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軍誓
作者:勤小漾      更新:2021-07-21 20:27      字數:2735
  辰時時分天光明亮,日頭也爬上了上空,操練的將兵們都在一旁涼棚處用早飯和稍作歇息,不多時便有眼尖的發現了遠處站著的幾個人影。

  ??有濃眉大眼的小子一手拿著一張啃了半塊的餅,一手端著半碗摻了肉沫的濃粥,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夥伴,“那是不是國公爺?!”欣喜而又驚訝。

  ??一旁的塌鼻小兵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眼睛也登時就睜大,隨後又疑惑的道,“這麽多人,李喜,是哪一個啊!”

  ??軍營中生麵孔來的極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有生人入營便能立刻認出來,但此刻看著那些人可有好幾個,又離得遠,自然就有些分辨不清了。

  ??被喚作李喜的小子咬了口餅,邊嚼著邊含含糊糊的道,“聽王雙那小子說國公爺長得跟神仙似的,個也高,我估計就是那個最高的了吧。”

  ??王雙便是昨日守營門的人之一,昨兒但凡見到過戚容珩的人都興致勃勃的四處跟人說道,滿軍營現在就指著能見戚容珩一麵長臉了似的。

  ??“說的好像是你見到的似的!”塌鼻小夥白了一眼李喜後繼續啃餅喝粥,但目光卻還是盯著遠處不放。

  ??兩人的話才落下沒有幾個呼吸,便見著這一小隊的百夫長走了過來,看著包括李喜在內的百餘人揚聲道,“兩刻鍾後總校場集合,遲者百下軍杖處置!”

  ??“是!”

  ??涼棚內齊聲應道,百夫長巡了一圈後離去,李喜和眾人皆將手中餅和粥快速吃完,又整理好儀容儀表,待拿好長槍後便列隊往總校場去。

  ??此處到總校場得將近一盞茶的時間,途中正好能經過李喜和那塌鼻小子剛才看的那方,雖說還隔了一段距離,也總比在涼棚裏看的清楚。

  ??他們看的沒錯,那處站的正是戚容珩和孫承緒一行人,正談論著軍中事宜,便見不遠處有一百餘人的小隊往總校場的方向去,也未曾多在意,戚容珩也隻掃了一眼,便聽孫承緒繼續說著現如今定永軍中現存的糧有多少。

  ??小隊逐漸走遠,其中的李喜卻興奮得不像話,卻礙於行路途中不得言語,隻能壓抑著情緒……

  ??總校場大到能容納定永軍五萬將士,以往隻有千人一隊操練時才會在此,全軍集合這些年來兩個手都數得過來,今日卻不是操練,而是認將和起軍誓。

  ??兩刻鍾還未到,校場上就已經張袂成陰一個個精神抖擻目光堅定站的筆直,又鴉雀無聲宛若無人。

  ??不多時,戚容珩一行便穩步而來,孫承緒一幹人等都到了底下站定,看著戚容珩身姿堅挺一步一步上了高台,轉身站定之時,王者風範盡數顯露。

  ??高台之下泱泱眾人不知為何皆都眼含熱切,心下甚至有些許的顫動,於他們來說,高台之上的主將便是定心丸,這懸起十三載的石頭,終於是落了地。

  ??靜默片刻,忽而有鼓聲轟隆敲響,一聲一聲仿佛砸到的不是那牛皮做的鼓麵上,而是砸在了人的心裏。不遠的裴昌城中所有人在聽見鼓聲的那一刹那皆放下手中事物,起身麵向定永軍的方向低頭拱手。

  ??鼓鳴戰起,那些將士為他們而戰,保的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國,這一禮,他們得行。

  ??二十三隻戰鼓,一千六百餘聲鼓鳴,響徹雲霄,震撼人心,將士們手中握著的兵刃武器皆在隨著鼓聲輕顫,有如眾人上下起伏的胸口。

  ??鼓聲落下,天邊卻好似還有回音,所有人的耳邊心間皆有餘聲縈繞,這鼓聲,已經闊別了十三載了……

  ??“定永軍的將士們何在!”

  ??鳴鼓過後半炷香時間,戚容珩才提上內力看著望不見盡頭的人海高聲而道。

  ??“在!”

  ??成千上萬有血有肉的人,現在齊如一人。

  ??“十三年前爾等安國衛民後退身至此,如今強敵來犯,爾等戰或不戰?!”

  ??“戰!”又是一聲震耳欲聾。

  ??“本將奉旨領軍東征,爾等服或不服?!”戚容珩神情肅然,宛若天神降臨。

  ??“服!”

  ??強敵當前,質疑主將視為大忌,或許有些人心中還是有些不服氣,但此刻隻能道出一個“服”字。

  ??軍誓意義重大,所有人心中都無半分雜念,這就是兵,這就是將,出生入死的兵,保家衛國的將。

  ??戚容珩頭一回與定永軍五萬將士打招呼便是立軍誓,讓這些將士們心中已然對其奠定下了浩蕩雄風藏萬卷的印象,往日傳聞中的那個公子爺的印象,已經在眾人心裏消散了大半。

  ??校場地形特殊,在高台上說話可傳至很遠,但若是沒有紮實的功底也不可能讓站得如此遠的人都能聽得見,由此便可見這新上任的將軍並不是個毫無本事的人,甚至可以說絕對不比他們的孫副將差,那他們就更無話可說了。

  ??明白了這分道理,這些人喊的更大聲,高亢的吼聲直逼裴昌城,平靜了許久的裴昌難得激昂熱烈了一回,猶記得上一回如此已經是定永軍剛來裴昌駐紮的時候了……

  ??立誓雖隻有那麽短短半個時辰,卻是讓心中底氣甚足,對來日沒有彷徨,沒有無措,隻有勇往直前的士氣。

  ??誓立即散,今日餘下操練便歇下,若有將士家人在裴昌,便有三個時辰可入城去和家人辭行,若是裴昌沒有家眷則留在軍營整理軍務,明日卯時便出發前往寅州。

  ??立完軍誓後的戚容珩和孫承緒一幹人又埋入了議事廳,一個個神情嚴肅的站在地圖前確認行進的方向,在保證全軍得到足以休息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寅州。

  ??這麽算下來走陸路的話一千三百裏路至少也得行一月,這與東榮下的戰書時間雖說不差,但到達寅州後修整布置的時間就極少,不利於保證軍民士氣。

  ??但若是走水路的話戰船就得準備許多,根本就來不及準備那麽多,這件事是從昨日戚容珩到此就與孫承緒商量了的,可一直僵持不下,孫承緒也隻等著戚容珩給結果了。

  ??最後戚容珩才在數雙眼睛的注視下給出了結論——先走陸路到黎州,隨後兵分兩路,主力軍先鋒軍和騎兵走陸路,另外的都走水路。

  ??這樣行軍速度便得以提升,戰船在到達黎州時便也順利解決,如此算下來到寅州,便不要一月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