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感悟二
作者:今生不惜夢      更新:2021-07-21 16:55      字數:3401
  它一直在付出,從未要過回報,就算是偶爾有些不快,它也隻是略微發泄。修士們修煉所需要的靈石,靈草,都是它賜予的。就連洞府也建在它身上!

  ??林木突然為腳下的大地感到悲痛!

  ??無數生命數不盡的索取早晚會使它傷痕累累,大地崩斷。

  ??一顆種子,從種下到成長為參天大樹,需要多少養分?

  ??一塊靈石,從普通的石塊蛻變成靈石需要多少能量?

  ??這所有的一切都承載在大地之中,林木想到這,忽然發現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樹木和靈石?誰也數不清!那麽可以推測到,承載這些的大地是多麽的強大!

  ??天道與修士的關係是緊張的,不和諧的。而大地與修士的關係便是和諧的,統一的!

  ??修士若想逆天而行,便需要從大地中像種子一樣吸取養分和能量,才能蛻變成為參天大樹。從這方麵說,大地也是用來對抗天道的存在。隻不過,大地借助了修士對抗天道,它自己並不直接麵對天道。

  ??另一方麵,大地是無聲無息的,它不張揚,也不高調。它隻是默默的存在,讓你甚至都忘記了它。它像一個謙謙君子,溫文爾雅。沒有人能去撼動它,就算你能打得它裂開,它也能憑借時間來彌補。

  ??但它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在慢慢運動。

  ??雖然林木不知道它為什麽會運動,但從大地上許多痕跡來看,滄海桑田並不是傳說。大地是崎嶇不平的,它包羅萬象,荒漠,戈壁,大海,都一並存在。所以,它的包容性很強。

  ??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可以像大地一樣包容萬物和養育萬物。作為生命開始的地方,無論是人類還是妖獸,對大地都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你可以稱它為母親,也可以將它視為歸宿。

  ??想到這裏,林木流下了淚水。

  ??那不是悲痛的淚水,而是一種感慨!

  ??生生不息,包容萬物,強大,厚實,這些都是大地的寫照。因此,地之道很繁雜,很廣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林木都沉浸在大地的這些道中,很快他就有了很多明悟,然後他就發現,刺骨的冷意正在慢慢褪去,他仿佛被大地的溫暖包圍。

  ??睜開了眼睛,林木發現,合十的掌心中出現許多靈氣旋渦,像一隻隻精靈在舞動。

  ??他笑了笑,又閉上了眼。

  ??還剩下最後一個心境。

  ??心!雖然不如天那麽難以接近,也不如地那麽寬厚,但心境考驗的卻是一個修士的境界。體悟天地是為了追求提升修為的方法,而體悟心境則是為了配合日益增長的修為。心境的高低,能看出一個修士的未來成就高低。心境高則能看的遠,凡事看的清楚。心境低的話,則會陷入到一個個旋渦中,不能自拔,甚至產生心魔。

  ??心境隨著修士的遭遇會產生變化,如果修士碰到仙緣或者遭遇到危險,那麽最先起到變化的就是心境,要麽堅固,要麽崩壞。就拿林木來說,與明月一同進入五行秘境,那時他的心境堅固無比,做事謹慎。

  ??到後來在秘境中取得了上百株的靈草,就讓他的心境發生了變化。首先他開始變得自喜,然後又有些貪心。所以,一個堅固的心境對修士來說是無比重要的。

  ??林木已經悟了天、地。

  ??他的心中充滿了自信,此時,他仍舊和之前一樣盤坐在原地。但他的心境已經和剛進入銅鼎時不同。他細細地品味著自己的心,慢慢地沉浸了進去。心如止水是一個境界,但是如何能做到心如止水?

  ??一個垂暮老人尚做不到心如止水,因為他必須要對麵即將到來的死亡。試問,哪一個人能夠坦然地麵對死亡?

  ??生命如此珍貴,誰也不想失去。

  ??修士為何要拚命地去修煉?去搶奪資源?還不是為了能夠活得更久!所以,心如止水不應該這麽理解。林木覺得,水善萬物,既能順流而下,又能激流勇進。它可以任意的改變形狀,又能堅固如冰。修士的心境也該如水一般,而不是如止水一般。

  ??有時,應該熱情澎湃,有時,應該隨遇而安。但不能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

  ??林木不缺堅持,特別是在向道之心上,他不缺。不過,他隻是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少年。人生經驗不豐富,感情經曆缺失,在處事方麵不夠熟練。他自認為不是一個熱情的人,但他絕不是沒有底線的。不熱情似火卻不冷漠,不做濫好人卻不無情!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人一丈,不為非作歹,凡是量力而行。

  ??人們常說,人的心就像大海裏的針一樣,難以捉摸。林木卻不以為然。人的心,特別是修士的心,應該純粹,不染一絲的汙漬,別讓真心蒙塵。凡事該做就做,雷池是半點不可越的。

  ??多少修士因為貪、嗔、癡而倒在了路上?多少修士又因為自私、麻木、無情而喪失了人性?人心就像一張白紙,你愛怎麽寫就怎麽寫。不過,這張白紙卻連著因果,連著是非。

  ??種因得果,種瓜得瓜,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本性,會隨著心的改變而變。

  ??如何秉持本心是一個很大的學問,隻有堅持不變,不為外物所動,認清自己的初心,才能秉持本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木對自己的心境認識越來越深,最後達到了心境通明的地步。銅鼎的響聲帶來的刺骨寒意已經消失。他悟通了天、地、心,進入了三明境後,眼神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他眼神如電一般的睿智,似能看透世間萬物。

  ??三明境是修士通往築基期的捷徑!

  ??和入堂境不同,三明境對修士來說更為重要。進入三明境後,修士對功法以及法術的理解更為透徹,也初步明確了自己要走的路,要修的道。這是一件大事情,比提升修為更重要。

  ??你不能像無頭的散兵遊勇一般,渾渾噩噩。知曉了自己的本心,才能更加穩妥地到達目的地。

  ??半個時辰後,周圍的混沌變得更加濃鬱了。

  ??林木站了起來,準備迎接銅鼎的第二個響聲。

  ??如果說,銅鼎的第一個響聲像一根利箭直接紮進林木的心田。那麽,這第二個聲響就像巨人揮舞著大錘,直愣愣地砸在了林木的腦袋上!

  ??山河破碎,世界崩塌,一切成了虛無。

  ??林木什麽感覺都沒有,他隻聽到兩個字:失敗!接著,包圍在他身邊的混沌散開,他的頭頂上出現了亮光。林木知道,那裏就是銅鼎的出口。他不再猶豫,直接飛出了銅鼎,落在了山崖上。

  ??中年人搖著羽扇,仔細打量了林木一番,緩緩吐出一聲:“不錯!”

  ??-----------------------------------------------------------------

  ??山洞內,婆羅徹帶著蛇蠍乘著建木來到了一處洞府。

  ??當她走進洞府時,洞府內已經有了四名修士。

  ??居中的一位是一名鬼修,也是聚鬼城的大城主,多瑪大人。這位鬼修大城主仿佛和人類修士沒有什麽區別,隻是周身冒著黑色煙霧。他見到婆羅徹進來,就對婆羅徹點頭,示意她坐下。

  ??婆羅徹隨後就坐在了多瑪的左下方,挨著另外一名城主容河。

  ??容河是一名鬼物,青麵獠牙,渾身長滿了毛。他對婆羅徹笑了笑,張開了血盆大口。婆羅徹對容河的容貌倒不在意,她小聲地問道:“多瑪大人如此急切召我們回來,有何大事?”

  ??容河拍了拍椅子的扶手,皺起了眉頭。

  ??“看來,真的出大事了!”婆羅徹裹了裹身上的白色披風,似乎感覺到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她抬起頭看著上方的多瑪大城主,眼神中一片迷茫。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