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正陽升朝宣百官,幽宗宣旨逐道門
作者:晚生寧煜      更新:2021-07-22 05:51      字數:6713
  第二十三章 正陽升朝宣百官,幽宗宣旨逐道門

  ??且不說風揚三人的謀劃,寧煜出了大廳,便被引導至後院的廂房。他身為總部密探,不同於垢手等人,並無明麵上的身份,所以此刻也無處可去。

  ??他需要在這裏靜候地鴻,等待地鴻給自己安排一下接下來的差事。

  ??另外,密探號牌的更換事宜也要等待地鴻處理。

  ??之前聽垢手講過,金牌密探已經算是五行密部中的上層人物,就連垢手也隻是銀牌密探而已。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次的獎勵十分豐厚。別忘了,寧煜才剛剛加入五行密部不久,這次可以算是破格提拔了。

  ??金牌密探擁有非常大的權限,在西南可以就近調動最高500人的兵馬,可以跨部調動刺客或者他部密探,甚至可以命令地方五品以下官員,如果外放出去,金牌密探可以作為一郡密探之首,掌控一郡的諜報係統,權力極大。

  ??寧煜當然是希望能夠外放,這樣他就可以暫時脫離風家的直接掌控,伺機尋找自己需要的修真資源,建立自己的秘密勢力。

  ??細思今日之事,寧煜非常佩服風家的睿智和果敢。他們必然是想到了修真界的軟肋,才會如此果斷的做出宣戰的決定。可是寧煜推斷,由於情報有限,風家也並無十足的把握能保證修真界真的不會和世俗開戰。從這些天的了解來看,風揚此人充滿了投機者特有的靈敏嗅覺和冒險精神,這次揚旗宣戰便是他的一次風險投資。此人手段高明,計慮深遠,且不甘受製於人,堪稱一代梟雄。

  ??今日之後,修真界將會為天下所知,而且是以一副罪惡的嘴臉展露在世間。風家便是直接得益的最大贏家,通過首倡此事,風家將獲取巨大的利益和聲譽。

  ??從此之後,世俗必然會采取一係列的措施來針對所謂“道門”的“奴役和殘害”,而這將會帶給修真界非常大的困擾。

  ??以往,修真者出沒於世俗能夠不被發覺,除了本身手段高明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凡人在不知道修真者存在的情況下,並未過多的關注他們。而從今往後,情況將會大不相同,凡人數以億萬,眾目睽睽之下,修真者肯定會被世人察覺。

  ??隻要過一段時間,修真者就會發現,自己曾經藐視不屑的凡人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影響。他們以往出入世俗就像遊覽自家後花園的情形將一去不返。

  ??修真者進入世俗受限,必然還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首先就是修真資源的短缺。世俗中存在很多修真者需要的資源,從世俗獲取資源變得困難之後,門派之間圍繞資源的爭鬥就會加劇。接下來,修真界必然亂象紛生,等到修真界困頓難撐的時候,便隻能尋求新的出路,那就是和他們以往不屑一顧的世俗尋求溝通。

  ??寧煜料定這必是修真界最終會走上的道路。當代的修真者是一批沒有希望的修真者,天門破碎,升仙無門,修真者追求的終極目標已經無法實現,現在擺在麵前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延續和生存下去。

  ??未來的時代必是修真者和凡人合作的時代,而在此之前,寧煜已經開始著手布局,他親手策劃了這場變革,步步搶占先機,他既知道世俗的所有行動,又對修真界極其熟悉,隻要操作得當,無疑將成為世上最大的贏家。

  ??****************************************************************

  ??一石激起千層浪,風家九鼓三號,揚旗宣戰之事,在風家五行密探的故意渲染下,以驚人的速度在大魏乃至整個大陸上傳播開來。

  ??道門,這個首次出現在大家眼中的詞語,一時間成為妖魔般的存在。

  ??上天入地,神通廣大,奴役凡人,殺戮百姓,其神奇之處與殘忍手段,在大陸的各個角落被人們悄悄議論。

  ??人們既向往道門中人的神通,又畏懼他們對待凡人的態度。

  ??可是不管人們怎麽看待道門,西南風家的所作所為卻是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評,一時間,大街小巷,下裏巴人,口中傳頌的都是風家的仁義,虎侯的德行,西南風家成為天下大義的化身,民心所向,一時無兩!

  ??直通大魏皇城(天府城)南門的官道上,一騎快馬疾馳而來,一身鷹紋黃衣表明了馬上騎士的身份~~皇家密諜,大魏鷹探。

  ??遠遠地,便聽到馬上騎士聲音嘶啞,高聲呐喊:“西南急報,路上百姓速速讓道!”

  ??守城的兵士看到,趕緊通知把總,把總不敢怠慢,一聲令下,守城兵士紛紛出動,將大道上的行人趕到兩旁。

  ??一陣煙塵飛起,鷹探已經縱馬駛進皇城,沿路上,騎士喝喊不止,行人紛紛閃避,一路上雞飛狗跳,一人一馬直奔皇宮而去。

  ??半個時辰之後,皇宮四門大開,數百宮人騎馬湧出,四散而去。

  ??不多時,百姓便看到,大街上密密麻麻,一頂頂官轎自各個胡同或者官府衙門中抬出,抬轎的轎夫一路小跑,奔赴皇宮。

  ??百姓紛紛詫異,不知道這是發生了什麽大事,開始議論紛紛。

  ??結合剛才鷹探的西南急報,一時間,傳言滿天飛,有人說,天德大軍已經攻入大魏邊境,邊關告急;有人說,風家揚旗造反,橫掃西南,兵峰直指皇城而來;一時間,天府城中,風起雲湧,人心惶惶。

  ??不說皇城百姓如何,此刻群臣百官也是心中忐忑,不知道皇上為何突然派人傳旨緊急上朝。這已是十數年未曾遇到的情況了,隻是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麽樣的大事。許多平日裏消息靈通的大臣便被同僚們頻頻問詢,可他們也不知道究竟所為何事。

  ??一路上,大臣們一邊猜測著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一邊催促轎夫加快腳步,匆匆趕往皇宮。

  ??到了禦華門,百官下轎,按著品階依次排列,等候進宮。

  ??這時候,不遠處一頂官轎悠然而來,眾官員一見之下,紛紛避讓。

  ??轎子停下,轎簾一掀,鑽出一人。此人看起來四十多歲,一身紫袍,麵容白淨,俊朗不群,風采奕奕,一言一行都滿是文風雅意,往那一站便讓人如沐春風。

  ??來人麵含微笑,一路前行。

  ??眾官員紛紛拱手:“恭迎司馬侯爺。”

  ??此人正是大魏當朝七大侯爵之一,功德侯司馬臣機,兼任戶部尚書,也是七大侯爵中唯一的文官。

  ??司馬臣機,出身東原行省泰興郡司馬家,乃老侯爺司馬靖獨子,少有才氣,精擅詩詞歌賦,十歲便有神童之稱,成年後,曾周遊天下,作《山河賦》,名傳天下,司馬老侯爺去世後,便由他繼承功德侯爵位,在位期間,政績卓著,深受天子信賴。

  ??司馬臣機生性灑脫,為人隨和,交友廣泛,是大魏朝堂之上有名的君子。因為要監理戶部,所以司馬臣機如今就定居在天府城,皇帝特賜了功德侯府供其居住。

  ??司馬臣機剛剛站定,身周的幾位大臣便圍了過來。

  ??為首的一人,年約七十上下,須發皆白,麵容嚴肅,不怒自威,正是統領六部的大魏當朝相國許崇山。其餘幾人,分別是兵部尚書康凱,刑部尚書周百年,吏部尚書蘇木宇,禮部尚書丁佑和工部尚書諸葛青,這6人加上司馬臣機便是掌控這大魏朝廷的七巨頭,除了皇帝和幾位王侯,再也無人能高貴過他們。

  ??許崇山雖貴為相國,在朝廷官職上高於司馬臣機,可是和其餘五部尚書一樣還是要向司馬臣機行禮。

  ??6人行禮過後,許崇山開口問道:“侯爺,您可知今日皇帝為何要突然宣百官入朝?”

  ??司馬臣機搖搖頭,道:“本侯也不知道,禦使傳旨時,本侯正要去飲宴。匆匆回府換了朝服,這才來的遲了。”

  ??吏部尚書蘇木宇道:“我聽說不久前有鷹探入城,高喊西南急報,莫不是天德犯邊了。康大人,你身為兵部尚書,可有消息?”

  ??康凱搖搖頭道:“我並未收到天德犯邊的報告。若是真有軍情,必會先通知我兵部,而不是召集群臣。是不是風家那邊出了什麽事?”

  ??幾個人在此猜測,身後的眾大臣紛紛探頭張望。

  ??司馬臣機見狀,止住幾人,道:“諸位大人,究竟何事,等我們入朝便知,還是不要在這裏無端猜測,百官麵前,我們身為部首,如此做難免有失體統。”

  ??“侯爺說的是。”禮部尚書丁佑讚同道:“百官聚集,我們身為六部之首,理應謹守禮儀,以身作則,為百官之表率。”

  ??幾人點點頭,不再談論此事,當下凝神站立,靜靜等待。

  ??不一會兒功夫,禦華門中門大開,兩個宮人走出,高喊道:“百官聽旨,上殿議事。”

  ??司馬臣機和許崇山為首,百官依次而入,沿著禦道緩緩步上勤政殿。

  ??勤政殿中,畫梁雕棟,宏偉不凡,進入其中,百官依次而立,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正襟端坐一人,此人一身金龍禦袍,頭戴皇冠,腳踩雲靴,麵容俊朗,眉目高挑,英武不凡,正是當今大魏天子幽宗蕭景秀,年號正陽。

  ??百官三跪九叩,山呼萬歲,勤政殿中,聲如洪鍾,回音不絕。

  ??“眾卿平身。”正陽伸手虛抬,百官謝恩起身。

  ??“眾位愛卿,朕突然下旨急招眾卿升朝,乃是因為西南發生了一件大事。”正陽開口道:“方才鷹探急報,威虎候風揚七日前於刑風城外九鼓三號,揚旗血誓,對外宣戰。”

  ??“什麽?”

  ??“風揚未曾請旨便敢對天德宣戰,他這是要幹什麽?”

  ??“這是藐視皇權,膽大妄為,當下旨嚴查!”

  ??“他雖有權軍政自理,可也不能代表大魏與天德宣戰!豈有此理!”

  ??正陽話音一落,勤政殿中立刻嘈雜一片,百官吃驚之下,紛紛喝罵出聲。

  ??“眾卿息聲。”正陽麵上閃過一絲笑意,隨即隱去,朗聲道:“眾卿切莫誤會,風愛卿並非對天德宣戰,而是對道門宣戰!”

  ??百官聲音一頓,勤政殿立刻安靜下來。片刻之後,有人出聲問道:“敢問皇上,這道門是什麽勢力?怎的從未聽過?”

  ??大臣們紛紛附和。

  ??正陽伸手示意百官稍安勿躁,說道:“眾愛卿且聽一下密報所寫。朕到如今也不是十分明白。小桂子,你來念一下,讓眾愛卿聽一聽。”

  ??“遵旨。”侍立在一邊的一名小公人取出袖中的迷信,展開來,走前幾步,大聲讀道:“十三日前,風家密探於彩翎山破獲百年前銀礦失蹤案,解救大魏民眾六百有餘。據悉,失蹤案乃道門妖人所為,道門妖人者,潛伏暗世,為禍人間,已不知幾百年,其眾精通妖術,操縱五行,身具神通,類若妖魔。經查,百年來,道門妖人,殘害生靈,奴役百姓,所行所為,人神共憤,罄竹難書。五日前,威虎候風揚於刑風城外列數其罪,九鼓三號,揚旗宣戰,血誓討伐,鷹探聞知,特奏報京師,以達聖聽。”

  ??小桂子讀完密報便站立一旁,勤政殿中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啞口無言。正陽端坐龍椅之上,看著群臣,頗為玩味。

  ??半晌,禮部尚書丁佑首先發聲:“陛下,密報所說,簡直一派胡言。聖人有雲,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時間哪有神鬼妖魔?臣請陛下下旨嚴查傳書之人,懲其妄言不實之罪!”

  ??丁佑一出聲,禮部的僚屬紛紛讚同。禮部掌管天下儀製、祠祭、外交、禮樂之類的事務,衙門裏都是些德高望重的老夫子。這些人熟讀經書,遵循聖人教誨,可是也十分古板,對鬼神之說向來是敬而遠之,所以對密報中所說一點也不相信。

  ??正陽尚未發話,工部尚書諸葛青便站了出來,他向上一拱手道:“丁大人所言差矣,密信中已經說了,道門妖人類若妖魔,相必乃是比喻的說法。這世上多有方士,這些人利用格物之道,戲法手段,裝神弄鬼,愚弄百姓。想必這些道門妖人便是方士,隻不過鷹探未能識破,故而傳報有誤。不過,隻是一些方士而已,區區行騙小人,威虎候竟然揚旗宣戰,實乃小題大做!”

  ??丁佑和諸葛青雖然說法稍有差異,可是卻都是不相信鬼神之說,大臣們一聽覺得有理,紛紛附和。

  ??隻有司馬臣機眉頭緊鎖,流露出深思之態。

  ??群臣議論紛紛,正陽終於開口,道:“眾卿且請安靜,我這裏還有一份密報,乃西南犬閣閣領柴犬所報,信中所說與鷹探密報一般無二,乃柴犬親眼所見,絕無虛假。”

  ??正陽話一出口,百官紛紛變色。鷹探犬諜乃大魏皇家專屬的諜報組織,鷹探主外,主要刺探他國軍情,兼責軍情傳遞,犬諜主內,說白了就是密查地方,監視百官,犬諜相較鷹探更加神秘,也更令人忌憚,其中吏員都是皇家死士,對皇室忠心耿耿,所奏所報都附有實證,絕無虛假。不過犬諜向來隱秘,秘而不宣,畢竟是皇帝派去監視群臣的,不好擺在明麵上,不過正陽此次竟然當著百官麵前直言不諱的說西南設有犬閣,百官心中都是震驚異常。不少大臣都偷偷瞄向朝班之中的一道人影,眼神玩味。

  ??這個人就是當朝的“寶珠駙馬”風茂,他是“威虎候”風揚四弟,迎娶了當今天子的妹妹“蒼萍公主”蕭絮為妻。

  ??西南設有犬閣,便是說明風家一直在皇帝監控之中,一時間大臣們紛紛思考,這究竟是說明皇帝信任風家,還是不信任?如果說信任,那又何必密建犬閣監視風家?可若是不信任,皇帝怎會當著群臣還有風茂的麵將西南設有犬閣之事和盤托出?這豈不是疏遠了風家和皇室的關係?都說帝心叵測,大臣們也猜不透皇帝心中所想。

  ??不過,風家和皇室的關係大家雖然猜不透,可有了犬閣密報作為佐證,先前的那份諜報內容便開始讓大臣們心神不安起來。

  ??鷹探犬諜,天下聞名,如今所言所說一般無二,那信中情報必然確鑿無疑。這可是一件能讓天下震驚,讓世人三觀盡毀的大事啊!

  ??千百年來,世人竟然一直不知道,這世間存在著道門這樣一股神秘勢力。而且,他們暗中一直擄掠凡人為奴。既然彩翎山之事是道門所為,那麽這千百年來發生的其他一些事件,是不是也是道門做的?就如寧煜所猜測的,大家紛紛將一些無法破譯的災難歸屬到道門身上,一時間一個神通廣大,邪惡凶狠的妖魔形象浮現在大家腦海中,令人不寒而栗。

  ??正陽默不作聲的看著百官不斷變化的表情默默無言。

  ??片刻之後,還是丁佑最先出聲,他的聲音中滿是憤慨:“天道昭彰,大義凜然!這世間竟然有妖人霍亂天下,殘害百姓,真是天理難容!威虎候揚旗宣戰,其行順天應道,關乎大義,合乎民心,實乃人間正道之表率!陛下當下旨褒獎,宣告天下,支持威虎候義舉,以匡正道,安民心!”

  ??“臣等附議!”禮部的老學究們紛紛大喊。這幫人腦筋古板,認死理,轉眼之間便從討伐風揚的急先鋒變成褒獎風揚的勇闖將。

  ??突然被道門的存在嚇了一跳的群臣們,腦袋尚未回轉過來,聽見禮部的喊聲,習慣使然,下意識的便是跟著發出一片高喊:“臣等附議。”

  ??百官中,隻有司馬臣機、許崇山和風茂三人如木雕泥塑一般,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言不發。

  ??正陽環視朝堂,目光中飽含深意,許久之後,點點頭,道:“此事順應天道大義,關乎天下黎庶,威虎侯所為,忠君體國,為民取義,實乃天下諸公之楷模,朕自當宣旨支持,廣示天下!”

  ??“陛下英明!”群臣山呼海喝。

  ??沒有人發現,龍椅上正陽抓在扶手上的雙手,此刻青筋畢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