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戰機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9      字數:3363
  新厥奇毒絕元散毒性異常霸道,但諳知者並不廣泛,的確是因此毒配方為新厥王族掌控,除新厥王以外,一般隻會分發給間佃頭目抑或執行暗殺的死士,而陸離因這劇毒影響,病弱已然多年,可莫說當年他並未入仕,就算如今也算位高權重,還並沒有到新厥王下令謀刺的地步,也難怪賀燁會心生狐疑。

  ??陸離在接受田埠槎診治時,其實已經想到或許會引起賀燁懷疑。

  ??當年若非機緣巧合之下結識司馬仲,從他口中聽說過絕元散之名,陸離當中劇毒,也不會想到請司馬仲治療,也許早在當年便已不治身亡,可因為解毒並不及時,這才造成隱患,終是傷及壽元。

  ??而司馬仲其實並不擅長解毒,不過其祖輩,因為機緣巧合,曾經與澹州田門一子弟交好,故而被好友授得一些解治獨門奇毒之秘方,沿為家傳。

  ??是以陸離當然清楚,他身中何毒,是瞞不過澹州田門後人的。

  ??不過陸離並不認為此時讓賀燁生疑便是一件壞事,因為關於裴鄭二族冤情,關於賀燁對這樁陳年舊案的態度,其實由他來試探,比十一娘試探更加有利。

  ??故而他選擇坦言告知:“十五年前,某便已身中絕元散。”

  ??“十五年前?”賀燁陷入短暫的迷茫,因為十五年前,他還是個懵懂頑童,操心之事無非如何自保,甚至連兄長都不敢信任,實在想不起來那時究竟發生了什麽大事,以至於讓陸離這麽一個無官無職的世家子弟,竟然身中新厥劇毒。

  ??“十五年前,薛某在劍南遊學,驚聞裴鄭二族謀逆大案,殿下亦知,京兆薛與京兆裴為世代姻親,相交匪淺,裴公既是離之親長,又為離之業師,離素知裴公忠義,絕非逆臣賊子,故堅信裴鄭二族是遭人陷害,為察明真相,欲經黨項潛往西疆,歸程途中,遇新厥軍追擊,身中毒箭。”

  ??陸離這番話後,仍然坦然直視賀燁。

  ??可賀燁卻沉默了。

  ??他並不追問陸離究竟有沒有察明真相,良久才說一句:“原來如此。”

  ??是啊,就是如此。

  ??陸離當然也沒有著急為裴鄭二族申冤,更沒有懇請賀燁翻察舊案。

  ??因為賀燁的態度,說明他至少在此時,並不願再涉及更多已然是塵埃落定的往事。

  ??當然,即便賀燁願意翻察,這時也不到時機。

  ??所以當賀燁轉而說起另一件事,擔憂待這年嚴寒過去北地霜消時,卷土重來的潘遼大軍會否更加難以抵抗,陸離也便專注於剖析時勢,就像他從未提過對裴鄭二族謀逆的飽含質疑。

  ??說起戰況,兩人已經移步書房,陸離打開一個平時上鎖機括的木箱,在賀燁的協助下,取出一卷與圖鋪在大案上,其上不少地名用朱砂圈畫,標注有蠅頭小楷。

  ??“某以為,去年雲州、廣陽二部攜力對抗敵軍,雖然並未造成重創,可不庸質疑是,再一次挫損了敵軍勢頭,又因舊歲,因銘州險遭屠城,河北道遺民人心浮動,不少往河東道逃亡求庇,造成河北道不少土地荒蕪以至收成不足,再兼潘博原來統屬營州等地,亦有災患發生,潘博應當並沒實力增兵。”

  ??陸離又翻出不少諜報,一一分析:“北遼蕭後與舒妃內鬥,舒妃逐漸占據上風,又因我部佃作活動,潘博對北遼蕭氏一族心生埋怨,竟也散布不少蕭後隻顧私己不顧君國之論,蕭後已視潘博為舒妃黨,對其暗懷怨恨,應當不會再讚成增兵,助潘博奪取太原,甚至已然建議北遼王派遣官員,直接治理河北等州縣。”

  ??賀燁挑起眉頭:“絢之意思是,潘遼之間或許也會內亂?”

  ??“很有可能北遼不會再支持潘博進攻太原,並且憑潘博現今實力,也無能再支援北遼數十萬大軍消耗。”陸離胸有成竹:“北遼王雖然寵愛舒妃,對蕭後一族卻仍有忌憚,不大可能在這時徹底翻臉,而蕭後諫言由北遼接手治理河北道州縣,實在也正好迎合了北遼王心意,可如此一來,潘博便越會忌恨北遼蕭,當然會意識到,若想再得北遼支持實現野心,必須力主舒妃母子奪權。”

  ??賀燁另外一邊眉毛也挑了起來:“倘若四月之後,潘遼聯軍仍無動靜,那麽咱們便可殺出葦澤關,漸漸收複失地。”

  ??晉王殿下哪裏甘願隻守不攻龜縮不前?更別說過去的一年曆經多場苦戰,一血恥辱的念頭更加堅定,這時根據陸離分析,得出也許將有機遇反擊,又如何不興奮期待、意氣風發。

  ??“那個林昔,可有消息傳回?”賀燁又問。

  ??因他一度忙於征戰,其實並沒有多少心思關注潘遼之間的勾心鬥角,不想時間僅僅過去一年,離間計劃便取得了這大功效,故而疑心是林昔起到作用。

  ??“離間之計,仍是子建發揮莫大作用,他之暗屬在營州振興商業,緩和潘博不少財政之需,潘博對他建議頗為重視。”卻聽陸離說道。

  ??“哦?”賀燁失笑:“潘博眼下必然已經知道,子建可是王妃助臂,想不到對子建仍然信任不疑,難道他便沒有暗會子建,挑發晉陽民亂,抑或謀刺王妃?”

  ??陸離微微一笑:“當然會有人進獻讒言,離間潘博與子建,殿下可能猜出是誰?”

  ??賀燁略經思忖:“絢之既然特意問這一句,莫不是林昔吧?”

  ??陸離又是一笑:“殿下英明,一猜中的。”

  ??賀燁微咪眼角:“這怎麽像王妃手筆呀,料到子建再無建樹下去,遲早有一日會引潘博疑心,故而有意讓林昔‘拆穿’,如此一來,就算子建暴露,林昔便能獲得潘博信任。”

  ??“的確是王妃之計。”陸離暗忖:看來殿下歸來這十餘日,竟無閑睱與十一娘談及潘遼國情諜報,這不是十一娘性情,看來是殿下耽於談情說愛了,如此也好,隻願殿下繼續兒女情長下去,有朝一日當十一娘力諫,他才會決心翻察裴鄭冤案,他們二人之間,才不至於走向刀兵相向的絕境。

  ??不過陸離仍然裝作毫無察覺,繼續道:“林昔才華雖引潘博重視,但要取得信任卻並不容易,而正如殿下所料,潘博當知子建相助王妃振興太原商市後,果然心生疑慮,子建雖有說法,稱道當初交好京兆柳是因立足長安,卻不想被晉王妃擇中,相助振興太原實為無可奈何,又一再強調王妃用他,局限於商市而已,機密事宜並不告知,而王妃出行,防衛森嚴也是事實,子建根本無法謀刺,潘博旗下,不少信臣得了子建賄賂,附議此言有理,這才打消了潘博疑慮,更兼北遼王將銘州屠城事件有意誤導向蕭後諫言,子建提醒潘博,蕭後或許因為舒妃之故,忌憚於他,倒也符合情理。”

  ??當潘博中計,散布對蕭後不利流言,隻需透露讓蕭後知情,蕭後當然會篤信舉薦舒妃的潘博居心叵測,那麽在後拆台也是必然之事,於是更讓潘博堅信蕭後與他已成敵對之勢。

  ??蕭後畢竟是個女人,相比稱霸天下橫掃中原,她更加在意的是她的兒子是否能繼承王位,她的家族是否能長盛不衰,因為倘若儲位旁落,族滅人亡,就算北遼雄霸天下,與她何幹?

  ??所以在她眼裏,侵占太原不比鏟除舒妃黨更加重要。

  ??而潘博雖然明白輕重緩急,但憑他一己實力,根本無法攻占太原,要想實現野心,必須依靠北遼的鐵騎大軍,蕭後既然已經成為他雄圖大業的絆腳石,也隻能暫緩前進的腳步,分心先除內患。

  ??還有關鍵一點,潘博也未必願意看見一個齊心團結的北遼,因為倘若如此,就算他能葬送賀周之治,可若要稱帝,立即便將麵對北遼王發起的戰火,如果悍將之族北遼蕭先一步倒台,潘博才更有勝算。

  ??十一娘不懂得行軍打仗,但她一貫擅長如何利用人心的貪婪。

  ??當然她也料定子建不可能在毫無建樹的情況下一直取信潘博,所以有意讓林昔與子建對立,這樣才可能當子建暴露之後,由林昔順理成章取而代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