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批命
作者:勤小漾      更新:2021-09-18 00:35      字數:2067
  遲惟運在夕雲閣甩袖離去的事當天就詳詳細細的傳到了興德堂,不過當日老夫人沒叫人去喊遲惟運,直到第二日遲惟運下朝後回來換下朝服,就在按例要去許少淑那兒時被秦媽媽攔住叫到了興德堂。

  在路上他心裏就已經明白是為著昨日的事,但一入堂便見著老夫人神情嚴肅不似往常,再看見他進來後秦媽媽將堂中的其他侍女都帶了出去,隨後又將門給關上,便知今日要說的事怕是不簡單。

  “坐。”老夫人目光示意了一下左手邊的椅凳。

  遲惟運點頭應下走過去撩了衣袍入座,隨後才看向老夫人疑惑著道,“不知母親有何交代?”

  “你昨日跟紜丫頭和昂傑發氣了?”老夫人沉聲問道,隨後也不等他回答繼續道,“你是他們的父親,管教自己的孩子本也無錯,卻不該被旁人蒙蔽了雙眼,好歹是在官場上走過了十幾二十載的人,怎的還如此任性?”

  遲惟運被說的低下了頭有些澀然,“母親教訓的是。”其實他心裏是想反駁老夫人為許少淑說話的,但也知現在的情形若是他如此說了的話怕是許少淑入門都無望了。

  “你可知今日我喚你來作何?”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曉,老夫人瞧他這樣也知道他心裏指不定是不服氣著的,但本也沒打算在這件事上多說些什麽,便也沒揪著他不放了。

  “兒子愚鈍,請母親明示。”

  老夫人沉凝了片刻,隨後有些鄭重的道,“你可還記得紜丫頭降生之時那高僧所批之命?”

  此話一出堂中安靜了許久,遲惟運先是稍楞,隨後微微低頭垂眸思索了許久才抬起頭蹙眉相問,“母親……是何意?”

  當年高僧所批之命並無幾人知曉,恐給遲家遭禍這多年來都未與外人言道,如今也隻有他和老夫人還有當初批命的高僧知曉,其實老夫人不提他也快忘記這茬,過去了十五年,此事終究還是拿到明麵上來了。

  之前不說是因為遲紜表現得實在不像批命中所說的貴人命格,可這一說一起來,再觀瞧及笄之後發生在遲紜身上的點點滴滴,便知這批命十有八九得信,如此一來遲家往後的運道,便隻係於她一人之身……

  “此事我們當年慎之又慎才沒讓這話傳到外麵去,不然遲家怕是早就頂在風口浪尖,但現在又何嚐不是,無論此命是真是假,現在的遲家都要仔細觀瞧明主才是,而紜丫頭也無論如何都是唯一能助遲家能走上頂峰的貴人,你可明白?”老夫人看著那玉堂富貴屏風上最高處的玉蘭花如是道。

  老夫人的意思其實已經說的很明白,她話裏的意思已經是相信了這個批命,也認定了遲紜會有批命中的運道,暄州一行已經讓她看清楚了遲紜的不凡,不然也不會問也不問就應下遲紜要去祈安的請示。

  其實可以說在暄州時她心裏就已經打消了讓遲紜嫁給袁家嫡子的想法,回來這幾日也一直在思索此事,昨日聽了父子三人鬧了脾氣後便決定將遲惟運叫過來說此事,如今京中形勢變幻太多端,誰也不知道皇室中人的心思,這個時候眼睛便要擦得亮一些免得走了錯路。

  遲家從老太爺開始就是走的中庸之道,老太爺在世時也隻做到了正三品的侍郎官,現在的遲惟運靠著起初趙家提攜和自己的勤勤懇懇才熬到了今日的正二品尚書位,遲昂傑算是遲家最為驕傲的一個後輩了,才及冠就走到了自己祖父的位置上,尋常人定是覺得已經是極為難得了,但老夫人卻還想著讓遲家更上一層樓。

  老夫人出身自前朝永襄侯府,但永襄侯府因著子嗣薄弱,老夫人這一輩就她一個,加上永襄侯也無心朝堂,就此盛朝便也沒有了一個永襄侯,老夫人出自侯府眼界自是高,再加上老太爺在世時一直說自己才疏學淺再爬不上去,一直想著要遲家後輩帶遲家走上輝煌列入京中貴家大族,老夫人便也秉承遺誌心裏掛念的也隻有這一個。

  這些遲惟運又何嚐不明白,這麽些年一直在朝中一直是小心翼翼,就是在等著一個機會,不然之前也不會動了入華沅然陣營的心,但這後頭的結果也看到了,當初若不是遲紜的提醒,今日的遲家何存都不知道,這也是為什麽他一直不對遲紜發氣的原因,可昨日竟還是沒忍住。

  “兒子明白該怎麽做了,讓母親憂心了。”遲惟運起身鄭重向老夫人拱手,心下已經在開始思忖著接下來的行事。

  見他這副模樣老夫人心裏才鬆口氣,“你也老大不小了,許多事其實無需我提點,不過人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我年紀也大了對這些事是力不從心,以後有什麽拿不定主意的可多聽聽自己兩個兒女的意見,他們年紀雖小,心思卻比你清明的。”

  “是,兒子以後定掂量著行事不讓母親為那些個瑣事煩心。”遲惟運又是應下,心下卻也詫異老夫人會如此評定遲紜兄妹,卻又不得不承認在那些個大事和岔路口他們二人確實比自己看的清楚明白,最後也隻歎一句屬於自己的朝代已經快過去了……

  這之後老夫人又是叮囑了遲惟運一些話,母子二人在堂中約莫說了有半個時辰那門才再次打開,遲惟運出來後也未再出府而是直接去了書房,想來是去捋思路了。

  這些自然瞞不過遲紜,雖說不知老夫人和遲惟運具體說了些什麽,但觀瞧遲惟運未再出府去許少淑那兒而是回了書房,她就知道定是關乎遲家的大事,比如父子二人的官運,比如那個高僧對她的批命。

  許多事情不是擱下就不管,隻是時候未到而已,如今看來是她於遲家的用處已經被老夫人看出了端倪,但她本也沒打算再藏著掖著,看到了便看到了說了便說了,畢竟這樣於她隻有利沒有弊。

  遲家,也該真正握到她手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