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西夏和親
作者:沽名作霸王      更新:2021-07-21 16:38      字數:3987
  而遼軍退去後,剩下的也隻有大宋這邊來收拾殘局了,不過使用弩箭的好處就是射出去的箭還可以回收利用,不想現代的子彈射出去後不能再裝回去再發射出去了。

  ??由於戰爭經曆了近半年的時間,有些屍體都發臭腐爛了,為了不引起瘟疫,最終華躍龍下令將所有屍體進行焚燒,將陣亡的將士們的骨灰帶回去安葬。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宋遼之戰結束了,但是其他兩個戰場並沒有結束,雖然華躍龍知道在遼國求和後,西夏和吐蕃肯定也不會再繼續了,吐蕃因為地勢原因自己暫時也拿他沒有辦法,但是至少他能夠將吐蕃大部分平原地區的土地給占領了,不過經此一役要想消化這一戰的成果恐怕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在有條不紊的安排下,雁門關外燃起了一堆堆的火焰,那道道火光甚至將天都染成了紅色,那被燒得嘎嘎作響的柴堆就像是戰死亡靈的哭訴聲令人久久不能平息。

  ??這場戰爭對於大宋來說是不幸的,但同時又是幸運的,此戰過後,相信三國在不敢侵犯大宋邊境,而大宋收回幽雲十六州,做到了前人一直想做的事。

  ??華躍龍估計陸遊的那首千古名詩《示兒》

  ??“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句詩不會在出現了,不過陸遊隻是千千萬萬個渴望收回幽雲十六州的宋人,而這一次相信完成了許多人的遺願吧 。

  ??而此時在宋遼和談的消息也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宋,西夏和吐蕃在的到消息也第二天也紛紛派出了使節團前往大宋進行和談。

  ??而此時得到消息後天下震動,大宋各地張燈結彩,很多的酒肆飯館也都覺得免費三日作為慶祝。而各地居民很多都喜極而泣了,清明節剛過去不久,他們就去喪燭店購買物品,一時之間整個大宋的喪事用品頓時脫銷。

  ??“爹,兒子來看你了,我大宋收回幽雲十六州了,你可以安息了”

  ??一位五大三粗的漢子跪在一個墳頭前,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哭著說道。

  ??“爹啊,狗娃來看你來了,當初您跟隨太宗皇帝兩次北征都沒有收複幽雲十六州,我知道這一直都是您的心病,就連您死前也是戀戀不忘收複幽雲十六州,如今皇室出聖人,幽雲十六州已經收回來了,這事這一次收複幽雲十六州的捷報,您泉下有知也可以安息了”

  ??一位身穿錦服的老者撥開兒子想要代勞的手,顫顫巍巍的跪在墳前將此次捷報親手丟入眼前的火盆中,在看著捷報化為灰燼後,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後,眼睛一閉直接往後倒去。

  ??“父親!”

  ??“爺爺!”

  ??周圍傳來一片驚呼與哭泣聲。

  ??同樣的事情在大宋各地都有發生,一時之間整個大宋都陷入了歡喜與哭泣的交替當中。

  ??而宋神宗更是興奮激動,在看到捷報時他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複將捷報看了兩三遍後這才確定了事情的真實,當即之下,宋神宗便興奮的在議事廳中手舞足蹈,時而大哭時而大笑。

  ??要知道宋太宗趙光義搞定十國後,也兩次北伐契丹打算收複幽雲十六州,可惜他不是契丹的對手,宋軍一無所獲,死傷慘重。此後,宋朝就失去了收複幽雲十六州的勇氣。

  ??無數的宋朝愛國人士對於不能收回幽雲十六州都是耿耿於懷,近百年來抱憾終身的就更多了。而如今幽雲十六州收複,大宋皇室祖先的遺憾也被彌補了。

  ??“快,傳令下去,讓禮部做好準備,待我兒凱旋之時,立即祭祀宗廟,將收複幽雲十六州一事告知祖宗,以慰藉他們的在他之靈”

  ??冷靜下來後的宋神宗在推開扶著他的內侍後連忙吩咐道,與此同時,皇宮內還發出了一道命令:“今當今天子收複幽雲十六州,故特大赦天下,除犯造反之罪不赦外,其餘皆可赦。加之剛遭大難,念民間疾苦,特免農稅一年”。

  ??“為念及天下士子之艱苦,特三月之後再開恩科”

  ??一時之間民間更加沸騰了,大赦天下、免農稅、開恩科。以往難得遇到的事情,如今在兩年之內竟然遇到兩次。這對於整個大宋百姓來說是多麽幸福的事啊,與普通人一樣,此時的江湖之上也少了很多殺戮,因為此時戰役江湖中人出力也不少,在華躍龍的安排下,許諾了許許多多的好處給江湖人士,比如他們有權利見官不拜,但是僅僅是不拜。

  ??但是盡管如此,這也令他們欣喜若狂了,頓時他們感覺他們做出的所有犧牲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個正常人,誰不想受人敬仰,誰不想抬起頭做人啊。

  ??要知道一直以來普通人看待江湖中人的眼光一向是羨慕加恐懼的,因為在普通人心中江湖中人就等同於破壞者,他們有時為了一己之怨就大打出手,甚至還殃及魚池,因此人們看待他們的眼神就像是看瘟神一樣。

  ??但是這也深深的刺痛了他們的神經。沒有誰喜歡被人看做瘟神一樣,而且由於朝堂的威壓使得他們絲毫不敢與官方往來,甚至因為兩方相交甚少。

  ??因此江湖中人就比較尷尬了,普通人懼怕你,不敢和你過多的交流,而朝堂有是規則之地,對於那些生性瀟灑慣了的江湖人士更是受不了,而且在某些方麵他們又不是朝廷的對手,因此江湖中人就這樣被夾在了中間,可以說江湖中人幾乎都沒有普通人朋友的。

  ??但是江湖之險惡,他們是知道的,因此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無形的落入了整個大宋的最底層。看似風光無限,但是卻掩蓋不了他們那苦澀的內心。

  ??因此在這種氛圍下,幾乎絕大部分的江湖中人都對那些受萬民敬仰的俠義之士崇拜不已,而且一旦出了一名俠義之士,便會受到他們的追捧,慢慢的江湖中人也以俠義為榮,而他們在官方和民間的形象也慢慢變好了,但是僅僅是變好,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因為林子那麽大,總有幾個害群之鳥。

  ??因此得知朝廷建立天策衛,是為了維持江湖與民間的秩序後,有很多有識之士都紛紛加入,而且又因為那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更是俘虜了許多江湖豪傑的心,從這些看來,江湖中人渴望的是眾人的尊敬還有認同。

  ??因此一時之間華躍龍在江湖中的威望一下子達到了頂峰,就連喬峰等人也是欽佩不已。

  ??而西夏在派出特使團後,也暫時停止了戰爭,而西夏皇帝也趁著這個時間打壓異己,將自己的人安插下去,由於沒有了李秋水的支持,他的勢力也漸漸做大。

  ??西夏皇宮內

  ??“還請公主殿下為我們做主啊”

  ??此時一行衣著華麗的西夏貴族還有一品堂的一些高手紛紛聚集在此向坐在主位上的銀川公主哭訴道。

  ??在前方戰場上西夏皇帝親自出馬,整理軍隊,而西夏國內有太子坐鎮,不斷的蠶食著李秋水留下的勢力,而銀川公主雖然是李秋水最為疼愛的孫女,但是李秋水控製欲極強,而且也未曾料到自己會死於大宋,因此並沒有留下什麽手段,但是李秋水培養出來的一些人還是忠心耿耿的,例如西夏一品堂的人,裏麵大都是李秋水的心腹,從原劇中,銀川招駙馬,但守衛他的卻隻有西夏一品堂的人可以看出他們的忠心了。

  ??而此時的銀川公主也是心神不寧,極為慌亂的,因為她也不知道怎麽辦,一直以來她都是在李秋水的庇護下長大的,雖然她並不笨,但是對於一個小姑娘來說遇到這種事情也隻有束手無策了。就在底下一片慌亂,銀川公主束手無策之時,一道聲音從外麵傳來進來。

  ??“陛下有旨,請銀川公主接旨”

  ??聲音一出,大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隻見一個太監拿著繩子,一臉傲然的走外麵走了進來,看都不看周圍人一眼。

  ??而銀川公主聽後,在愣了一下後也緩緩起身接旨,周圍人見銀川公主動了,他們也隻有行禮了。

  ??太監輕蔑地看了周圍一眼後,隨即念起了聖旨:

  ??“……為結兩國友好,特令西夏國銀川公主李清露與大宋皇帝和親。…”

  ??在聽完旨意後,周圍的眾人瞬間怒了,這是釜底抽薪啊,大家都知道李清露是李秋水最看重的後人,而且李秋水死後,李秋水的舊部都打算追隨李清露,但是沒想到他竟然直接讓李清露去大宋和親。

  ??“好,我去”

  ??在李清露的壓製下,他們這才將手中的太監放下,而此時那個太監已是一臉煞白。

  ??“公主,不可啊,那大宋可不比我們西夏,你去了那裏,安全不能保證啊”

  ??“是啊”

  ??“...”

  ??眾人紛紛勸住道,而李清露卻神情漠然,但是眼中卻流露出一絲哀傷。她想來不喜歡爭權奪利,因此對於這方麵她一點都不關心,本以為有了李秋水的庇護,她可以如願的過完一生,但是沒想到,李秋水剛死,她的父皇和哥哥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爭奪權力,甚至將她遠嫁大宋。因此在思索再三後,她決定接旨,前往大宋。

  ??“我等願追隨公主殿下一同前往大宋”

  ??沒辦法,老大都走了,他們這些小弟還留在這裏等著被清算啊,而且他們也都是李秋水的心腹,即使投靠了西夏皇帝,也不見得會被重要,既然如此還不如去看看更加輝煌的大宋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