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迷霧重重(四)
作者:驃騎      更新:2021-07-21 13:35      字數:4974
  這是一枚美製柯爾特手槍子彈的彈殼,對於這種槍,林長楓同樣熟悉。該手槍是由大名鼎鼎的槍械設計師約翰·勃朗寧在自己設計的勃朗寧M1900基礎上進行改進推出的一款新槍,當時主要用於美國 軍方。該槍子彈彈頭一般為圓頭、平底、鉛心、被甲結構,彈殼型式為無凸緣、直筒形,用銅製成。

  ??被擦的發亮的彈殼在光線照射下熠熠生輝。林長楓盯著看了許久,他知道,唐焯仁平時用的也是美製柯爾特手槍,隻不過他的手槍彈頭是經過自己改裝的特製彈頭。

  ??對於那些槍械專家們而言,對自己心愛之物進行改造升級,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個性化需要,是他們最樂此不疲的一件事。而在此過程中,因為改進彈頭的成本遠低於改進發射藥和增加裝藥量,所以,通過在彈頭上挖掘子彈的潛力來增加殺傷力,成為他們的不二選擇。唐焯仁顯然也是這方麵的專家。他曾向林長楓展示過自己改裝的七種特殊彈藥,像噪音彈、竊聽彈、液體彈、多頭彈、瞬爆彈、空頭彈、水銀彈等等,每一種彈都有各自特殊的用途,威力巨大。

  ??對於自己手中的這枚彈殼是不是唐焯仁的,林長楓還不好得出結論,因為從外形看,它與一般的彈殼並無差別,他準備回巡捕房後再細細查驗一下。

  ??把那枚彈殼裝進袋子裏後,林長楓又沿著彈痕的軌跡走到了街對麵離郵筒大約七八十米的地方,這裏應該就是唐焯仁的對手所在位置。他又開始像剛才那樣,蹲下身子在每個角角落落裏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這一次,他又有了新發現。在一處下水道的陰井蓋隙縫處,他又發現了一枚子彈頭,是德製G8式毛瑟步槍的子彈。

  ??看著這枚彈殼,林長楓疑竇叢生。他知道,這種型號的毛瑟步槍目前隻有大清國的新軍才配發。當時為了裝備新軍,清廷花了不少銀子來購買國外的先進武器裝備,這其中,毛瑟槍是數量最多的。僅直隸提督聶士成的武毅軍,就購買了G8式毛瑟步槍1萬支。而他同樣也知道,新軍中有不少是革命黨人,自己的師父唐焯仁正是參加過新軍起義的人。看來,當時現場一定是有人暗中保護師父的。不然,子彈頭也不會出現在襲擊唐焯仁那一方的所處位置。

  ??那麽,師父中的那一槍,到底又是誰打的呢?是日本人,還是另有其人?

  ??林長楓腦子飛快地轉著,盡管這些問題他現在還不能清晰地理出頭緒,但至少今天事發現場第一站的收獲還是不小的。他越來越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唐焯仁一定還活著,此刻正藏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養傷。

  ??回到自己的住所,林長楓單獨取出那枚柯爾特手槍子彈的彈殼,他用一根細細長長的小銼刀,伸進彈殼,在彈殼的內壁、底部等處輕輕刮擦著。不一會兒,就有一些比針尖還小的銀色屑末掉了下來。

  ??“是水銀彈!”林長楓想起來了,這應該是唐焯仁所製的特殊彈藥中的一種。外層為堅質鋼殼、內層為黃銅殼,彈頭中空、內注水銀,彈頭尖上刻上十字。這樣一來,彈頭動能極大,打到鋼盔或者防彈背心的鋼板上,就算穿不透,光靠強大的動能也足以產生致命殺傷力。但水銀的揮發性和溶解性都很強,他剛剛刮擦下來的銀色屑末,就是從彈頭內揮發出的水銀與銅彈殼互溶所生成的汞合金。如此說來,這枚彈殼果真就是唐焯仁本人所用柯爾特手槍的彈殼。

  ??查驗的結果,讓林長楓內心頗為振奮,他決定明天再下一城,去唐焯仁所乘坐的郵輪 公司查一查,看看那裏有沒有什麽新發現。

  ??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可能是由於昨晚的興奮,林長楓天還沒亮就醒了。出門前,他還是穿上了那身標誌性的黑皮風衣,然後走到門口巷子裏的一家餛飩攤上,簡單吃了頓早餐,就直奔十六鋪碼頭而去。

  ??一到十六鋪碼頭,天色竟暗了下來,劈劈啪啪下起了雨,雨點大而稀疏,風一陣緊似一陣。可能是來得太早,輪船公司還沒開門,林長楓便走到碼頭前廣場上一間小房子的屋簷下躲雨。

  ??他看見,不遠處的江麵上,一艘漂亮的外國郵輪鳴著高亢的汽笛聲,正在緩緩地靠攏碼頭前的躉船,接客的人群都向碼頭前黑色的木柵欄擁去,鐵錨落向江底的摩擦聲,跳板擱上躉船的轟然聲,以及哨子聲、叫喊聲、歡呼聲、吵鬧聲,營造出喧嘩、緊張的氣氛。白色船舷上“林肯號”三個字和旗幟上飄揚的星條旗,讓林長楓恍若來到了美國。在這艘船的周圍還停泊著許多船隻,有貨船、煤輪、客輪、平底貨輪、駁船、帆船等。

  ??十六鋪碼頭是旗昌輪船公司在上海的辦公地點,唐焯仁所乘坐的“麥哲倫號”郵輪就是這家公司的。昨天下午回來前,林長楓專門路過輪船招商公局,把這家公司的相關信息詳細摸了一遍。據說,這家旗昌輪船公司是在洋人在中國成立最早的一家輪船公司。早在鹹豐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由美國人在香港、上海設立了該公司,主要航行在滬粵、長江等幾條主要內河航線。美國的捷足先登刺激了其他歐洲殖民者,1863年至1866年,英國的會德豐公司和太古洋行,以及德國的美最時公司先後在上海、香港設立分公司,經辦長江及沿海航運。到了1877年,明治維新後的小日本同樣要分一杯羹,也一起擠進了中國長江、滬蘇杭內河的航運業務。

  ??來上海雖然才短短幾天,林長楓發現,隨著自己對這個城市了解的逐漸深入,越來越體會到西方國家的欺淩霸道和大清帝國的軟弱無能。就說這輪船業務,洋人的算盤打得真是太精了。他們的輪船公司一開始就把發展的方向確定在了長江航運,瞄準了中國的黃金水道。這樣一來,中國自己的木船運輸業,甚至運河的漕運統統都會受到衝擊和影響,老百姓哪能再有好日子過?

  ??等了一會兒,雨停了,外灘高高的氣象塔的上空雲淡風輕,因避雨滯留的乘客抓緊時間上岸,接客的人和黃包車夫一擁而上,一輛又一輛黃包車魚貫而去。林長楓瞅了瞅旗昌輪船公司的大門,這會兒終於開了。

  ??“你好,想跟您打聽個事。”他走到一個專門受理出行谘詢的窗口。因為窗口比較低,他不得不弓著腰跟你們的人說話。

  ??裏麵坐著一個男的,五短身材,滿臉橫肉,他正在拿著一張《申報》漫不經心地看著,聽到有人叫他,頭也不抬,極不情願地問了聲:“什麽事啊?”

  ??“我想了解一下上周五貴公司‘麥哲倫’郵輪的出行信息。”

  ??“你是幹什麽的?”男子這才抬頭看了一眼林長楓。

  ??“我是巡捕房的。”林長楓說完,直接把證據拿了出來,從窗口裏遞過去。

  ??那個男子拿著證件看了好久,又反複把林長楓上下打量了一番,好像在確認無誤證件上的照片就是本人後,他才把證件又還給了林長楓,說話的語氣似乎也客氣了許多:“林警官,請問您想了解‘麥哲倫’郵輪的什麽信息?”

  ??“我想查一下上周五那艘郵輪上的遊客信息,可以嗎?”

  ??“這個當然可以,請稍等。”男子慢慢悠悠把自己那肥胖的身軀從椅子上挪開,轉身走到後麵一個鐵皮公文櫃前,打開鎖,從裏麵取出一摞厚厚的登記簿,然後又坐回到椅子上,問:“上周五幾號?”

  ??“三月二號。”

  ??“三月二號,我看看啊。”他慢騰騰從落滿了塵灰的一堆登記簿中抽出一本,遞到窗口,“給,你自己看吧。”

  ??林長楓打開登記簿,裏麵記載著三月二日那天,輪船公司所有郵輪的遊客信息。他一頁一頁翻閱著,直到看到“麥哲倫”三個字時停了下來,上麵附著一張遊客的名單,大概有七八十個。可他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卻沒發現唐焯仁的名字。

  ??“師父平時極為謹慎,行走江湖怎麽會用自己的真名呢?”想到這,林長楓腦子裏又冒出一個名字——伍木,這是唐焯仁的化名。他又從頭到尾把名單看了一遍,結果還是大失所望。

  ??“所有名單都在這裏了嗎?”林長楓心有不甘地問。

  ??“這些是普通艙遊客的名單,還有頭等艙的不在這上麵。”

  ??“頭等艙的為什麽不在上麵?”

  ??“因為頭等艙的客人一般都是我們公司的貴賓,對他們的信息我們是嚴格保密的。”

  ??“能給我看看嗎?”

  ??“嘿嘿,這個嘛,恐怕有點難度。”那位男子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說,“我們公司在這方麵是有嚴格規定的,對不起了,警官。”

  ??林長楓頓了頓,從兜裏拿出了一塊大洋:“這樣行不行?”

  ??“這樣嗎?”男子話沒說完,忙不迭地接過大洋,“我來想想辦法吧。”說完,又起身走到那個公文櫃,從裏麵的抽屜裏拿出一個薄薄的文件袋。

  ??看著眼前這副貪婪的嘴臉,林長楓想起去巡捕房報到那天,辛巴巡長跟他閑聊時說的話:“很多中國人都是拜金主義者。碰到什麽事,總是用錢來解決。好像錢是什麽痛都能治療的靈丹妙藥。”

  ??對於辛巴的這番言論,他當時還有些不以為然,嘴上沒說什麽,心裏卻在想:“中國人愛錢,你們洋人就不愛錢了嗎?”可此時此刻,他不知道是該誇誇那位辛巴大人的金口玉言,還是把這個坐在窗口下的胖子狠狠揍一頓,真是五味雜陳啊。

  ??看來,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呀。很快,胖男人就從文件袋裏抽出一張紙來,上麵大概有二三十個名單,都是“麥哲倫” 號郵輪頭等艙的。林長楓看了一下發現,幾乎所有名單前麵都打了“√”,唯獨301室前隻寫了“未到”二字。

  ??“這‘未到’是什麽意思?”林長楓問。

  ??“‘未到’就是遊客提前預定了艙位,但最後沒來。”

  ??“我看其他打鉤的都標注了客戶名字,怎麽‘未到’的這一欄裏沒有?”

  ??胖男人盯著那張紙看了一眼說:“哦,那可能是這位客戶在訂票時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這也是可以的,因為客戶在訂票時就把錢預付了,願不願意提供自己的信息是人家自己的事,我們也不便強求。”

  ??林長楓想了想,又問:“那麽這些打勾的遊客,有他們的聯係方式嗎,比如電話什麽的,或者是他們職業?”

  ??“真抱歉,先生。這個真沒有。”胖男人無奈地聳聳肩說。

  ??本想從這份名單裏找幾個當事人問一問,有沒有見過唐焯仁,看來這條路也走不通。

  ??“嗚——”碼頭上又響起一陣汽笛聲。

  ??林長楓還是不死心,又問:“最近這幾天有沒有‘麥哲倫’號郵輪進港?”

  ??“我幫你看看。”那位胖男人翻出登記簿,看了一眼,說,“警官,您的運氣真不錯。剛剛就有一艘輪班到港。”

  ??一聽這話,林長楓立馬轉身向碼頭方向跑去。來到碼頭邊,他看到不遠處果然有一艘船舷上寫著“麥哲倫”三個字的郵輪好像剛剛停靠在碼頭,裏麵的遊客正三三兩兩下船上岸。

  ??他穿過擁擠的人群走上郵輪,走進船艙,從懷裏拿出一張唐焯仁的照片,一個個開始詢問。

  ??“請問這個人,你見過嗎?”

  ??“沒有。”

  ??“3月2日上周五,也是這艘船上,有沒有見過這個人?”

  ??“沒什麽印象。”

  ??“上周五這艘船301客艙的客人有沒有上船?”

  ??“這麽久了,誰記得?”

  ??一圈問下來,幾乎所有船員都不知道,林長楓失望之餘,眉頭緊鎖。普通艙和頭等艙都沒有發現跟唐焯仁有關的一絲線索。這“未到”的301室是不是唐焯仁提前預定的客艙呢?如果是的話,他怎麽又沒有上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