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章 南齊洪濤急流湧,朝堂定策求魏兵
作者:晚生寧煜      更新:2021-07-22 05:51      字數:3992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齊洪濤急流湧,朝堂定策求魏兵

  ??當李規和肖澤楷大軍被天德盡滅的消息傳到宇文君洵耳中之時,宇文君洵的兵馬正在搬運河套地區的糧草。

  ??現在已經知道借道徐州乃是天德的陰謀,接下來便不難猜測,等天德大軍滅掉最後的葉乘風之後便會直撲此地搶到物資。

  ??河套地區是南齊產糧之地,糧草豐富,宇文君洵自然不能讓這些糧食落在天德人手中。

  ??不過宇文君洵的麾下也大多是步兵,臨時征調的車馬也有限,若是帶著太多糧草,勢必會影響行軍速度,會被天德人追上。所以匆匆運載了約一半糧食之後,宇文君洵下令在剩下的糧食中摻入生石灰,灌水毀糧。

  ??這一舉措讓河套地區的百姓陷入恐慌,官兵 運糧毀糧,這是要棄守河套啊。這麽突然的變故讓百姓毫無準備,紛紛跑到官府請願。

  ??不過現在,宇文君洵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他出麵安撫了一遍,效果不佳,隻能用武力驅逐聚攏的百姓,然後立刻整軍北上,片刻不敢耽擱。

  ??官兵一走,百姓徹底絕望,一時間,大量民眾紛紛外逃,河套地區陷入混亂。

  ??不過出乎宇文君洵的意料,葉乘風的主力並未遭遇天德騎兵的襲擊。葉乘風雖然號稱“瘋虎”,不過行事卻極其謹慎。他將部隊分為三路,一路繞行北上,沿著回歸玉井行省的官道而行,一路直奔徐州,主力部隊則和宇文君洵一樣,直接北上。

  ??這樣一來,第一路和第二路的兵馬雖然被天德大軍吃掉,可玉井軍的主力卻保存下來。收到其餘兩路兵馬遇襲的消息,葉乘風立刻明白了天德人的計劃和布置,主力全速北上,最後輾轉數省,終於安全回歸玉井行省。

  ??李規和肖澤楷的滅亡,標誌著南齊聯盟的徹底失敗,從此之後,南齊再也組織不起足以正麵抗衡天德的軍力,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接下來的十天時間,天德大軍兵分兩路,先後攻破清臒城和徐州,進而占領河套和紫丘行省。至此,南齊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經全部落入天德之手。

  ??河套富足,雖然官倉被宇文君洵下令毀去,可民間的糧草財富宇文君洵卻無暇顧及。沒有軍隊保護,能夠順利逃走的河套百姓畢竟隻是少數,就這樣,天德在河套燒殺搶掠,獲得了珍貴的補給,緩解了大軍補給上的壓力。與此同時,大量南齊地方武裝為了活命投效天德人,讓天德戰損的兵員也得到了補充。

  ??與河套相同,甚至相比來說,紫丘地區的情況還要更好一些。因為李規主力已經在清臒城一帶被天德騎兵全殲,紫丘各個郡城之中的防守兵力少得可憐,耶律泰隆率領的這一路幾乎沒費什麽力氣便將紫丘全境占領。

  ??紫丘雖然不比河套富饒,可是糧草物資卻未被毀壞,除了李規出兵時帶走一些,剩下的物資全部落入天德人手中。

  ??眾所周知,南齊富足,兵甲精銳,這批兵甲落入驍勇善戰的天德士兵手中,簡直是如虎添翼,讓天德大軍的戰力更上一層樓。

  ??據說耶律泰隆打開紫丘最大的軍械庫時,曾經大笑不休,這足以看出,他對得到這批兵甲裝備的欣喜。

  ??天德人歡欣鼓舞的時候,南齊朝堂卻是愁雲慘淡,一片哀聲。即使是宇文君洵帶著二十多萬大軍和無數糧草回歸,依然沒能讓眾人感覺到一絲安全感。南齊皇帝李玉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宇文君洵回來之後並沒有去覲見皇上,也沒有會見朝臣,而是急招麾下的親信官員和將領去元帥府議事。洪輝身故喪葬後,宇文君洵便搬入了帥府,不過原先洪輝居住的房間被他留了下來,除了他自己,任何人不得進入,包括王錚。

  ??此刻宇文君洵便正在洪輝的房間裏,看著高掛牆上的洪輝遺像。

  ??供桌山的香爐中三根檀香正在燃燒,渺渺青煙飄起,將洪輝遺像上的麵容蒸騰的一片模糊。

  ??“國柱,南齊危矣。”宇文君洵喃喃自語:“可我們卻辜負了你的期望,沒有你,我們守不住南齊!天關沒了,泰淵陷了,河套也淪落了!南齊國運算是走到頭了。”

  ??“周討伍死了,宋孝直廢了,李規死了,肖澤楷也死了!現如今就剩下我和葉乘風……”宇文君洵臉上露出一絲淒涼的笑意,芝焚蕙歎,物傷其類,他的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傷:“我不是沒努力過,可是就如你所說,我們終究隻是六隻獨狼,沒了狼王的帶領,我們隻能分道揚鑣了!”

  ??“大元帥!眾位大人和將軍都到了!正在前廳等候!”門外傳來王錚的聲音。

  ??宇文君洵望著洪輝的畫像,低聲道:“國柱,現如今,君洵要做一件事,這件事君洵有私心在裏麵,可卻是現如今唯一有可能保住南齊的辦法,望你在天之靈,寬宥君洵的無奈之舉。”

  ??宇文君洵拿起三支新香點燃,插在香爐之中,躬身三拜,扭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

  ??“什麽?這怎麽能行?”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大人大聲道:“求兵大魏,無異於與虎謀皮,這不是請瘟神嗎?”

  ??“就是就是!俗話說的好,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大魏要是來了,他還會輕易走嗎?”另一位老大人高聲附和。

  ??這是宇文君洵回歸後的第二天,早朝。

  ??李玉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看著下麵吵成一團的兩撥朝臣,心中隻有深深的無奈。他將目光投向站在朝班最前麵的那人,對方此刻卻是眼觀鼻,鼻觀心,絲毫沒有表態的意思。

  ??不過即使宇文君洵不表態,李玉也知道他的意思,畢竟他不是傻子。

  ??現在跳出來要求自己想大魏求援的都是宇文君洵的人,沒有他的授意,李玉相信這幫人絕對不會這麽整齊劃一的跳出來,向自己進言。

  ??“宋大人,胡大人!”戶部尚書周銀斌站了出來。

  ??周銀斌原本是南齊戶部右侍郎,在程佑年叛亂中,他堅定的站在宇文君洵一方。最後程佑年兵敗被殺,宇文君洵榮登南齊兵馬大元帥之位,便向李玉舉薦周銀斌出任戶部尚書,周家可謂一步登天,成為夜吟城中首屈一指的豪門權貴。

  ??這件事之後,周銀斌便更加忠心的效忠宇文君洵,充當宇文君洵的陣前先鋒。這次也不例外,在自己一方提出求援大魏被老舊勢力否定後,周銀斌再度站了出來。

  ??“兩位大人!”周銀斌道:“兩位大人的話,恕周某不敢苟同!”

  ??周銀斌朝著李玉躬身一禮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現如今國家不幸,惡狼肆虐,國人誰不憂心?可是皇上也看到了,自天關陷落至今,僅僅月餘,我南齊已經痛失大片國土,周討伍、李規、肖澤楷三位大都督先後陣亡,非是我南齊兵馬不抵抗,實在是狼禍太過凶猛,我方將士難以抗衡。再這樣下去,南齊危矣,京師危矣,陛下危矣!我等實在是沒有辦法,才提出向大魏求援之計,王陛下明鑒!”

  ??“陛下!”先前的白發老者宋大人亢聲道:“周大人此話乃是推托之詞!我南齊泱泱大國,可不止六大魁首而已。雖然南境、河套、紫丘都已失陷,可我南齊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帶甲之士仍有近百萬眾,隻要陛下下旨令他們集結起來,我們仍有一戰之力!相反,若是求助大魏,則是前有狼後有虎,陛下試想,大魏派軍進入南齊,豈會獨立抗擊天德?到時候還不是我們南齊擔當抗擊天德的主力?這樣一來,即使最後我們擊敗了天德,我軍也已經實力大損,若是大魏心生貪念,我們南齊哪裏還有力量和他們爭鬥,這樣一來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周銀斌冷笑道:“宋大人這樣說,未免危言聳聽了吧?先不說大魏會不會借機侵占我們南齊,就隻當下來講,我們南齊真的有希望能獨立抗衡天德嗎?說得好聽,我們還有近百萬大軍,可是你捫心自問,這百萬大軍可能團結一致?宇文元帥之前難道沒有發過帥令,讓我南齊各路兵馬共舉義旗迎擊天德?可是到頭來,這百萬大軍有幾人響應?照此下去,我們怎麽抗擊天德?怎麽守護疆土?怎麽護衛皇家?”

  ??周銀斌轉向李玉,義正辭嚴道:“陛下!獨立頑抗隻有死路一條,求援大魏或許仍有一線生機!這兩者孰對孰錯,陛下應該能分得清楚!天德者,異族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對我們乃滅種之禍,而大魏畢竟與我們都是歸化之民,尚禮之邦,同宗同源,之前又有攜手之情,危險性要遠遠小於天德!所以說,即使大魏心懷鬼胎,但眼下的時局,我們還是要借用他們的力量,最起碼先將天德趕出國境!到那時,就算大魏有所異動,可我南齊萬萬之眾,民心都是心向陛下,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何愁不能將大魏趕出去?宋大人、胡大人,你們口口聲聲說我南齊不能抗衡大魏,莫不是說陛下薄幸寡恩,不得民心嗎?”

  ??“臣不敢!”

  ??“臣不敢!”

  ??宋、胡兩人趕緊跪倒在地,連聲告饒。他們雖然愚直,可畢竟不傻,在大殿之上,天子麵前,豈敢應承下這欺君之罪。

  ??宋、胡兩人被周銀波駁倒,他們這些老舊勢力一黨自然無人再敢出頭,宇文君洵的麾下趁機再次發難,群起上諫李玉,請他下旨向大魏求援。

  ??李玉放眼望去,朝堂之上再無其他聲音,宇文君洵此刻正抬著頭,目光炯炯的看著他。

  ??李玉莫名的打了個寒戰,顫聲道:“朕,準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