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各自忙碌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862
  晉王府大宴次日,賀燁便帶著婷而與扈氏前往名義上屬於王妃的城郊別苑“度假”,這當然引起了一孺四媵的關注。

  ??“這下可好了。”齊媵人格外歡喜:“自入王府,便沒機會再摸球杖,否則昨日也不會落了下風,殿下不在府中,那麽我去毬場玩樂,自也使得。”

  ??和暢哭笑不得,心說這位心思也不知是否當真如此稚拙,完全不想著怎麽爭寵,也不愛與王妃交從,隻顧著自己玩笑取樂逍遙度日,然而她也知道這位的作用,並不勸誡,由得齊媵人隨興折騰。

  ??觴詠卻聽謝媵人歎道:“柳姐姐真是好福氣,不僅有殿下恩寵,便是王妃待她也是親近非常。”

  ??自是要為主人鼓勁的:“王妃待媵人也甚親密,相信假以時日,殿下也會留意媵人。”

  ??謝媵人又是長長一歎:“妾身蒲柳之姿,不敢期望太多,唯求能得王妃庇護,清靜渡日罷了。”

  ??觴詠便知這位仍是不肯與自己交心,表麵上一絲不露,私下卻將這事記錄,待月報長安。

  ??任媵人聽報消息後,眉心深鎖:“時隔半載,憑柳妃手段,竟然未能分薄柳氏寵愛?想來咱們這位柳媵人,心機也不容小覷!”

  ??茂林便道:“阿祿說了,近段時間,王妃耗神於治政之事,並沒分心爭寵,再者,要是王妃迫不及待對付柳、扈二人,也會引發殿下不滿,殿下若不支持,王妃治政自然不會如此順利。”

  ??任媵人沉吟一陣,倒也莞爾:“我說那何姓女子姿色不凡,殿下怎麽能夠棄之不顧?想來應是王妃早有察覺這女子為耳目,方才說服殿下不去沾染,若無柳媵人、扈氏幫腔,殿下也不會聽信王妃一麵之辭。”

  ??再說元婉慧,“新婚”不久便遭受重大挫折,她那個陪房,因斷了兩根肋骨,徹底成了廢人,被丟在長安王府,不讓隨行晉陽,元婉慧廢了不少心機,終於求得江迂允準,讓娘家將那仆婦接去安養。

  ??所以這時她聽說惠風的勸話,竟然大發雷霆:“讓我討好賀燁?我為什麽要討好他?!他既不將我放在眼裏,我若還送上前去糾纏不休,豈不成了賤妓之流?從此兩不相幹,也就罷了,柳妃若看不慣我,有本事將我休回長安,正好我稱心如意!”

  ??唯有秦霽,賀燁臨行之前,令江迂事先安撫,她倒是對這消息心平氣和,尚且安撫心腹:“殿下若讓我隨往別苑,豈不是會讓太後生疑?可殿下這回為何帶著柳氏、扈氏前往別苑呢?是因殿下不放心戰事,意欲脫身前往廣陽!說明殿下已經確信懾服柳氏,所以,我不能在這節骨眼上與柳氏內鬥,而應著眼全局,幫助殿下蒙騙晉王妃以及那四位媵人,殿下將我留在府中,何嚐不是委以重用?至於柳氏……”

  ??秦霽目光冷冷,她們的戰爭還未揭幕,一切必須等到日後,當韋太後徹底失勢之時!

  ??說起這位來,態度之所以轉變,還是因為其小哥秦朗的功勞,當知妹妹不願染指王府內務以免被柳妃利用後,秦朗大急:“阿妹試想,柳妃及那任、謝四媵,盡為太後安插,要是妹妹不涉內務,殿下安危如何保障?縱然柳妃讓妹妹主持內務,有挑撥離間之嫌,應當是企圖欲借他人之匕,戕害阿妹,可隻要你小心謹慎,殿下暗中周護,便無大礙,反而一點風險不願承擔,豈不是讓殿下心冷?”

  ??秦霽方才恍然大悟,所以自抵晉陽後,一掃從前消極。

  ??橫豎讓她理家的又不是晉王,而是柳妃,相信太後聽聞,也不會有任何疑心。

  ??因為主動“進取”,故而秦霽倒也兢兢業業,自從婷而暫離王府,她便將內宅事務一手擔當,然而這日遇見一事,當真不知如何處理,方來玉管居麵見王妃。

  ??“元媵人借口心神不寧,非要往佛寺求祈,妾身實在不知怎麽處理。”秦霽雙手疊於腹前,略低首,姿態十分恭謹。

  ??“晉王府不是牢獄,雖對下人家仆有所約束,但諸位媵人並非仆婢,自然有出入自由,元媵人既然稟報出府,孺人按定例,安排車與侍從跟隨便是。”

  ??元氏既然不再挑釁,十一娘也沒有苛虐她的興趣,對於這個隻知囂張狂妄,毫無機心的耳目,十一娘根本便沒有放在心上,這樣的棋子,想必太後也不會重視,十一娘巴不得與她“各自相安”,井水不犯河水最好。

  ??秦霽聽得十一娘的意見,心中不以為然,但轉念一想,倒也醒悟過來,元氏再怎麽說,也是太後親自為晉王納聘之姬媵,賀燁可以處罰,但柳妃未免不會投鼠忌器,如此姑息倒也是情理當中。

  ??但秦霽可沒有對元氏放鬆警惕,自從由她掌管人事,也籠絡了一部分下人,於是元氏一旦出行,隨行者中就不乏耳目。

  ??若是元氏意欲往城郊別苑爭寵,秦霽便能立即耳聞。

  ??這晚阿祿便稟報晉王妃:“秦孺人籠絡者,有二十餘人清白,有七人為咱們心腹,又有十人,其實太後耳目。”

  ??所謂的“清白”,是指並非太後耳目,而又非晉王夫婦心腹者。

  ??十一娘隻關心:“太後耳目?”

  ??要是秦霽一個大意,將太後耳目信為心腹,交待了什麽不該交待的話,那豈不是不利賀燁?

  ??“世父已經將太後耳目告知秦孺人,故而,不會有任何紕漏,秦孺人施以籠絡,不過也是疑兵之計罷了。”

  ??“這樣就好。”十一娘說道:“那麽盯防元氏之人,有無太後耳目?”

  ??“隻有兩個侍衛。”

  ??十一娘沉吟一陣:“罷了,元氏想也不會惹生什麽禍患,再說她原本就是太後安插,隻要不去別苑,倒也罷了。”

  ??“元氏才不會去別苑,惠風說了,她對殿下可是恨之入骨又懼之如虎,眼下是躲避唯恐不及,而且明知惠風是太後親信,她竟然也遷怒,往日頤指氣使不說,竟經常責罰,惠風眼下苦不堪言,甚至抱怨婢子,偏偏讓她服侍元媵人。”

  ??十一娘雖然認為元氏出行之事不值得耗廢太多心神,還是交待一聲:“她去了什麽地方,記得回稟仔細。”

  ??次日便有了消息:“沒去哪裏,不過是去了佛寺應景,然後往中城逛了一遍,在食肆裏用了午膳,遊了遊汾水,便歸王府,想是當真悶得發慌,這才出外遊玩。”

  ??十一娘也就不再理論。

  ??“王妃這樣處理也好,畢竟在太後看來,王妃多數時候都是心懷寬仁,若是對元氏苛虐,仿佛也不合王妃秉性。”阿祿讚同道。

  ??“王妃是真不願與元姬計較。”對於王妃的性情,碧奴顯然更深理解:“王妃一直便是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非元姬挑釁,王妃也不會讓殿下給予警誡,眼下元姬既然已經服軟,王妃哪裏還會苛虐她?”

  ??“行了,你們兩怎麽爭執起來?”十一娘瞪了一眼碧奴:“這段時日,你需得好好協助阮長史,設建工窯是一方麵,工匠日常衣用,每月薪俸,都不能拖欠,官府指望不了,這些錢都得從晉王府帳上支出,霓珍衣坊收入應當能充兌一部分,你可得仔細帳麵平衡,不要泄露晉王府在私下貼補!”

  ??這樣的事情,涉及到她與賀燁的私產,不可能交由孟九嫂等“外人”打理,還得依靠阮嶺、碧奴等心腹,雖然事實上,不僅賀燁,便連十一娘都已經往裏貼補了不少私蓄,隻是帳麵上還必須清白,不能讓韋太後的暗探察覺,這還真是做了好事,唯恐留名。

  ??又問碧奴:“伍世佑及麻嬸子之事安排如何?”

  ??原來,太穀案雖然平息,可被紀倫殘害那十二戶中,唯有麻嬸子一個“幸存”者,當日紀倫遣那兩個死士行凶之時,正好麻嬸子犯了癡癔,不知跑去哪裏,子媳皆在尋她時被害,麻嬸子反而逃脫一劫,這案情水落石出,十一娘尚還記得那個可憐婦人,便打算幹脆接她來晉王府養老。

  ??又有那伍世佑,雖然揭發了驚天惡案,明德寺多數僧人確為無辜,可是因為影響太過惡劣,明德寺短期之內是不會再有往日風光了,伍世佑也無顏再回佛寺寄住,毛維哪會想到安置這麽一個孤弱?晉王妃卻沒有忽視他,打算由王府雇工,至少可以讓這孩子靠勞力養活自己。

  ??“麻嬸子已經接來晉陽,安排在外苑,原本長史也給伍小郎安排了個活計,哪知伍小郎一心想要投軍,鬧著要去廣陽。”

  ??十一娘蹙眉:“太兒戲了,他是孤兒,原不符合軍役規律,再說年才十五,又不會騎射,若上戰場,隻能送命,雖有熱血之勇,但也不能沒有自知之明。”

  ??碧奴笑道:“王妃放心罷,或許是天意,不知為何,麻嬸子硬是堅稱伍小郎便是她兒子,糾纏不休,伍小郎也是善良人,聽說麻嬸子子媳盡被明空所害,心有不忍,也將她當作親長看待,又經阮長史勸說,伍小郎君便沒有再堅持從軍,把麻嬸子照顧起來,眼下兩人儼然便如母子,阮長史又發現伍小郎君聰慧上進,故而讓他做了記室,有心留在身邊培養。”

  ??總之賀燁離開晉陽後,十一娘的生活便把這類大事小情填滿,她甚至沒有時間也沒有意識思念一下晉王燁,君尚安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