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生天養
作者:迷途鈞      更新:2021-07-22 05:21      字數:4626
  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內,燈火通明。

  ??正中高台上正有一位錦衣中年端坐在正中,手中拿著遞上來的奏折正在批閱。

  ??沒錯!他是一位皇帝。

  ??這位皇帝姓安名天生,正是安國的皇帝。

  ??上一任皇朝的皇帝因為太過殘暴,且苛捐雜稅無數弄的民不聊生,最終安天生的父親帶領著不甘忍受的民眾揭竿而起,這才有了現在的安國。

  ??安天生作為安國的第二任皇帝,一直勵精圖治,想要給老百姓一個安穩太平的家。

  ??怎奈,野心家一直都層出不窮。

  ??這不,正在批改奏折的安天生收到急報,又有不明真相的民眾被人誤導,發生了民變。

  ??提到這件事情安天生就頭疼,有心和這些“亂民”解釋清楚,但問題是不聽。

  ??父輩打下來的江山,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葬送在自己的手中,所以無奈也隻能舉起了屠刀。

  ??能聽勸的當然最好了,執迷不悟,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安天生揉了揉生疼的腦袋,對旁邊的侍衛吩咐道:“宣武安王進宮議事。”

  ??武安王正是安國皇帝安天生的親弟弟。

  ??天生天養,哥哥叫安天生,弟弟叫做安天養。

  ??哥哥從文,學的是治理國家一道。

  ??弟弟學武,學的是保家衛國一方。

  ??兩兄弟感情十分的要好,這一次民亂,安天生還是想聽聽自己弟弟的意見。

  ??其實,不問安天生也清楚。

  ??自己弟弟的個性,隻有有一絲會威脅到安天生的不良因素,安天養都會把它扼殺在搖籃裏。

  ??侍衛領命而去,快馬直奔武安王府。

  ??此時的武安王正小心翼翼的陪著一位大腹便便的夫人在園中散步。

  ??武安王妃懷孕已八月有餘,禦醫把脈叮囑武安王需小心對待。

  ??隻因王妃身體薄弱,需要特別小心對待。

  ??正在園中散步的二人突然聽到奏報:民叛將起,皇上請武安王速速進宮議事。

  ??安天生好看的劍眉一凝,心中暗罵一句:這群無知的刁民,早不鬧事晚不鬧事,偏偏在自己夫人即將臨盆的時候來鬧。這是嫌肩膀上的腦袋太重了嗎?

  ??武安王對著王妃林筱竹歉意一笑:“夫人,為夫先陪你回屋,然後為夫去看看皇兄,看看到底怎麽處理民叛之事。”

  ??王妃林筱竹貴為朝中右相之女,與武安王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對於朝中的事情,她也略知一二。

  ??當即也不敢耽誤夫君的軍機要事,微笑著推了推武安王:“王爺還是早些進宮見駕,看看皇兄有何差遣才是正事。我這是在自己家裏,身邊這麽多丫鬟,她們會照顧好我的。”

  ??武安王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什麽,照顧丫鬟小心伺候著。

  ??而後騎上自己的戰馬,像皇宮飛奔而去。

  ??按理說,皇宮重地怎容他們縱馬飛奔。

  ??不過這個人不是普通人,那可是當今聖上的親弟弟。

  ??而且武安王胯下的戰馬也是皇帝親自贈予他的,並且昭告文武百官,武安王可隨意進出。

  ??再說武安王安天生一路縱馬疾馳,飛奔到皇兄安天生的議事殿外。

  ??勒緊韁繩,喝停了戰馬,從馬身上麵翻身而下,一眨眼已是步入議事殿中。

  ??“皇兄,急召臣弟,所謂何事。”

  ??武安王遠遠的就已經開口了,對於自己的哥哥安天養從來都不知道什麽叫做君臣有別。

  ??“王弟,徐州又發生了民變,我想問問你的看法。”

  ??安天生再一次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殺!”

  ??武安王的回答簡短意賅,但是殺氣騰騰。

  ??安皇看了看自己這個弟弟:“王弟,治國之道。民才是最基礎的,民心所向才能成就萬世千秋之霸業啊。”

  ??“皇兄,治國之道臣弟不懂。臣弟隻知,一心向著我們安國的才是我們的民,一心想要顛覆我們安國的,那叫敵。”

  ??武安王一臉嚴肅。

  ??“哎,好吧好吧。你呀,從小就歪理多。那你看這一次讓誰領兵前去鎮壓為好。”

  ??安天生看著眼前這個倔強的弟弟也是無可奈何。

  ??這麽多年了,就是這個脾氣。難怪自己那幾個小子見到他皇叔都夾著尾巴跑路。

  ??“皇兄,自然是由我親自領兵前去。”

  ??武安王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不行,弟妹不是將要臨盆了嗎,這個時候你怎麽可以離開她身邊。”

  ??想也不想,安皇就拒絕了。

  ??“皇兄,筱竹才懷了八個月,給我幾天時間我就料理好那些叛民了。完全不耽誤!!再說了,父親傳位與你時可是說好的,你管治理國家,我管帶兵打仗。你現在可不能不認賬。”

  ??武安王一副你拿我沒辦法的樣子。

  ??安皇笑罵:“你個臭小子,拿老爹來壓我呀。行吧,那你決定就好了。不過人馬一定要帶齊,速戰速決,一定注意安全。”

  ??從安皇的議事殿出來,武安王馬不停蹄趕回王府。

  ??一道道召將令從王府發出。

  ??令終將點齊兵馬,三更做飯,四更出發。

  ??令出,軍營一時間磨刀霍霍。

  ??而此時一向鐵血威嚴的武安王正蹲在王妃的麵前,一臉討好的對他的王妃說道:“筱竹,我要領兵去平叛了。我會早去早回的。爭取在孩兒出世之前陪在你身邊的。”

  ??林筱竹也不是小家子氣之人,摸了摸自己夫君的臉龐:“王爺有軍機要事,自去處理。筱竹這邊有丫鬟,還有娘親照料不會有事的,王爺盡管寬心。但有一樣,戰場上刀槍無眼,王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語罷,兩人已經緊緊相擁。

  ??二更天,王妃親自為武安王遞上了隨身的寶劍。

  ??邊關的鄰國一直都在磨刀霍霍想要入侵安國,所以武安王也是多次領兵出征。

  ??每一次出征前夕,武安王妃都會親自為武安王穿戴戰甲。

  ??不過現在身懷六甲,自是不方便,隻能為武安王遞上寶劍。

  ??二人惜惜告別!

  ??武安王望了一眼站在王府門口的王妃,低聲叮囑了一句:“夫人外麵天涼,你快些回去吧,為夫這邊出發了,爭取速戰速決。”

  ??林筱竹其實心裏擔心的要死,自己男人上戰場,自己怎麽可能不擔心。

  ??但是這一份擔心不能表現在臉上,一定要讓武安王心安才行。

  ??武安王妃點了點頭,示意身邊伺候的丫鬟扶自己回去。

  ??武安王這才安心,一下子跨上了戰馬,飛馳而去。

  ??簡略的做了一下戰前動員,大軍便開拔往徐州而去。

  ??這一去,便是整整一月有餘。

  ??武安王的部隊並未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

  ??畢竟這次民變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淳樸的老百姓誤信了他人之言,所以戰鬥力實在是低下。

  ??當然了,武安王也並非殺人不眨眼的殺人魔頭。

  ??對於還沒有病入膏肓的叛民也是循循善誘,排出專門的隨軍師爺來給他們解惑。

  ??對於那些頑固分子,那就對不起了,手起刀落絕不留情。

  ??這一月有餘,其實大部分是在追繳潰退的叛民餘孽。

  ??需知道,除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除惡務盡這種道理,武安王三歲就懂了。

  ??但是麵臨的一個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武安王的大軍等於是異地作戰,對於地形地貌並不熟悉。

  ??這也就導致了抓捕的難度。

  ??一群叛民亂哄哄的往山裏一鑽,這就讓抓捕增加了難度。

  ??當然了,難度是有,不過你架不住人家武安王的大軍呀。

  ??搜山,加上當地一些有識之士帶路。

  ??雖然時間是長了些,效率是差了一點,不過最終還是完美的解決了這一次的徐州叛亂。

  ??一解決完叛亂,武安王留下一部分的人馬鎮守,自己則帶著剩餘的人馬,馬不停蹄的回京了。

  ??要知道自己的王妃可是馬上要臨盆了,自己恨不得馬上飛回去陪伴在她的身邊。

  ??武安王率領大軍班師回朝,雖然他已是急不可耐想要回府,不過還是要先向自己得皇兄交了差才行。

  ??安皇怎會不知自己親弟弟的性子,擺了擺手告訴了武安王一句:“晚上我在內院設宴,你和你的王妃一起來。這也算是你的慶功宴了。”

  ??武安王辭別自己的皇兄,一句飛奔回家。

  ??盔甲都沒來得及脫就這麽的站在了武安王妃的麵前。

  ??“筱竹,為夫不在家中的這段日子,你還好嗎?”

  ??“王爺怎做如此小兒姿態,徒惹人笑話。筱竹一切安好,就是腹中孩兒最近動的太勤快了。感覺是在我的腹中練起武藝來了。”

  ??林筱竹會說話的眼睛看著武安王。

  ??這個時候,身旁伺候的丫鬟早就偷偷的撤走了。

  ??現在可是兩位主子的私人時間,可不需要你在這邊礙眼。

  ??武安王和他的王妃好好的訴了訴衷腸。

  ??一直到天開始擦黑了,兩個人才在丫鬟的打理下,穿上了雍容華貴的禮服準備前往皇宮參加慶功宴。

  ??此時皇宮內院早就裝飾好了,安皇正攜著文武百官在等候著武安王。

  ??武安王二人姍姍來遲。

  ??武安王可以不講理數,但是武安王妃不行。

  ??林筱竹嘴裏說了一句:“讓陛下和眾位大人久等了,筱竹實在是惶恐至極。”

  ??說完她就要盈身一拜。

  ??這可把在場的人給嚇壞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