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審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604
  羅六郎在晉陽,住處離明華坊一望之隔,羅九郎逗留晉陽,自是住在兄長的宅院裏,兄弟兩個這日閑來無事,正說起一些家常事務——

  ??“馮家阿姐已經定下親事,至遲七月,便將遠嫁邠州,厚意欲這回歸太穀,便送上賀儀,雖知六哥無顏登門,到底你倆也有一段夫妻情份,或許厚可轉交儀禮,也算替六哥表示祝福之意。”

  ??九郎口中這位馮家阿姐,便是羅六郎的前妻,和離後在娘家住了數載,眼下卻又定了姻緣。

  ??羅六郎歎了口氣:“我對阿馮很是愧疚,的確無顏相見,倒是九弟不懼流言,一直還與阿馮書信來往。”

  ??“馮家阿姐本是冰雪聰明之人,當年對六哥雖有不滿,卻也是情深意重,一時想不開,憂鬱至病,越發心灰意冷,我不過略微開導,助她重獲自信,連阿姐女子之身尚不介意那些蜚議,厚堂堂男兒何需瞻前顧後?六哥此時醒悟,並感愧對,理當親口致歉,也算徹底了斷這樁心結。”

  ??羅六郎越發紅了臉:“我若登門,必定會被馮三郎等大棒驅逐。”

  ??見九郎還要再勸,羅六郎連連擺手:“還是九弟代轉歉意吧,阿馮也未必再想見我,她既然再得良緣,還是徹底把我這人忘記更好。”

  ??羅九郎想了一想,倒是認同:“也是,六哥原就配不上阿姐,又早已了斷情緣,今後還是莫有糾葛為佳。”

  ??羅六郎向弟弟肩膀擂了一拳:“你就不能給我留點臉麵?”

  ??羅九一臉鄙夷:“就你,有甚資格討要臉麵?那萬秋山,雖也有些薄才,性情卻極偏執,又有失真誠,我早便提醒六哥,莫與這女子勾三搭四,六哥倒好,為這麽個女子,竟然指斥阿姐虛榮陰毒,甚至不敵他人腳趾,你讓阿姐如何不萬念俱灰、憂怨滿腹?”

  ??羅六郎忍不住起身舉揖:“九弟,事情過去了這麽久,為兄也是悔不當初,你就口下留情吧。”

  ??又連忙轉移話題:“自毛大尹昂首挺胸從太穀‘殺回’晉陽,眼看已經過了兩日,怎麽關於紀倫那案子,還沒有定論?”

  ??“既無定論,想必是王妃果然籌劃得當,否則依毛維性情,晉陽城這時已經物議沸騰了。”

  ??“可我打聽得,太穀許多民眾,已經相信了對晉王妃之指控,畢竟明德寺後山,當真掘出不少屍骨,而紀倫也業已認罪。”

  ??“放心吧,隻要晉陽不亂,一切便仍在控製當中。”羅九郎這時卻信心十足,並沒有發現自家兄長籲了口氣——

  ??很好,九弟總算不再糾纏往日過錯了。

  ??又說十一娘,其實此刻正在麵對毛維黨氣勢洶洶的質疑,並不是毛維移了性情,原來他雖然取得了紀倫的罪供,無奈的是明空及那兩個幫凶不知所終,而單憑紀倫交待,當然不能將晉王係定罪,他這時也不敢威脅紀倫誣陷,於是倒沉寂了兩日,與諸位謀士商量後,方才決定興師問罪。

  ??自然沒有讓紀倫這個凶犯出麵,而是帶了重要見證伍世佑來王府。

  ??“本官已然察實,紀倫為了霸占民田,任太穀令時,先後殘害百姓十二家,共四十人!又有人證見聞,指控晉王妃暗殺陽曲、文水二令,而此人證,正為揭發紀倫惡行者,王妃,本官身為太原尹,聞知此重大惡案,當然不能置之不理,是以還請王妃給予本官交待。”

  ??十一娘也沒有與毛維爭鋒相對,更加不會怒斥他誣陷詆毀,甚至很是理解與安慰:“大尹為無辜慘死主持公道,自然無可厚非,不過……大尹這回,卻是中了潘遼佃作陰謀挑撥之計。”

  ??毛維“哈哈”大笑兩聲:“王妃是說人證伍世佑為敵國佃作?”

  ??伍世佑被這話嚇得冷汗直冒,連忙辯白:“王妃可不能血口噴人,草民雖為孤兒,卻身家清白,絕不是佃作。”

  ??十一娘溫文一笑:“伍小郎君不需驚懼,我相信你並非敵國佃作,也信你之所以舉告不法,是為慘死無辜不平,並沒有誣告之嫌……不過小郎君,你之所以指控我暗害二令,其實也是聽信紀倫家仆一麵之辭,這你可承認?”

  ??伍世佑見王妃溫柔可親,驚懼頓消,頷首說道:“是,小人確是聽那埋屍二人提及。”

  ??“未知小郎可還能指認那二人?”

  ??“當然不曾忘記二人容貌。”

  ??十一娘又是一笑:“很好,那麽小郎稍候可在八人當中,指認出埋屍者。”

  ??毛維又驚又疑,他幾乎翻遍了整個太穀,也沒有能尋獲那兩個幫凶,難道真是落到了晉王係手裏?

  ??事實勝於雄辯,當伍世佑準確指認出凶手,毛維倒也無話可說。

  ??“大尹便聽一聽,此二凶手口供,便知紀倫案前因後果。”

  ??此二敵間雖懷必死之心,卻當真被晉王妃讓他們榮華富貴活著的“承諾”恐嚇住,因為如此一來,潘博必然會對二人家小痛下殺手,二人但求速死,才能換得家小平安,在別無選擇之下,隻好向晉王妃投誠。

  ??二人雖不知明空手中掌控的其餘佃作,但對明空身份卻有所知聞,這時當著毛維的麵,又交待了一回。

  ??“明空並非安東王佃作,而是北遼蕭氏子弟,並無意間聽其提及,似乎直接受令於北遼大王子。”

  ??再將明空如何建議紀倫霸占民田,一邊投誠毛維,一邊取信晉王府的事分說仔細,連明空意欲利用毛維私欲挑生民亂的事都一齊招供了。

  ??毛維羞得唇如櫻脂:“那賊禿一派胡言!本官哪裏會抵抗新政,又怎會不顧大局,隻圖打壓殿下?下官可是誠心聽奉殿下、王妃差遣,不過是在一些事務上政見不合而已。”

  ??十一娘也懶得拆穿毛維,頷首表示認同:“無非敵間片麵之見而已,太過自信能夠成功挑撥離間……毛大尹既知真相,那麽該當明白,此時有外患威脅,為了不讓敵間得逞,務必平息物議,依我看來,毛大尹當與我聯名上諫,將此二敵間當眾處死,又有紀倫,犯彌天大罪,萬死難贖,亦當明正典刑,至於明空……我之意見是,或可饒其不死,交大理寺軟禁。”

  ??“這是為何?”毛維愕然。

  ??“據我打探得知,北遼王因寵幸舒妃,欲立庶子為儲,大王子雖是嫡後所出,又有蕭氏作為助力,是否得儲尚不好說,而明空正是大王子擁躉,若造成其叛國之嫌,說不定大王子會被牽連,北遼儲位之爭一旦激化,於時局而言,不無益處。”

  ??毛維雖心懷不甘,並不情願白白錯失這回打擊晉王府的機會,奈何關鍵幾人卻被晉王妃率先控製,又察明其為北遼佃作,甚至供認不諱,毛維縱然固執己見,也隻能被王妃彈劾個是非不明不顧大局,在這樣的情況下,豈不坐實了敵間的斷定,背上為圖私欲抵製新政的罪名?

  ??也隻好采納王妃的建議,當真是聯名上奏此案詳細,報請朝廷處治。

  ??因為事涉戰局,這回上書啟用了六百裏加急,故而七日之內,便收到了太後的處治意見。

  ??賀燁閱後,氣得險些沒有將詔令一把撕裂!

  ??“宣告紀倫是被敵間陷害,將其無罪釋放,再造成憂疾而亡,這是什麽狗屁道理?!”

  ??十一娘冷笑道:“蓋因紀倫之惡,關係官製腐敗,太後不願承擔放縱之過罷了,於是將所有罪責盡推敵間,好公示臣民,在她統治下,政治仍舊清明。”

  ??紀倫區區一介縣令,生死不值一提,然而其行為背後,揭露的卻是官製之謬,據紀倫罪供,之所以貪占民田,也是“逼不得已”,因為清正嚴明不能得到擢升,隻能靠私財賄賂上官,方有晉升之望,這一罪供,無疑觸怒了太後,雖然不會輕饒紀倫,但也絕不容許其罪行涉及在她執政下,已經腐朽不堪的官製。

  ??因為此案是經不住展開的。

  ??要是展開,不說吏部諸多官員盡被牽連,便是謝、韋等國相也難逃其咎。

  ??紀倫雖必死,便太後更加樂見的是他清白無辜的死去。

  ??太後告誡十一娘:既紀倫甚得民心,為防萬一,不得公布其罪行。

  ??而至於明空,倒是允十一娘所諫,押送長安,又那兩個死士,在晉陽當眾斬首。

  ??“也隻能如此了。”十一娘輕輕一歎,隨手將太後那紙詔令交給江迂:“送予毛維吧,紀倫案既是他主辦察獲,當然也當由他審決。”

  書屋小說首發