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關於仙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20      字數:3896
  雲州城。

  ??雖已掌控大局,王知禮卻並不輕鬆愉快,臉色似比天穹的陰雲更要灰霾幾分,他這時正在一間靜室外急急踱步,不住詢問“仙道可止調息修練”,但他根本不需得到仆從的回答,因為靜室緊閉的門窗明顯就是答案。

  ??好容易盼得門窗洞開,王知禮方才大步邁向,他甚至在石階上絆了一下,踢得腳趾一陣鈍痛,卻顧不得這些了,趕命一般搶進室內,哪知卻見老道仍然盤膝閉目,王知禮此時當然不會為門窗無人自開這點小把戲震詫,卻不敢打擾老道修練,摁捺急切跽坐等待。

  ??好在老道並未讓他久等,數十呼息後,緩緩張開眼睛。

  ??王知禮方道:“仙道可曾恢複功力?魯護等人,仍舊不願聽從於我,若幹脆棄殺,其麾下士卒恐怕便會嘩亂,唯有仙道出麵再度震懾,方能使他等懼服。”

  ??其實王知禮心中對這位“仙道”委實有些抱怨。

  ??原來仙智曾經信誓旦旦能夠控製他人神識,王知禮也親自領教過他那令人嘖舌的道術,自然信任不疑,趁著這回,王橫始不顧王進穀阻止,自作主張離雲州而援廣陽,王知禮頓覺機不可失,親自上仙遊嶺,請仙智出山,喬裝成一衛士,趁王進穀召見魯護、鄭敏等埋怨王橫始又再任性胡為時,仙智施法,擾其神識,果然讓王進穀“中風”昏厥。

  ??哪知王進穀非但沒有一命嗚乎,並在臨死前留下有利王知禮的遺言,雖半身不遂,卻悠悠醒轉,雖不知中風偏癱為王知禮暗算,然而竟對他諄諄叮囑,令他立即通知王橫始返回雲州,說道“盡力輔佐橫始”一類言辭。

  ??王知禮心驚,哪肯奉令而行?借口王進穀病重不見外人,竟把父親軟禁。

  ??魯護等人生疑,又有鄭敏出頭質問,王知禮眼見不能遮掩,又是依賴仙智的道術,不廢吹灰之力便將這些人控製軟禁,雖說有那麽些部將,如董大勇般為仙智道術所懾,然而魯護等死忠卻不屈不撓,拒不服從王知禮繼掌軍權。

  ??王知禮逼於無奈,隻好將王進穀毒殺,又設計伏擊王橫始,以為王橫始一死,魯護等人為大局著想,隻能屈服。

  ??卻沒想到,仙智雖布下殺伐陣,並成功控製王橫始神識,使其呆滯當場不及閃躲,身中弩箭,然而依然讓他饒幸逃脫,沒有王橫始的屍身,魯護等人當然不可能輕信王知禮空口白牙的說辭,再者王橫始生死未卜,王知禮當然也不能完全安心,事情進行到此地步,他已然沒有其餘退路了,要是不能使魯護等人屈服,固然朝廷下旨,他也無能掌控軍權。

  ??不過在仙智麵前,王知禮當然不會將抱怨宣之於口,他雖然焦急,也必須保持畢恭畢敬。

  ??仙智沒好氣說道:“最近屢布殺陣,過耗元神,哪裏這麽容易恢複?姑且再容我十日吧。”

  ??王知禮無奈,隻好先告辭,召集部屬謀士商會計劃去了。

  ??仙智卻也長歎一聲,因為他實覺有些力不從心了,思及舊事,不由更加怨恨淩虛、琅濟二人。

  ??話說當年,琅濟主張取仙智性命,淩虛顧及師徒一場,到底不忍斬盡殺絕,雖廢仙智道術,傷他經脈,使他多年修練一朝盡廢,且日後再也難以恢複功力淪為手無縛雞之輩,狀如殘疾,不過仙智並沒有成為真正的殘疾,隻是行走有些不便而已,一雙手雖不能殺人害命,尚還能夠自理。

  ??這也是因為淩虛宅心仁厚,知仙智孤苦無親友可依,又被逐出師門,真要手腳俱殘,遲早也會被餓死。

  ??仙智雖廢道術,但師從淩虛多年,憑著識算之能,也不難生計,約有二十載,他都受雇於商賈,衣食不愁,若他一直還是當年那個乞兒,大約也能滿足了,不過他一度習得道家法術,求的是長生不老飛升成仙,殺人不廢吹灰之力,布陣可損千軍萬馬,又哪裏能夠滿足於普通人碌碌無為的生活,故執著於恢複功力,雖曾動過男女之欲並因此改變命運,然而被驅逐師門之後,倒是再也沒有動過娶妻生子的念頭。

  ??也是因緣際會,又是十年轉眼而過,仙智已過天命之年,終於再次被他得遇一個高人,憑著強記之能,以《金匱遺書》某些章文作為交換,高人舍一丹藥予仙智,仙智服食後,竟當真能夠氣貫經脈,為恢複功力道術,仙智遊覽四處,終於擇中仙遊嶺為修練之地,潛心數十載,他這時其實已逾百歲了,然而除了跛足以外,身體並無其餘病痛。

  ??仙智之所以擇中仙遊嶺,一來是因嶺中人跡罕至,環境幽靜不怕驚擾,二來嶺中飛禽走獸野蔬鮮果甚多,不愁飽腹,最最關鍵的是,嶺中自生藥草,年代可溯百載,服食後極其利於修行。

  ??然而仙智當年受創甚巨,雖說數十載苦修,功法逐漸恢複,若論修為,尚且不敵當年。

  ??否則這回他也不會如此力不從心,既未能操控王進穀神識當眾遺言,又不能直接摧毀王橫始神識,殺人於無形。

  ??驅動殺伐陣,禁錮王橫始,已經讓他使出渾身解數,直至如今都沒有恢複過來。

  ??要論來,仙智這時已無情欲之心,所圖無非修行仙道而已,根本不該參與王知禮奪權這等世俗爭鬥,不過仙遊嶺中那些百年以上的草藥,幾乎都被他采食,當初的福地已經不適合他繼續修練了,他當然知道邙山才是真正的洞天福地,奈何一但涉足,淩虛、琅濟必然知他恢複功力道術,必然不會饒恕放過,仙智哪敢自投羅網?

  ??他需要供養,王知禮正好送上門來。

  ??聽聞王知禮出身掌軍之門,仙智頓時心生妄念,他以為無論淩虛、琅濟如何了得,縱然不懼千軍萬馬,十萬軍、百萬軍若登山剿殺,二人難道還能幸免?二人若除,他便能安心據邙山修行,他甚至知道那兩條巨蛇鎮守的潭洞內,隱藏有“登仙之術”,若被他據為所有,憑他靈智,得道飛升指日可待。

  ??更兼雖已經事隔數十載,仙智仍然不忘淩虛二人廢他修行之仇,若有希望血恨,當然不妨一試。

  ??可惜當年,仙智沉迷於殺伐之術,並不願意精進氣望測卜,否則這時他便能從王知禮麵相看出,此人雖有雄霸天下之欲,卻並無問鼎九五之運了。

  ??仙智就這樣一忽欲構奪地“登仙”,一忽沉湎陳年舊怨,越發覺得體內氣息浮躁,再難平靜調息,正煩悶時,卻見王知禮去而複返,隻是一掃早前的心浮氣躁,轉為眉飛色舞誌氣飛揚:“仙道,有喜訊傳來,王橫始雖則逃往晉陽,求庇晉王府,卻終於是氣運盡喪,因傷重不治卒亡晉王府內,真乃天助我也!”

  ??通報了這件喜訊,王知禮又一陣風般跑了出去。

  ??王橫始已死,晉王妃就算阻撓,他有毛維、蜀王相助,何愁不能遊說太後準允由他繼掌雲州兵權?眼下已經到了時機,他足以要脅鄭敏之妻柳氏,前往晉陽說服晉王妃“交還”王橫始屍身,屆時他甚至能倒打一耙,謊稱王橫始是被晉王妃所害,晉王妃打算借此時機奪掌雲州部,魯護等目睹王橫始屍首,總該明白若再執迷不悟,將會葬送雲州前途,隻要魯護等部將屈服,又有朝廷允準,他的霸業,就是當真唾手可得了!

  ??事實上王知禮早亦將柳茵如軟禁自家,並不許她與鄭敏相見,以為用丈夫、子女性命,要脅柳茵如區區一介女流易如反掌,卻不想正是這個弱女子,再度讓王知禮遭遇挫折。

  ??無論王知禮如何威逼利誘,柳茵如始終不願屈服,堅持要見鄭敏,就算王知禮以子女做為要脅,柳茵如也隻冷笑而已:“某之夫郎若已然被王長史害殺,孤兒寡母,活著也是受盡欺淩,還不如幽冥團圓,王長史若然害殺犬子小女,某自盡陪隨便是,長史動手吧。”

  ??王知禮無奈之下,隻好先去說服鄭敏。

  ??哪知鄭敏聽說王橫始已死,倒是態度立改,長歎一聲:“長史有所不知,拙荊雖為晉王妃堂姐,卻自幼不甚和睦,王妃又怎肯答允拙荊懇求?若我不保,拙荊自知孤苦無依,不存生誌,也難怪無論長史如何勸說,都不肯就範了。”

  ??王知禮這時還哪有閑情逸致關心柳茵如與晉王妃間的姐妹情仇,洞悉鄭敏有見風使舵之意,如釋重負:“既是如此,參軍親自修書也罷。”

  ??“晉王妃連拙荊情麵都不惜顧,更何況在下?”鄭敏苦笑道:“王妃暗助王郎將,與長史素有嫌隙,據在下度量,王妃勢必不願眼看長史繼掌雲州,而長史急於索要王郎將屍身,無非是想贏得魯將軍等心向,既是如此,當然要把郎將之死歸咎於王妃,在下既能想到這一關鍵,詭詐如王妃怎會疏忽?”

  ??這話雖有道理,但王知禮急於求成,哪裏聽得進去,故冷笑道:“我以為鄭參軍已然迷途知返,卻不想還是執迷不悟呀。”

  ??鄭敏灰喪著臉色:“長史雖一貫疑某心向晉王妃,卻不知某深感都督賞識,一心隻為報償都督恩情,都督曾有透露,格外寄重郎將,卻哪能預料,郎將竟然橫死於變亂……時到如今,恕某亦不認同長史行事,然郎將已卒,某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雲州軍權落於他人之手。”

  ??這套冠冕堂皇的說法讓王知禮極度不耐,他更相信鄭敏是見風使舵,眼看這時沒了指望,方生投誠之心,一揮手打斷鄭敏的話:“我隻問參軍一句,這封信,你究竟寫與不寫?”

  ??鄭敏無奈:“既是如此,那便寫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