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老子朗軒殷隱列傳
作者:賞一杯茶      更新:2021-07-22 05:00      字數:6919
  老子,姓氏不詳,生平不詳,道家學派創始人。

  ??關於老子的記載,隻有模糊的天道聖人,曾擔任過洛邑學宮祭酒,曾騎牛過函穀,有紫氣東來。

  ??老子騎青牛過函穀時,路遇一位年逾百歲、鶴發童顏的老翁招招搖搖。 得知是老子後,老翁朝老子略略施了個禮,說道:“聽說先生博學多才,博古通今,老朽有一處疑惑,還請指點。”

  ??老子還禮,老翁得意地說:“老朽今年已經一百有六了。說心裏話,我從年少時直到現在一直是遊手好閑。與我同齡的人無一沒有作古,他們開墾百畝肥田卻嚐不到五穀滋味,修建了四舍屋宇還是葬身野外,他們掙下了不朽家業也沒我活得久。而我呢,雖說一生不稼不穡,現在還能吞咽五穀;雖沒置過片磚隻瓦,卻仍然居住在避風擋雨的房舍中;雖然沒掙下過一針一線,但照樣能穿暖和。

  ??先生,你是聖人,你評判一下是我碌碌無為還是他們悲哀呢?”

  ??老子聽完,不動聲色地找到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他問道:“一磚一石,仙翁你會如何選擇?”

  ??老翁不假思索地指著磚頭說道:“自然選磚頭。”

  ??老子撫須笑看老翁,老翁明白他眼裏的意思,說道:“權衡之下,磚頭可以修房築屋,石頭隻能丟棄。”

  ??圍觀的重任也紛紛附和,都表示要磚不要石。

  ??老子說道:“磚壽命幾何?石頭壽命又幾何?磚和石頭不在於壽命長短 而在於他們存在的價值高低。人也是一樣,文王和伯岐壽命有多長?但人民都記得他們。”

  ??老翁頓然大慚,恭恭敬敬送老子出函穀。

  ??老子座下兩徒,首徒朗軒,次徒殷隱。

  ??老子歸隱過後,朗軒擔任洛邑學宮祭酒,又得到黎天子召集進黎都,被拜為太傅。

  ??朗軒先後侍奉兩位天子,在過洛水時不幸蒙難,屍骨無存。

  ??殷隱,魯國人,道家學派聖人,朗軒卸去洛邑學宮祭酒之位後殷隱繼位,又得到魯王柴考青睞,擔任魯國太師。

  ??老子首徒朗軒太過於神秘,神秘到他的生平都處於一種撲朔迷離的狀態。

  ??他的天資太過於聰穎,完美地繼承了老子的道家學派大統,即便隱居在遙遠的梁州蜀國知名度也比殷隱要高。

  ??老子過後天底下單單隻剩下兩尊道家聖人,兩尊都是他的弟子。

  ??朗軒化名玄郎常出沒於峨眉山,被山下人稱為謫仙;殷隱常年隱居問道山。

  ??關於殷隱,他擔任魯國太師無功無過,不過兩次進魯都立魯王實在讓人高看一眼。

  ??魯王柴考死了,公子海在魯都,公子小白不知所蹤。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子海繼位是萬無一失的事情。

  ??魯都外二十裏,有一乘牛車緩緩行來。駕車的是個麻衣青年,牛車上躺著個怪老頭,左手葫蘆飲酒,右手竹簡講經。

  ??“無為非無為,有為而不為。”怪老頭飲一口酒,說一句話。青年跟著念一遍,記在心中。

  ??“銅鐵不鑄刀兵,農夫不可勝食。”老頭再飲一口,又講一句。青年跟著念一遍,記在心中。

  ??“絲可暖,麻亦可暖,衣絲而擯麻,不若衣麻而擯絲。”老頭講完,沒酒了,酣然睡去。

  ??牛車平穩,平穩是慢,慢是自然,自然是大道,大道至簡,大道無為。

  ??“慢點,再慢點。”老頭大概是嫌棄顛簸,並沒睡著。

  ??青年性子極好,也不馭牛。牛兒甩尾吃草,從薄薄一層白雪裏翻出新芽,細嚼慢咽,不緊不慢。

  ??一牛兩人,慢慢悠悠,日行三十裏,屬實是慢。

  ??便是離魯都還剩二十裏地,也磨到第二日正午,這已經是青年甩了幾鞭後,牛兒加快了步子。牛車吱呀吱呀,踏雪有痕,從問道山綿延到魯都。

  ??“師父,到了。”青年輕聲喚道。

  ??老頭端坐牛車,整理衣冠,左手持葫蘆,一滴酒也沒了;右手持竹簡,一個字也不見。青年駕車進城,旁若無人,十萬軍士嚴陣以待,無人敢攔。

  ??牛車進了魯都,又進了宮闕,直到殿外,這才停下。

  ??滿朝士族,連帶公子海,吳、艾兩位夫人,都朝老頭行禮。

  ??“太師,先王駕崩,公子海當立為嫡,這是規矩。”太保陸旭出言道。

  ??“天子已經廢嫡,再立該是小白。”太傅艾曲爭執道。

  ??“小白。”殷隱喚了一聲。

  ??青年走了過來,殷隱轉身出了大殿,眾人不明所以。

  ??吳夫人臉色大變,問:“太師,為何是小白,海才是長子。”

  ??殷隱招呼公子海過去,公子海麵露喜色,一路小跑。

  ??“你來替我駕車,如何?”殷隱說道。

  ??公子海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殷隱駕車而來,又駕車而去,區區一言,寥寥兩字,僅此而已。

  ??公子小白繼位了,他替殷隱駕車三年。公子海不見影蹤,小白繼位後數次拜訪殷隱,並未見過海。

  ??小白稱帝了,殷隱推門出來,望著東方,替殷海撫去身上雪花,溫情說道:“海,該下山了。”

  ??“師傅,”殷海麵露為難之色說道,“海不想下山。”

  ??海不想下山了,他愛上一個人,一個叫桃的女孩,算起來還是他師妹。

  ??“江玨已經下山匡扶道義去了,有桃兒陪我勤耕雨讀,我要你何用?”殷隱嗬斥道,“駕車,去魯都。”

  ??問道山往東一百裏是魯都,一輛牛車慢悠悠地蠕動。海再不情願還是替殷隱駕車,他理解師傅。

  ??“無為非無為,有為而不為。”殷隱飲一口酒,說一句話。殷海跟著念一遍,記在心中。

  ??外人眼中魯國太師殷隱就是個虛職,隻有海知曉殷隱看似無為,實則有為。

  ??“銅鐵不鑄刀兵,農夫不可勝食。”殷隱再飲一口,又講一句。殷海跟著念一遍,記在心中。

  ??銅鐵不鑄刀兵?還可以鑄造鐮刀。

  ??“絲可暖,麻亦可暖,衣絲而擯麻,不若衣麻而擯絲。”殷隱講完,沒酒了,酣然睡去。

  ??絲可暖,麻亦可暖,然而天下人十之八九愛絲不愛麻。

  ??牛車平穩,平穩是慢,慢是自然,自然是大道,大道至簡,大道無為。

  ??“慢點,再慢點。”殷隱大概是嫌棄顛簸,並沒睡著。

  ??殷海性子極好,也不馭牛。牛兒甩尾吃草,從薄薄一層薄土裏翻出新芽,細嚼慢咽,不緊不慢。

  ??一牛兩人,慢慢悠悠,日行三十裏,屬實是慢。

  ??“師傅,魯都到了。”殷海停下牛車喊道。

  ??殷隱從牛車上爬起來,一直等啊等,等到魯都守衛軍都不耐煩了他還在等。

  ??“師傅在等人?”殷海問道。

  ??有三人策馬而來,一個和殷隱一樣須發盡白的老者,一個一襲白衣的俊朗中年人,還有一個可以傾國也可以傾城的少女。

  ??殷隱恭恭敬敬喊道:“師兄。”

  ??殷海也行禮,喊道:“海見過朗師伯,見過白聖。”

  ??“海,你替我趕車多少年了?”殷隱問道。

  ??殷海想了想,答道:“六年。”

  ??“原本隻要你趕車三年,奈何你實在愚鈍,”殷隱與玄郎並肩而行,朗聲說道,“愚鈍了些,倒可以當個好君主。”

  ??魯都城門口,東帝小白臉色鐵青,還是朝殷隱拱手道:“小白見過太師。”

  ??站在東帝小白身後的是北原馭獸者艾詩,如今的身份是魯國大將軍,他與一襲白衣的伏白對視一眼,又退在一邊。

  ??於是當著魯都貴胄與守衛軍的麵,殷隱一行人大搖大擺走進王宮,沒人敢攔。

  ??海繼位了,他並不開心,甚至當看著匍匐在腳底下的那些個盡量撅得更高的屁股他一陣反感,他拿著象牙梜,拖著白玉盤,忽然懷念起在問道山的白菜蘿卜。

  ??殷隱這一生實在無為,合計隻做了兩件大事,引起魯國兩次震蕩。

  ??朗軒,或者說玄郎則比殷隱高明許多。他急流勇退,退而不隱,甚至豪不誇張地說門生遍天下。

  ??關於朗軒退而不隱的猜測,孟蘭以為昔年大黎式微,太師子醜出走洛邑學宮,太傅朗軒自然也急於回岐山劍閣,隻是無力脫身。

  ??恰好宋驍動了歪念,朗軒便欣然將計就計,金蟬脫殼,從此朗軒已死,隻剩玄郎。

  ??玄郎(以下都以玄郎稱呼)是岐山劍閣閣主,具體是何時接任的不得而知,甚至玄郎還在黎都的時候並無半點武功底子,不見他拋頭露麵。

  ??但玄郎是岐山劍閣閣主是事實,他的第一批弟子便是以武力見長的連同潛龍伏白在內的岐山劍閣四象弟子。

  ??根據蛛絲馬跡,玄郎在岐山劍閣教導的弟子在百人上下。蕭伐中山,赫天子與太師子醜持三枚玉玨到岐山劍閣求見玄郎,岐山劍閣盡出,百餘人活下來的隻有伏白一個,揚名的也隻有伏白一個。

  ??根據蛛絲馬跡,岐山劍閣已經破落不堪,四象隻有少陽一脈傳承完好,其餘三脈悉數叛出。

  ??玄郎作為岐山劍閣閣主在赫天子訪問時沒有拋頭露麵,在宋王宋驍訪問時還是沒有拋頭露麵,甚至他連岐山劍閣的立場都搖擺不定。

  ??玄郎的第二批弟子是諸子百家,或許包括子醜之徒子修,楚國農家聖人苗,楚國縱橫家聖人木爾,宋國縱橫家鄒固。

  ??玄郎繼承了老子的道家學說,卻從聽說未將黃老之學傳給別人,孟蘭猜測玄郎的衣缽傳人是子醜之子子修。

  ??其一,子修是子醜之子無疑,然而無論是孟蘭還是鄒固都不曾知曉這份關係,甚至鄒固與孟蘭在青年時期結伴遊學在玨山所見子修,子修說與子醜並不相識。

  ??盡管子醜與子修都未承認過,但兩人相隔不過數裏,又同姓,加上第一次洛邑學宮會盟時子匡證明癡兒玨是子醜後人時牽出了子修之死。

  ??子修不肯承認與子醜的關係,自然也不會習君子之道。

  ??其二,鄒固與孟蘭有短暫與子修相處經曆,言笑晏晏之際子修話裏行間盡是黃老之學。孟蘭還讚歎子修是“大隱隱於市”。

  ??其三,玄郎最是心高氣傲,為何願意把獨女嫁給子修?若是子修單單憑借子醜的名頭招搖撞騙恐怕過不了玄郎這關,甚至能接觸到玄郎之女並兩廂情願恐怕要朝夕相處。

  ??故此,孟蘭推測子醜之子子修繼承了玄郎的黃老之學。

  ??至於玄郎還是南北兩位縱橫大家的老師也不是空穴來風。

  ??鄒固在黎都破滅前親口承認縱橫之術他師從玄郎,玄郎對此也是表示默許。

  ??至於木爾,本是蕭國人,蕭國破滅之後開始遊學,有幸跟隨玄郎身邊數載,習得縱橫之術。

  ??諸子百家裏玄郎還有一位門生,楚國的農家聖人苗。

  ??根據苗聖孫女苗淼所說,苗在得到熊冉賞識後在大澤尋找野生稻種,培育良種,偶然見到一位仙風道骨的老子棹舟大澤。

  ??“農道既是王道,五穀豐登,養生喪死無憾,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治農即是治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躬耕不輟,治民不休。”

  ??……

  ??這位仙人與苗親切攀談一日,為苗指點迷津。苗本來隻是懵懵懂懂農夫,他從未將農事和國事聯係到一起。回到郢都後,楚王熊冉與苗論政事三天三夜,然後敕封苗聖為農家聖人。

  ??苗聖的主張是“課農桑,養萬民,輕徭賦,農道即是王道。”

  ??熊冉開始進行大範圍的勸課農桑,打壓商賈,楚國為何能養雄兵八十萬?苗聖功不可沒。

  ??有了苗的良種,又有楚王的政令,楚人在三年內結束了以粟米為食的曆史,為楚國的強盛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重要的是輕徭薄賦讓楚民養生喪死無憾,同樣是征伐,宋民在宋驍的高壓政策下民心不歸,楚民在熊冉的恩惠下民心所向,無論是南召、南陽等南荊後裔還是三苗、百越等異邦都被同化為楚民。

  ??苗聖過世後,熊冉經常談及奠定楚王朝強盛的最大功臣不是六代明君的篳路藍縷,不是夫錯與四征四鎮的攻城略地,不是廟堂貴胄連同國師木爾在內的盡心盡職,也不是他熊冉的文治武功,而是苗聖。

  ??若非苗聖培育良種讓楚地生產力從最末躍居到超過豫州兩倍恐怕楚國的崛起要推遲五十年。若非苗聖的農家思想讓楚民民心所向恐怕楚國要步宋國的後塵。

  ??朗軒的第三批弟子是不屬於洛邑學宮的武夫俠客。包括隱居巴山的黎朝閑公子、荊楚霸王夫錯、防禦之道苣臣。

  ??桃夭劍法是岐山劍閣所有,盡管黎都貴胄也習得些皮毛,但大成者除了岐山劍閣唯有化名桃花農的閑公子。

  ??孟蘭以為,巴山毗鄰枳西僻裏,桃花農的桃夭劍法應該是伏白所教授。

  ??至於荊楚霸王夫錯與防禦之道苣臣是玄郎門生,還要從苗聖在大澤培育良種說起。

  ??熊冉顯然擔憂苗的安危,於是派遣苣臣與夫錯跟隨。

  ??夫錯是將門之後,可惜家傳槍法隻得半本。

  ??大澤有風雨驟降,雷光氤氳,蛟龍騰越,夫錯透過雨幕,見到一位泛舟大澤悠閑自得的老人,以為神人,於是在岸邊恭敬候著。

  ??夫錯總覺得武聖這個境界是胡塞人吹噓的,否則為何偌大一個中原沒幾個人抵達武聖境界?

  ??今日夫錯相信了有武聖,至少眼前這位仙人就有莫大神力。

  ??夫錯眼睜睜看著白發仙人棹舟而歌,大澤再有蛟龍作祟卷起滔天波瀾他也巋然不動如履平地。那葉扁舟在傾覆的邊緣,都不同浪頭打來,隻要哈一口氣就會傾覆。可這乘舟楫並不傾覆,白發仙人提劍起舞,前斬蛟龍,後殺水怪,上接天雷,下止洪水。

  ??夫錯沉默了,到底要什麽通天手段才能與搏殺蛟龍水怪,與天地相爭?

  ??白發仙人爭贏了,蛟龍與猙獰水怪墜落湖底,濺起滔天浪花,鮮血更是染紅半個大澤。電閃雷鳴戛然而止,肆虐大澤歸於風平浪靜。

  ??夫錯艱難地吞咽口水,他沒見過武聖,但他見到了仙人。

  ??在夫錯欣喜的目光中白發仙人踏水而來,是踏水而來,不是棹舟而來。他隨手折了一束蘆葦,開始演示完整的霸王槍法。

  ??夫錯震驚了,霸王槍法十二式他單單隻會前六式,有仙人傳道,夫錯不敢錯過任何一個細節。白發仙人不知疲倦地施展霸王槍法十二式,等夫錯熟稔於心後他又踏水離去。

  ??得到恩惠的還有苣臣。苣臣是三苗人,準確地說是從小被培養的三苗死士,他除了粗鄙的刺殺之道後再無半點所長。

  ??“苣臣,你要習什麽?”白發仙人開口了。

  ??“仙人,可以的話我要習能夠守護他人的絕學。”苣臣想守護熊冉,因為熊冉想要天下人吃飽。

  ??守護之劍太過於晦澀,苣臣悟性太差,白發仙人又傳授他防禦之道。

  ??關於玄郎的身世,孟蘭實在找不到蛛絲馬跡的證據,孟蘭大膽猜測玄郎是千古第一聖人伯岐所化,為的是在大黎國祚將近之時再施展一次通天法術。

  ??玄郎太過於虛幻飄渺,論文,黃老之學、縱橫之術、農家思想他都有涉及;論武,玄郎更是調教出伏白、苣臣、夫錯、桃花農、江玨與玉嬋等無數高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