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議發展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370
  十一娘將今年遷移人數限定在十萬以內,尹紳仍然覺得有些急迫了:“糧食供給隻是其中一方麵,醫療也必須跟上,可我聽薛兄說起,甚至連廣陽、雲州兩部尚缺軍醫?”

  ??“軍醫無論何時無論何部都不會充足,但關於廣陽二部,我已經在想辦法。”十一娘看向裴三哥。

  ??“裴某已經動用一切人脈,使出渾身解數,總算找到四、五十醫者,雖然不算妙手回春,其中三十人卻都擅長外傷止創。”

  ??十一娘頷首:“這三十人,二十人分配武威侯部,其餘十人調配王都督部,再餘下那些擅長內因雜病者,分配雲州刺史府,另外這段時間,其實亦有不少民戶之少年,申報願意學醫,這些人……先讓去武威侯部,他們在後方尚可,可不能送上戰場。”

  ??尹紳問道:“王妃為何不直接讓朝廷調用太醫署醫官前來晉朔?”

  ??“太醫署?如今那些醫官,眼中隻有榮華富貴,略微有醫者之仁,諸如董醫正,都漸漸被排擠辭官,多少會心甘情願前來晉朔?並非心甘情願者,來了又有多大作用?故而還不如對外征召,不管他們是否因為名利,至少為自願,總不會擺高架子不聽指使。”

  ??十一娘之前也與秦明商量過,他的意見,亦並不讚同申報朝廷調遣醫官,那些人,無可奈何才到戰場,擺著朝廷命官的架子,延誤治療,你把他一劍殺了,說不定還要被禦史彈劾,橫豎軍營多數也不需要妙手回春的神醫,主要是擅長外創,懂得如何防範疫症即可。

  ??其實真要是軍營暴發疫病,即便太醫署的醫官,其實也無能為力,有時還不如民間大夫有用。

  ??他們這些人如今擅長的,不過是調治富貴病罷了,軍營裏有幾個鬱集傷心,又有幾個積食不化?軍營又有多少人參、靈芝等名貴藥材?

  ??辟如秦明、柳彥這樣的老兵,不僅會治簡單外傷,風寒雜症其實也不在話下,頂半個醫官了。

  ??再說十一娘格外相信裴三哥找的那些人,就算沒有晉王府裏隱藏那位醫者治術高超,總不可能是欺世盜名之輩,陸續再補充些學徒,假以時日,應該也不會過於捉襟見肘。

  ??“我現在隻擔心晉朔近些年會有災異,要是造成糧食欠收,甚至疫病……”十一娘搖頭:“故而我想,僅是依靠農事還不保險,必須發展商市,沒有糧,至少手中有錢,還能調動其餘州縣糧食補給。”

  ??已經沉默了一陣的陸離這時卻道:“商市之事先不提,眼下緊急之事,一為重建雲州,二為設建工窯,後者錢款雖然到位,然而十座官窯,王妃可曾想過從何處調用人手?之前咱們商議從晉朔各州調動囚徒,但這些人,需要足夠人手看防,王妃無權調動晉陽守軍,怕是……”

  ??僅靠衙役,可沒辦法看牢這麽大一群亡命之徒。

  ??“這些人不能留在太原,是以我認為,可盡數調往雲州,支援街市、屋舍等工建。”十一娘說道。

  ??雲州原本便有駐軍,而現在雖然麵臨戰事,抽調千把人看防囚徒還是不難,實在不行頂多說服朔州刺史配合,調其守軍看防囚徒,需知十一娘雖然沒有調動晉陽守軍的權力,反而因為朔州距離雲州更近,太後予以她調軍權,當然這也有甚大限製,便是朔州軍力,隻能前往雲州,而不能調往其餘地方,而且這調動權還非絕對,必須爭取朔州刺史認同。

  ??若非危急時刻,十一娘最多也隻能調用千人,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至於官窯工建,我打算讓商賈承建。”十一娘又道。

  ??“讓商賈承建?”尹紳率先質疑:“這怕是不妥吧,朝廷可沒有先例。”

  ??“事急從權,這微末小事,我還能夠作主。”十一娘卻固執己見:“太後連官窯產出都交予我處理,隻要我不向朝廷伸手要錢,她又哪會理論由誰承建?要振興商市,一來必須給予商賈信心,另外,我也打算通過商市,給予部分豪族實際利益,這樣便更加有利爭取仍再觀望者,因而工建之事,說是讓商賈承建,其實絕大多數還是交給豪族。”

  ??“無論商賈,抑或豪族,想要讓他們動心,可得給予莫大利益呀。”尹紳仍有保留。

  ??“晉陽商市,將來有三麵旗幟,一者,官窯製出,足以吸引新羅、東瀛等國使臣委托商賈前來晉陽交洽,但售予誰,售予多少,售價幾何,全都由晉王府掌握,也就是說,主動權被咱們掌握,他們想要獲得利益,便一定要斟酌咱們開出條件;二者,裴郎君之珍寶行,也會吸引不少藩商客商,甚至各地貴族,這必然會帶動晉陽商市,同樣,哪家商賈,做何行當,以前也許可以籠絡豪貴為倚仗,如今可不行了,整個太原,論說豪貴,舍晉王府其誰?他們不會舍近求遠;三者,便是霓珍衣坊。”

  ??“霓珍衣坊?”尹紳再度詫異。

  ??這話卻被裴子建接了過去:“論說商事買賣,恐怕舍妹都要對王妃甘拜下風,尹明府可莫以為王妃這家衣坊,隻是針對太原豪貴,事實上,太後今歲壽辰,便會收到太原府巨幅百鳥朝鳳繡畫,正為巧娘之霓珍繡,而且因為王妃諫書,鼓吹隻要太後大加推崇,便會進一步緩和晉朔危機,太後當然樂意推廣。”

  ??十一娘笑道:“有了太後推廣,不僅晉朔,便是洛陽、京畿、甚至江浙、西疆、更甚諸多胡夷,都會視霓珍繡為珍奇,而咱們便能借助霓珍繡,與更多地方商賈達成互惠,一來有益霓珍繡推廣販利,二來也能振興晉陽商市。”

  ??裴子建笑道:“王妃甚至有意,當太原漸至吸引流民回籍,百姓因為安居樂業,收入衡定,富裕漸多,甚至可以上諫朝廷許可,晉陽城取消宵禁!”

  ??“別看這想法似乎匪夷所思,但實行起來卻要比重建雲州更加容易,隻要推行新政、振興商市,太原勞力需求極大擴充,官府又給予控製薪酬,即便無田之民,亦能按勞得酬,收入並不比農戶更少,百姓手中有了閑錢,自然會有多更需求,無形之中便會激勵小商販增多,又會更進一步帶動商市。”十一娘笑道:“商人逐利,隻要在晉陽能比其餘地方獲利更多,就算多收一些商稅,他們也不會覺得不值。”

  ??這一番話將尹紳說得熱血沸騰,連連擊掌:“王妃這法子還真行得通,我是親身經曆過,揚州之所以多富賈,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百姓相對富足,就連小商販之生活,也比許多地方農戶更加富足,揚州市坊,雖仍實行宵禁,然而坊門關閉後,仍有不少小酒肆營業至三更,隻需要付給官府更多稅錢,武侯便不過問,這也造成不少官員,不用過於逼迫民戶,亦能應付朝廷稅項,以商稅抵農稅,這是一個辦法,也許能夠緩解農戶授田不足。”

  ??“現在著眼全國並不現實。”十一娘說道:“而且官製不得整飭,受益者始終不會是平民,也許隻會便宜更多奸商貪宦。”

  ??尹紳仔細想想,不免又有些泄氣:“的確如此,揚州就算這一、二十年,官員還不算惡極,但具體一算,仍有不少平民掙紮於貧苦。”

  ??“因此改革稅製才是勢在必行,而改革稅製前提,便是要整飭官紀,太原是先行者,但僅為個例,我以為,大周若無重大變亂,並不能夠真正在全境推行新政。”陸離說道。

  ??“是啊,就算太原,也沒有辦法真正做到讓所有百姓得以充足授田,貴族擁田太多,自耕農逐漸流亡,這仿佛是曆朝曆代至後都無法避免趨勢,既然無法避免,不能讓越來越多之人口得到足夠富足之農事收入,就得另想辦法讓民眾得以安居樂業。”十一娘這段時間也在深思。

  ??百姓受饑寒生存所迫,便會引發民亂,進一步導致皇權勢微,貴族、武將謀動,於是天下大亂,一個政權顛覆,因為戰爭,人口大減,往往新政權統一天下,會重新分配土地,絕大多數臣民起初又會暫時富足,可盛世之治後,又會逐漸造成權貴橫行,奸狂勢大,土地兼並,民不聊生……

  ??就是這樣周而複始,完成了古往今來朝代更替。

  ??眼下大周,若是不根除已經深種的弊病,又能苟延殘喘多少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