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丟了性命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9      字數:3249
  十一娘當然不敢擔保大王子是否會履行承諾,一但奪得王位,便會打消進逼大周之野心,她的計策是先放返明空,利用明空,坐實大王子的謀逆之心!

  ??明空被捕三年,雖然沒有背叛故國,卻也舍不得自尋短見,說明他並沒有真正絕望,不管他是否願意遊說大王子,都不會拒絕借此機會返回北遼,可是在北遼王看來,明空已然是投敵叛國的罪逆,所以明空就算返回北遼,勢必也會避人耳目,私下與北遼蕭取得聯係,向大王子剖白冤情。

  ??十一娘自請安排明空出關之責,卻暗中將此事泄露給潘博派遣來晉陽已然暴露,但事實上並沒有進行抓捕的營州佃作,這樣一來,舒妃當然會聽聞明空已經偷返北遼,作為大周派遣的說客,唆使大王子暗害北遼王起兵謀逆的不恕之罪。

  ??無論明空與大王子是否中計,無論北遼蕭是否會孤注一擲,舒妃必然都會不遺餘力坐實大王子之罪責,北遼蕭可不同大周貴族,沒有起兵謀反的實力,事實上北遼建國之前,蕭氏與耶律氏同為實力相當的兩大部落,可以說如果沒有蕭氏支持,耶律氏不可能統一各部建國。

  ??因而北遼建國之後,不僅堅持與蕭氏世代聯姻,甚至分封蕭氏領地,允其屯兵,在北遼這樣的封地稱為頭下軍州,蕭氏又怎麽可能坐以待斃?

  ??王族與後族之間一旦兵戎相見,戰火便將在北遼領域徹底點燃,那時北遼王根本沒有餘力再支持潘博,這樣一來,便到了大周軍隊收複幽燕的絕佳時機。

  ??十一娘雖然沒有表示支持武威侯暫緩之諫,但她的絕妙好計無疑正好與武威侯的主張契合。

  ??謝饒平看完這封密奏,倒是發自內心連連讚歎:“晉王妃果然不負太後寄望,其智計才能,可謂巾幗不讓須眉,遠非瑩兒能比。”

  ??“論起治政等等大事,瑩兒見識的確不如伊伊,但比起更多閨秀,她也算得出類拔萃了,比如她建議廣設工窯,的確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賦收不足之難。”

  ??謝饒平連忙謙虛:“這都全靠太後教誨。”

  ??卻說起另一件事:“於悟雍收到晉陽來信,說是阮嶺竟然堅持要和離……”

  ??“怎麽,於悟雍竟然不舍得嶺兒這麽個女婿?”太後眉頭高高一挑,顯然有譏鄙之意。

  ??謝饒平頓時一愣,他的確答應了於悟雍走此一趟,懇請太後為於氏做主,一來於悟雍是他黨羽,再者阮嶺當年與於氏成婚,畢竟也得太後允可,甚至親自賜婚,謝饒平以為太後不會讚成阮嶺胡作非為,卻沒想到太後竟然是這樣的態度,他立即緘口不言了。

  ??“於氏當初,便一再慫恿嶺兒討要封爵,為此夫妻兩個便有不和,嶺兒前往太原,她也借口要侍奉晉安,不願跟隨,這回才去晉陽,竟然自作聰明與毛維串通一氣,意圖讓嶺兒攀附毛維,甚至叫囂出嶺兒貪好薛絢之男色,一無是處,不靠於家提攜不能出頭那話,我竟不知,於家竟然如此了得,嶺兒是我外孫,喊我一聲外王母,竟然還要靠他們提攜?”

  ??“臣,並不知於氏如此狂妄荒唐。”謝饒平隻好請罪。

  ??“於氏眼高過頂,自恃世族矝高,卻不看看她如今是什麽處境?婆母不喜,丈夫厭鄙,便連娘家父兄也不願白白養她這麽個閑人!你當於悟雍為何讓你為這說客?那是因為他那長子根本不願讓於氏這個妹妹大歸,這才唆使於悟雍出麵斡旋,什麽名門望族,表麵風光罷了,自於章秀死後,幾個兒子分家別居,於悟善這一支子弟尚可,反觀於悟雍,他雖是長子,文治武功無一出色,父子兩代還不善經營,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可笑於氏毫無自知之明,一心企圖著誥命夫人!”

  ??韋太後大發一番雷霆,當然不是真為阮嶺這個外孫不平,而是她從於氏的言行之間,意識到於氏必定察覺了晉王是個將死之人,別看晉王妃眼前風光,遲早也會落個鳥盡弓藏的結局,否則於氏為何迫不及待攀附毛維,絲毫不在意晉王妃會否震怒。

  ??於氏為何知道這等機密,當然來源於娘家,於悟雍可不算太後信臣,那麽自然就是謝饒平不慎泄露。

  ??縱然太後的確遲早要取晉王性命,但她卻並不情願這等狹隘惡毒的心思廣為人知,畢竟賀燁又不比得野心勃勃的蜀王以及賀淇,是罪有應得必須鏟除之人,太後表麵上與賀燁母慈子孝,當然不願被人議論她是口蜜腹劍,不容德宗嫡嗣。

  ??倘若謝饒平今日不提這事,太後倒也沒有必要大發雷霆,影響與謝大相國之間青梅竹馬的情誼,寒了這位忠誠無二不離不棄的信臣之心,此刻雖說將於悟雍一係痛批一頓,到底還是沒忘安撫:“我也知道,多數世族固守成見,於悟雍既然願意投效,饒平自然會予以重視,關鍵事宜略微點醒不算過錯,饒平想必也沒想到於悟雍竟然會將這些禁秘告知一個出嫁女,我不是怪罪你,隻必須提醒你今後識人多多留心。”

  ??謝饒平總算是舒了口氣,再聽太後說道:“於氏是咎由自取,嶺兒未曾直接予她一封休書,已經算是顧及夫妻情份,饒平莫忘轉告於悟雍,讓他好生教導子女,今後行事,可不能再如此張狂。”

  ??從篷萊殿禮辭,走出老遠一段路,謝饒平的臉色才終於有所緩和,而根據他對太後的一貫了解,當然明白最後那句叮囑的言下之意,於氏這回是真真觸犯了太後惡忌,可教女無方的於悟雍如何能擔保於氏就能痛改前非?

  ??隻有死人,才不會再有機會胡言亂語。

  ??謝大相國於是立即召於悟雍來見,問明竟然是他將晉王遲早會死於太後之手的機密告訴了妻子,那短見的婦人立時擔心女兒將來前途,於是麵授機宜,提醒於氏此去晉陽,務必想辦法說服阮嶺向毛維投誠之後,謝饒平簡直恨不得一巴掌賞給這個黨羽,好容易忍住,才沉著臉交待:“令媛因犯惡疾,原該被休,阮長史顧念夫妻情份,方才提出和離,為防令媛途中病重不治,還是安排家人親自去晉陽接返才是,若令媛依然難免不幸……悟雍還得好好安撫令內,節哀順變,不能因為令媛青春早喪,便哀損自身。”

  ??這幾乎是點明了讓於悟雍之妻女必須相繼病逝!

  ??見於悟雍麵無人色震驚當場,謝饒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頭:“戶部侍郎眼看出缺……”

  ??從謝相府出來,於悟雍腳步虛浮,甚至不能上馬,他的隨從不得不從市坊車馬行賃請馭駕,不免疑心主翁這樣失魂落魄,是否是遭遇了什麽劫難,又沒想到,自家主翁下車之時,神色已經恢複如常。

  ??戶部侍郎,這可謂一個肥缺,不僅是官任中樞的關鍵一步,甚至連越發困窘的家境也能因而好轉,為此犧牲妻女也算值得了,又誰讓妻子如此蠢笨,竟然自作主張將如此要命一件機密泄露給了女兒,論來也算她母女二人咎由自取,怨不得自己狠毒。

  ??這可是太後之令!

  ??這起意外的事故當然不在十一娘預料,隻不過在新歲之前,她終於等到了太後的批複,同時也聞知太後允諫,讚同武威侯的軍事計劃。

  ??正如所料。

  ??十一娘微笑著把這利好消息立即轉告賀燁,當然免不得通知一聲陸離與阮嶺。

  ??然而卻見阮嶺那張繼承了晉安長公主美貌的臉上,赫然一長道指甲抓痕,十一娘吃了一驚,猜到大概是於氏的行為,故而也沒有追問,隻交待阿祿悄悄打聽一番,又沒想到阿祿竟然將這任務自作主張轉交了碧奴,正逢碧奴辦妥了何坊官那件差使,正覺興奮,倒也沒有多想阿祿的企圖,雖覺鬧出上回那件事端後,她再去打問阮長史夫妻之間私事很有些為難,可轉念一想,既然王妃已經言明不需避諱,她與阮長史又早便把話說穿,若再扭扭捏捏,倒顯得鬼祟了。

  ??於是也便落落大方地去見阮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