昌派人過來傳喚,孫祿堂笑道:“王師弟,你的好事也到了!”

  高泰急忙過去,到了正堂果然看到徐世昌一身官服,頭戴紅頂,陪著一位弓腰駝背的太監。

  “這位就是王三勝。”徐世昌為太監介紹道。

  那太監看著極老,笑笑道:“徐大人,咱家能傳旨了嗎?”

  徐世昌看家仆們已經布置好了香案,鋪了軟墊,於是靠近塞過去一張銀票,笑道:“請李公公傳旨!”

  李公公雙手從身後小太監捧著的黃色錦盒裏取出一卷黃軸,扯著尖細的嗓子道:“傳旨!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徐世昌、代本王三勝接旨!”

  徐世昌拉著王三勝在香案前,跪下叩首,山呼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武人作亂,因其無製,著令徐世昌任武林總督,立全國武林同盟會,節製各省府武林,廣傳武術,使民尚武,以抵外夷洋教,代本王三勝協助行之,欽此!”

  李公公念完聖旨才喘口氣,把黃錦卷軸遞給徐世昌,道:“咱家也有多年沒念過聖旨了,真是老了,差點岔氣。”

  “本官聽公公中氣足著呢。”徐世昌笑著接過,笑道。

  “徐大人就是有文化,得咧,咱家先回去了。”李公公笑著告辭離去。

  徐世昌隨手把聖旨遞給書童,令其收好,然後才看向高泰,笑道:“王先生,武林同盟成了,你不直接擔任盟主,老夫就給你辦了個四品代本的虛職,又讓你在聖旨中掛名,如此萬一比武失利,你級別足夠,老夫也可委任你為武林都統,節製盟主,到時候武林同盟會不還是你說的算?!”

  “嘿!徐大人就是高明!”高泰讚歎一聲,心中暗自說道:怪不得被人叫做“水晶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