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冉天王
作者:霸皇蓋世      更新:2021-07-21 21:13      字數:2858
  召喚第三人,隋唐演義,銅錘將,秦用,統帥83,武力101,智力65,政治52,魅力86。

  ??秦用,隋唐係列中的人物,秦瓊的義子,有著銀麵韋托的名聲,書中稱大錘公子。

  ??其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黃銅倭瓜錘,師從邊山九陽觀主賀昆,學得一身武藝。

  ??秦用在瓦關口飛錘打死突厥大都督紅海,十七歲被羅藝封為瓦關口守軍大將。

  ??眾反王攻入揚州,奸相宇文化及捧出玉璽,秦用代秦瓊上前接璽,不想被暗藏在盒子內的毒箭射中麵門身死。

  ??召喚第四人,南陳第一猛將,蕭摩訶,統帥94,武力105,智力72,政治70,魅力92。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大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猛將倍出的年代。

  ??如果單論武力值來評價誰是第一猛將,可能無法分出一二三四,但如果把南齊蕭摩訶作為候選,恐怕沒人反對。

  ??蕭摩訶,字元胤,東海蘭陵人。

  ??他的祖父蕭靚曾經是梁朝的右將軍,父親蕭諒做過梁朝的郡丞。隻是他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他的姑父收養了他,並把他培養成了一名勇敢善戰的武將。

  ??史稱:“時年十三,單騎出戰,軍中莫有當者。”

  ??到了陳朝天嘉初年,少年蕭摩訶就已經因為戰功卓著而被朝庭封為了巴山太守。

  ??蕭摩訶最為人稱道的,共有兩件事,一是陣斬北齊尉破胡。

  ??陳太建五年(573),陳國開始出兵進攻北齊,蕭摩訶隨主將吳明徹參加了這場空前慘烈的北伐之戰。

  ??當時北齊派遣大將尉破胡率領十多萬精銳部隊南下抵擋陳軍,北齊的前軍都是精心選拔出來的身高八尺、膂力無比的亡命之徒,陳軍上下還沒開戰心就已經涼了一半。

  ??可在第二天,蕭摩訶在敵前叫陣,把尉破胡叫出來後就疾馳衝向地陣,不待尉破胡拉開弓箭就一銑(當時一種特製的小鑿子,古代也作為暗器使用)把敵人給紮死了。

  ??敵軍趕緊派十個護衛追殺蕭摩訶也皆被殺死,就這樣陳軍氣勢大勝,北齊軍一看太嚇人了就直接撤軍了,陳軍取得了北伐的勝利,蕭摩訶也因此被封為武毅將軍。

  ??蕭摩訶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平叛始興王的叛亂。

  ??陳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宣帝去世,始興王陳叔陵在建康發動叛亂,蕭摩訶隻帶著幾百名騎兵就一舉消滅了叛軍,並斬殺了陳叔陵。陳後主十分感激幫自己穩定了帝位的蕭摩訶,特意下詔封蕭摩訶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加左光祿大夫。

  ??隻可惜蕭摩訶遇到了陳後主陳叔寶,而對手又是起勢的隋朝,而這造成了他晚景的淒涼。

  ??史書對蕭摩訶的評論是:“蕭摩訶氣冠三軍,當時良將,雖無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訥心勁,恂恂李廣之徒歟!”

  ??蔡東藩憐蕭摩訶而惡陳後主,罵道:“叔寶尚委政宵小,恣情聲色,可戰不戰,不可戰而戰,甚至敵臨城下,猶奸通蕭摩訶妻,如此淫肆,欲不亡得乎?”

  ??召喚第五人,武悼天王,冉閔,統帥96,武力108,智力82,政治76,魅力98。

  ??“我靠,冉天王。”王羽猛然站了起來!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開國君主,這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人,有的人罵他,有的人喜歡他!

  ??但不否認的是,冉閔的殺胡令使北方胡人勢力再也不敢肆意殺害漢人了,他們看到了漢人反抗的恐怖後果。

  ??所以,後來的異族國主都紛紛效仿漢製,實行漢化,這一切難道說沒有冉閔的功勞?

  ??公元309年,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凶奴前趙帝國的戰鬥中被打敗,冉閔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親人都沒於此役。

  ??冉氏家族留下一個11歲的少年——冉瞻(按現在的標準還是一個孩子),冉瞻帶領所部乞活餘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鬥。

  ??公元310年,石勒(此時是前趙的大將)攻打河內,勒見兩軍陣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長而勇悍,精於騎射,陣前臨矢石不顧。

  ??勒讚曰:“此兒壯健可嘉!”

  ??冉瞻眾寡不敵,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眾於蘭陵郡。

  ??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趙的戰鬥中被斬於陣前,冉瞻之子就是後來的冉閔。冉閔除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外,還善於使用智謀。

  ??後來《蘭陵王》的戲劇就是由他的事跡改編的。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唯遊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

  ??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鏡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恒,夫餘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寇邊。)

  ??冉閔在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鬥中縷立奇功(其間也有兩次調到外地作戰)。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淩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於是威震中原。

  ??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曆六場惡戰。

  ??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大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

  ??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複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鑒、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

  ??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石虎一生造孽無數,終於在子孫身上得到了報應。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