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蜀王也是背鍋俠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20      字數:3742
  一連兩年,長安的冬季都來得失常的早,這一年中秋之後,照樣緊跟著陰雨綿綿,寒衣節還有整整一月,夾襖炭盆就要開始預備了,龍首原的菊花許多未及盛開,就為風雨摧殘,此歲的秋景怕也不能燦爛的,宮樓危閣上,望出去天地間是一片淒迷灰頹,所以太後將批閱奏章的地方再次定設在玲瓏台,她甚至打算遊宴華清宮,那裏的溫泉水或許能夠舒緩這漫長的寒冬所帶來的鬱沉。

  ??玲瓏台內薜蘿生香、奇葩競美,此時此刻卻不能驅除太後心中的煩悶,她將十一娘那紙其實並不瑣長的書信連連看了數遍,才反扣案上,身子往扶靠歪倒,鎖眉閉眼的不愉快。

  ??今歲已經沒有謝瑩時常在身邊說笑了,也再無同安公主偶爾的問安,元賢妃雖在,太後與她卻話不投機,宮裏有了皇後,蘭婕妤不再掌管宮務,太後這些年雖喜她溫順細致,然而蘭婕妤卻無法在軍政之事給予建議,故而不在玲瓏台裏時時侍奉,至於常貴妃,少言寡語更不被太後真心所喜,她的妹妹麗妃倒是伶俐,偏是太後的眼中釘,後宮裏眼看是多了些人,太後卻深感寂寥。

  ??如今也隻有高玉祥等宦官時常還能逗樂幾句,可一見太後正煩惱,多數都沒膽子搭言,隻瞅著總管高玉祥看有無計較。

  ??偏這時,又有兩個宦官舉著托盤進來,高玉祥眼看一邊竟然又是密函,留心記印竟然還是源自謝瑩,他便先沒理會,隻將另一邊那盞羊奶浸荔脯盛出一勺嚐了,換了把幹淨的銀匙,另外用個五寸長方的紅檀木盤托著,這才上呈給太後,低聲笑道:“朝早時便用小火煨著,已是出味了,太後趁熱品品。”

  ??荔枝製成果脯,色澤已失鮮白,可這時節,觸目反而不會那麽生涼,羊乳裏還點了香蜜,隨著暖氣蒸騰彌散,是太後甚喜的甜暖口感,當然高玉祥也是因為度量見太後雖說鬱煩,卻還並未震怒,否則他可不敢這時獻殷勤,這碗甜點口感雖好,潑在臉上可沒那麽美妙。

  ??太後果然沒發脾氣,稍稍睜眼,高玉祥連忙示意幹兒子過來一勺勺地進膳,他騰空了手,往過挪了一挪,輕輕替太後敲打小腿,見太後用了兩、三勺便微一蹙眉,連忙示意幹兒子拿那甜點走開,嘻笑道:“奴婢猜測著,定是晉王妃為晉王父子二人求情了,未知猜度得可準?”

  ??太後“咦”了一聲:“小高難道偷看了十一娘這封密函不成?”

  ??“奴婢又沒多長一個腦袋,怎敢做這狂妄之事,隻不過阿祿、元媵人上報,王妃似已動疑,故而才如此猜測。”

  ??“你猜是猜準了,不過十一娘已經動疑,不利我大計,你笑得這麽歡暢難道就不狂妄了?”

  ??高玉祥受這斥問非但不見驚怕,越發“嘻嘻”笑出兩聲來:“這回變故雖說突然,晉王妃卻並不曾對太後隱瞞疑慮,而如實告訴,豈不說明太後慧眼識人,晉王妃果然宅心仁厚,並對太後忠心耿耿。”

  ??“我是早就料到,十一娘如今有了賀信,越發會對賀燁割舍不下,所以才會廢那麽多心思隱瞞她,卻沒想到!”太後眉頭已經豎起來,又壓製住了怒火,重重一揮手:“先不提這個,先論十一娘是否忠心耿耿,她既已在韋緗麵前顯露出端倪,當然知道瞞不過我,所以才有這封書信也未可知,她這封書信,可是比韋緗等人整整晚了幾日。”

  ??“晉王府生出這等大變,又涉及太後,王妃當然會遲疑幾日,又怎能比韋娘子等不過單純上報事件,故回應不那麽迅速,反為情理之中,又依王妃機智,要是真有心瞞藏疑慮,萬萬不會在韋娘子麵前顯現出來,隻需咬定任氏乃汙篾,今後暗中提防類似事件即可,不過這樣一來,王妃隻怕就是已然與太後生份了,反而直抒疑慮,恩求寬容,說明王妃仍然信任太後不會斬盡殺絕,王妃素來便重情義,當初奴婢被陷害,眾人皆忙著落井下石躲避自保,唯有王妃膽敢為奴婢求情,更何況與晉王乃結發夫妻,朝夕共處長達八載,如今又有了晉王骨肉,王妃若將晉王生死置之不顧,如此狠心絕情,又何談仁義,豈不是太後看走了眼,錯信了王妃?不過相比晉王,太後對王妃深恩厚愛,又不知勝出多少,王妃終究還是心向太後。”

  ??這話看似為十一娘開脫,實際高玉祥是度量太後神色,知道並非不再信任晉王妃,他隻不過說出了太後心中所想,在太後麵前抖機靈罷了。

  ??“你呀,在我身邊這麽多年,到底還是磨礪出來了,你這話說得倒是一絲不差,我並不是煩惱十一娘心向賀燁,我也明白她對我孝敬不改,可經此事故,短時間內,是再不能對賀燁動手了!再有,天子大婚已然三載,他如今十六了,雖說前一回交鋒,因著杜漸宏,讓天子損了些許人心,可還有那些頑固不化正統派,仍然處心積慮逼迫我交政放權,天子外有賀珅,內有麗妃攛掇,對我可有絲毫孝敬?他也是巴不得我完全不問國事,由得他胡作非為!可你看看天子,他信重都是些什麽人?賀珅、麗妃那庶出兄長,這些人哪個能夠委以重任,如今內憂外患,若非我操持著,社稷江山交給他乳臭未幹小兒之手,還有一幫居心不良奸徒賊子蠱惑,怎能還天下盛世太平?”

  ??太後說到這裏,臉上已見怒意:“可如何鏟除賀珅,韋相、謝相、元相三個人卻都拿不出穩妥辦法,我還能依靠誰?十一娘經過八載,已經完全曆練出來了,她若是肯助我,我也多條臂膀,但偏偏是……十一娘哪裏都好,就是欠缺一點野心。”

  ??高玉祥這時也收起笑容,長歎一聲:“蜀王何嚐不知晉王妃為他敵患呢?否則這些年也不會如此針對太原籍貫官員屢屢彈劾,然而均被晉王妃一一抗擊,又因太後有意提攜,這些官員非但沒有遭到貶黜,反而漸有實權,要是晉王妃能與太後同心,不怕找不到蜀王紕漏。”

  ??“眼下我煩惱之事,是怎麽安撫十一娘,無論如何,我也必須要打消她心中疑慮,謀害賀燁主使必須另有其人。”

  ??“人難道不是現成?”高玉祥笑道。

  ??太後挑眉。

  ??“蜀王。”宦官說出兩字,笑意更深:“任氏之所以膽敢毒害晉王,那是因為蜀王指使,蜀王可是代表天子,也隻有天子在後支持,任氏才有膽量拚命一搏,卻沒想識人不明,倒被心腹婢女給出賣了,任氏這才汙篾太後,企圖離間太後與晉王一係,不過這些事察無實據,太後也隻是因為察覺任氏之母最近與蜀王妃來往密切方有所疑,故而暫時不能奈何蜀王及任知故。”

  ??太後思索一陣:“這說法倒也不錯,隻就怕十一娘不會輕信。”

  ??“王妃怎會不信?奴婢看來,隻要太後否定並未指使任氏,王妃就會信任,再者蜀王屢屢針對晉王府,王妃豈能沒有察覺?另外,太後亦可授意賀舍人,有他從中遊說,王妃必定會助太後打擊蜀王,畢竟隻有蜀王及天子勢弱,晉王府才有望長寧久安。”

  ??“好計策!”太後大喜:“這種事原本也不可能有鐵據,似是而非更有說服力。”

  ??高玉祥見太後轉憂為喜,方才說道:“要說這回事件,可都是任氏惹出這麽大亂子,她設計鏟除惠風,收買茂林倒是機巧,雖也有紕漏,然而還能全身而退,這回倒好,謀刺晉王如此關鍵任務,她用了個什麽人?婢女前溪是她舊仆,竟然因為榮華富貴背主,任氏硬是沒有察覺異心,給予重用,她若不除惠風,這回計劃何至於失控?任氏該死!”

  ??“她當然該死!”太後的怒氣終於克製不住,冷笑道:“我若下令押解她回長安,倒像做賊心虛想要殺人滅口了,不如交給賀燁發落,事到如今,任氏但凡還有一點理智,也該知道要如何彌補才免滿門被滅!”

  ??高玉祥立即道:“太後高見!此事不宜驚動宗正寺,否則豈不是讓蜀王黨又有文章可做?相信王妃亦會認同,因為任氏一旦押送長安,晉王險被毒殺一事便無法隱瞞,蜀王可是宗正卿,由他主審,任氏一口咬定乃太後主使,甚至變供指證王妃也乃幫凶,此事撲朔迷離,豈不隱患四伏?太後大可讓王妃審問,將決斷權交予王妃,王妃又怎會懷疑太後乃主使之人?”

  ??“就是不知那前溪,知道多少內情。”

  ??“前溪知道多少內情不重要,因為完全可以是任氏誘騙。”

  ??太後頷首:“前溪區區一個婢女,並且曾經是任氏心腹,貪圖富貴而背主,十一娘料也不會盡信她之供辭,而因為任氏落網,無法及時遞出消息,任知故不察變故,當然不可能立時便對前溪之妹施以報複,我收到賀燁書信,立即召見前溪之妹,將她送去晉陽,亦為表彰前溪出首有功,另外,我還可賜封前溪為晉王媵,足以表明我慶幸之意。”

  ??“那麽對任知故……”

  ??“任氏捅了簍子,倒與他無幹,隻要任氏尚能彌補,我無意追究他。”雖這樣說,太後卻神色陰寒:“我若這時滅他滿門,倒像是殺人滅口了,留著任知故,十一娘更加確信我並非主使,才能對我打消防心,再者,如今朝局情勢並非我能夠一手把控,我還做不到乾坤獨斷呀,必須要愛惜羽翼,任知故,他應當明白,今後除了更加效忠,別無選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